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2009-10-23万亮
万 亮
摘 要:21世纪是信息社会,是网络时代。知识以爆炸的速度不断膨胀、冲击和影响着这一时期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网络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作为社会中的佼佼者,大学生热衷于新鲜的网络事务。由于海量的网络信息时时刻刻汇聚到我们身边,包含着参差不齐的思想内容。网络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因特网的发明者曾经说过:“网络是一个没有政府、没有军队、没有等级、没有贫贱、没有歧视的世外桃源”。
关键词:网络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广泛性
网络作为社会文化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传达着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思想品德信息,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世界上每时每刻发生的变化,获得跨越家庭、学校、单位、社区乃至国界的各种信息。网络将各种社会规范、行为准则、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等信息向人们传播和渗透,以此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这说明,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几乎都不能摆脱网络的影响。
2.引导性
网络具有主导舆论,创造舆论环境的功能。网上留言、跟帖评论、BBS、聊天室等众多信息交流渠道有及时传递信息的功能,这一功能能有效引导网络语言的指向。对这类信息如何解释,都鲜明地体现着宣传者的价值导向,而这种价值导向所引领的社会舆论环境使得生活在其中的普通大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在提倡什么、在限制什么、在反对什么,这就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选择压力,使得大学生去选择和接受那些社会大力提倡、大力宣传的思想文化信息,从而影响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这种导向性能够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日益优化的社会环境。
3.趋强性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青年学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培养和造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网络能够根据这一时代要求,围绕根本任务,及时贯彻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宣传代表时代精神的新人新事;积极倡导符合社会发展和我国政治相一致的道德、伦理规范和文化、习俗规范等,直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网络的这种作用是其他思想教育形式难以代替的,它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平台,由于现代网络的强势效应,网络在积极塑造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4.复杂性
网络由于影响广泛、形式多样,被选择性强,大学生往往依据自己的道德水平、接受方式、品德情感选择适合自己的传播媒介。网络所反映的内容及其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是复杂的,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不利的一面,不同的人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的广度和深度都不一样,不同的信息对传播媒介的教育作用可能出现相互抵触、相互干扰的现象。这就要求加强对网络的研究和学习,建立一套适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方法,倡导网络道德,净化网络内容,使其服务于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原因分析
1.网上信息丰富,但良莠不齐,可能使一些大学生失去理性思维,迷失方向。不可否认,网络上大量的信息为人们学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但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流动的各种冗余信息成为干扰大学生的“噪音”,影响了有用信息的清晰度和效用度。
2.网络的开放与封闭的矛盾、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但同时它又是虚拟的世界,从这个角度看,网络又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这种网络交流的匿名性使大学生面对的是缺乏直接的面对面的人际互动,并且人格与交往情境双重分裂的环境和氛围,容易使大学生放任自己不再关心现实世界,而一旦回到现实就会产生一种孤独感,患上“网络疏离症”从而导致人格异常和心理障碍,不利于他们承担本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严重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
3.西方网络思想文化的侵蚀,扭曲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对网络高技术的垄断,推行网络政治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等。这不仅对我们的主旋律文化,特别是对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信念,道德伦理、民族认同感等造成潜移默化的扭曲、侵蚀和消磨,而且也使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效果受到极大的削弱。在某种意义上网络环境比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还要大。
三、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四点建议
1.占领网络阵地,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在网上传播党的方针政策,传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个正确的政治导向。利用校园网站和师生个人主页,使之成为沟通学校与个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通过网络相互间交流思想,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通过网络也可以针对个别学生的具体思想问题,提供单独的指导和帮助,实施个性化思想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教育、交流、讨论等活动。精心策划,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网文化活动,如开展网络道德问题辩论,网上论坛,对重大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等。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坚持社会需要与人的健康发展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新内容。因为面对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和社会生活多样化,良好的科学精神与公德意识是人才成长的必备素质。
3.加强政治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与网络知识和技能。现代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模式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重大挑战,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对有关网络法规、网络道德要充分了解。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在思想教育的方式、载体和手段上有所创新,才能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所突破。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加强自身的网络知识技能学习,树立现代科技意识,充分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采用声、文、图并茂的综合表现力来表达教育内容,增加教育信息容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4.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培养会学习的人才是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著名的教育家张岩峰曾说过“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被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在网络教育环境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着力于增强学生的辨析能力和抵御能力,使学生能够分辨网络信息的真、善、美、假、恶、丑;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对于网络信息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至于在茫茫网海中不会迷失自己。
总之,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将网络思想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优势互补,把网络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搞好,在网络背景时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创信息时代思想政治上作的新局面,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何纯芳.现代传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
2.官秀成.浅论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12月
3.薛群,屈春芳.与时俱进: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2月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08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