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教育的创新文化发展战略
2009-09-18陈何芳
[收稿日期]20090311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教育专题研究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教高函[2005]23号)
[作者简介]陈何芳(1976),女,湖北襄樊人,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
[摘要]高等教育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和强大的文化功能,能够在社会的文化建设中发挥传、创新、辐射和示范作。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教育应当成为创新文化的中心,充创新活动和创新体制的前提与基础,发挥相应的文化引领、精神支持与价值引导作用。因此,创新型国家建设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实施创新文化发展战略,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文化意义;二是通过高等教育导引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三是发挥高等教育对于社会改造的参与和评论作用;四是发扬“和合”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切实采取以上这些战略措施,才能确保高等教育文化创新功能的实现。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高等教育;创新文化;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09)03003505
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种奋斗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高等教育的表现。高等教育是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思想的主要源泉,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面临的几乎所有问题莫不与之直接或间接相关。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教育应当成为创新文化的中心,通过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保证高等教育文化功能的实现。
创新文化是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社会环境的综合体,是激发创新活动的精神因素,是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的良好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创新主体才能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敢于探索冒险、勇于标新立异、善于开拓进取;创新主体之间才能乐于团结、协作、竞争,共享成功的经验与教训;整个社会才能容忍失败、给创新者恰当的评价和鼓励,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文化是创新活动和创新体制的前提与基础,创新文化孕育着创新事业的发展,只有创设优良的文化环境,才能有效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力发展创新文化,中国高等教育实施创新文化战略意义重大。
一、 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文化意义
教育是属于文化范畴的,教育本身起源于文化,其中的高等教育更是教育的文化属性和功能体现最为集中的地方。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包括文化功能,应当在社会的文化建设中发挥传承、创新、辐射和示范作用。创新型国家建设同样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文化引领、精神支持与价值引导。
首先,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利于促进人们对于社会新兴文明的认同和适应。无论是创新型国家建设还是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都像是一场悄然兴起的革命,强烈地冲击着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要想使社会的方方面面适应这种变革,使社会个体对于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保持高度认同,就必须发挥教育的深层次文化功能。教育是教育者以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知识经验授予受教育者,使之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人精神财富的一种社会化过程。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继承和发扬着人类的文明成果,传播、保存、融合、发育着民族文化,也是民族形成、生存及发展的生命机制。其中的高等教育担负着传授与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它对社会的文化贡献正是通过选择与批判文化、传承与传播文化、适应与创新文化而实现的,这种文化“加工”过程有助于国家、社会、组织与个人从文化上适应时代的变革。
其次,大学的先进文化能够引领社会其他类型亚文化的发展。为了对外发挥强大的文化功能,高等教育要加强自身的“内在修炼”,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大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机构,大学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组织文化虽然在内容上也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环境文化等,但它的精髓却在于:它是多元的、开放的、和谐的文化,是以学术文化为主的高品位文化,是有着深厚底蕴和传统的文化,是不断发展的良好的生态文化。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大学的文化更多地体现出多元的辩证统一,比如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民族与世界的统一,大众与精英的统一,传统与现代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多元与主导的统一,等等。大学文化所拥有的这些良好品质,使它具备了引领其他社会组织文化的天然潜质。但是,在知识经济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背景下,大学文化还要特别强调“创新”,通过各种努力培育出激励创新的组织文化。具体来讲,一是要从整体上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二是要提倡个体的理性怀疑和批判,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冒尖。这样才能激发学者的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三是要加强大学的学术道德建设,遏制科学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和其他各种学术不良风气。面对整个社会浮躁风气的巨大压力,大学必须坚持自身的创新立场,要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构筑起自己的“防火墙”,营造并保护自己的一方净土,让大学的组织文化真正成为社会文化中的先锋。
最后,高等教育能够通过文化辐射宣扬社会急需的创新文化。面对外界社会,大学要通过文化辐射作用,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树立一种以创新为主导的社会价值观。不论是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社会服务,大学都应该充分利用与社会接触的每一次机会,传播一种旨在创新的文化。要呼吁和鼓励整个社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合作的创新环境;营造一种鼓励创新、崇尚创新,允许失败、宽容失败的政策环境和文化氛围;宣扬一种崇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价值观,进一步激发整个民族和社会的创新活力。在这个过程中,大学要始终以敏锐的时代眼光,预测社会发展的趋势,领悟时代发展对人才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要求,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高水平的人才,以研究成果和信息服务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奠定大学文化向社会辐射的物质基础。
二、通过高等教育导引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
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带来了知识创新的高速度,这不仅需要加强相应的制度创新,也使得社会文化的创新显得尤为迫切。人类在享受新时代繁荣的经济成果的同时,也逐渐认识到社会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只有克服工业化导致的各种文化矛盾,消除工业化特别是过度工业化给人类造成的许多文化阴影,才能使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成为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的美好时代。无论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对峙的消除,还是个人、社会与自然的新型和谐关系的重新确立,都取决于人类文化的创新。
在这种文化创新中,高等教育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教育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是社会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和辐射源。一方面,作为文化保存的基本力量,我国高等教育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沃土之中,成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塑造和凝聚民族精神的中流砥柱;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又善于吸收消化世界上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在中外文化交融中实现文化的创新。正如原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所说,“高等教育负有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引导世界和平、协调和持续地向前发展的责任。因而新世纪的大学面临着如何更好地帮助社会‘健康发展的使命”[1]。高等教育要通过对文化的选择、传承和批判,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乃至人类文化建设的基本力量,成为社会文化的领航员和先进文化的代表者。纽曼认为,大学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社会理智的格调,培养大众的心智,净化民族的情趣,给大众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使大众热望达到固定的目的,扩充和节制时代的观念,促进政治权力的行使,以及改善私人生活的交往”[2]。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其宣言中指出,“高等教育应加强其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尤其应采取学科间和跨学科的方法来分析有关的问题,加强旨在消除贫困、偏执、暴力、文盲、饥饿、环境污染和疾病的活动”,“高等教育应以最大限度地努力创造一个无暴力、无剥削,由很有教养、怀有崇高理想、热爱人类和富有智慧的人组成的新社会为己任。”并认为,“解决21世纪前夕面临的问题取决于对未来社会的展望和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所起的作用”[3]。
为了发挥这些功能,高等教育应该执著于发展人类文明,应该关照个体的人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一方面,在宏观的层面上,高等教育需要努力提升社会文化的境界,充当社会的文化高地。高等教育不仅要教给人生存的技能,还要教给人发展的特质;不单纯为现实与某种体制服务,还要高于现实,引导现实,为社会的理性发展确立标尺。不管社会发展到何种阶段和形态,在大学里应该始终可以找到人类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归宿。大学应该成为一块“飞地”,成为不受铜臭味和市侩气污染的净土,有一种超然于社会通俗价值的独特价值追求。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要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和高尚脱俗的文化追求,具有一些对于社会来讲是神圣而不容忽视或亵渎的东西,让社会能够找到希望的终极所在。另一方面,在微观的层面上,高等教育还需要从实践入手引导社会民众树立科学的文化取向。当今时代不仅提供了大量新的文化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支配着大众文化和大众传媒,而且通过其特有的形式改变着人们看待自身以及自身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方式,从而改造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比如,在当前社会,人们越来越生活在联成一体的网络组织之中。而网络不仅是知识和信息传播的载体,更是一种文化。电脑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物理空间的“缩小”和物质生活方式、生产(工作)方式的改变,而且是精神生活方式包括思维方式、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彻底革命。面对网络生存方式的凸显,高等教育要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生活乃至思维方式上积极倡导先进文明,批判消极落后的方面,引导社会民众树立科学的文化取向。比如,在价值观念上要变一元价值观为多元价值观、变天人分离对峙的价值观为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变科学精神与人文价值相对立的价值观为科学精神与人文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重点突出人的价值、知识的价值、学习的价值和创造性工作(活动)的价值,使其成为人类基本的价值观;在文化生活上,高等教育要提倡个性化的闲暇文化消费方式;在思维方式上,由于人类从事的活动越来越要求具有创造性,所处的人文与技术环境日趋复杂,所以大学要倡导发散性思维和辩证思维方式以促进创新,要驳斥偏激与绝对化而提倡温和与相对化,等等[4]。
三、 发挥高等教育对于社会改造的参与和评论作用
大学历来是理性的殿堂与智慧的中心,闪烁着理性和智慧的光芒。它教人思考和探索,使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由愚昧走向智慧。所以,高等教育既不能脱离现实社会,又不能与其完全合拍,而应与社会保持适度距离,成为现实社会的评判者和先进思想的辐射源。
一方面,从历史上讲,大学历来具有批判意识,发挥着社会“思想库”的作用。自中世纪大学的地位确立后,凡对人类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思想理论基本上都与大学密切相关,它们或是产生在大学里,或是通过大学而得以传播,或者二者兼具,从而使大学最终成为促进人类思想进步,走向更加文明未来的重要阵地。大学汇聚着大批思想深、思维敏锐的学者,他们在探索真理的同时也创造和开启着人类的美好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个外在于政府的监督和批判者,需要有一个随时获得精神支持和思想引导的地方,而大学最有资格充当这种角色。特别是在当前的21世纪,大学已经走出了象牙塔,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经济社会的中心,人类社会在遵从科技指引向前发展的同时,更需要有一支力量不断地进行价值评判,去校正前进的方向,政府也需要用新的思想去实践、去服务公众。“大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延续和发展了人类的文明和智慧,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为社会提供了多少优秀人才,更在于它最终成为促使人类社会从一个文明阶段跨越到下一个文明阶段的思想源泉”[5]。
另一方面,从现实社会来讲,当前的新型时代也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参与社会改造。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中,需要不断更新社会结构和制度环境以适应变化,相应的社会变革上比以往更为频繁和复杂。但这种社会革命的动力和形式却有了巨大变化,它不再依靠强权或武力进行,而是依靠自觉行动来改造那些有碍时代前进的制度体系。社会越进步,社会改造的知识含量就越高。在一个复杂、开放且充满变化的时代,在以和平方式改造社会的时代,社会改造必然需要知识和高等教育的参与,高等教育将成为社会改造的主要力量。正如布鲁贝克所指出的,“今天的大学受到了市政厅、州及联邦国会前所未有的重视。政治家需要新的思想来解决新的问题……大学现在‘不仅是美国教育的中心而且是美国生活的中心。它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它是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6]。杜威也曾直截了当地指出,“学校是社会进步
和改革的基本的和最有效的工具”[7]。
为了发挥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高等教育需要在参与社会改造的具体形式上进行创新。高等教育参与社会变革有着悠久的历史。比如我国汉代太学生营救鲍宣和指点朝政事件、明代的东林书院事件、1919年的“五四”运动、国外20世纪60年代连绵不断的学生运动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或影响了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改造。在当前和未来的国家建设中,高等教育与社会改造的关系更加密切,虽然它不是以激进的“运动”方式与社会统治者开展政治斗争以变革社会,但它能够依赖自身在人才培养和政治智慧上的独到优势而发挥影响。高等教育可以通过政治人才以及公民政治素质的塑造间接影响社会改造,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智能优势为社会改造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咨询服务,从而直接或间接参与社会改造,成为社会改造的一员。正如有学者所言:“大学树立的不仅仅是知识权威。……不仅在关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重大判断和决策上,而且在区分善恶、建立信念、认识真理等许多方面,人们也转向大学。而‘以往的时代,这些问题的答案的看管人是牧师和各王朝的国王、皇帝、朝臣、官吏和部长。但今天,所有这些人都必须让位给全体学者,因为‘在认识事物、认识真理和谬误方面,现代世界中还没有什么社团比大学学者社团犯的错误更少。通过吸收知识和运用知识来拯救自己已经日益成为‘现代人的宗教,大学同时也成为‘社会的良心,成为现代社会‘世俗的教会”[8]。
四、 发扬“和合”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创新型国家建设不能忽视我国所面临的种种失衡状态,比如人口的数量与质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失衡等。要解决这些失衡,就要追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成为人口与经济、经济与环境、物质与文化、数量与质量、眼前与长远等诸方面和谐发展的经济,成为一种“整合”发展的经济。要达到此目标,高等教育无疑要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协同发展的“和合”因素、“整合”因素。它可以多途径地实现社会的整合发展,比如通过教育的功能提高人口的素质,实现人口质量与数量的和谐;通过教育程度的提高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通过教育与文化功能的渗透,提高经济的道德伦理水准,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的和谐,等等。可以说,教育既相对独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要素之外,又蕴含和作用于各种要素之中;既渗透于经济社会发展各种要素之间,又超越于各种要素和功能之上,发挥着“和”的功能,“合”的作用。作为“和合”因素,教育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并达到“和谐”状态的根本途径。
我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强调整合性、和谐性。由“天人合一”演变而来的普遍和谐思想,以及由此建立的“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但以往的经济发展强化了人与自然的对抗、人与人的对立、人与社会的异化以及人的内心与行为之间的矛盾。单纯的经济发展虽然满足了人们必要的物质需求,但也带来了一些副产品,破坏了人类自身发展的条件,有时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比如对资源的过度耗费、对环境的破坏以及“文明病”等。这就要求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必须关注人类更高的精神需求,通过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改善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活质量。在思维方式上也要克服机械、分割、过度分解的思想,实现中国传统的和谐思维方式的复归,努力寻找新的“和合”因素,为社会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总之,适应知识经济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选择。但是,高等教育对时代需要的适应并不是被动的有求必应,而是一种有选择的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既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与合理的需求;又要发挥其社会批判与引导功能,有选择地回应经济与社会的要求,引导国家建设朝着有利于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新,马万华,陈向明.21世纪的大学: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召开的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
[2]?[美]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2.
[3]?UNESCO.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J].教育参考资料,1999,(3):4.
[4]?陈彬.知识经济与大学办学模式改革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4.
[5]?刘少雪.试论大学的社会责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1):100.
[6]?[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郑继伟,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9.
[7]?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3.
[8]?杨东平.大学精神[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2.
(责任编辑李震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