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利用第二课堂 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2009-09-18甘永松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对联笔者

甘永松

在语文课堂中,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这三大板块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阵地。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了很多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方法,归纳起来说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在第二课堂中自主探究,在交流中领悟,在搜集中熏陶,在实践中体验。

一、在交流中领悟

交流能打开学生的思维,拓展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在活动中不断领悟,并上升为自己的知识,形成能力。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引导:

1.开展读书比赛。《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中使课外阅读总量达到四百万字以上,表明提高语文能力应阅读大量健康的课外书籍。事实上,有相当多的学生为提高分数,只注重钻研各科课本,根本抽不出足够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也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没多大兴趣,只用简单的玩耍、看电视、打电玩等来度过课余时光,或者迷恋于一些魔幻、武打、言情等一些不大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籍。这就需要用一种活动来激励、引导。于是,笔者常在所带班级中开展读书比赛。比赛中既看数量,更看质量。数量上作个上限,达到规定量就得满分,避免学生顾此失彼,耽误其它学科。质量则比读书笔记和对所读书籍的内容的了解程度,避免出现因贪多而不消化的问题。由各读书小组长组成评审团,对读书情况每月作一次评比,最后通过教师仲裁得出最终结果。在这种比赛中,学生间不可避免地要作大量交流,不仅加深了他们对书籍内容的理解,也丰富了自己的积累,厚实了自己的语文基础,有利于语文能力的提升。

2.开展社会调查。为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于生活实践中,笔者常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调查家庭四十年来的生活情况,见证家乡的发展变化;访问地方各种人物代表,褒贬人事长短;了解民俗风情,点评孰优孰劣。如有个调查小组发现了家乡这样一种风俗;谁家有儿子结婚时,三朋四友往往要将其父亲的脸涂得乌黑,戴上特别制作的插有野鸡毛的帽子,身上挎着一根烧火棍。当迎娶新娘的花车到达时,由这位化了妆的公爹用大红绸布作拉车状在街上慢行,以凑热闹。到家后,还有一些凑热闹的具体程序,名为“整火爹”。同学们不仅在调查中拍摄了迎亲的全过程,还在事后记叙了热闹的场面及经过,更在调查报告中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真是热闹非凡;有的则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地方的陋习,低俗、不健康,应该批判、摈弃。于是,笔者在班上组织大家讨论,谈认识与收获,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在搜集中熏陶

搜集诗文名言等对学生有着很好的熏陶作用,他们的阅读搜集过程实际上是一种重要的自学过程,从阅读中发现,发现后品味,品味后摘抄,其教育作用是课堂教学不能相比的。这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笔者引导学生主要从三方面去搜集积累。

1.搜集佳句、妙语。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养成了不动笔不读书,读书必动笔的好习惯。如一位同学搜集到“让我们走进大自然,闻闻阳光的香味,看看风的颜色,听听庄稼的歌唱,品品小溪的柔情”和“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得颤抖,通体透亮,像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而当阳光笑着与鲜花对话,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即展开,像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时,兴奋得第二天就把这些抄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与同学分享。在谈摘抄感受时,他说,“读到这样生动形象而又新奇的表达,简直比吃到世上最好的美味食品的感觉还要好。”毫无疑问,他们在搜集中不仅获得了知识,更受到了文学的熏陶。

2.搜集对联并赏析。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小小一幅对联,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生活哲理。为陶冶学生,每年寒假,笔者必布置一道搜集对联的作业,分小组进行搜集比赛。为了收到更好的效果,要求学生必须在开学后的比赛中对对联进行理解赏析,并把自己搜集到的最满意的几幅各隐去一两个字,让其他组的成员填空,以加深学生对对联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在活动小结中写出了春节搜集对联时遭恶狗追咬的恐惧,遭屋主人误解的尴尬和偶尔看到好联却没带纸笔,突然想出让父母用手机拍下的得意……通过这种比赛,学生对对联这种文学形式更了解、更喜爱了。

3.摘抄名言警句,格言俗语。名言警句既能丰富学生的积累,又能对学生起到励志作用,意义更大。为引导学生积极积累,笔者通过让学生利用教室里的后黑板办黑板报,“名言警句搜搜搜”,“每日一条大比拼”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文章中常见到恰当引用名言警句的例子,因此也增色不少。

三、在实践中体验

学生积累还要讲究运用,不仅要运用于口头,还要运用于笔头,这样才有意义。为引导学生实践,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提倡学生辩论。学生每日相处,常容易发生矛盾并争吵。对此,笔者常持批评、禁止态度以息事宁人。后来,笔者发现他们争吵中也有智慧的闪光点,于是对学生提出要求,以后发生矛盾可以争论,但前提是不准说脏话、伤人的话,不准强词夺理,只能以理服人。有时学生争论分不出胜负时,笔者就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辩论,开始,同学们对那些能说会道者十分羡慕,笔者鼓励他们说,经过锻炼,你们也能行的。渐渐地同学们开口就能引经据典,说话有理有据了。

2.办手抄报。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丰富其积累,笔者常组织学生办手抄报,每学期办一两期,每期规定一个主题。学生根据主题搜集相关知识、文章,并要求每期必须自己写一篇文章抄在上面。如有一期规定的主题是“家庭”,同学们展示了自己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有的同学眼光深邃,写出了《别绑架母爱》的发人深省的文章,看着自己精心编织的一张张五彩斑斓、内容丰富的艺术品一般的手抄报,其自豪感真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3.写观察日记与投稿比赛。提高学生能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仅靠课堂上辅导的十来篇作文,其作用实在太有限了。笔者常感觉,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功夫在课外,因而大力提倡学生写观察日记,既锻炼他们的观察力与分析能力,又提高其写作技巧,更培养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如前年秋天,湖北省公安县稻飞虱危害严重,几位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写出了《该死的稻飞虱》的好文章,既了解了稻飞虱及危害,更了解了农民种田的辛苦,于是更爱学习与生活了。还有,如2007年冬天的大雪灾,2008年的四川地震,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或通过电视了解,也写出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文章。此外,学校组织的看电影、清洁卫生运动、防灾避险演习等,他们都能绘声绘色的记叙,并议论抒情。学生的写作水平整体提高了。笔者又鼓励他们进行投稿比赛,把他们的得意之作投寄到自己选择的报社、杂志社、校文学社等,看谁发表得多,几年来学生发表了不少文章。随着同学们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其写作兴趣也越来越浓了,更爱好语文学习了。

不言而喻,以上种种工作使学生受益匪浅,然而这些都得益于第二课堂的学习与探究。所以,笔者觉得搞好语文教学,不仅要利用好课堂四十五分钟,更要利用好课堂以外的时间和空间,多多引导学生,培养其学语文的兴趣,提升其语文能力。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对联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巧出对联
贴对联
不因人文失语言 要因语言悟人文
浅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解缙二改对联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