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2009-10-12黄凌云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7期
关键词:课程评价教育价值

黄凌云

【摘 要】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从学校的教育价值来定位校本课程的规划,制定具体而翔实的校本课程“领域”目标,不断加大学科整合的力度,突出以名师为核心的课程论证过程,立足于校本,科学规划,有效研发,规范实施。通过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规范实施,不断塑造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品格,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价值观。

【关键词】课程领域 教育价值 哲学追求 课程研发 课程评价

生活并不总是充满鲜花和欢乐,社会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有突如其来的不幸、挫折、困苦,甚至是灾难。要适应这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学时期是少年儿童走出家庭的第一步,他们开始学校生活,并逐步接触社会。同时,他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基础心理素质开始逐渐形成。因此,小学时期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最佳时期。

一、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忧思

某校的学生因某次成绩不佳服毒自杀,后因抢救及时才获救;某学校一位女生因在一次联欢晚会上唱歌走了调,引起观众的哄笑,竟于当晚跳楼自杀;某重点学校一位女生因为老师议论其“长得肥”,受到刺激,自杀未遂,导致终生残疾……

现实生活中,除了这些遇挫折而自暴自弃的典型事件外,学生中其它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也很高。现在的学生心理为何如此脆弱?行为为何如此过激?

原因之一,是家庭宠爱造成学生自我中心意识过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太阳、小皇帝”,他们从小生活在一片赞扬声中,心中充满了优越感。家长宁可苦了自己,也不愿苦了孩子,千方百计为自己的孩子铺平道路。家长的处处迁就,对孩子的需要极力满足,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凡是他想达到的目标,总是可以一帆风顺地实现。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有多少承受挫折的机会?当孩子真正面对竞争,遭遇挫折时,又有多少心理能力来承受呢?

原因之二,学校评价模式决定了学生发展不均衡。部分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认识不够到位,仍然以单一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只要成绩好,就能成为“好学生”,受表扬、得奖励。在这种评价尺度的强化下,教师和学生往往忽视“好学生”的缺点和错误,甚至迁就其缺点和错误。这种教育误区,就使不少的“好学生”骄傲自满,自高自大,而不能受到任何挫折与批评。

二、挫折教育的基本原理

雄鹰翱翔天宇,有伤折羽翼之时;骏马奔驰大地,有失蹄断骨之险。人生之中,风和日丽有之,阴雨绵绵亦在所难免。生活总是充满了竞争与挑战,要想很好地适应这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坚强的抗挫折能力。

挫折教育,就是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创设或利用某种情境,提出某种难题,要他们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从而对他们进行居安思危、忧患意识、勇于实践、经受挫折、克服困难、摆脱依赖的教育,以逐步培养儿童对困难的承受力、对复杂环境的适应力以及不畏艰难的意志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从小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增加一些磨练,使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困难,从而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对于他们将来的成长,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三、结合教学实施挫折教育

教师不仅是成为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灵魂的塑造者。我们应从小学生的特点出发,努力探索发展和提高学生意志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思想道德和心理评价,并转化为情感体验和行为习惯,从而形成个人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耐挫能力。

1.合理期望,正确评价。一位好教师,绝对不能以成绩来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每位学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教师应给予客观的评价,并据此对学生提出合理的期望,激励学生向恰当的发展目标努力。

如果教师只看到学生的优点而无视他的缺点,学生就会对自身的不足缺乏认识而骄傲自满,不能接受失败;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就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不敢面对失败;当然,如果教师总是挑学生的毛病,贬低学生,对学生不抱期望,也同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使他们缺乏自信,会逃避困难以求避免挫折。总之,教师对学生不合理的期望,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都会阻碍学生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评价。只有正确的评价,才能使他们对自己在实现目标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挫折有适当的预期。只有这样,当挫折来临时才会客观、冷静地应对。

2.树立榜样,增强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对学生行为的形成和改变有显著的影响。给学生树立不畏困难、战胜挫折的榜样,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勇敢面对挫折的信心,还可以向学生揭示出这样的道理:对任何成功者,不应仅仅羡慕而更应敬佩和学习,世上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只有在挫折中不断进取的人,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

教师应常向学生讲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事例,让学生以之为榜样。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学习对象,教师应该冷静、勇敢地处理困难,用自身的不屈形象影响着学生。此外,适时地树立优秀学生为榜样,因为同伴的榜样更具影响力。在榜样的力量下,学生会变得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勇敢,增添了战胜挫折的自信。

3.挖掘教材,感受意志。小学各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挫折教育因素,只要我们注意发掘,认真落实“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的教学原则,就能在落实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例如,语文课程中,《司马光》主人翁司马光在危急情况下,是以智慧和勇气解救同伴于危险之中的;《一定要争气》讲述童第周不甘落后发愤读书;《挑山工》讲述了挑山工负重登山要比游人多走路,和游人同时起程却常常走到游人前面,提前到达目的地;《再见了,亲人》一文,在叙述小金花失去妈妈时,以顽强的意志克制了悲痛的感情,表现了小金花承受悲痛的能力。

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坚定意志、不畏艰难地迎接挑战,让学生体会到失败和不如意,增强其心理免疫力。突出意志磨练教育,全面加强对学生挫折适应能力的培养。

4.做好顾问,促其自立。当学生面对问题时,教师不应以“决策者”的身份越俎代庖,替学生做决定,而应作为“顾问”,向他们提供建议,对他们的选择提供咨询,教给他们一些克服困难的方法,最后由学生自己做决定并实施。这种教育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自己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

培养学生自立的能力和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重视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让学生独立处理与自己有关的各种“小事”来丰富经验,使学生从这些经验中获取自立的能力和精神。那种缺乏独立应对生活的经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往往是不敢面对困难、易受挫折的。

5.丰富活动,实践体会。仅靠说教是无法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面对挫折的能力,学生必须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中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给学生创造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练的机会。

学生乐于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同样会遭遇到成功、失败、欢欣、失落。教师要抓住时机对学生展开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确定切实可行的抗挫折教育内容和抗挫折目标,定时间、定地点、定辅导教师、定辅导内容,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磨练意志。比如,让学生坚持一项体育锻炼,参加学校组织的军训,参加各类竞赛等,这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更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承受挫折的勇气和战胜挫折的能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经过困难和挫折,不会换回成功和胜利。所以,应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增加磨练,适当地“苦心志”、“劳筋骨”,让孩子在挫折中变得勇敢、坚强。让这一只只雏鹰,经过风雨的洗礼,飞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彭立荣.家庭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3]谭保斌.班主任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郭瞻予.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

[5]新寒.创新教育文荟[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课程评价教育价值
小学数学概率统计的教育价值与教学例析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基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工业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云计算背景下的学生课程评价模式探究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