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理解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009-11-04毕凤芹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09年9期
关键词:中央集权文官制度

毕凤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史的核心内容,不全面理解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就无法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然而一旦涉及到具体的问题,如什么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它们开始出现于哪个朝代,具体表现如何,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的关系如何,大家往往很少能说清楚。更有的同学把“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混为一体,产生了错误的认识,那么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应该怎样理解呢?

一、含义

1、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是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的。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2、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区别与联系

二者是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政体,体现君臣关系;一个是国家结构形式,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专制主义可行之于中央集权国家,也可以实行于地方割据王朝,同时并非中央集权都导致专制主义。但在封建社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把两者完全分开是不可能的。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二者的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根源

1、经济根源:春秋末年,随着井田制的瓦解,产生了封建剥削方式。由于中国是农业大国,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以保护小农经济的生产与再生产,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以镇压农民的反抗。因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出现是由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

2、社会根源: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新兴地主阶级为反对奴隶主贵族的需要,改革变法,封建制逐渐形成。为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同时,长期的分裂割据,也需要中央集权来巩固统一。

3、思想根源: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由于这种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战国时期得到发展,被秦国所采纳,到秦朝开创了这一制度。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大一统”局面。

三、演变历程及矛盾、表现的特点

1、演变历程;秦朝建立→两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新发展→明空前强化→清到顶峰。详见表格:

2、两对矛盾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始终围绕两对矛盾展开,一是地方与中央权力的矛盾,二是集中到中央的权力由谁来掌握。一方面,西汉的七国之乱、东汉末的军阀割据、唐朝的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都是由于地方权力过大,中央对地方失去控制而形成的。另一方面,相权、宦官专权、外戚专权等现象,从本质上讲都是君主专制质变的产物,也是危及皇权专制的重要因素。

最能体现国家机器特征的是两种机构:官吏和军队。官吏任免权和军权是国家权力中最基本的,这两个权力能否集中到中央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割据的关键。

3、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特点

①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

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③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④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⑤皇权借助于神权,宣扬“君权神授”等理念。

⑥文化专制是政治专制的副产品。

⑦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和斗争伴随着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

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明清时期登峰造极,并走向反动。

四、评价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要注意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做具体分析,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具体说,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起进步作用,在封建社会晚期起消极乃至反作用。

1、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有利于维护封建制度,巩固了封建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②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民族融合。

③它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聚集分散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大工程建设,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的范围内传播。如隋朝大运河的修建,北宋政府推广占城稻。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强化都比较突出地发挥了上述进步作用。

④有利于集中力量抵御外敌的入侵。

2、消极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经济上,明朝中期以后实行闭关锁国,对商业收重税,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政治上,统治者用自上而下的一整套国家机构统治人民、镇压人民,明清中后期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言论自由,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受到压制和打击。

③思想上,明清中后期八股取士、文字狱的专制统治使读书人只知埋头攻读经书,不去钻研有关国计民生的真才实学,严重阻碍了科学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进步,阻滞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表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反动:

④外交上,重华夏、轻蛮夷,唯我独尊,不利于吸收外来文明成果。

总之,专制制度是造成我国落后于他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否定君主专制的思想出现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元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宋代之际的邓牧曾著书大胆斥责皇帝是最大的掠夺者和剥削者,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邓牧的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家影响。明后期,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李贽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激烈批判的要数明末清初的黄宗羲,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黄宗羲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跟踪练习]

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

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2、下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

4、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

B稍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

C节省军费开支

5、汉唐时期,官员上朝奏事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而到明清时大臣奏事必须跪着。上述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

A礼仪制度不断完善

B地方权力不断加强

C官僚制度不断完善

D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6、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A颁布附益之法

B设置转运使

C推行募兵制度

D实施行省制度

7、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

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教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王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

(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4)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

参考答案

1、C 2、B 3、A 4、A 5、D 6、B 7、C8、(1)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2)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主要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3)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4)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

猜你喜欢

中央集权文官制度
后上官婉儿时代与冯道的历史世界
试论清入关前的文官选用
某些单位的制度
汉代儒学独尊地位探析
资金“中央集权”
制度的奠基,文明的发展
斗联话谐音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