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多出去走走

2009-10-20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出游直观写作能力

黄 轶

又到放暑假的时候了,每到这个时候,家长们想的多是趁着假期,赶快给孩子报些补习班,看看哪些地方有差漏,用假期的时间补起来。即使孩子学习成绩不错,很多家长想的也是,上个提高班什么的,对孩子提出的出去走走的建议,总是说:“别玩了,多玩就把心玩野了。……”其实,应该尽一切可能,让孩子多出去走走,对他们的语文学习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首先,旅游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直观体会。

读书,只是眼睛上的感觉,是通过眼睛对事物进行认知。就算再美丽的文字,附上再瑰丽的图片,始终,牵涉的只是人类的一个基本感觉视觉。而这个感觉,是单一的,人类的认知只有通过多条路径实现的才能是个完善的感觉,是个真实而全面的感觉。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从读书来获得知识是一个必然过程,而要让学识到达一个成熟的阶段,则必须要配合亲身的经历。所以游历在这里扮演了一个更重要的环节,而这个环节是在读书环节之后的另一个更高程度的进修之道。等学生回归课堂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起这些场景,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把握就更容易和主观情感相融合。

其次,旅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古语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本的知识是死的,是僵化的。知识没有通过运用是无法达到最优化的目的。我们常说孩子们的作文写得不好,但是如何提高,很多专家提出的都是模仿,即靠博览群书。让学生有选择地读中外文学名著,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加学生的聪明才智,积累写作知识。但是孩子们处于一个思维活跃的年纪,仅靠模仿,固然是个好的办法,但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一个好的思维方式,其实是创造,尤其是我们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仅靠在校园里学习教材上有限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课外不断地充实,那么就靠体验生活。任何作家的创作都离不开深入生活,学生作文也是如此。要鼓励或带领着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在节假日出游,而且在出游中,要让学生真的用心去体会,使学生认识并能融入自己所生活的社会,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同时,要求学生随时写读书笔记,及时将出游见闻和感受写下来。通过这种身体力行的实践训练,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使学生在用心感受生活不同层面的过程中,受到震撼,对自然和人生有了更深邃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在这样的读书与实践活动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及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最后,旅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是以课本为中介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因为自身的因素对同样的东西领略度会大有不同,我们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要集中学生的审美注意,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但我们都有体会,无论教师在授课时,运用了多么生动的语言,调动了多么丰富的情感,但是仍不可能完全再现课文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即使能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把学生带入情境中,但是由于学生所接受的东西是由课本转达出来,再由教师进行过初加工,所以学生更多领略到的是作者和教师寄予的感情,而所产生的共鸣、交流,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都不是那么全面。

而我们直接通过自然景观,日月星辰的光芒,红花绿叶的色彩,流水与鹊鸟的声音,山林的幽静与海涛的喧腾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再加上教师的诱导,便于让学生直观地去发现美、体会美,从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总结能力都是一个不小的提高。

同时,多出去走走,让孩子们多接触下祖国的大好河山,还可以让他们自发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还能锻炼他们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让他们紧张于学习的心境得以放松,所以,请各位教育界同仁们,鼓励孩子们出去走走,让家长们给予他们多走走的机会和时间是大有裨益的。

黄轶,女,武警合肥指挥学院训练部文化教研室讲师。

猜你喜欢

出游直观写作能力
核心素养下“几何直观”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以数解形精入微以形助数达直观
简单直观≠正确
与伙伴一同出游
浅谈几何直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出游季你都“妆”对了吗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薇coco薇》编辑们的出游心水鞋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