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故都的秋》的审美情趣
2009-09-24廖伦建
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其篇名就是时间与空间的交触。从整篇散文看,极具审美情趣。
一.另辟蹊径,讴歌悲凉。
春华秋实,秋是丰收的象征:田野里庄稼陆续成熟,果园里硕果满枝。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秋风萧瑟,秋又是悲凉的象征。枝头上黄叶纷飞,田野里白露为霜,树树秋声、山山寒色,令人心绪悲凉。
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有赞美秋的,如“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或赞美秋的丰收,或赞美秋的红叶,或赞美秋水的清澈等。有怨恨秋的,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唐·杜甫)“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清·陶澹人)“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元·王实甫)……或怨恨时间流逝、暮年将至,或怨恨秋风秋雨无情,或怨恨秋日漂泊与别离等。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要赞美秋,这是无庸置疑的,开篇便是:“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好的”。结尾更是情不自禁地喊出了:“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但郁达夫赞美秋的角度又绝对不同于一般人,不是丰收的喜悦,不是红叶的灿烂,不是桂花和秋菊的缤纷,而是秋天的“清”、“静”、“悲凉”。如果说,“清”让我们联想到“清丽、清澈、清爽、清新”等,“静”让我们联想到“静谧、闲静、清静、宁静”等,赞美之,自有足够的理由。而“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而郁达夫却对其大加赞赏,真可谓另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
二.别致的画面,形象的悲凉。
郁达夫在文中写道:“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在这里,郁达夫不写西山火般的红叶,不写昆明湖清澈的湖水,不写钓鱼台常青的松柏,而难以忘怀的却是芦花、柳影等。原因何在?因为芦花的色彩是白的,白色为冷色,令人想到苍凉和悲哀;秋天的柳影,令人联想到枯枝残叶、衰落和凄凉。作者在“秋晨”中写牵牛花,没有写它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它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色彩;写色彩却又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为何蓝色或白色为佳呢?因为蓝色或白色为冷色,与全文的基调相“吻合。为什么宁可选紫黑色而不选淡红色呢?因为淡红色属于暖色,这就与本文赞美故都秋的悲凉相差甚远了。再让我们仔细品味一下牵牛花的蓝朵,长在破壁中,几根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实际是枯草)陪衬着,这样一幅画面,不难看出作者赞美故都秋之悲凉的深意。
作者笔下的秋槐,那“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铺得满地,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槐树白色的落蕊让人想到苍凉,满地都是更让人感到哀伤。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无可奈何花落去,槐树的落蕊,让作者不仅感受到了自然的秋天,更感受到了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怎能不使人苦闷,使人落寞。
作者笔下的秋蝉更是如此。“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这使我们想起唐代诗人姚合《闻蝉寄贾岛》诗中的“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宋代词人刘克庄《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中“何必雍门弹一曲,蝉声极意说凄凉”。值得重提的是,作者对这凄凉的蝉声并无伤感,把蝉赞美为“家家户户养在家里的家虫”,把衰弱的蝉声赞美为“北国的特产”。
作者笔下的秋雨,似乎没有悲凉的色彩,但读起来又笼罩在悲凉的气氛之中,这又是何原因呢?这种悲凉来自于两个都市闲人的对话之中。“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秋雨带来的何止是气候上的凉,秋雨更带来时间流逝、寒冬将至,一年将尽的信息。由自然界的秋天让人想到人生的秋天。人到中年,年华易逝,老之将至,息列索落的秋雨,让人想到人生的坎坷,让人频生忧愁之感。辛弃疾词中云:“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李清照词中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秋之凉、秋之雨,多是愁的象征,忧的代名词。可谓“无边雨丝似愁长。”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郁达夫的妙处在于他“欲说还休”,写愁而不用愁字,这是高手写愁的极致。
郁达夫笔下的秋果,写得更巧妙,更深沉。全节不见伤感色彩的景物描写,反而充满了溢美之词。“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在描写故都秋的景物中,这一节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不仅难以看出“悲凉”,甚至连“清、静”的特点也不突出。其实,往深处想一想,春华秋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收获应该是秋天最大的快乐,但这种收获如果只属于他人,你能够真正感受到快乐吗?三十而立,人到中年也应该是人生的收获季节,而作者此时壮志未酬,前景渺茫,面对丰硕的秋果,触景生情,只会产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情,其悲凉之处正在这丰收喜悦的背后,真正的悲凉“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三.深刻的领悟,深沉的悲凉。
大海有浩瀚之美,小河有秀丽之美,春天有缤纷之美,秋天有收获之美……大凡我们要赞美一种事物、一种情感,都有赞美的理由,都有赞美的原因。郁达夫要赞美秋的悲凉,并非为了哗众取宠,并非“莫须有”的理由。
从自然界而言,一种事物的美与丑会因人而异。同是春雨,可以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可以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秋天的丰收喜庆值得赞美,秋天的萧瑟冷落也未必没有赞美的理由。从生命的新陈代谢而言,果实满枝与绿叶枯黄的价值是同等的。没有绿叶的枯黄与飘零,就没有来年的新叶嫩黄、深绿万重,更没有鲜花盛开、果实累累。所以说,秋天钓鱼台的柳影、槐树的落蕊、西山的虫唱,也是一种美,是一种悲壮的美,是一种奉献的美。况且春夏秋冬,本应四季分明:春天的特征本该是温暖而潮湿,夏天的特征是旺盛及酷热,秋天的特征是丰收与萧瑟,冬天的特征是蓄聚却冷涩。没有春天“温”的舒适,便没有夏天的“热”,感受不到秋天的“凉”,体验不到冬天的“冷”。可见,没有秋天的“凉”恐怕是不行的。还是古人说得好:“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文人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清、静、悲凉”,已不仅是常人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虽体验到生活的许多悲苦与忧愁,但他没有消沉,依然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与眼光来观察故都的秋景。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泄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在清、静、悲凉的景物之中。
从作者对故都秋的深爱之中,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似乎在说:生活中的挫折与悲凉是不可避免的,人有的时候也需要悲凉一下,它可使人沉静下来,重新思索社会与人生、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使我们变得更坚强、更理智、更成熟。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这个道理。
从写作的角度看:文人墨客是最富有情感的,我们说,“愤怒出诗人”、“悲凉”出作家。幸福的感受可以让读者分享,从而体会到幸福之美;悲壮、悲凉,更能给人们警醒,更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的共鸣。我们可以淡忘了幸福,却不能忘记痛苦。人生总有落寞的时候,能说出人类一种普遍的情感,且借助美的景物形象地表达出来,自然这种情感也是真善美的了。
廖伦建,湖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文法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