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电一体化技术毕业生顶岗实习调查分析

2009-10-22黄中玉

科教导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就业心理人才培养目标顶岗实习

黄 莉 黄中玉

摘要本文对我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顶岗实习进行追踪调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明确岗位的能力要求,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对本专业的课程进行优化组合,使课程体系更好的满足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本文还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进行分析,为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顶岗实习 人才培养目标 就业心理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完成学校规定的全部课程后,由学校推荐就业单位,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顶岗实习,在实习中完成毕业论文并最终就业 。因而顶岗实习既是一种生产实习,也是一种就业实习。通过对毕业生顶岗实习进行追踪调查,可进一步明确学生的就业岗位,深层次理解学生的就业心理。近几年来,我系机电一体化技术教研室全体教师对本专业的毕业生顶岗实习进行追踪调华查和实习指导,为我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我院省级示范专业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1 追踪毕业生就业岗位,明确岗位能力要求

我系85%的学生由学校推荐就业,还有10%的学生通过亲友联系就业实习单位,另有5% 的学生通过互联网、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就业地点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上海、深圳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主要城市。此外安徽、广西、湖北、甘肃、贵州等内陆省份也有部分就业市场。通过近年来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顶岗实习进行追踪调查,我们发现本专业学生主要就业于各种机械设备公司、电子科技公司、工程建设公司以及自动控制工程公司等。

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加工中心,各种类型的机电设备生产制造和操作使用需要大量的操作工、电工、钳工、油漆工、装配工等,这为我们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高职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我们也希望通过就业市场调查,明确本专业学生应具有的岗位能力。

各种机械设备公司主要从事各种零件、精密器件的加工,操作工应能够进行磨床、铣床、钻床、车床和现代加工中心等各种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这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数控机床的编程思路与基本操作。

电子电器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和电气设备的研究、开发、制造与生产。电子电气产品的研究与开发需要较扎实的理论知识,高职学生难以胜任。顶岗实习期间,大部分学生主要工作在产品制造生产一线,毕业生应能够识别各种电子元件,具有一定的焊接技术,明确生产工艺流程,并能根据图纸进行装配、包装。

无论是机械设备公司还是电子电气公司都拥有大量的机电设备,因而机电设备安装、操作、维护与维修具有很大的就业市场,例如注塑机的操作及简易故障排除;工程机械如拌和楼电路、油路、气路的安装、调试与维修;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安装、调试、日常维护及故障分析和处理。要想在机电设备操作与维修这一领域做出成绩,需要掌握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电气控制、PLC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等基础知识,并具有对一般机电产品的读图装配能力。

有一部分高职生不满足于简单的装配与操作工作,在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之后,开始从事工程或机械制图、自动化设备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还有部分高职生希望从事机械电子产品开发与设计,简单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这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付出极大的努力。

2 根据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优化组合

通过近几年对毕业生顶岗实习进行追踪调查,我们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调整课程设置,使课程体系更好的满足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方向定在掌握一般机电设备的操作使用、安装调试、检测维修和营销服务。考虑到要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和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本身的宽泛性,还做了其他相应课程和实践环节安排,使学生能够向数控机床的操作、生产流水线控制系统调试与运行管理两个方向发展。专业建设不会结束,它还会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

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我们根据就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开始进行课程优化组合,不断引入新的教学内容。根据岗位能力要求,我们确定《电气控制设备》、《PLC可编程控制技术》、《数控编程与操作》、《机电设备维修》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新增《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AutoCAD》、《CAD/CAM技术》等新课程,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就业层次。

毕业生在生产实习中,强烈感到自己实践动手能力的欠缺,希望加强实践性教学。为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我们不断加强实验学时比例,例如《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理论学时和实验学时比例达到1:1;我们还开设了专项实训,例如为期一周的电工基础实训、数控编程与操作实训、电气控制实训、可编程控制器实训等、通过专项实训,学生能够更加灵活运用本专业各专项技术处理实际问题,形成专业强项,提高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

3 分析学生就业心理,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

3.1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全面了解毕业生就业心理

通过对毕业生顶岗实习的追踪调查,我们欣喜的看到大部分学生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面对社会。(下转第8页)(上接第5页)通过近半年的顶岗实习,真实的工作情景让学生深深的体会到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加工中心。顶岗实习加深了大学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感性认识,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

顶岗实习期间,很多学生的表现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他们在工作中积极向上,吃苦耐劳,善于沟通,有很强的团队意识。更让人惊喜的是他们在工作中学以致用,勤于思考,对工作中出现的不合理数据和操作诚恳而谦虚的提出疑问,得到指导师傅和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赏。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顶岗实习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出现消极心理,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对未来工作性质和待遇的过高估计与实际工作状况之间的差距。由于就业学生人数较多,学校在推荐就业单位时不可能让每个学生满意,一些学生抱怨待遇低,工作性质简单;而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又无法胜任。部分学生频繁的更换工作岗位,有的甚至闲在家里,为我系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很大阻力。

3.2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顶岗实习的意义

部分学生对待工作的消极态度在于他们对实习缺乏正确的认识。通过顶岗实习,一方面我们希望学生获得生产的感性认识,学会特定的技能及技术,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大学里学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能力,是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中,大学生应该养成勤于动手、勤于思考的习惯,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意味着新一轮学习的开始。

另一方面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初步担任技术工作的能力,体验企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学会如何面对一份新工作,如何把一个新的工作做好。尽管有些工作很乏味,我们也应该耐心、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也许看起来没有技能上的收获,但收获的是经验。

很多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深切感受到工作环境的复杂、社会竞争的残酷,面对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世界,大学生应该勇敢的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迎接挑战,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积累经验和财富。让人欣慰的是很多学生在经历一翻苦闷彷徨之后,能及时调整心态,在工作中寻找乐趣,还有的学生不满足现状,继续学习深造,对自己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和目标。

4 结语

我系顶岗实习追踪调查工作还将继续,全系教职员工参与毕业生实习指导和调查工作,不仅为学生提供更详细的技术指导,还为学生提供更细致的心理咨询。有助于学生顺利渡过毕业前的心理波动期。在为学生服务的同时,教师也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调整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更加合理的规划,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美好人生。

猜你喜欢

就业心理人才培养目标顶岗实习
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意向及其特点分析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探讨
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女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浅谈
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现状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