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验与考核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2009-10-22梁国彪

科教导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教学

梁国彪

摘 要 本文阐述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验与考核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过程,并指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验与考核系统给教学带来的好处及其优势。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教学 上机实操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目前,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应用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为主。据了解,该课程的考核均采用无纸化方式:首先让学生使用计算机考核系统完成考试,然后教师使用计算机阅卷系统进行评卷。笔者发现:使用考核系统和阅卷系统确实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减轻了老师们阅卷的工作量,但是考核系统只能用来测验和考试,而阅卷系统只能用于教师的阅卷工作,两者都不能用于学生的上机练习当中。因此,笔者设计和开发了一套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验与考核系统(下面简称:实验系统),在这套系统中把上机练习与阅卷功能结合在一起,能同时为学生提供上机练习和阅卷的功能,使得学生在实操过程中可以实时得出操作结果的对错,以实现交互式的教学。下面将详细阐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验与考核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

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验与考核系统的设计

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笔者把实验系统的功能结构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为:Windows操作模块、Word操作模块帮助模块。实验系统的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Windows操作模块和Word操作模块为学生提供了若干个实验,如文件管理、字符格式化、段落格式化等,帮助模块为学生上机练习时提供帮助信息。

实验系统的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

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验与考核系统的开发

根据上面的设计,笔者进行了实验系统的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使用Visual Basic 6.0作为开发平台,并使用了以下的方法和技术:①Visual Basic(下面简称:VB)和Visual Basic Applications(下面简称:VBA)编程方法;②数据库访问技术ADO(ActiveX Data Objects);③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编程技术;④OLE(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对象嵌入与链接)技术。

2.1 界面的开发

实验系统中的所有界面都是使用Visual Basic 6.0进行开发,如图3、4所示。由于使用Visual Basic 6.0开发界面的方法比较简单,这里将不作详细阐述。

2.2数据库的建立和调用

由于实验系统运行时,需要调用大量的信息,如实验题目、帮助信息、检查操作结果时所需的参数等,因此,笔者使用Microsoft Access建立了一个名为sykhxt.mdb的数据库,然后将上述的信息分别存放在这个数据库的若干张数据表中,最后将这个数据库放置在实验系统的文件夹中,以备调用。

笔者采用的数据库调用方法是:在VB中使用ADO技术访问Access数据库。下面,对这种数据库调用的方法作简单介绍:单击VB的“工程”下拉菜单中的“引用”选项,在出现的“引用”对话框中,选择“Microsoft ActiveX Data Objects 2.7 Library”和“ActiveX Data Objects Recordset 2.7 Library”,点击【确定】后,即可完成ADO对象的引用,然后就可以在VB中使用ADO对象访问数据库了。例如:创建数据库连接,可使用ADO的Connection对象,代码如下:

Dim adoconn As ADODB.Connection

Dim sconnectionstring As String

Set adoconn = New ADODB.Connection

'定义连接字符串

sconnectionstring=_

"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_

Persist Security Info=False;Data Source=sykhxt.mdb"

'创建连接

adoconn.Open sconnectionstring

2.3 实验平台的开发

实验平台是提供给学生上机实操的平台。学生在实验系统的主界面(如图3所示)中选择任意实验后,进入到实验平台(如图4所示)。学生可以在平台中选择题目上机练习,然后通过平台中的“检查操作结果”功能实时地得出操作结果的对错。因此,“检查操作结果”功能是实验平台中最重要的功能,也是实验系统中最核心的功能。

“检查操作结果”功能的作用是:首先调用与当前实验相应的检查程序代码,来检查学生的操作结果,然后把检查的结果显示在“操作结果”框(如图4所示)中。目前,系统中有六种类型的题目:文件管理、文字录入、页面设置、字符格式化、段落格式化、表格制作。这六种类型的题目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去检查操作结果。下面就以字符格式化题目为例,阐述“检查操作结果”功能的开发与实现:

字符格式化包括字体、字号、字符对齐方式、字符颜色、字符间距和特殊效果(斜体、加粗、下划线等)。字符格式化题目的检查方法是将标准答案文档与学生操作结果文档的字符格式化内容逐一比较,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1)首先必须在VB中建立对WORD对象库的引用,方法如下:①在VB中,选择“工程”下拉菜单中的“引用”菜单项;②单击“引用”对话框中的“浏览”按钮,在出现的“添加引用”对话框中选择Office安装目录下的文件MSWORD9.OLB,然后,单击“打开”;③这时候,“引用”对话框中就会出现WORD的对象库——Microsoft Word 9.0 Object Library;④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以在VB中使用WORD的对象了。

(2)使用Documents对象的Open方法,分别打开标准答案文档和学生操作结果文档。代码及说明如下:

Dim s1 As String, s2 As String

s1 = adors!bzdapath'标准答案文档的路径

s2 = adors!xsdapath'学生操作结果文档的路径

'使用OLE自动化方法

Set vbword = CreateObject("Word.Application")

'打开标准答案文档

Set doc1 = vbword.Documents.Open(s1)

'打开学生操作结果文档

Set doc2 = vbword.Documents.Open(s2)

(3)使用WORD的对象库中与字符格式化内容相应的对象,将标准答案文档与学生操作结果文档进行比较。经过对WORD的对象库的深入研究,检查字符格式化题目所需要使用的对象有:Range、ParagraphFormat、Paragraphs、Paragraph、Font。表1中列出了字符格式化对应的对象和属性。

例如,检查标准答案文档与学生操作结果文档中第i段的字符的字号是否相同,可以使用以下代码:

'若两个文档的第i段的字符的字号相同,则返回“真”值,否则返回“假”值

Dim range1 As Range, range2 As Range

'选择标准答案文档的第i段

Set range1 = doc1.Paragraphs(i).Range

'选择学生操作结果文档的第i段

Set range2 = doc2.Paragraphs(i).Range

'比较两个文档的第i段的字号

If range1.Font.Size = range2.Font.Size Then

FontsSize = True

Else

FontsSize = False

End If

字符格式化题目的检查结果如图4中“操作结果”框中所示。

3 系统的调试

在完成了系统的开发后,笔者对各种类型的题目进行了调试。调试结果如下:学生能在系统中完成六种类型的题目的练习:文件管理、文字录入、页面设置、字符格式化、段落格式化、表格制作,并能实时地得出操作结果的对错。

4 系统的优势和展望

与目前的一些考核系统和阅卷系统相比,笔者开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验与考核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该系统设计新颖,有创新,能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

第二,该系统实用性强,适应面广,具有很强的互动性;

第三,该系统不但解决了目前教学模式的存在问题,而且创造了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策略,实现了交互式的教学,对推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四,该系统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和可移植性。在系统的开放过程中,笔者使用了面向对象的方法,采用Visual Basic6.0作为开发平台,并使用了Word2000 VBA、API和OLE自动化的编程技术,使该系统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和可移植性。

今后,该系统将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实现互动式的教学。这种互动式的教学不仅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该系统的应用将更为广阔,它将成为计算机远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交互式教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系统届时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教学
“对比”:让学习走向深刻——以《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为例
《I’m Cooking in the Kitchen?》教学设计(Part B)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组合》教学设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