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与英语教育

2009-09-23高小姣刘永玲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素质

高小姣 刘永玲

人文素质是一种内在的品质与精神,是做人做事做学问最基本的态度和精神境界,包括基本的思想素质、文化心理素质和情感智慧素质。笔者在对某校学生人文素质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在物质生活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学生人文素质明显缺失,令人担忧。

一、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及表现

1人文知识的不足

高中分设文理科以来,报考理工科的学生往往会不重视文科知识的积累和学习,学生人文修养普遍显得不足,表现为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薄弱;知识结构失衡;情感志趣狭隘;人文知识匮乏等。比如,学生英译汉时,经常会出现语言不规范、错别字连篇的问题,在一次笔译练习中,45个学生中32个不能完全正确使用“的、地、得”;有10个学生显示认识表示月份的12个英语单词有困难;也有同学把Christmas翻译成“剩蛋节”;在一次翻译比赛中有的考生将“富贵不能淫”译成“要富有,不要性感”,而“血肉长城”的翻译中却出现了“猪肉”一词。对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有的学生不知具体时间,说不出其来历的学生也为数不少。当问学生谁是哲学家时,选择马克思的占98%,其次为亚里士多德31%、20%尼采、14%黑格尔、3%康德、0%牛顿;至于哲学书籍,8%的学生表示喜欢并经常读;49%想读但经常是三分钟热度就看不下去;43%没有读过;75%的学生承认对音乐感兴趣,但问及交响乐之父是谁呢?答对的却只有2%(海顿),而认为是莫扎特的占54%,贝多芬22%,舒伯特11%,肖邦11%。那么在当今多元化的世界,学生是否愿意抽出时间读人文书籍呢?16%的学生十分愿意,觉得是一种享受;73%愿意但只是偶尔,因为没有时间;约10%的学生认为对人文书籍不了解。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得知学生很盲目,不知该读哪些书,并希望老师能加以鼓励和引导。

2人文精神的欠缺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开放的社会环境、应试教育占主流的教育体制、人文教育途径的欠缺等现状使得当前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某些方面缺失。调查中49%的学生觉得精神力量很强大,有时甚至超越物质诱惑,而51%的学生认为精神力量和物质诱惑同样强大;对“拜金主义”,65%觉得没什么不对,是现实主义的表现。不少学生承认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虚拟网络等对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受这些人文意识的影响,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个人自觉的纪律修养不高。有些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对纪律的严肃性缺乏应有认识,行为自由散漫,对校纪校规置若罔闻,上课迟到、旷课时有发生,上课吃东西、接手机似乎也不以为然。其次,诚信缺失。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平时不认真学习,经常以生病等原因缺课、逃课,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表现出严重的诚信缺失。第三也是同样重要的,感恩意识缺乏。有的学生认为见老师打不打招呼无所谓;更有甚者对父爱、母爱以及感恩节嗤之以鼻。“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感恩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是一个人责任心、爱心和自尊心的综合体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如果我们的学生不会识恩,不知感恩,不懂报恩,不愿施恩,我们怎么能期望他们对他人的宽容与友善,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对学习的勤奋与认真,对社会的回报与奉献呢?

二、英语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人文素质反映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和品质,体现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缺乏人文素质,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英语教师,要意识到英语教育不但具有汉语的人文性质,更具有跨文化交际的特殊意义,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应切实承担起提升其人文素养的重担。

1转变教学观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

传统英语教学的着眼点多放在听、说、读、写等应试能力的训练上,许多教师仅仅将英语教学看成是语言能力的训练,将英语各种过级考试通过率作为教学目标,而很少将英语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授,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师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和把握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在关系,学习英语并非只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在掌握英语语言、语法、词汇、习语的同时,还要知道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所处的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因此英语语言的文化载体功能和人文教育功能也应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加强对文化的分析与学习。

2做好师表,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质

教师是育人和授业的直接责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反映出来的思想倾向、理想追求、精神面貌、治学态度和气质修养等无形中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英语教师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质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英语教师要不断进取,苦练内功,不仅应该精通西方文化知识,充当西方优秀文化的传播者,而且还应当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深入研究,使自己能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既学习知识又学习文化。其次,教师要积极探讨英语教育的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融多种能力与态度的培养于英语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和谐平等的治学环境,使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真正得以实现。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和谐校园

英语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一部分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是人文素质的培养终究离不开育人环境,即社会、家庭和学校。而学校的育人理念和校园的文化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依据目前的现实情况,落实方式之一就是将人文选修课做精做实。通过多开设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学校领导及教师队伍要提高认识,不要让人文素质的缺乏成为学生今后人生发展的“瓶颈”,扩大选修课的种类,采用必修课或规定人文素质课程的选修门数,并同时考虑课外采取多种形式弥补人文教育途径的欠缺,如邀请客座教授举行人文素质方面的讲座、增加人文实践活动等,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知识过硬、具有优秀人文素质及英语应用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精英人才。

目前人们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得还不够,功利性还是普遍的价值取向,英语教育工作者应结合专业教育和人文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深刻思考现有的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充分体现英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为提升学生综合的人文素质开创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崔艳丽,闫晚姝,学生汉语语言能力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59~63

[3]孙有中,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见,姬振亭,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383-384

(责任编辑孙晓雯)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