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呼吸在声乐艺术中的重要性

2009-10-13赵春妹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练习方法声乐艺术呼吸

赵春妹

摘要:歌唱发声的动力是呼吸,声音的准确音质的优美和纯正取决于正确的呼吸,因此呼吸在歌唱中建立正确的呼吸是很重要的。建立正确的呼吸首先需要了解呼吸的几种方式和气息的运用特点,还要掌握正确的呼吸练习方法。

关键词:呼吸 声乐艺术 方式 气息特点 练习方法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在意大利美声学派有这样的说法:“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和原动力,谁懂得呼吸谁就懂得歌唱”,我国传统声乐也有“气为声之本,气乃音之帅”的说法,同时还认为“气催生发,声靠气传,无气不发声,发声必用气”。声音的准确音质的优美和纯正,表情的丰富多彩,都取决于正确的呼吸,因为有气才有声,有声必有气,正确的呼吸包括两个过:一是吸气,由于横膈膜的下降,使肋肌、腹肌扩张,使胸肌扩大,将空气吸入肺部。二是呼气。就是收缩腹肌迫使横膈膜上升,吸进的空气受到压迫,便自然地由肺、气管通过口鼻排除。通常我们把呼气和吸气两种运动统称为呼吸。那么我们如何在歌唱中建立正确的呼吸呢?

一、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呼吸的几种方式。

呼吸方式共有三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在声乐界,被推广使用的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因为它是一种运用胸腔、横膈膜和小腹互相协调配合进行呼吸与控制气息的方法。由于吸气深,容量大,并且利用横膈膜的上升与下降,容易形成流动的歌唱气息。这种呼吸方法易于控制,有很好的弹性,并有明显的呼吸支点,被广大的歌唱者所采用。这种呼吸是符合生理规律的,自然的,深呼吸,是合乎歌唱发声要求的科学的呼吸方法。它的突出特点就是气下沉,两肋开,小腹收。切记吸气时小腹有意识的瘪缩。那样会把腹腔内的器官挤到上腹部而阻碍膈肌的下降,致使气吸到上胸部,出现违反自然状态的锁骨式呼吸,吸气量小,又不好控制。比如有人在演唱时气不够,于是想多吸气,往往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呼吸方式歌唱者只要留意一下吸气时自己的两肩有没有上耸,就可以判断气息是不是吸到了胸部,如有发现要及时地纠正。正确的呼吸不仅使呼吸、振动、共鸣、吐字等器官肌肉的能量消耗少,同时也使发声器官的肌肉与下腹之间的协调动作获得了保证。

二、掌握气息的运用特点。

1. 控制气息的诀窍在小腹。在演唱过程中小腹始终处于工作状态,要保持一定的紧张感,并随着发声的需要而改变紧张度。需要发较高音较强音时,吸气量大,呼气的压强也随之增大,小腹控制比较紧张;音高与灵活,能使声音得到有弹性的气息支持,歌唱也就有了很好的原动力。

2. 气息如流水。指的是气息运用要保持流动感,就像流动的溪水一样,时而跳跃时而平缓,不断向前。气息好比声音的血液,气息的流动形成声音的活力,它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在演唱过程中,气息的流动可以带动吐字、咬字、,字如珍珠,串起它们的就是流动的气息。

3. 小腹是补气的工厂。在演唱中,随着气息的外流用尽,小腹与两肋逐渐地松弛下来,当需要补气时,小腹一收,两肋就会同时张开,气息又“自动”经口鼻得到补充,这时两肋如气球般鼓涨起来。如此循环往复,小腹就像是一个补气的“工厂”,它可以帮助演唱者始终处于有余力的状态之下,不至于声嘶力竭声音干涩。

4. 气息的运动是源于情感的需要。感情是推动气息变化的内在动力。如果不动情,气息就会停滞,声音就会僵硬、呆板、苍白,没有活力。所谓'气随情动”,如果感情动了,声音也就会随之变化。以情感为契机,调节气息的运动变化是呼吸控制的至高境界。

三、呼吸的练习方法。

1. 立姿,两肩自然下垂,小腹微收,从容地如闻花香般吸气。感觉两肋张开,至八成满,控制两秒后,再缓缓呼出,反复数次。

2. 姿势同上,吸进气后,缓缓的吹或发ci音,要求气息均匀地流出,时间逐渐加长。

3. 平躺在床上,人在平躺时,胸部是很难进气的。肌肉放松,运用两肋、横膈膜和小腹同时扩张的自然、均匀、声长的呼吸状态,去体会歌唱的呼吸,它是最正确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

4.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受到惊吓时,下腹、横膈肌、两肋会一下子张开,这就是歌唱状态下的快速呼吸。练好以后,可以帮助演唱者在歌唱时找到快速换气的方法。

5. 人们经常用叹气体会深呼吸的状态,全身放松,长叹之后,可以体会到来自于腰、腹、背部位的整体放松。这种松弛的状态,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气息吸到深处的感觉。

总之呼吸是歌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发声的自然,准确、音准、音质的优美和歌唱时感情表达与呼吸有很大关系,良好的呼吸是正确揭示歌曲音乐形象的必要条件。需要歌唱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总结体会,找出适合自己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挖掘并创造出声音的最大魅力,唱出优美动人的歌曲。

猜你喜欢

练习方法声乐艺术呼吸
如何在室内小空间巧练身体素质
声乐艺术中唱法跨界问题研究
高师民族声乐教学方法探索
声乐艺术唱法及其跨界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