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探背诵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009-10-23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5期
关键词:遍数名篇佳作

毛 秦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和学生片面地理解“素质教育”,越来越明显地忽视背诵,认为背诵就是死记硬背、僵化记忆。只谈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很少强调“背诵”。我认为这种想法和做法是极其危险的。

在当前教育形势下,背诵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环节。从1992年开始,贵州省许多学校开展了古诗文诵读的教学实验,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背诵是语文学习中最不容忽视的环节之一。

有些人认为增加古诗文背诵分量,违背当前“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宗旨。事实上,恰恰相反,实践早证明背诵不仅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还能有助于学生自身修养的提高。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儿时背诵的古典诗词,尽管当时不解其中的含义,却常常一生难忘,终身受益。古往今来的许多国学大师,从小就坚持天天早起背诵,都具有博闻强记的特点。茅盾能将《红楼梦》倒背如流,钱钟书先生也能任人随便从书中抽出一段来,就不假思索、流畅无阻地背出来。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名家。因此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下一番工夫,努力背诵。坚持不懈的背诵不仅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助于学生自身修养的提高。古人云“厚积而薄发”,积累的古诗文多了,自然就为语文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仅如此,背诵还能提高理解能力。通过背诵,学生多次接触课文,必然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理解,读的遍数越多,理解的也就越深,从而受到熏陶。久而久之,既熟记了课文,巩固了语文知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思想境界。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荀子对阅读的主张是“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荀子·劝学篇》)。据朱熹解释,所谓“诵数”就是诵读的遍数,并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思考领会,达到通晓文章的大意。朱熹也强调熟读成诵的作用。他说:“凡读书……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的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朱熹《朱子童蒙须知》)可见古人很重视背诵,因为读书要达到能够成诵就必须熟读,而在熟读的过程中,反复思考求索,便能深刻理解文义。因此,背诵是提高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更何况,如今的中考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平时学习过程中,注重背诵,分解学习任务,不仅没有增加学习负担,反而有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人们常常给背诵扣上一个“死记硬背”的罪名。孰不知背诵还能提升写作能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维在谈及语言的学习时说到:“学语言有一个从‘死到‘活的过程,‘死的东西多了,熟能生巧,慢慢就会‘活。死记硬背到一定程度,便会‘死去‘活来。所谓‘死就是原始的语言积累,创建个人的语料库,语料丰富了,一旦掌握了运用技巧,就能随意提取,运用自如,‘死的语言材料变‘活起来了。”语文课本中所选文章,多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识记大量的词汇、各种句式和修辞格式,熟悉各种表达方式和艺术技巧,从而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当他们运用语文工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时,这些“死”的材料便会变“活”,从舌底笔端奔涌而出。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神”从何而来?即从头脑中储存的大量语言信息所酿就,一经触发,便势如泉涌。故汉代大赋家杨雄说,“能读千赋,则能为之”(《答桓谭论赋书》)。巴金先生少年时代能背诵几部书,包括整部《古文观止》。他回忆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脑子里了……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以使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的,它也是有条有理,顺着我们的思路连下去的。”可见提升写作水平,背诵必不可少。在语文教学中强调背诵,学生熟记了古今中外大量的名篇佳作,再加以融会贯通地运用。日积月累,学生说起话来,一定会妙语连珠;作起文来,一定会妙笔生花!

另外,从传承中华文明的角度看,寄寓深厚希望的中学生义不容辞别无选择必须背诵古诗文。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化辉煌灿烂,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各族人民在继承传统文明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祖国的语言文化,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背诵古诗文,能增强青少年对祖国语言文学的感受能力,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让学生多背诵一些名篇佳作,夯实学生古诗文的基础,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多感知这些名篇佳作,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明,使其发扬光大。背诵是最好最有效地传承中华文明的方法。

名篇佳作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和语言运用技巧等均能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背诵名篇佳作,既能增加语文知识的积累,又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提高写作能力。背诵是一种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中,背诵必须被重视起来!

作者单位:贵州省织金县少普乡中学

猜你喜欢

遍数名篇佳作
千古名篇有矛盾?
重点:名句名篇默写
佳作欣赏
抛石挤淤换填处理津港高速垃圾填埋段路基的试验研究
佳作展示
数羊
厚积薄发,辨境下笔——2015年高考名句名篇默写题综述及备考建议
《国外修辞学名篇选译》专栏主持人语
堆石坝粗粒料施工参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