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集团化办学的思考

2009-09-29姜贵解

甘肃教育 2009年16期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发展思路职业教育

姜贵解

[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现状;定位;内涵;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09)08(B)-0007-02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职业教育到底要采用什么样的办学模式。很多职业院校经过了长期的摸索和实践。1982年,南京建筑学院从国外首家引入了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组织创建的“双元制”模式;1994年后,江苏、浙江、重庆、广东等地的职业院校相继引入了北美CBE模式,但其在我国都未能成功推广。数十年引进国外模式的结论是:国外模式无法在我国实行。原因主要是没有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的支撑。因此,迫切需要具有本土化和符合我国国情的新的办学模式出现。当前,集团化办学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校在甘肃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先后走访了“山东烟台汽车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山东现代服务职业教育集团”等,通过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为组建“甘肃现代服务职业教育集团”奠定了基础。笔者现就集团化办学,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中职教育的现状与困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当前,职业教育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国家对职业教育在政策、投入、规模、数量上予以倾斜;老百姓对职业教育的作用、地位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和“抓职教就是抓经济”等政策、理念的产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可能。然而,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困惑与无奈也是不容忽视的。

1.生源质量成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瓶颈。首先。中职学生中部分存在着学习困难的问题和不良的行为习惯。有些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遭受过失败的打击,因而对生活、对前途,乃至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不愿多努力,不愿多付-出,当然也不愿学习。其次,中职学生大多来自山区农村,不少来自贫困家庭,由于各种原因,如家长期望值过高,本人的能力有限、自身条件与城市学生存在较大差距、适应能力差等,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失去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最后。学校对“单亲学生”、“贫困学生”、“问题学生”缺乏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教育,这造成部分学生厌学甚至“惹事生非”。

2.缺乏体现职业教育特征的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建立一支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不但是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然而,在很多中职学校中,既有理论基础又懂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却十分短缺,而且部分在校教师对社会、市场、企业生产了解太少,不清楚自己所授课程的内容是否能满足实际需要。同时,教师的教研活动,也往往只是研究自己如何教书,而很少研究学生如何去学。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3.投入不足,设备陈旧。与各级政府对普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相比较,职业学校获得的投入较少,学校缺乏足够的改造、发展资金。大多数中职学校因教学设备陈旧或受实验条件限制,导致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实习、实训受到影响。校园面积狭小、师资力量薄弱,校舍老化的问题也很严重。另外。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一部分中职院校纷纷升格为高职院校,或与其他高校合并,这使得中等职业学校数量日益减少,规模日见萎缩。

4.教师教学理念亟待更新。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中职学校的教学则不能“独善其身”,应具备以下几个层次:教学第一层次,学生懂得什么,知道什么;教学第二层次,能力形成,以熟练程度、岗位要求为基准,学生能干什么,会干什么;教学第三层次,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学生能干好什么,能创造什么。但是,现在一些中职学校还处于以传统教学模式为指导,单纯传授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阶段,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的养成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此外,在长期的中职学校教育中。师与生、教与学的矛盾非常突出。师与生、教与学的对立,已成为困扰中职学校教育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教师如何实施更加有效的教学,如何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就成为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中十分迫切、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中职教育的定位及内涵

1.定位。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这为中等职业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我校创办于1956年,时称“财粮贸学校”,1964年正式挂牌成立兰州市商业学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我校在新理念、新思想的指引下。逐步实现了由以前培养社会初级管理者到现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转变;课程设置也实现了由原来重知识、重基础向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转变。我校近几年发展的实践表明,中等职业学校只有实现由传统的培养社会初级管理者向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转变,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作为办学的历史责任,才能快速发展。

2.内涵。中职教育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服务为宗旨;二是以就业为导向;三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四是以能力养成为本位;五是以产教结合为基本途径;六是以培养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思路

1.加强宏观调控,搭建环境平台。(1)加强政府统筹。政府应实质性地协调各个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规范政府、学校、企业等在集团化办学中的权利与义务,为搭建校企结合、产教结合的教育平台服务。(2)密切部门合作。搞好职业教育必须强化部门合作、行业支持和社会参与,相互配合,互惠互利。政府部门应通过创设环境、搭建平台、制定政策、提供信息服务等,引导职业教育机构面向市场,搞活机制,自主办学,逐步形成学生实习实训、招生就业规范,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2.建立三个机制,实现资源共享。(1)动力机制。通过校企集团化办学形式,实现教育资源与经济资源的整合,获得职业教育规模效益的最优化。(2)政策机制。其中主要包括制定对企业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对企业有驾驭力的可行的运行机制,提高企业的责任意识。(3)保障机制。政府应通过严格就业准入制等手段制定出校企合作开展培训方面的激励政策;鼓励企业为职业教育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并帮助教师深入一线掌握不断更新发展的新技术,提高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课程教学水平;统筹规划教育资源,使企业培训机构与职业学校之间在师资和培训设备等方面互通有无。

3.实现三个有效提升。(1)提升学生素质,找准企业切入点。(2)提升教师能力,培养双师型人才。(3)提升企业满意度,让学生不但能够达到企业常规工作的技能标准门槛,而且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后劲。

四、集团化办学的准备

1.建立学校与企业的衔接机制。学校和相关企业进行联合办学、实现优势互补,是中职教育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发展中职教育仅靠教育部门还远远不够,教育部门能为中职人才操作技能培养提供的条件也非常有限,但中职教育与社会经济联系密切,通过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办学,不但能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解决学校缺乏实训基地的苦恼,而且能为企业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高素质的人才,达到共赢的目的。

2.推行学分制。学分制是一种更为全面的学生评价方式,是把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即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并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准予毕业的最低总学分。学分制分过程学分和替代学分两种形式。允许学生有一定的选学课程的自由,只要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完成必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达到毕业最低总学分的要求,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即可毕业。通过实施学分制。可以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引入社会参与机制。即吸纳社会上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定期授课或进行现场教学,尝试由企业代表评估学校的教学水平。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的劳动人才。

总之,集团化办学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以需求为核心,以行业为纽带,以契约为集团准则,以校企合作为基本途径,以规模发展为目的,不断完善办学思路。逐步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猜你喜欢

集团化办学发展思路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跃升的校企合作症结及其破解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