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提问艺术,升华教学效果
2009-10-23胡益良
胡益良
一、紧扣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注意针对性
教学目的是组织和进行教学活动的具体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重点是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主要部分;教材难点是教材中学生较难掌握的部分。确定了教学目的,明确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就能有针对性的把一节课里的主要知识,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掌握下来,不会漫天撒网。我们设计的问题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有利于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注意新颖性
好奇是青少年的一大特点,教师设计提问时,要充分顾及这一特点,以引起他们的兴趣。提问的内容要新颖别致,能激起他们的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尤其当学生感到学习任务和他已有的认知结构有一定距离或空缺时,就会形成一定的矛盾,挑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会产生填补空缺、平息冲突的学习愿望,形成学习期待。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注意启发性
启发性就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创设情境或提出问题,能够启发学生的智慧,推动学生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像石头投入平静的水面,顿然注入活力,生起波澜,从而使学生的思泉喷涌,智慧之花灿然开放。问题的答案,不是用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可不可以”之类的答案来回答,而要有更多的自己思考的过程、经历、经验作支撑的描述性的答案。
四、依据教材又高于教材,注意开放性
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强调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强调学生回答问题“言之有理”,而不应该用唯一的“标准”答案来禁锢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要能够促进学生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思考,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敏锐性,在教学中可以多采用开放式发问,所提问题不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启发学生不仅回答学到了什么,而且还要回答思考和发现了什么。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个好的提问能够在学生头脑中激起思维的浪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课堂提问,科学设计问题,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作者单位:湖南邵阳隆回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