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当代课堂教学中的再解读

2009-09-23毕明生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力儿童

毕明生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中国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陶行知就把那种“消灭学生生活力、创造力”的教育痛斥为“死的教育”、“吃人的教育”,大声疾呼“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认为,“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他深信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天赋,教育就是要提供一切有利条件,“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针对传统教育扼杀儿童创造力的种种弊端,陶行知提出培养儿童创造力的著名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至今仍不失夺目光彩。本文结合学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体会,就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创造性是个性的充分张扬。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方面,课堂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成为创新的摇篮,也可以成为创新的“杀手”。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由于受错误的教师观、学生观的指导,在课堂上“一统天下”,高高在上,对学生气指颐使。学生在课堂上情绪十分低落,甚至与教师相互抵触、对抗。这种紧张压抑、缺乏情感交流的课堂,使学生思想保守、思维消极封闭。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如果要大量开发创造力,大量开发人矿中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他认为“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在民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师不再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探讨,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只有在“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氛围中,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才能在课堂上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放飞自己的思想。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有利于创造的两个条件。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感受到这种安全和自由,才会积极地大胆地去思考,思想才会活跃,学生的创造“因子”也才有可能被激活。只有在民主、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才能使学生对教师既尊敬又无顾虑,心理轻松、自在、愉悦,各抒己见而又不担心被打棍子、带帽子,敢于突破常规、标新立异。为建立民主、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必须改变把教师、教材当成“真理”,学生只能唯师命是听、唯教材是从的现象,还学生以民主、自由。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能海纳百川;要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课堂上对学生任何观点的排斥、嘲笑和轻蔑,都是对创新人才的无情扼杀。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陶行知)。

二、“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问题意识是一种怀疑精神,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活动的起点。“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陶行知,《每事问》)

陶行知十分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他在探讨新教育的方法中指出“在学校里并非一面教育,一面受教,就算了事……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更要进一步说,使他不得不愤,使他不得不悱。”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意识来源于认知冲突。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已经具有了某种认知结构,他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新知识;一旦新旧知识出现差异,就会在认知心理上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愤”、“悱”状态,从而产生问题意识。那么,课堂教学应怎样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呢?《学记》指出“开而弗达则思”,意思是说开个端倪而不和盘托出就能引发学生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启发诱导的原则,相机设疑、循循善诱,不断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彻底改变那种重视教书本知识讲知识结论、重视让学生记住现成结论的做法,要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引导学生再次发现和重组知识、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社会实际,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灵活地解决问题。正如陶行知在《教学合一》中所阐述的:“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启发引导学生接受固定的答案,其结果可能比硬性灌输更容易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因为这样学生会在不知不觉和毫无抵抗中形成着机械呆板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对知识的联想、想象、类比、迁移,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要培养学生敢于“异想天开”、善于“见异思迁”、能够“举一反三”,即要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所谓批判性思维就是不唯书、不唯上,不盲目从众、不人云亦云,思维具有独立性和个性化;发散性思维是指多角度、多方向、多侧面的思考问题。批评性和发散性是开放性思维的最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组织的形式、教学设计的路径等方面都要具有开发性,不能一味地单向地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模式机械组织教学,要灵活变通、随机应变。

三、“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陶行知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他极力主张推行“六大解放”:①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想;②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③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④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⑤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要学习的东西。在课堂教学中,贯彻陶行知“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思想,最根本的就是要减少教师、课本、考试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真正能自主学习、自由而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创造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严格地说,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是教师直接传授的结果,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独立的心智活动和操作活动如独立思考、独立演算、独立阅读、独立操作、讨论和练习等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陶行知坚决反对灌输的教学法。他说“灌注的教授法最要不得。他把接受文化的人当作天津鸭儿填”,反复强调“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课堂教学实施创造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以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自由想象、自主发挥。

长期以来,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局面,教师通过精心准备,用一系列设计好了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围营”,牢牢控制着学生的思想。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完全被动地在教师的引领下,在知识的“胡同”里蹒跚前行。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学生不敢多想、不愿多想、也无法多想。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阐述的,“当学生的头脑需要考虑、深思和研究问题时,人们却让他摆脱思考;教师使出教育学上所有巧妙的办法,使自己的教学尽可能地容易理解,以便像习惯上所说的那样让学生容易掌握。这样的做的结果是很荒谬的。按照教师的设想来说,这样做应当使学生的脑力劳动变得轻松,然而实际上却使它变得更难了:这就好比给聪明伶俐的头脑做催眠术,使它变得迟钝起来。”对此,爱因斯坦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代教育方法,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样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夭折。”法国作家梅里美说过,作诗只能说到七分,其余三分应该由读者自己去补充,从而分享创作之乐,品尝诗的真味。课堂教学的艺术亦如此,教师讲课也只能讲到七分,其余三分应该由学生自己去补充、去创造。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袁迪,生活教育与创新教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4]邹尚智,陶行知素质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陶行知创造力儿童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留守儿童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