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教应使继其志 金针还须度于人
2009-09-29宋自彬
宋自彬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资源整合;联想;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09)08(B)-0037-01
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自“诗三百”,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迄唐诗宋词元曲,其间诗歌创作不绝如缕。人们忘情于优美的诗作,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情壮志之辞,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归山林之章,亦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羁旅思乡之作。感情真挚动人,辞藻耐人寻味。面对如此优秀的文化遗产,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去学习、去品味呢?
一、整合资源,对比教学
1.整合同主题的作品。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发友人对自己的感情之深: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有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佳句。
2.延伸同一诗人的作品。这样做,一是可以增加学生对不同古诗风格的感受力:二是可以加深学生对诗词意义的理解和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体会。比如,学习李白的《赠汪伦》后,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李白的其他作品:《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学习杜甫的《春望》后,引导学生学习杜甫的另一篇诗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二、体会“诗意”,联想教学
联想是学生对诗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升华,没有联想就没有艺术,而古诗词教学就要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自由想象,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使其入境悟情。例如,在教学陆游的《示儿》时,教师讲解的时候要抓住一个“悲”字,给学生讲清楚诗人为什么而悲?引导学生进入诗人所创设的情境,联想到:诗人老泪纵横,用颤抖的手写下了这首诗溘然长逝以及诗人用微弱的声音临终遗言,收复中原,还我河山的悲凉画面。这样教学,学生对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的领悟就会水到渠成。感情要靠联想去显现,当静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联想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一幕幕绝妙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悲诗人所悲,于是,诗句中的情味和意蕴,就在联想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一泻千里。
三、玩味“名句”,拓展教学
古诗词中有不少经典名句,成为千古绝唱,教师在教学时要进行拓展延伸,对学生进行思想、艺术、情感教育。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诗以母亲为游子缝衣的平常小事,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诗的意境或空旷凄凉,或散逸潇洒,或构思独特,或幽静清愁,令读者如临其境,美不可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闭目静思,让思想纵横驰骋,从而置,身于诗词所描述的独特的意境之中。
四、学练结合,提升水平
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不仅陶冶了情操,还汲取了古人高超的写作技巧。不少古诗词中运用了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的手法,描绘了生动的画画,抒发了诗人的感情。例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及“桃潭水深千尺”的夸张手法:白居易的“露似珍珠月似弓”中的比喻手法。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其情境,体会其语言特色,知道这样写好在什么地方,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