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2009-09-24郭列锋

文学教育 2009年7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交流文本

实现阅读的价值,首要因素就是有足够的资源给学生读。虽然可供学生阅读的资源何止成千上万,新课标也倡导“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但现有的必修及选修文本的涉及面毕竟是有限的,课本以外的读物,能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精彩的天地。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真正适合学生的、既有经典性又有时代性、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却很难接近学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加以筛选和指导。学生如果可以把在必修文本学习过程中学到的阅读技巧应用于课外阅读,就可以在额外的空间挖掘到更多的精神宝藏。

然而笔者觉得,单纯地放任学生自己去读,即使是《读本》这样完全为学生准备的资源,原先美好的目标也只能实现一小半。例如,必修二“和平的祈祷”这一专题结束后,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感受战争中人的心理,反思战争的危害,理解和平这一愿望的重大意义,我开设了一堂《读本》阅读课,即让学生再次接触同一题材的作品:《禁忌》。

小说《禁忌》通过老妇人的不幸遭遇,倾诉了战争给人造成的无尽的苦难。学生在阅读之后,始终不能理解有关樱桃树的描写对表现主人公命运的作用。对“首尾两处都写种樱桃树又有何深意”这一问题也是答非所问。或许是学生很难理解文章,或许是学生能大致体会主题却又很难用自己的话把它表达出来。学生在阅读完文章以后所写的读后感亦多是直接感叹战争无情,无法让人产生共鸣,给人敷衍了事的感觉。

事后我仔细思考,觉得这就是学生在阅读中经常表现出的两种倾向:一是读不懂,即面对作品,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二是读不“出”,即心里有所感悟却像茶壶里煮饺子——倒(道)不出。读不懂也许是缺乏一定的知识积累,而读不“出”则是属于“爱你在心口难开”。

那么怎样解决学生“读不懂”和“读不出”的问题呢?我想平时的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天地,但我们只有把日常的必修文本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训练结合起来,双管齐下,得法于课内,获益于课外,两者相互补充,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对于课堂阅读教学,许多语文老师都有独到的见解,在这里就不再赘述。至于课外文本阅读训练,笔者觉得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做好前期准备

1.扫除心理障碍

我们传统的教学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即使有个人的独特见解也不说。为什么呢?他们怕说出来会贻笑大方——总觉得自己的见解与老师提供的“标准”答案有出入,会引起同学们嘲笑——于是索性就不敢交流。久而久之,导致恶性循环——越怕说越不敢说,越不敢说就越怕说,独到的见解、甚至是哲理性的认识都在无谓的遮遮掩掩中消磨殆尽了。教师必须让阅读者明白:个体文化积累、生活背景等的差异,毫无疑问会影响对作品的理解,有差异是正常的,每个人的见解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连哲学家也指出了“存在即合理”的看法,所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吧,那些专家的、教科书中的结论并非唯一。

学生要甩掉心理包袱,教师当然也应该转变观念。教师能理解的,学生并非不能理解;学生不明白的,教师不一定就能明白。教师的优势在于首先占据了教学资源和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程度。因此,在阅读中,不存在“权威”,师生之间必须建立起平等对话的平台,教师必须采用平视的角度,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姿态。

2.提供交流的保障

交流需要三方面的保障:一是时间保障,必须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以利于课外阅读活动的展开;二是交流场所保障,要让学生有交流的场所,有活动的范围,有任务的定向;三是展示机会的保障,要调动绝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使得阅读的成果能够得到展示的机会和同学老师的认可。只有交流中的思想交锋、观点撞击,才会使留在学生大脑中的印象刻骨铭心。

二.强化课外阅读积累,读思写结合

1.每天10分钟《读本》及课外文章阅读

每天在规定的早读时间内,以读课文为主,并当场指导;除早读时间外为自由朗读时间,每天挤10分钟自由朗读时间,阅读课外作品(一般读与当日早读内容相关的文章,如早读时朗读律诗,则延伸阅读亦补充其他律诗),可与同桌你读我听,调动兴趣,扩大彼此的阅读量。在早读时间里教师指导的朗读方法,正好可以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应用,最终提高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

2.每天识记一个成语及两句古诗词

记忆可帮助学生积累,并加以运用。我将每天识记一个成语(及含义)和两句古诗词作为每天必做的一项作业,并予以全班性的推荐。基础好的同学,可利用记住的成语造句,基础差一点的,以记住理解为准。另外,教师在每堂课开始请学生向全班推荐两句古诗词,以供资源共享。教师对积累内容加以抽查并及时予以评价肯定。学生在寻找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已体会到了阅读的妙处,长期坚持,也避免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

3.每周写一篇文章

读写必须有效结合,学生将阅读中学习到的写作技巧、方法与背诵中积累的好词好句,有效结合起来,写文章就不难了。每周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中就有写一篇文章这一项,通称练笔,让学生放下包袱大胆地写,不限文体,不论长短,也可以是模仿。同时,仔细批阅,并有意识地挑起竞争,定期向全班展示优秀作品或推荐发表。这样一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好文章层出不穷,学生阅读及写作水平会逐渐提高。

4.每周推荐一篇优秀文章

在教室辟出“他山之石”文章展示专栏,学生每周推荐一篇优秀文章,由学生轮流抄写,并设计图案装饰。教师适当讲解,让学生在课余时刻受到美文感染,并接受思想熏陶。

5.每两周上一节阅读交流课

这是在阅读后的汇报课。交流形式不限,可以是谈心得体会,也可以是复述作品等。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检查阅读效果。

6.每月阅读一本好书

教师在书籍选取方面,根据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推荐、指导。学生在阅读选定书籍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的疑问或者感想,可与同学交流。

三.注重评价方式

每位教师都希望运用恰当的评价,以期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与期待结果有一些差距或较大差距的情况。学生在经过努力后,如果还不能有明显的进步,极易产生自信心减弱而消极“怠工”的现象。因此,如果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要及时地给予肯定性的评价,这种评价可以适当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意义。另一方面,又要注意这种高于实际水平的评价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容易接受。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评价要有导向性

教师的评价不是简单的肯定或表扬,应该“在正确处激发潜力,在错误处激发信心”,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例如:在教学《雷雨》后,我让学生通过阅读整个剧本来探讨“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正的感情”这一问题。同学们结合文本各抒己见,所执观点不一,畅述了对该问题的见解。我肯定了学生的探究精神,针对学生的观点作出了深入的分析,使学生懂得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理解的多元性。通过课堂的评价,为学生指出探究性解读文本的方向。

2.评价要有适时性

在阅读交流课中,教师的评价激励要抓住最佳时机,才能产生最佳效果,起到表扬一个而教育全体、以“点”带“面”的作用。阅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直接影响到阅读的效果。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经常会闪烁出奇异的思想火花。教师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进行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阅读成果。这样,受肯定的学生会有成就感,其他同学也会以他为榜样,争取受老师表扬肯定的机会。如检查成语积累运用过程中,在学生表述后适时加以点评,可以纠正学生在运用中的错误。

3.评价时注重过程

只要学生认真阅读研习了,思维自然会得到历练和激活,令人惊喜的点子就会时有闪现。在阅读过程中,阅读主体对文本信息要思考、要筛选、要组合、要表述,结论也许或对或错,这些都无关紧要,不能因为结论的对错而全盘否定其努力,阅读个体的收益和感动远比单纯的某一个结论重要得多。

钱理群先生说:“要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作为教师,只有在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把课堂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训练相结合,内外兼修,使两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才能使阅读的点滴转化为丰腴厚实的智慧积淀。

郭列锋,浙江诸暨市草塔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交流文本
如此交流,太暖!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