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对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启示

2009-10-16刘传江冯碧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年5期
关键词:两型社会低碳经济节能减排

刘传江 冯碧梅

摘要 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目前它正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武汉城市圈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着特定的制约因素,需要建设性地降低碳的排放。文章通过介绍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内涵,指出低碳经济实质上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在低碳经济兴起的背景下,工业化中期以重化工业为主的重工业结构对武汉城市圈资源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文章通过分析武汉市的生态足迹赤字和脱钩(节能减排)发展情况,指出武汉城市圈所面临的环境压力,得出建设“两型社会”会对降低碳的排放起到促进作用的结论,并在体制、技术创新等方面,积极做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准备。

关键词 低碳经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9)05-0016-06

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目前,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城市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发展的前列,能否顺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否建成宜人居住的城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低碳经济时代来临时的应对调整能力[1]。从长远看,低碳经济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低碳经济倡导以较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从技术经济特征看,低碳经济实质上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这一技术经济特性与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降低污染排放等做法是一致的。因此,武汉城市圈应以建设“两型社会”为契机,发展低碳经济,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品、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不合理的能源结构,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武汉城市圈试验区的主题是“两型”,核心任务是“两新”,即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两新”又集中体现在“两低”上,即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武汉城市圈在实施这一宏伟目标中,要把“两低”的要求,体现在“两型”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

1 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1.1 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内涵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UK Government 2003),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首次提出“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概念,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能源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2]。随后,D•约翰逊等学者探讨了英国大量减少住房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可行性,认为利用现有技术到本世纪中叶实现1990年基础上减排80%是可能的[3]。T•特雷福斯等学者探讨了德国在2050年实现1990年基础上减少GHG排放80%的可能性,认为通过采用相关政策措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GHG排放减少的共同实现是可能的[4]。R•卡维斯等学者回顾和描绘了长期气候稳定的情景,将排放变化分解为三个因素:二氧化碳强度、能源效率和经济活动等,指出为实现60%~80%的减排目标,总的能源强度改进速度和二氧化碳强度减少速度必须比以前40年的历史变化速度快2~3倍[5]。岛田居二等学者构建了一种描述城市尺度低碳经济长期发展情景的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到日本滋贺地区[6]。气候集团在发布的报告《赢余:低碳经济的成长》中介绍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回顾了市场的发展并分析了低碳经济道路带来的收益,表明低碳经济具有更高的投资回报率,能够显著地增加产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可靠性、改善产品质量、改善工作环境并鼓舞员工士气,在新增就业方面具有出色的潜力,其增长速度也大于其它经济形态[7]。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即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减缓气候变化[8]。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9]。气候变暖也可能会对中国带来一个巨大的机会,它将强有力地促进中国从黑色发展模式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变,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最大的环保节能市场、最大的低碳商品生产基地和最大的低碳制品出口国。新能源、网络游戏、生物制药被认为是21世纪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业,伴随着低碳经济概念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必将为中国的新能源企业带来蛙跳良机。目前,技术、观念和创意成为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2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1.2.1 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生态足迹理论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这一概念最早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雷斯在1992年提出并在1996年由M•魏克内格完善的一种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生态足迹是指生产某人口群体所消费的物质资料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质所需要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biological productive areas),包括生产性生态足迹和消费性生产足迹。生态足迹将每个人消耗的资源折合成为全球统一的、具有生产力的地域面积,通过计算区域生态足迹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差值——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准确地反映了不同区域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现状的贡献。生态足迹既能够反映出个人或地区的资源消耗强度,又能够反映出区域的资源供给能力和资源消耗总量,也揭示了人类持续生存的生态阀值。它通过相同的单位比较人类的需求和自然界的供给,使可持续发展的衡量真正具有区域可比性,评估的结果清楚地表明在所分析的每一个时空尺度上,人类对生物圈所施加的加压及其量级,因为生态足迹取决于人口规模、物质生活水平、技术条件和生态生产力。生态足迹的意义在于可以判断某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内,是否具有大生态安全性:如果生态足迹大于生态承载能力,那么,大生态安全出现危机,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持续性,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安全基础出现危机,必然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反之,大生态安全保持稳定,生态环境具有可持续性,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安全基础持续稳定,可以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1.2.2 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能性:脱钩发展理论

“脱钩(decoupling)”一词最初源于物理领域,物理学界一般理解为“解耦”,通俗地讲就是使两个或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响应关系尽早分道扬镳。早在1966年,国外学者就提出了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脱钩”问题[10],首次将“脱钩”概念引入社会经济领域。近年来,“脱钩”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到能源与环境、农业政策、循环经济等领域,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1]。脱钩理论主要用来分析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响应关系。对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之间关系的大量研究表明,一国或一地区工业发展初期,物质消耗总量随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同比增长、甚至更高;但在某个特定阶段后会出现变化,经济增长时物质消耗并不同步增长,而是略低、甚至开始呈下降趋势,出现“倒U”型,这就是“脱钩”理论。从脱钩理论来看,“两型社会”的本质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消耗的脱钩。因此,“两型社会”既不是单一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也不是单一地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判断“两型社会”是否成功的标志,可以借鉴欧洲国家制定脱钩发展战略中提出的资源生产率等概念和指标,通过大幅度提高资源生产率和环境生产率,做到用较少的水、地、能、材消耗和较少的污染排放,换来较好的经济社会发展。

1.2.3 低碳经济的发展态势:“过山车”理论(EKC假说)

脱钩理论证实了低炭经济的可能性,但从高碳经济到低碳经济的转型并非是一个一帆风顺的线型道路。1991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家G•格鲁斯曼和A•克鲁格对66个国家和地区的14种空气污染物(1979-1990年)和水污染物(1977-1988年)的变动情况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大多数污染物的变动趋势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动趋势间呈倒U型关系,并于1995年发表名为《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的文章,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假说[1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通过对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格鲁斯曼和克鲁格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压力有如下关系: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水平有着很强的影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会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的增加而不可避免地持续恶化,只有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环境污染反而会随着人均GDP的进一步提高而下降。人均收入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个倒U型的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含义是:“沿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轨迹,尤其是在工业化的起飞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环境恶化;在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经济发展会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这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状况先是恶化而后得到逐步改善[13]。换言之,从高碳经济到低碳经济的转型轨迹就是人类经历生态环境质量的“过山车”。相关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生态创新也许不能够改变“过山车”的倒U型轨迹,人类应当可以削减“过山车”轨迹的“峰度”和“上坡路”的里程,最低的现实要求是控制“过山车”的峰顶不高于人类持续生存的生态阀值,并促进“过山车”尽早经过“拐点”。

2 武汉城市圈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2.1 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

2007年12月14日,武汉城市圈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综合措施,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须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通过对生产和消费过程的有效监控,将人类活动规制在环境容量之内,减少污染产生量,实现排放无害化,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2006年,武汉城市圈人均GDP已达15 470元,折合2 080美元,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为11.8∶44.4∶43.8,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比为31.7∶29.2∶39.1。按国际上通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标准,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中期以重化工业为主的重工业结构对武汉城市圈资源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根据《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计算,未来15年,城市圈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年均10%~13%的速率,城镇化水平将从2005年的45.2%提高到2010年的52%和2020年的64%。武汉城市圈现状工业结构中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比为26∶76)。根据当前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未来15年内仍将会得到较快发展,不仅将给节能减排带来巨大压力,而且由于这些行业大多布局在沿江及环湖地区,往往成为巨大的环境隐患,一旦发生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件,就会产生连锁反应,波及较大地区,造成严重后果。

2.2 武汉城市圈面临的环境压力

生态足迹理论将自然资本各项目还原和统一到生物生产性面积概念上来,折算成耕地、草地、林地、水域、化石能源用地、建筑用地等六大用地类型,通过系数转换计算出某区域人口维持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用地面积。武汉市生态赤字时间序列分析显示,武汉市10年间的生态状况形势严峻,表现为自然资本总量供不应求,生态足迹远远超过生态承载力,且二者之间的差距呈逐年上升趋势,生态赤字严重。人均生态足迹在1995年、2000年、2005年分别为人均生态承载力18.4倍、20.8倍、27.3倍。2000年人均生态足迹比1995年上升3.28%,2005年比2000年上升13.91%,上升速度不断加快;人均生态承载力则持续下降,2000年比1995年下降8.48%,2005年比2000年下降13.28%。总体来看,武汉市人均生态赤字逐年升高,2000年比1995年升高了3.95%,2005年比2000年升高了15.29%,生态状况逐步恶化。而从1995年至2005年的数据来看,武汉市人均生态承载力不到全球1999年人均数值的1/10,与全球大多数较发达或发达城市一样,生态环境在人口膨胀和经济发展等多因素共同胁迫下出现功能性恶化。短期内要做到完全消除生态赤字是不现实的,武汉市应着眼于采取相应措施抑制生态赤字的不断扩大,逐渐扭转目前自然资本存量供不应求的局面。并且随着武汉市城市建设的快速进行,适合于耕种的土地早已开发完毕,不可能新开辟出大面积的农业用地。面对日益增长的城市发展需求,武汉市依靠自身的农业禀赋已经不堪重荷。武汉市的钢材、汽车、石化等产业发展较快,对化石能源的需求量大,加上国际油价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化石能源用地方面出现较大赤字。由于支流的大面积污染,依然存在水质性缺水的困境。以水产品消耗为指标的水域面积出现赤字,说明武汉市在水产品方面消费较大且逐年升高,需要采取措施改善水质,既保证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也能够为南水北调工程提供优质水资源。草地、林地方面人均赤字较小,则有利于绿化工作的开展,有效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生态足迹方法较好地揭示出:由于长时期对自然资本的高度依赖与不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所受到的人为影响超出其承载能力,导致自然资本存量状况在时间跨度内逐步恶化,严重影响武汉市可持续发展[14]。

“两型社会”的建设,取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把节能减排落实到实处,这是建设“两型社会”的一个必须的起点,也只有这样才真正走向新型工业化。但以现有方式进行节能减排,任务仍很艰苦。现有的节能减排方式一是对高消耗、高污染的小企业进行关闭,二是对污染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特别是增加后处理措施如尾气回归、废气净化、废渣利用等。但是武汉城市圈包括武汉在内的其他一些城市,都是湖北的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不可能关闭所有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而对污染企业改造所需的投入又偏大,难堪重负。有数据表明,2007年1~9月,由于结构运行惯性,湖北“两高”行业投资仍然较大,仅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就达114.3亿元。如果在现有结构上搞“节能减排”,不论措施如何得力,到“十一五”末期,总的“三废”排放量在现有总量上还会增加20%,到“十二五”期间可能更严重。因此应改变现有的减排方式,进行工业结构升级以降低碳的排放量,从而实现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3 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武汉城市圈综合改革试验区,其名称围绕“两型社会”,希望在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上有所探索,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发展内生性经济。建设“两型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转变发展观念,设计出各种生态友好的政策,并借助强大的制度能力把它们推行下去,才能真正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引导可持续消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武汉市及周边部分城市属于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型化,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能耗较高,排污压力较大,节能减排的任务重。所以,应重点改革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管理体制。武汉城市圈投产了武钢二硅钢、神龙二期、东风本田等114个重点项目,并引进了富士康、中芯国际、8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了武汉信息港和东湖科技企业孵化器,汉口、中南路两大金融密集区已经成型。通过低碳经济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启示,积极探索“两型社会”建设的有效路径。真正做到,武汉城市圈强,县域经济就强;县域经济强,武汉城市圈更强,使武汉城市圈及湖北成为我国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武汉城市圈要跃上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轨道面临着一些体制方面的困难,同时也面临两难的选择。一方面,低碳发展道路可以理解为是我们正在建设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应有之义,我们希望抓住低碳经济发展的机遇,跟上可能出现的以低碳技术为重要内容的新技术革命的步伐;另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走低碳发展道路需要相当的额外成本和大规模采用低碳相关技术,这将有可能延缓我们的现代化进程。“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建立,必然会吸引国内外的目光,吸引国内外大量资本、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集聚。但这些只是发展的“燃料”,体制才是“发动机”。只有制造好发展的“发动机”,“两型社会”的燃料才会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认为,武汉城市圈要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各项改革,力求通过体制创新推动低碳经济发展,须在以下几点着力:

其一,创新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体制。要建立区域内资源节约和环境治理的市场机制;建立城市圈内环保部门之间的协同监管、信息共享和河流、湖泊等污染综合防治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污染防治监控体系;建立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补偿机制和投融资机制。应该把能源结构的调整与提高能源效率的方法相结合,采用低碳技术、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逐步减少传统工业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努力提高现有能源体系的整体效率,遏制化石能源总消耗的增加,限制和淘汰高碳产业和产品,发展低碳产业和产品。

建设“两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尚需突破很多技术难题,如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的综合整治技术、资源高效勘察和资源整合利用技术等尚需进一步推进。伴随着技术的改进,投入相应也增多。如要想在生产领域降低能耗,清洁生产是最佳办法。这项措施重在实行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在污染前采取防治对策,因此要加大投入,实行技术改进。作为武汉市首批清洁生产试点,百威啤酒、武昌造船厂、青江化工化肥厂等8企业做出了榜样,也尝到了甜头。武汉百威投入34万元改进废酵母处理设施,一年可省污水处理费100万元;武船投入10.5万元用于水、电、蒸汽等节能设备的改进,每年减少支出205万元。据统计,8家企业共实施237项清洁生产方案,投入资金922万元,实现年新增经济效益2 100万元,年节煤4 300余t,节电175万kWh,节水4万t,减排二氧化硫66 t、化学需氧量1 517 t。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之源,武汉城市圈科研实力雄厚,但创新潜力并没有释放出来,有必要重新整合各科研力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其二,创新建立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的体制。目前武汉城市圈三次产业结构尚不合理。经济增长仍依赖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发展对整个区域经济仍旧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作为低能耗的第三产业比重尚发展不够。在工业结构方面,轻、重工业比例失调,重工业比重过高。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因此,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低碳社会,工业结构升级调整任务迫切。据有关部门推算,如果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比重相应降低1个百分点,而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比重相应下降1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可相应降低1.3个百分点。因此,要建立产业分工引导机制,制定和实施城市圈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流动指南,组建城市圈产业发展基金、工业担保公司,引导投资方向;建立产业转移的利益共享和补偿机制;综合运用财税、土地、信贷等政策,建立发展“两型”产业的激励约束机制,构建中西部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集聚区和产业高地。要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文化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其三,创新建立有利于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新路子的体制。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化石能源的基础之上,化肥和农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曾经为解决人类粮食问题做出贡献,但是,化肥和农药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弊端已经被认识,它不仅影响土壤的有机构成、农作物的农药残留和食品安全,而且化肥和农药的生产过程,本身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现代农业甚至可以称之为“高碳农业”。

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一是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降低农业生产过程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有机生态农业之路。如用粪肥和堆肥作为化肥的替代品,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养分,减少径流,增加入渗,通过作物残茬及覆盖在地表的秸秆可防止风蚀和水蚀,提高土壤生产力。采用深耕作物与中耕作物轮作,引入蚯蚓、微生物共同熟化深层土壤,扩大作物根系营养能力。二是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如农作物收割后的秸秆是农业中的剩余能量,其中70%以上的纤维素、木质素等得不到利用,而且燃烧释放出的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为了充分合理利用作物秸秆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亟需探索出综合利用作物秸秆资源的新途径。如用作饲料、肥料、培养料;也可采用秸秆气化技术,在高温、高压、厌氧条件下经热解气化成可燃性气体,也可利用秸秆发酵生产乙醇燃料。三是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在农村普及太阳能集热器是发展低碳农村的有效途径。目前湖北仙桃市、潜江市都在试行稻草、秸秆发电,武汉新洲种蘑菇已经成为规模,原材料则来自废物,这都是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效探索。

其四,创新建立有利于生物固碳,扩大碳汇的体制。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从“碳源”(Carbon Source)上有效的遏制,减少“碳源”的排放,还应该在“碳汇”(Carbon Sink)上花力气,下功夫。“碳源”是指产生二氧化碳之源。它既来自自然界,也来自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森林植被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研究表明:陆地森林植被的生长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并将二氧化碳固定在森林生物有机体中,每年森林植被净碳吸收量约10~15亿t。国际社会对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汇聚作用越来越重视。《波恩政治协议》、《马拉喀什协定》将造林、再造林等林业活动纳入《京都议定书》确立的清洁发展机制,鼓励各国通过绿化、造林来抵消一部分工业源二氧化碳的排放,并将造林、再造林作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达国家也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抵消其部分温室气体排放量。因此,植树造林的功能并不是简单的绿化生态环境,而是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生物固碳、扩大碳汇、减缓温室效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最经济和最有效途径之一。由此可见,武汉城市圈要加强植树造林,增强绿化面积,达到生物固碳,扩大碳汇的目的。

其五,创新建立有利于促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的体制。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低碳建筑这个单元,发展低碳建筑要从设计和运行两个方面入手。在建筑设计上引入低碳理念,如充分利用太阳能、选用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合理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建筑施工和维持建筑物运行是城市能源消耗的大户,低碳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需要既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又能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绿色建筑的建设包括:建筑节能政策法规的建立;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价技术,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等;推广建筑节能,促进政府部门、设计单位、房地产企业、生产企业等就生态社会进行有效沟通。在减少碳排放的进程中,绿色建筑的普及和推广将具有重要意义。在运行过程中,倡导居住空间的低碳装饰、选用低碳装饰材料,避免过度装修,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家用电器,鼓励使用高效节能厨房系统,从各个环节上做到“节能减排”,有效降低每个家庭的碳排放量。城市交通工具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之一,发展低碳交通是未来的方向。要进行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营运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打造以武汉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一小时经济圈”,今后还可适当扩展到“三小时经济圈”;降低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使用的社会成本,提高综合效益;加快城市公用事业改革,探索公共产品有效供应和价格形成机制,共建城市圈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平台。

(编辑:田 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4):100.[Xin Zhangping,Zhang Yintan.Low Carbon Economy and Low Carbon City[J].The Development of City, 2008,(4):100.]

[2]马燕合,黄晶.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迎接低碳经济到来[J].中国科技产业,2008,(3):59.[Ma Yanhe,Huangjing.Acelerate saving & Technology Research,Welcome the Coming of Low Carbon Economy[J].Technology Industry in China,2008,(3):59.][3]Johnston, D, Lowe, R, Bell, M. An Exploration of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Achieving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s in Excess of 60% Within the UK Housing Stock by the Year 2050[J]. Energy Policy,2005,(33):1643~1659.

[4]Treffers,T,Faaij,APC,Sparkman,J,Seebregts,A.Exploring the Possibilities for Setting up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 for the Long Term:Two Visions for the Dutch Energy System in 2050[J]. Energy Policy,2005,(33): 1723~1743.

[5]Kawase,R,Matsuoka,Y,Fujino,J.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 in Long瞭erm Climate Stabilization Scenarios[J].Energy Policy,2006,(34):2113~2122.

[6]Koji Shimada,Yoshitaka Tanaka,Kei Gomi, Yuzuru Matsuoka.Developing a Long瞭erm Local Society Design Methodology Towards a Low瞔arbon Economy:An Application to Shiga Prefecture in Japan[J].Energy Policy,2007,(35):4688~4703.

[7]苏瑾,赢余.低碳经济的成长[J].世界环境,2007,(4):32~34.[Su Jin.In the Black:The Growth of the Low Carbon Economy[J].World Environment,2007,(4):32~34.]

[8]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

79~87.[Zhuang Xiangyang.The Ways and Potential of Developing Low瞔arbon Economy [J].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Economy,2005,8(3):79~87.]

[9]UK 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瞔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2003.

[10]Carter A P.The Economice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J].Scientific American,1996:25~31.

[11]李坚明,孙一菱,庄敏芳.台湾二氧化碳排放脱钩指标建立与评估[A] .中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两岸环境保护与永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2005.[Li Jianming, Sun Yiling, Zhuang Min fang. Establishment and Evaluation of Decoupling Index about Carbon Emission in Taiwan [A]. China Development Fund Management Committee: Symposium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ese Mainland and Taiwan Area[C].Taibei,2005.][12]Grossman GM, Krueger A B.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al[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7,110(2):353~377.

[13]沈满洪,许云华.一种新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浙江省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增长与环境变迁的关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0,(7):53~57.[Shen Manhong,Xu Yunhua.A Kind of New Style EKC:The Research in Relation of Economy booming & Change of Evironment in Zhe Jiang Province[J]. Scial Science in Zhe Jiang Province,2000,(7):53~57.]

[14]刘航,宋豫秦.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武汉市自然资本分析[J].生态环境, 2008,17(2):818~822.[Liu Hang,Song Yuqing.The Analysis by Ecological Footprint on Wuhan City[J].Ecological Environment,2008,17(2):818~822.]

猜你喜欢

两型社会低碳经济节能减排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图书馆治理
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建议
欧美航空业节能减排创新管理研究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火电厂节能减排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长株潭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分析研究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金融支持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