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无为蜀山片方言否定词浅析
2009-10-28赵兵
赵 兵
摘 要:在语言使用中,“否定”是对现实或意愿的否定性表达,是习见的一种语法意义,存在于各种语言与方言中。但在不同的语言和方言中,所使用的否定词及否定表达方式往往不尽相同。安徽无为蜀山片方言的否定词和否定表达方式既有普通话的共性,同时又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特色。本文就此做一简要论述。
关键词:无为蜀山片方言 否定词 类型 比较 差异
一、引言
无为县地处皖中,南濒长江,北依巢湖,与芜湖、铜陵市隔江相望,距省会合肥百余公里。全县总面积2413平方公里,下辖35个乡镇,总人口139万。无为县历史悠久,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建军,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设县。“始于城口镇置无为军,思天下安于无事,取无为而治之意以名之”,无为就此得名。
无为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次方言——江淮官话。无为蜀山片方言是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的一个地点方言,除了具备江淮方言的某些共同特征外,还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无为蜀山片方言的否定词主要是以单纯词的形式出现的。最基本的否定词有三个:①没;②不;③败。虽然它们都是最常用的否定词,但其语法意义和用法存有差异。
二、语法特征
(一)没
在蜀山片方言中,一般来说,“没”较常用,而“没有”则较少出现。“没”兼属副词和动词词性,大致相当于普通话里的“没(有)”。
1.作副词
“没”后主要接谓词性成分,表示动作没有完成或事情没有做完。
1)在语义上,“没+V”是对动词所指行为或状态已经发生的否定。如:
(1)他没吃饭。
2)“没+A”,进入这一格式的词多为能表示一种可变化状态的形容词。如:
(2)湿衣服晾了一夜还没干。
表示性格、心理等方面的形容词,不能用“没”来否定。如一般情况下不说:
(3)*当遇到困难时,他没坚强。
(4)*朝个(昨天)火箭队输球了,他一整天都没高兴。
但这类形容词加上情状成分“过”“起来”之类的词,其所指性状便具有了变化态,此时前边就可用“没”来否定了。如例(3)、(4),可以说:
(5)当遇到困难时,他没坚强过。
(6)朝个(昨天)火箭队输球了,他一整天都没高兴起来。
2.作动词
“没”相当于普通话里的“没有”。一般后接体词性成分,表示不存在、不具有的意思。
1)“没+N”,表不领有、不具有。如:
(7)三叔没女儿。
还可表示名词所表示的事物不存在。如:
(8)树上没鸟。
2)“没+N+V”,这里的名词可以是后面动词的施事,也可以是后面动词的受事。如:
(9)这里没鸟叫。
(10)暑假没电视看。
如果要对受事名词强调,其强调形式是把受事名词提到“没”前,这时“没”后需加助词“得”,并且还常在否定词前加“都”或“也”,有时也可再在受事名词前加上“连”等加强语气。如:
(11)钱也没得花。
(12)天气这么热,水都没得喝。
在无为蜀山片方言中,常用“N1+没+N2+A”格式表示两者之间的比较,表示程度“不及、不如……”的意思。例如:
(13)高个没朝个冷(今天没有昨天冷)
在一定语境中,若比较对象N2不言自明,则可以省略,但N1一般不省略。如:
(14)去年花开得没格么早。(去年花开得没这么早,省略了比较对象“今年”。)
(二)不
蜀山片方言否定副词“不”,其用法与普通话里的“不”基本一致,其后接谓词性成分。
1.“不+V”和“没+V”的语法意义有些相似,都是对其动词所指行为或状态已经发生的否定。如:
(15)高个不上街买菜了。(今天不上街买菜了。)
2.“不+A”比“没+A”对形容词的要求要宽泛,一般形容词都可以进入这种格式中。但其形容词后不可再有程度补语修饰。如:
(16)菜还不熟。
(17)朝个(昨天)火箭队输球了,他一整天都不高兴。
但不可以说:
(18)*菜还不熟透。
“不”修饰形容词性谓词时,则此形容词后不可再加“过”“起来”之类的补语。如不可以说:
(19)*他一整天都不高兴过。
(三)败
在蜀山片方言否定词中,“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否定副词,大致相当于普通话里的“不要、别”。
1.“败”一般只能修饰动词性谓词,表达一种要求、请求或命令之意的祈使语气。如:
(20)格件事你就败管了。(这件事你别管了。)
“败”所否定的动词性谓词,其陈述对象一般只能是有动作行为能力的人,而且一般也只能是第二人称“你、你们”。如上面所举几例,有的陈述对象虽没有说出,但根据其具体语境或情境很容易看出其陈述的对象,且都是有动作行为能力的人。但还有一种情况,即其陈述对象也可以是神话了的有行为能力的或是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也可以是说话人认为可以发出相关动作行为的事物。如“天”(老天、老天爷)等等。如:
(21)一连下了几天的雨,老天就败下雨了。
2.“败”其后一般不可以接形容词性谓词成分。如一般不说:
(22)*根得(今天)败冷。
(23)*格个(这个)瓜败熟透。
若句子的陈述对象是第二人称(不能为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中的有施事行为能力的人,且作谓词的形容词是表示心理、情感、感受类的,如:痛苦、伤心、难过、郁闷、焦虑、彷徨、犹豫、骄傲、马虎等,则可以直接受“败”修饰,表达一种劝说和安慰。如:
(24)事情已经发生了,你们就败难过了。(事情已经发生了,你们就别难过了。)
不能说:
(25)*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们就败难过了。
当“败”用于“有+败+好”这种结构时,作为一个整体,在这种结构后则可以跟形容词性谓词。此时,形容词性谓词的陈述对象一般只能为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而不用于第二人称。这种结构作为整体修饰形容词性谓词时,一般表达的是一种很深的程度,相当于普通话里的“特别、非常”等。基于此,其后所跟形容词性谓词或词组时,不能再带有程度补语,而且句末不能再有表示“完结”意的语气词“了”。如例(22)、(23)可以这样说:
(26)根得有败好冷。(今天太冷了。)
(27)格个瓜有败好熟。(这个瓜非常熟。)
但例(27)不可以说成“格个瓜有败好熟透”,因为“熟”已经有“透”补充其程度,故不能再用这种结构加以修饰。若无程度补语“透”,则可以用此结构。
当然,对于拟人的修辞手法,则另当别论。如:
(28)小猫咪第一次抓到老鼠,有败好开心。
三、差异比较
以上所列举的三个否定词是无为蜀山片方言中最常用的,但其否定表达方式的差异性还是比较明显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词性及表达方式的异同
1.“没”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副词。相当于普通话里的“没(有)”;
2.“不”只能作副词,与普通话中“不”的用法基本一致;
3.“败”相对来说是个比较特殊的否定词,大致相当于普通话里的“不要、别”,一般修饰动词性谓词或表示心理、情感、感受类的形容词性谓词,常常表达一种命令、请求、劝告等祈使语气,但若以“有+败+好”这种整体结构出现时,则另当别论。前文已做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言。
(二)语义的差异性
“没”“不”都可修饰动词性谓词或词组,表示的是对动作或状态已然性的一种否定,但其语义有差异。主要表现为:
1.对同一种事实或状态进行否定时,“不”还可以表达陈述对象的主观意愿。如:
(29)他没。(对动作已经发生的否定,陈述一种事实。)
(30)他不去。(对动作状态的否定,陈述一种事实,同时还表达出了陈述对象的主观意愿。)
2.“没”有时可表达“能而未为”,而“不”只可表达“无能去为”。如:
(31)格个鸡没生蛋。
(32)格个鸡不生蛋。
(33)*格个鸡败生蛋。
例(31)陈述的是一种事实,意思是:那个鸡可以下蛋,没有下蛋,可能是没到下蛋的那个阶段,也可能是要过一会儿才下。例(32)也是陈述一种事实,但表意与例(31)有所差别,其可能的语义有二:一是还没到下蛋的阶段;二是本可以下蛋,后来因为某种原因不能下蛋了,需根据具体语境确定。例(33)这种表达一般不会出现,因为鸡无法执行发出的命令。
3.“不”可以否定正在进行的动作,表示一种劝慰,而“没”则可表示对已然状态的否定。如:
(34)小明没哭。(表示此刻“哭”这个动作并未发生,陈述一种状态。)
(35)小明不哭。(表示此刻“哭”这个动作正在进行,表示一种劝慰。)
4.否定词“败”比较特殊,单用修饰动词性谓词时,此动作处于正在进行的状态,表达的是对陈述对象的一种请求、要求或命令之意。如:
(36)小明败哭。(表示此刻“哭”这个动作正在进行,表示一种命令。)
“败”否定的动作的施事者一般只能是表第二人称的“你、你们”或直接用其称呼。一般来说,施事者要在现场,即具有当时性。修饰形容词性谓词或词组时,也有祈使语气,表命令、请求、劝告等意,施事者常常是第二人称有施事行为能力的人,拟人化了的对象另当别论。上文已做论述,此处不再赘言。
四、结语
无为方言内部各片方言之间的差异性比较明显,不仅表现在词汇上,语音上的特点也很突出,甚至相邻两县交界处的居民说话的语音、用词的方式都有明显的不同。如庐江县与无为县的交界处黄姑闸(现在叫黄姑),两边的居民就明显地带有各自的方言特色。即便是无为方言内部,不同乡镇在语音、词汇上往往也有不小的差异。如鹤毛乡方言片中还有否定词“呣”,这当是北方官话“没有”的合音,其语法功能与“没”基本相同。有些词语似有固定短语的特性,如“呣法(无可奈何)”“呣搞头(没希望)”等等。以上仅就无为蜀山片方言内部否定词的差异性做了简要的论述,以期对该方言有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钱曾怡.汉语方言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赵兵 重庆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4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