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为导向的“四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09-11-17卢永红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四化就业培养模式

卢永红

[摘 要]:针对当前职业教育特点,提出在培养目标上特色化,在课程体系上实用化;在教学方式上多元化;在评价理念上科学化,并探讨提高培养效率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就业 课程改革 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和实践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改革的背景、现状、目标、任务、趋势等一系列问题,包括改革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选择什么样的进程、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等多方面。只有选择明智的改革策略,才有可能确保改革取得成功,或者少走弯路。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将产学结合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初步形成一个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动手能力为主线,以学习者就业为目标。

一、培养目标特色化

实施“特色化”培养目标,必须有充分的调研做基础,为此,采用“外引内联”的思路。一方面,深入研究兄弟院校、乃至国外的教学模式,探索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本土化”;另一方面,积极走访用人单位、工厂企业,了解来自第一线人事部门的声音。最终,把培养目标定为企业需要的特色化目标,例如忠诚、责任、协作、技能等。

“忠诚”就是要诚以待人,诚信立身,为人处世,品行第一,努力工作,持之以恒,吃苦耐劳。“责任”就是要培养学习者对自己负责任,对社会负责任,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热爱集体,热爱职业,尤其是要能沉下心来,不轻易跳槽。“协作”就是要有团队精神,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况,学会与人合作,这是现代化企业员工必备的素质。“技能”就是特色要求,突出“核心课程”,培养一技之长,能够快速适应岗位。

有了“特色化”,人才培养目标涉及思路就水到渠成了,概括成三大点:课程体系实用化;教学方式多元化;评价理念科学化。深入实际,了解企业的需求,专业设置与企业的需求“无缝接轨”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积极学习、解放思想、把先进教学理念“本土化”,走产学结合,工学交替新路子,培养学习者核心技能。

二、课程体系实用化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根据特色培养目标,针对当前学习者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学习层次更多特点,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构建实用化的课程体系。

实用化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视应用,可以通过社会调查、课程实习、工学交替、就业实践组成,推广校企结合、订单培养模式,指导教师既有学校的专职老师,也有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学校针对学习者的实训实习情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实习工作,精心安排实习制导教师之外,重视“敬业、吃苦、守纪、团队”等企业精神的培育和考核,落实学校培养目标的特色。

新模块体系全面替代“三段式”课程体系,逐步建立起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元教学模块。课程模块融入德育模块(学做人是职业教育的前提)、基础模块、核心模块(专业的关键课程)、选修模块(人文类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技能鉴定和校本技能鉴定模块(有效学习)、实训和实习模块(能力的运用)。

值得一提的是,德育模块应分理论、实训、日常规范三大部分,学分单列,并与毕业证书挂钩,不达标者推迟毕业甚至不能毕业。马列基础理论、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社会实践、劳动、军训,尤其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表现,都折合为学分或通过学分进行评价,每一位教师都有德育教育的功能,学习者学习成绩和日常表现挂钩,报送成绩包含表现和成绩二大块;同时,学校要对德育进行整体规划,使之贯穿学习者的整个职业学习生涯,指向学习者职业能力的自我培养。

三、教学方式多元化

如前所述,在特色培养目标指导下,课程体系具有新的内涵:设立德育模块、注重“品学双优”;完善课程设置,提倡“核心技能”;灵活教学方式,实行“愉快学习”,承认学习差异,落实“导优扶差”,开展校企合作,配套“半工半读”;更新课程体系,探索教学模式更加适合学习者实际情况,是我们新一轮课改改革的突破口。

“教无定法、但有规则”,追求最大的教育效益和课堂效率的关键,就是教学必须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重点关注学习者学到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些什么,基础课程的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好“加减法”培养学习者综合素质,专业课程的老师要以行动体系教学理念为指导,突出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习者实际能力。

教学方式多元化改革,不能把眼睛只盯着通过内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更要注重从外部进行改革,走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共谋双赢的新路子,定单培养、半工半读等最直接、最密切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新的突破。例如,学习者进入了工作岗位顶岗实习,在工作之余学校老师继续为他们培训理论课程,工厂的技术人员为他们培训专业岗位的课程,由于有工作的保证,学习者的学习目的性比较明确、家庭困难的学习者学费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实践证明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一方面,对学校来说,以追求最大的课堂效益为目的,教育教学掌握了主动权,给学校教育办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校企合作”使他们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更有话语权,对生产发展和企业管理起到保障作用,积极性更高。

四、评价理念科学化

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身心愉悦,提升科学文化素质,通过有效的教育,学习者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今后有可持续的发展的空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新的课程实施模式,蕴涵有效职业能力教育的价值追求,不但带动教学方式的改革,同时也推进评价理念科学化的深入改革。

开展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要改变评价体系突破,倡导科学化的、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着眼于学习者的发展,注意到生源的实际,关注到学习者的差异,尽可能多地给予学习者选择的机会,使评价成为一种引导、一种促进、一种激励、一种鞭策,成为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力。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上的“差生”,改进评价方式,更要从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两方面来完成,通过激活课堂来调动学习者,树立信心。

科学的评价方式,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者学习专业的热情与兴趣,培养学习者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通过专业实训,使他们学到未来工作所需要的核心技能,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打通就业渠道,迎来职业教育更加绚丽多姿的明天。

五、结束语

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就业压力日趋增大,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近几年,职业教育更是发展迅猛。“四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提高学习者就业能力为目的,尤其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更多的求职者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艺荣.求职与创业[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03).

[2]梁影晖.浅谈高校专业培养如何实现以就业为导向[J].广西轻工业,2009,(02).

[3]康礼志,徐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特色分析[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3).

猜你喜欢

四化就业培养模式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