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看刘邦
2009-09-27程永超
程永超
不少评析刘邦的文章,都不约而同给其贴上一枚标签:“流氓、小人”。笔者认为,这种评判是有失轻率的。英国历史学家约瑟·汤恩比就曾指出,人类史上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有两位帝王:“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大帝,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刘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下面,笔者就结合《鸿门宴》[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文本的教学,换一只眼来品读刘邦。
一、克己忍辱,志在天下
刘邦入关后,从张良谏, 封秦重财物于府库,不取分文,并当众宣布“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秦人献上牛羊酒食,唯恐沛公不为王。其实,范增看得十分清楚:“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当年秦始皇游会稽,刘邦说了一句“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刘邦看重的是结果(如此),而不是过程(取代),这与项羽不一样,项羽是“彼可取而代也”,其看重的是英雄行为(过程),而不是结果。两相比较,我们发现刘邦更是一位实用主义者,因而鸿门宴上项羽特意让刘邦北向而坐,刘邦明知是有意贬低自己,但为了宏图大业,克已忍辱,隐忍不发,故毛泽东在读《史记·高祖本纪》时批到:“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高明的政治家。”
二、选贤任能,知人善用
鸿门宴前刘邦能虚心听取张良意见,拉拢项伯,恭敬地“以兄事之”,并“奉卮酒为寿”,与之约为婚姻,也正因此,当项庄舞剑之时,项伯挺身而出……刘邦就是这样,一旦发现有才之士,如萧何、张良、樊哙、周勃、灌婴、曹参等,无不采取策略招纳笼络。他不仅懂得人才之重要,更明白如何留住人才。他给彭越以正统地位,从而笼络住了彭越;给黥布一栋豪宅,从而使黥布铁了心似地与项羽对着干;给韩信以军机自主权,从而使韩信深感知遇之恩而为其奋战;给陈平黄金四万两,任他随便花,自己毫不过问。从表面看,刘邦似乎无甚才能,但结果却是其麾下谋臣将士皆能效命忠诚,就连自视甚高的张良也无不敬佩地说:“沛公殆天授也。” 这无不说明刘邦深谙用人之道。
三、屈伸自如,勇谋兼备
楚汉久相持未决之时,项羽曾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汉王谢曰:“吾宁斗智不斗力。”以己之短克彼之长,这样的事刘邦是决不会做的。为了化解两军对立情绪,刘邦明知此去凶多吉少,但在权衡之后,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赴宴释嫌。鸿门宴上,刘邦一言一行,可谓是恭谦有加:“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刘邦讲这番话是智慧的,先提及自己与项羽的战友情谊,接着说到战略分工,然后再言及自己无意为项羽立下的大功,却没料一番赤胆忠心竟遭小人“离间”。我们说,大丈夫能够屈伸自如,从某种角度而言,刘邦不愧为智慧型的政治家。
四、沉着应事,当机立断
刘邦先行入关后,由于曹无伤的告密,再加上范增的煽风点火,令项羽勃然大怒,欲“击破沛公军”;紧急关头,刘邦并未自乱阵脚,他自忖以自己十万大军来敌项羽的四十万大军,会如卵击石。因此他不想逞匹夫之勇,而是沉着冷静下来,与众谋士商议。商讨之后,当机立断,接受张良意见,马上笼络项伯。鸿门宴上当项羽说出是曹无伤的告密后,他不动声色,可等他回到军营,就“立诛杀曹无伤”。刘邦的这一当机立断,为他的将来的宏伟大业消除了隐患。看到紧张的宴会气氛稍为缓和,刘邦又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借口“如厕”,以便趁机逃走。当想好对策,准备逃走时,又谨慎交待张良,叫张良稳住项羽,待其回到军营后方可进献白璧与玉斗。我们不得不佩服汉高祖遇事冷静沉着,处事当机立断。
E-mail:lili79928@163.com
编辑/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