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的绿色发展评价
2009-10-16欧阳志云赵娟娟桂振华倪永明韩冰庄长伟
欧阳志云 赵娟娟 桂振华 倪永明 韩 冰 庄长伟
摘要 绿色发展模式是我国城市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目前我国在相关方面的研究还仍然处在起步阶段。该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城市绿色发展的相关统计数据,以评价我国城市的绿色发展状况。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的污染治理投资与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和三废综合利用水平普遍较低; 而绿化水平、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单位GDP用水、空气质量和工业废水处理水平则有很多城市均已达到较高水平, 呈较好的发展态势。就各项指标的发展水平在全国的分布情况来看,投资特别高的城市基本都是直辖市或者省级市等大规模的城市,但是这些城市的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并不高。单位GDP用水量特别高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特别低的城市基本以小城市为主。就各项指标的总体水平来看,福建、广东、海南、河北、湖北、江苏、江西、山东和浙江等(以首字拼音为序)沿海或接近沿海各省份的城市和4个直辖市均处在较高水平。而甘肃、吉林、山西和陕西等(以首字拼音为序)西北部省份的各城市则处于较低的水平。
关键词 城市生态;绿色发展;评价体系;中国城市;发展水平
中图分类号 C912.81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号 1002-2104(2009)05-0011-05
与世界其他城市一样,中国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愈来愈重要,并将成为城市未来发展中的决定性要素而制约城市发展的质量和趋势。绿色城市建设的目标是通过追求城市整体综合功能最佳来满足人与自然健康发展的需要,达到资源能源清洁高效、自然环境健康宜人、基础设施完善舒适、社会环境和谐文明。
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走绿色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新模式[1]。绿色发展中“绿色”的涵义与“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是分不开的。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代表“世界环境与保护委员会”在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在不危及后代人需求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2]。胡鞍钢指出:所谓绿色发展之路,就是强调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统一与协调,即更加积极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3]。显然,“绿色发展”要求既要改善能源资源的利用方式,还应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共同进化。
城市绿色发展评价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主要用于评价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由于该评价体系必须能反映城市自然生境、生态环境的绿色发展水平,并鼓励城市为绿色发展做出努力,为整个城市的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城市绿色发展的评价体系,既要能体现绿色城市本身的发展现状,同时要结合中国城市的实际情况,为政府确定绿色城市的发展、规划及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而目前我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统计部门对绿色发展评价的相关指标还没有系统地进行统计。因此本文综合分析我国城市有限的统计数据,探讨了一种绿色发展评价的模式,并基于现有数据的指标对全国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初步的评价,期望为我国城市绿色发展规划、决策和研究提供参考。
1 分析方法与评价体系
1.1 我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
(1)环境治理投资。包括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额。
(2)废弃物综合利用。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城市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
(3)城市绿化。包括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4)废水处理。包括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5)生活垃圾处理。即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6)高效用水。即单位GDP水耗。
(7)空气质量。即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
各指标的定义参见《中国城市统计年鉴》[4,5]。
1.2 数据来源
本次全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环境监测总站、《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6》、《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7》、国家统计局、全国各省市统计年鉴、各省市政府公报。各项指标的参评城市除了空气质量指标只涉及环保重点的111个城市以外,其他指标均涉及全国地级市以上共计286个城市。
1.3 数据分析
全国城市各指标的箱式图和发展水平聚类应用SPSS15.0进行。其中K睲eans聚类分析将全国城市按各项指标聚为3类,即水平较高、中等和较低的3类。各项指标在全国的达标情况应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进行分析。
1.3.1 绿色发展评价各项指标的达标标准
各指标的达标标准根据目前国家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及国家生态环保模范城市3种标准中的最低标准。达标率改善或降低的比例是2006年相比2005年变化的比例。各绿化发展评
价指标的达标标准具体如下:
(1)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m2及以上;
(2)绿地率——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及以上;
(3)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及以上;
(4)单位GDP水耗——单位GDP水耗达到24t/万元;
(5)生活垃圾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及以上;
(6)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及以上;
(7)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及以上;
(8)工业废水排放达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
(9)环保投资——环保投资总额占GDP比例达到3.5%及以上;
(10)基础设施投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本年完成投资额占GDP的比例达到3.5%及以上;
(11)三废综合利用率——三废综合利用率达到3.5%及以上;
(12)空气质量——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82.2%及以上。
1.3.2 绿色发展评价各指标的分级标准
(1)环保投资水平根据2006年各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额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进行评价。K瞞eans 聚类结果以上两个指标的聚类终点分别如下:一级水平1778062万元和3108523万元;二级水平906795万元和603382万元;三级水平78246万元和67897万元。
(2)废物利用水平根据2006年各城市的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进行评价。K瞞eans 聚类结果以上两个指标的聚类终点分别如下:一级水平484133万元和97%;二级水平135948万元和82%;三级水平18852万元和75%。
(3)污水处理水平根据2006年各城市的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进行评价。K瞞eans 聚类结果以上两个指标的聚类终点分别如下:一级水平93%和69%;二级水平89%和19%;三级水平35%和5%。
(4)生活垃圾处理水平根据2006年各城市的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进行评价。K瞞e
ans 聚类结果该指标的聚类终点如下:一级水平93%;二级水平57%;三级水平5%。(5)单位GDP用水水平根据2006年各城市的单位GDP用水量进行评价。K瞞eans 聚类结果该指标的聚类终点如下:一级水平11.86t/万元;二级水平37.76t/万元;三级水平101.59t/万元。
(6)绿化水平根据2006年各城市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进行评价。K瞞eans 聚类结果以上3个指标的聚类终点分别如下:一级水平40%,36%和9.5m2;二级水平31%,27%和7.9m2;三级水平19%,15%和4.7m2。
(7)空气质量水平根据2006年各城市的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进行评价。K瞞eans 聚类结果该指标的聚类终点如下:一级水平351d;二级水平307d;三级水平256d。
2 结果与分析
2.1 城市绿色发展评价各项指标的总体分布情况
就人口、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和地区生产总值的总体分布情况来看,由于一些大规模城市的存在而产生了较多的奇异值。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额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这两个与环境投资相关的指标上,这种大型城市的优越性也得到了体现,投资特别高的城市基本都是直辖市或者省级市等大规模的城市。但是这些投资特别高的城市大部分没有很高的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
另外,奇异值比较多的指标还有单位GDP用水量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单位GDP用水量特别高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特别低的城市基本以小城市为主。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单位GDP水耗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的异常值和极端异常值较多,存在一些水平特别高的城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全年二级以上天数比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地率都只有个别城市出现特别低的奇异值,水平特别低的城市很少。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则存在一些特别高的奇异值,即水平特别高的城市(见表1)。
2.2 我国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相比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的达标情况
从绿色发展评价的各项指标值来看,达标城市比例最大的是空气质量指标,有60%以上的城市达标,两年间的变化不大,没有变化率达50%以上的城市(见表2)。可能跟参与空气质量评比的城市只涉及环保重点的111个城市有关。
达标城市比例较大的还有单位GDP水耗、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5个指标。两年的达标率均达到20%以上。这些指标在两年间的降低幅度在50%以上的城市均占2.4%以下,上升幅度在50%以上的城市则占2.4%~14.1%。因此这些指标的达标率较高而且呈较好的发展态势。
达标城市比例较大的另一组指标是3个绿化指标,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这组指标的达标城市比例比上两组明显小很多,在3.1%~13.3%范围内。这些指标在两年间的变化幅度以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较大,三个指标大幅改善的城市比例比大幅降低的城市比例高。基本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
达标城市极少的3个指标是环保投资总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本年完成投资额及三废综合利用率分别占GDP的比例。达到3.5%的城市比例均在2.1%及以下。这些指标也是最多城市产生大幅变化的几个指标。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本年完成投资额占GDP的比例大幅降低的城市
比例比大幅改善的城市更多,是各个指标中相应大幅降低城市比例中的最大值。可见,目前国内环保、基础建设和三废综合利用在GDP中所占的比例还很低,而且该比例变化幅度较大。
2.3 我国各项绿色发展指标的发展水平在全国的分布状况
绿色发展的各项指标在全国的总体发展水平见表3。目前环保投资水平和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在全国各城市都普遍较低,只有小部分大城市的投资水平较高。这3项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的一些省份。这些城市包括4个直辖市、江浙和山东等省的一些城市。全国各城镇污水处理水平普遍较高,水平最高的一些城市集中在东部地区如安徽、河北、河南、江苏、辽宁、内蒙古、山东、山西、陕西和浙江等地(以首字拼音为序)。垃圾处理水平普遍较高,特别在沿海城市垃圾处理水平为1级的城市特别密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比较低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安徽、广西、河南、山西等(以首字拼音为序)中北部地区。我国城市绿化水平较高的城市以沿海最为密集,从东往西则绿化水平逐渐降低。空气质量水平在全国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空气质量较好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空气质量中等的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北部地区,而空气质量较差的城市则集中在中部地区。空气质量的分布呈现出与其他指标明显不同的特点,可能与空气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有很大关系。
因此从各项指标发展水平在全国的分布状况来看,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污染治理投资与
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和三废综合利用水平普遍较低。而绿化水平、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单位GDP用水、空气质量和工业废水处理水平则在很多城市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中福建、广东、海南、河北、湖北、江苏、江西、山东和浙江等(以首字拼音为序)沿海或接近沿海省份的城市和4个直辖市的各项指标总体处在较好的水平。而甘肃、吉林、山西和陕西等(以首字拼音为序)西北部省分的城市各项指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3 讨论与结论
目前城市绿色发展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是相关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仍然十分薄弱。虽然目前可供使用的统计数据仍然很少,但是本文收集了国内数据最全的几个指标的数据对我国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初步评价。其中环保投资、环境治理、高效用水(单位GDP水耗)等指标考察了城市绿色发展建设的力度,而绿化水平和空气质量则在某种尺度上反映了城市绿色发展的效果。从本文的评价结果来看,沿海城市和发达大城市在绿色发展方面存在自然和经济上的优越性,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城市间这种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现象跟城市间生产力要素的不平衡有关[6]。虽然目前国内绿色发展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是绿色发展的实施力度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当然,由于调查统计的局限性,本文的评价还只是基于十分有限的数据。笔者认为我国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评价应该从绿色发展的内涵着手,扩大对相关数据的调查统计工作。绿色发展的内涵,首先是生态环境响应:不能对自然系统结构与过程造成破坏,还要通过绿色的发展设计实现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其次是高效的资源利用效率。第三是城市居民可持续的消费行为。第四是城市生态环境良好、生态风险低,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第五是人与人的和谐,城市社会平等不断进步。绿色发展模式是我国在城市发展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城市建设之路,是中国的必选之路[7]。
(编辑:于 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ZK(#]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 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院. 2002中国人类发展报告: 让绿色发展成为一种选择[M].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UN Development Programme Chinese office, Sweden Stockholm Environment Institute. 2002 China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Making Green Development a Choice [M]. Beijing: China financial and economic pulishing house, 2002.]
[2]张鹏. 城市环境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定量研究——以大连市为例[D]. 辽宁师范大学, 2007. [Zhang Pe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 of Urban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in Dalian [D]. Dalia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2007.]
[3]胡鞍钢.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是中国的必选之路[J]. 绿叶, 2003, 6: 15~19. [Hu Angang. Implementing Green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the Only Choice for China [J]. Green Leaf, 2003, 6:15~19]
[4]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Department of Urban Social and Economic Survey,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China City Statistical Yearbook [M]. Beijing: Chinese Statistic Publishing House, 2008.]
[5]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Department of Urban Social and Economic Survey,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China City Statistical Yearbook [M]. Beijing: Chinese Statistic Publishing House, 2007.]
[6]王新文, 管锡展. 城市化趋向与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11(2): 49~52. [WangXinwen, Guan Xizhan. Tendency of Urbanization and Practical Choice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J]. China Populait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1, 11(2): 49~52.]
[7]胡鞍钢. 中国:绿色发展与绿色GDP(1970-2001年度)[J]. 中国科学基金, 2005, 2: 84~89. [Hu Angang. China: Green Development aand Green GDP(1970-2001)[J]. Bulletin of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005, 2: 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