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的语言特色
2009-10-20徐漪平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散文创作的名篇,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口皆碑的琼章。千百年来,它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除了构思精巧、情节动人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本文拟就此进行一些简略的分析。
一.文字简洁,内涵丰富,具有高度的概括力。
陶渊明是散文创作的大家,他善于用最少的语言概括最多的事物,以最经济的笔墨反映最丰富的思想内容。《桃花源记》全文仅仅二十五句,三百二十字,就叙述了一个有人物、有对话、有情节的完整故事,生动展现了一个远离人世的理想社会。作者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写出了桃源被发出的始末、桃源人的来历和桃源内的生活概况。无论是写渔人进入桃源的曲折经过,还是写桃源的田园风光、社会人事;无论是写桃源人与渔人的问答,还是写太守、刘子骥的寻求,文笔都极为洗炼省净,令人叹为观止。
文章一开头,作者仅用“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一句话,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主人公的身份。第二自然段描写桃花源的景象也只不过一百多字,就勾画出了一幅极其动人的场景。作者从桃源的土地、屋舍,一直写到桃源人的衣着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次序井然,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作者惜墨如金,遣词用语以一当十,以少总多,表现了高超的概括能力。当桃源人问渔人“所从来”时,作者不多费笔墨,让渔人繁琐作答,只用“具答之”三个字就概括了渔人进入桃花源的全部经过,而又能使读者清清楚楚。当桃源人向渔人“问今是何世”时,作者只用“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表明渔人把自己的知道的世间情形都讲出来了。当渔人辞去后,到太守那里去说起桃源情状时,也只用“诣太守说如此”一语了之。其中“如此”二字,概括了渔人进出桃源的一切见闻和切身感受,真可谓言简意赅。
二.平中见奇,朴中见色,呈现一种清淡朴素之美。
陶渊明作文不重词藻的华丽,不事雕琢,而是尽力做到平易自然,清新朴实。但是我们读他的作品,并不觉得单调浅薄,而是感到淡中藏美,淳厚有味。在《桃花源记》中,作者写人叙事、摹景状物没有用浓墨重彩去作夸张的烘托和渲染,只用白描的手法,平淡的语言,就点染、勾画出桃源的自然美和人们的生活美,创造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理想境界。
第一自然段中写桃花源的外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作者用语平实,没有刻意雕饰,只是从溪岸、地面、空间,从树、草、花,从视觉、嗅觉等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作了描述,淡淡几笔,就描绘出一幅情韵隽永、意境优美的暮春桃林图。那夹岸的桃树,纷飞的花片,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语言的朴素美熔铸于宇宙自然美之中,留下了悠然不尽的意味。
至于桃源中风土人情的描述,更是生动具体,亲切逼真。在作者笔下,桃源内的田园风光是美的,那开阔的土地,整齐的房屋,美好的池塘,垂荫的桑竹,纵横交错的田间小道,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连鸡犬也是可爱的;桃源里的社会人事、风俗人情更是美的,桃源人勤劳、淳朴、热情、诚恳,他们人人劳动,自食其力,过着和平、宁静的幸福生活,这里完全没有人世间尔虞我诈的情形,不要说他们彼此之间的平等互爱,就是来自世间的渔人,他们也把他当作自己人一样“设酒杀鸡作食”,招待得十分殷勤周到。作者把别有洞天的桃花源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构成了一幅优美、恬静、安适、和乐的动人画面,不仅自然景物历历在目,而且连人物也呼之欲出了。我们读了,觉得诗意盎然,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其中了。
三.形象生动,表意深刻,既有具体的可感性,又有丰富的联想性。
宋人李公焕说陶渊明的作品“造语平淡,而寓意深远,外若枯槁,中实敷腴”(《笺注陶渊明集》卷四),指的是他善于用平易浅近的语言含蓄地表现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这一点在《桃花源记》中也有很好的体现。
文中写桃源人初见渔人的情景,用“乃大惊”三个字来描述。“乃大惊”,不仅活画出桃源人见到陌生人时惊奇异常的神态,而且形象地表明了源中人与外界隔绝得久远。当渔人讲述自己的见闻后,引起了源中人的反应,作者用“皆叹惋”三字来表述。虽未写叹惋的具体内容,但源中人因何面叹惋是不难想象的,那就是世间是多么的混乱污浊,桃源是多么的安乐平和!当渔人要离开桃源时,源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语言婉转而含蓄,蕴藏着丰富的内容。表面上看是源中人的谦词,实质上点出了全篇的结穴,意味深长。它既刻画了桃源人避世极其深沉的心理状态,又暗示了作者之所以运用桃源来寄寓自己理想的原因——避乱。读到这里,读者就不禁会思考,为什么“不足为外人道”呢?进而自然会联想到现实社会而得出结论:因为外人知道后,尘世间的丑恶就会侵入,战乱就会降临,桃源和平安适的生活就会遭到破坏。这就进一步揭露了世俗社会的黑暗,突出了桃源生活的美好,收到了言近旨远的效果。“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也是语浅意深,耐人寻味,表层的意思是说桃源人不知世间朝代的更迭,背后却隐含着很深的感慨,其实质是对魏晋时代干戈扰攘、勾心斗
角的残酷现实的无情批判。作者下笔含蓄,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效果。
四.炼字择词造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桃花源记》在炼字择词造句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尤其在动词的选择、副词的运用上有独到之处。
文章一开始,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后,紧接着巧用一个动词“忘”,写出了渔人朦朦胧胧的意识,恍恍惚惚的感觉。而后又用“忽逢”二字,准确地勾出新奇、幽美的桃花林无意跳入渔人眼帘的情意。这样写,故事的发生符合生活逻辑,同时又为引出桃花源渲染了神秘的气氛。结尾处“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与此相呼应,为点明桃花源是幻想中的理想世界,而不是现实社会的实存之地埋下了伏笔。这种来去无踪、变幻莫测的描写,正好突出了桃花源不同一般、高于现实的特性。
作者用“初极狭,才通人”,写桃源的入口处,其中用三个副词:“初”表时间,“极”表程度,“才”表范围,表意极为精确,突出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作者写山口有光,是“仿佛若有光”。“仿佛”二字,用得既灵活又贴切:一则因为山口很小,光线不甚分明,用“仿佛”二字正可描绘出光线极弱、洞口若明若暗的样子,这更符合桃花源隐蔽五六百年而不为人发现的情景;二则因为桃花源乃虚设之境界,其中景物并非实有,故用词不宜太实,“仿佛”二字,恰能给读者以迷离惝怳之感,增强了语言的艺术魅力。作者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来表述桃源与外世隔绝的严峻性。其中“乃”、“无论”二词,皆有画龙点睛之妙,不仅增添了桃源的传奇色彩,而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极端厌恶和彻底否定的情感。可见,作者炼字择词造句匠心独运,已臻出神入化之境。
五.句式整散结合,音韵和谐悦耳,富于形式美和音乐美。
《桃花源记》凡七十句(以逗点计),其中四言句二十八,三言句十四,五言句十一,其他十九。全文以四言为主干,辅之以三言、五言,杂用二、六、七、八、九言,并适当地采用对偶句法,这样就骈散相间,长短并存,造成了一种于整齐之中见流走自然、参差错落的形式美。作者在行文中又注意节奏的变化,声韵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具有一种音乐美。
《桃花源记》的语言平淡自然,凝炼精当,言简意赅,余味无穷,正如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所评价的那样,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桃花源记》一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文中有不少佳句更是为人称诵、广为流传,至今仍在不断地为人们所引用,艺术魅力经久不衰。这也证明了《桃花源记》在语言运用上确实是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徐漪平,女,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高级讲师,学报执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