APP下载

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

2009-11-17魏俊玲卢春艳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素质大学生

魏俊玲 卢春艳 周 军

[摘 要]: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精神境界的升华、潜力以及创造力的开发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本文列举了大学生人文教育缺失的现象,阐明了深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的深化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素质的相关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人文教育 大学生 素质

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近些年来的教育的主要宗旨主要集中在让学生去掌握、适应、发展这个外部的物质世界,仅仅对学生进行“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本领的灌输,而放弃了对学生“为何而生”的教育,这不仅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且降低了学生理智活动和道德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一、大学生人文教育缺失的现象及深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心理承受能力差,责任意识有待强化

当代部分大学生心理上的成熟远远滞后于生理上的成熟,缺少良好的意志品质与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心,容易受挫;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善于与人合作共事。通过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关注国家与民族命运,关注社会变化,从而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人及他人的责任意识,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善于与人交往,自信乐观,处事不惊,直面挫折,百折不挠。

2.思想认识水平低,全面发展有待提高

不少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差,思想认识水平低,重享乐、轻奉献;重物质、轻精神;重名利、轻情义,无视组织纪律和社会公德,由此造成的精神危机,道德滑坡严重制约着大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大学不仅要有合格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更要重视健全的人格的塑造以及全面和谐的发展。

3.生活自理能力差,适应能力有待增强

在大学校园中有的学生生活行为不文明,生活品位较低,语言不羁,行为骄横,以自我为中心。通过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一个道德品质不合格、精神面貌不健康的人,他的知识技能是不能很好地为社会服务的。人文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适应能力,展现大学生应有的风貌,成为真正适应社会变化和市场竞争的高素质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与措施

1.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发挥课堂人文教育的作用

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态度以及个性特征等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的影响。教师的教育目的,不仅是传授技能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教育,教师在讲授课程时要充分调动起自己的教育情感和教育意志,将人文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课程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作用,如科学工作者勇于探索,科学报国的故事;企业家艰苦创业,奋斗拼搏的事迹;运动员坚强不屈,挑战自我的精神;普通人真挚动人的爱心故事,这些浓缩的思想道德人文精华会让学生受到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哲理的启示以及思想品德、精神境界的提升。

教师的教学态度,即人文情感和人文关怀本身就是一种人文教育资源。教师要理解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情感和需求,用平等和欣赏的态度和学生交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学生提出的疑难,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这样学生才能勇于修正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又敢于坚持自己合理的见解,只有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氛围里,才能使学生养成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以及豁达谦虚,和而不同,彼此尊重,相互合作的人文精神。

2.更新教育理念,将人文教育纳入学生管理

著名学者肖川认为,教育的真意在于价值引导和自我构建。人文教育提供了一个道德品质价值引导环境。道德规范能否成为学生稳定的心理素质,还有赖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当前的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很大程度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在教育管理上,以“说教”解决问题,体现“师道尊严”。教师和学生构成了人文教育的主体,教师通过践行、示范、整合、协调营造出有生命力、有影响力的人文环境引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人文发展是在教师、同学与社会的影响下,自己主动选择、体验、修正的变化过程,是其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该成为学生的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摆出现成真理的人。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人文教育应渗透于学校校园的各个环节,应该根据学校的特点、区域的特点和时代特点,打造形成独特的人文的校园文化风格。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文化设施、文化组织、文化管理制度,还包括高校内全体师生员工所具有的共同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活方式,即是学风、教风、校风。校园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校风,校风有双重作用,一是导向作用,引导个人的思想言行,认同适应并最终融入群体风尚;另一种是规范作用,偏离或违背公认风尚的思想言行,就会受到群体的谴责,就会被抵制,被孤立。学生置身于健康向上的校风中,耳濡目染和实践体验中学生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以及价值取向,进行显行和隐性的塑造。

4.开展人文课程与讲座报告,深化人文教育

创建人文教育,就要树立起“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的育人观点,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教育活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高等院校应有计划的开设更多的相关的人文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创新能力、艺术赏鉴、社交礼仪、中西方文化等等课程;还应经常聘请本院或其他院校的教师或社会上知名学者、社会学家、心理专家、艺术家等,为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系列与心理健康讲座,这对于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德行、塑造自我、激励自我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精髓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知识传授、环境渗透以及实践探索,使学生的意识观念,思想态度,情操意志内化为人格、修养、气质的过程。深化人文教育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切实地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将人文教育渗透到课堂中去,落实到学生管理上、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地开展人文教育课程及讲座等。通过深化人文教育,才能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的品质,发掘潜能,展现个性,求真、务善、创新,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军.关于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21.

[2]李群.让大学生“精神成人”—大学人文教育的实践探索[J].中国德育,2008.23.

[3]吴冰.论道德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6).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素质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大学生之歌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