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声”背后有什么?
2009-10-16梁军
梁 军
【摘 要】缄默知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并使用“核心问题”的教学方法,使处于缄默状态的知识显性化,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语文教学;缄默知识;核心问题;《范进中举》
【中图分类号】G 633.3【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4-0065-02
一、语文教学与缄默知识
语文教学是在生活的大背景下的多边多向活动,在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只能感觉而难以言传但是又不可或缺的知识,这就是缄默知识。缄默知识理论的提出始见于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的《人与研究》(1958年出版)一书中。波兰尼在研究缄默知识时将其与显性知识比较,认为缄默知识具有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不能批判性反思等特征。
缄默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显性知识是指能够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的、能够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显性知识,而且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大至生活的大背景,小至教学情境都包含语文教学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缄默知识,它们对学习者来说具有潜移默化的浸润性功能。这种浸润性功能在教学过程中的发挥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在实践教学中,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于那些看得见、说得出的显性知识,忽视了默默存在并且默默地起着作用的缄默知识。语文教育那种吃力不讨好、事倍功半的尴尬应该与此有关。
要让缄默知识显性化,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但其目的都是改变知识传授由教师向学生单方向传输的现状,让语文教学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与知识、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多向传输的、多维的教学“生态系统”。
笔者所在学校于几年以前开始进行“基于缄默知识的核心问题(任务)研究”,提出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在提出核心问题的基础上,用提出“核心问题(任务)”的方法,实现“缄默知识”的显性化,这也成为一段时间以来教师课堂改革的“主旋律”和方向。而语文是一门有大量形象思维存在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发现,语文知识不能“精确”传授,学生获取知识主要是以“经验的获得”为特征,有时表现为“语感”。但是怎样才能把这些隐藏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呢?使用“核心问题”引领语文教学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二、《范进中举》与核心问题教学
下面,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范进中举》一课为例,对“基于缄默知识的核心问题(任务)生成研究”作一番探讨。
1.教材分析
《范进中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期五单元第三课。是一篇清代白话小说的节选部分。作者用对比、夸张及细节性描写的手法,意在揭示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教学这样的文章,能否唤起学生的认知共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以教学中要设法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去感悟社会、体察世风、理解民情、关爱他人,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并获得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来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古代白话小说与现代小说语言上的差别。
学校校本教研课题“基于缄默知识的核心问题(任务)研究”已进行了较长的时间,对于运用该理论对课堂教学也有一些实践研究。虽然由于学科不同,在缄默知识显性化、核心问题的设置等方面有所区别,但“问题——活动——反思——运用”作为课堂教学主要环节已是共识。因此笔者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了一定的尝试。
2.学生分析
初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小说常识和自学能力,感性认识较强,但理性分析不足。本文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初中学生容易被其情节和语言所吸引,而忽略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认识。
对学生而言,讽刺艺术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在以往的学习中,多次出现过“运用某种修辞手法达到强烈的讽刺效果”的经历,喜爱阅读的同学还可能会接触到“讽刺小说”、“讽刺漫画”,具有一定相应的缄默知识,但从来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讽刺艺术“,更是难以运用“讽刺艺术”来进行创作。既然学生对“讽刺”有一些感性认识,为什么不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一下《范进中举》里的讽刺艺术,以形成对讽刺艺术理性的认识,使学生缄默的知识显性化呢?这也正好符合校本教研的理念。于是教学中就以“探究《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作为这节课的核心任务,使学生零散模糊的知识系统清晰,而且还要运用自己探究出来的知识,将其落实到写作中去,提高写作水平,为即将到来的中考作好准备。
3.设计思路
本设计在缄默知识理论和新课程理论基础上,以核心问题为载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打开教学思路,激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让学生在体验中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教学目标
(1)能参与探究讽刺艺术的活动。
(2)能理解《范进中举》中的讽刺艺术。
(3)能初步运用讽刺艺术。
5.核心任务
探索《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
6.教学步骤(见附表)
根据本校教改课题“基于缄默知识的核心问题研究”,笔者把“探究《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并加以初步运用”作为核心任务。用核心问题(任务)推动课堂进程,效果较好。让学生在探究与对话中表现并强化语文能力。探究式阅读让合作学习的思想得到最好的实践。写作运用环节对于学生即将面临的中考有现实意义。
般问题个人化。
3.根据学生的问题或需要设计问题。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任何一堂课上都有可能产生一些新问题、新想法或新矛盾、新疑难或是新欲望、新需要,只要对全班学生都意义有价值,即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核心问题。
(三)核心问题的设计环节
首先分析具体对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目标;然后对整个课堂有一个综合把握,在此基础上形成问题;随着课堂情况改善调整,最后在备课组、教研组甚至更大范围内协作共享。
单就课堂而言,大致有“提出问题(任务)——合作探究——反思提升——实践运用”这几个主要环节。
又以《范进中举》为例,从课堂效果来看,由于本课核心问题提出经过了充分思考和认真准备,较好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中考的实际需要,因此课堂效果较好,收到了一定成效。整堂课体现了教改精神,学生缄默知识有一个由“隐”到“显”的过程,目标达成度较好。课前学生对讽刺艺术只有一些零星的、隐性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缄默的知识归纳、整合,从而实现了显性化。在课后小结中,学生均表示对讽刺艺术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能较顺利地归纳、总结讽刺手法并在课后练习中运用。
在课堂的运用环节,学生耗时6分钟左右能普遍运用讽刺艺术进行短文写作。80%左右学生运用较好。比如一个学生写道:“他曾经是村子中的骄傲,那山沟里就他们家出了一个大学生。他今早走来,穿上了他油亮的皮鞋,扯下一页书擦了又擦。然后将KTV的金卡、网吧的会员卡,、胜客PIZZA的香味,又大摇大摆地去了他常去的地方——邮局。在家信中,一张雪白的大纸上,歪歪扭扭只有赫然一个大字——钱。”将某些当代大学生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另一个学生在描绘看热闹的场面时写道:“这时小偷的头仿佛增了千斤重量,再也抬不起来了,于是主持正义的人走了,只留下一些刚才一言不发,脸上挂着一丝僵硬的笑,像看猴戏般的人,其中还有一个我。”将讽刺的矛头指向了自己。 还有学生写身边的人“‘哎呀呀,今天下午打麻将又输了我十多块……我抬起头,在刺眼的阳光下有一个穿睡裙的女人,在炎热夏日的午后,染得焦黄的长发乱蓬蓬地搭在两肩,已成块状的睫毛膏黏在被拉的好长的眼睫毛上,银灰色的眼影更显得肆无忌惮,身材微胖的女人脚踩一双缀着粉红蝴蝶结的大凉拖鞋,收了腰的白色睡裙将她裹得像只‘缠丝兔。”写得多么精彩!没有对讽刺艺术的深刻感悟,学生是无法达到这样的深度的。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 2002.
[2]陈明瑛.基于缄默知识的核心问题研究.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