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构建

2009-09-18

大学教育科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构建

刘 涛

[收稿日期]20090325

[作者简介]刘涛(1964),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湖南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4)

[摘要]《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规定经过审核批准的独立学院拥有独立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这对独立学院来说,既是一个发展的机遇,更是一次全面的检验,尤其是对其办学质量的检验。提高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从富有特色的质量定位系统、质量目标系统、教学资源整合系统、教学过程系统、质量保障辅助系统以及质量评价与监督系统等六个方面来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确保独立学院继续稳定、快速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09)03004304

我国的独立学院试办于1999年,经过近十年的积极发展,已经具有较大规模,是我国顺利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重要力量之一。教育部新出台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明确了独立学院的法律身份,规定“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 但这同时也使独立学院失去了赖以“炫耀”的“母体光环”,对于“长大未成人”的独立学院来说,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失去了母体光环的独立学院如何求得生存?

最根本的就是要确保其人才培养的高质量,而其有效途径就是构建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

独立学院在投资主体、生源质量、师资队伍、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相应地,其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构建也必须注重特色和有效性。

一、 质量定位系统: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

人才培养质量的合理定位,将有助于独立学院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提升核心竞争力。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定位系统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符合社会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远远大于对理论型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必须把培养解决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必须在教育中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基础知识扎实、视野开阔、实践能力强的人才;第二,适应独立学院自身特性。真正独立后的独立学院不同于原来的母体高校,它拥有灵活自主的办学机制、民营化的办学模式和资源上的优势,因而更容易适应市场,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人才;第三,满足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独立学院招收的学生学习基础较一本、二本的学生普遍要弱一些,但他们大多具备一定的特长,社会活动能力、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强,因此,以“应用能力”为核心,因材施教,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综上考虑,构建“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定位系统是科学合理的。这种定位既可弥补普通本科高校培养的理论型、研究型人才在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又可弥补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专科层次、实践技能很强的人才在理论上的不足;既可改善高等教育结构失衡的状态,又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1]。“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质量定位系统构建落实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学科建设以新兴学科、应用型学科为重点,专业建设以实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为准则,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为突破口,把“重实践,强能力”的理念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当中。总之,独立学院要结合学士学位授权审核,加快构建其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定位系统,以找准自己的办学立足点,扬长避短,培养出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进而稳固自己的立身之本和发展之源。

二、 质量目标系统:以“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为导向人才培养质量目标是影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质量目标定位不准确,就有可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适应社会需要,造成学生就业困难,学院也将逐步失去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系统对保证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应以其人才培养质量定位系统为导向。独立学院将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为“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就是为了回应当前劳动力市场中对高素质应用型

人才的大量需求,“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拥有最为广泛的就业市场。其次,应结合学院自身的特殊性。独立学院实行的是民营机制,其运行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充足的生源,而当前就业状况已经成为影响生源的直接因素,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业状况直接决定着其生源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决定着独立学院能否可持续发展。再次,要满足社会及家长的期望。通常独立学院收费比公办院校所收费用高出许多,社会及家长自然就对学生培养质量更加关注,尤其是学生的就业情况。基于此,构建“以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系统是科学合理的。

具体而言,首先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根据劳动力市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来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和更新教学内容;其次,要在高职高专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与普通高校培养的专门人才之间找到一个“细分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综合平衡技能培养和理论学习,实现就业能力和后续发展潜力的协调发展;再次,要针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特殊性和职业选择的倾向性,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积极开拓就业渠道,提升学生就业的稳定性。

总之,构建“以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为导向”的质量目标系统,有助于实现学生充分的高质量的就业,可增强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因此,独立学院要办学全方面、培养全过程、教学全环节,始终坚持“以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为导向”的质量目标,而不是落于空泛。

三、 教学资源整合系统:以“优、独、民”为切入点

新形势下独立学院的主要任务不是增加学院数量和扩大办学规模,而是稳定规模、规范管理和提高质量。贯彻执行《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要更加突出独立学院的“优、独、民”原则[2]。“优”指的是独立学院要有适合长期生存发展的管理工作体系和教师队伍,要形成自己的优质资源;“独”就是要求独立学院具备真正独立的法人资格和产权,可以独立颁发学位证书;“民”就是明确独立学院姓“民”,使其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灵活的办学体制,积极拓展教育资源。这样,独立学院的发展由原来的强调“民、独、优”到现在的“优、独、民”,说明新形势下独立学院的发展更强调“优”字,即更注重办学质量,这就要求独立学院要形成自己的优质教学资源。新形势下独立学院优质资源的形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独立学院自身,《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出台后,独立学院应放弃过去对母体高校师资的完全依赖,制订具有独立性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不断引进优秀教师,着力培养自己的教师,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任教师队伍,并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另一个是社会力量,如大企业、大公司、原母体高校,他们有良好的资金、资源,也有参与和投资办学的热情。基于此,构建以“优、独、民”为切入点的教学资源整合系统是科学合理的。

具体而言,独立学院教学资源的整合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以独立为主的整合。独立学院通过集中自身拥有的人力、财力、物力,建立具有独立性、自主性的教学资源系统;其次是以参与为主的整合。独立学院通过与原母体高校共建图书馆或者实验室,与社会力量共建实验室、实习基地,与其它高校建立资源共享平台等方式,建立共享的教学资源系统;再次是以利用为主的整合。独立学院可以运用灵活自主的办学机制和民营化的管理模式,建立社会公共教学资源系统,将原母体高校、社会力量及其它高等院校的有利资源转化为优质的、稳定的、内在的教学资源。总之,构建有特色的教学资源整合系统,有利于独立学院积聚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创造一流的办学条件,为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教学过程系统:以重实践、强能力为核心内容

教学过程系统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关键所在,它包括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环节。独立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人才培养质量定位,“以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活动强调的应该是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独立学院应据此构建以“重实践、强能力”为核心内容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教学过程系统,并进一步将这种理念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首先,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在教学内容上强调以实践能力培养统领整个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在考试方法上宜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试形式,侧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核。其次,在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突出实践,强化应用,打造课堂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大课堂,把实践教学放到至关重要的环节。为此,独立学院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建立一批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的专业模拟实验室,强化应用性实践教学环节。另一方面,要依托行业和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构建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再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应建立有效机制,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特别需要加强对“双专”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为此,学校可聘请企业的工程师、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授,促进产学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总之,通过构建以“重实践、强能力”为核心内容的教学过程系统,可以使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取得理想的人才培养┬Ч。

五、 质量保障辅助系统:以隐性文化为中介

特定的文化是一个组织成功的灵魂,大学质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大学办学的传统习惯、行为准则、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相应地,独立学院也需建立有自身特色的质量文化,才能保证自己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统一的质量意识、共同的质量观念和行为准则[3]。因此,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要取得预期效果,除了具备硬性的质量保障系统外,还需建立“以隐性文化为中介”的质量保障辅助系统。独立学院的隐性文化主要是指其校园文化和学风,独立学院一方面要秉承原母体高校优良的校园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要塑造有自身个性的校园文化。独立学院由于其特殊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居主体地位,他们实行自主管理、自我服务。因此,独立学院应通过丰富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培育“自信、自立、自强”的校园精神,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防诸如“矮其他高校学生一等”之类消极思想的产生,防止边缘化。同时独立学院也应增强教师与行政管理者 “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一切以学生为本,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为中心,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塑造这些具有较强辐射力的隐性文化,有利于培育“质量高于一切”的校园质量文化,使广大师生员工树立起强烈的人才培养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感。由此可见,“以隐性文化为中介”的质量保障辅助系统在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导向、约束、激励与凝聚的功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以质量为核心的隐性文化,将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引导、促进独立学院的学生以高昂的激情努力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素质。

六、 质量监督与评价系统:以彰显个性、适应需求为特色

质量监督与评价系统是构成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环节。该系统通过外部强制性约束与内部自我规范与约束的有机结合,实现系统的常规化和长效化。构建独立学院质量监督与评价系统,要考虑独立学院自身的特殊性。其一,独立学院的学生虽然文化基础知识普遍不够扎实,但他们的兴趣爱好广泛,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理念的能力强。基于此,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个性化培养,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发展自身特长,彰显其个性。其二,独立学院“以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决定了对其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检验的重要标准应该是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由此,建立“以彰显个性,适应需求为特色”的质量监督与评价系统是科学合理的。该系统按既定标准考察学院是否存在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及这一体系是否有效运转,如通过对保证机制进行审核,考察学院的人才培养是否按既定安排进行,学院教学资源的整合与教学过程安排是否有利于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等。按照这一思路构建的质量监督与评价系统的工作重点不是按照一个绝对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是更加强调质量评价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切合性,即重点是学生能否形成社会某一职业领域所需要的特殊技能。评价与监督系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独立学院应具有比较特殊的地位,它通过将评价结果反馈到接受其评价的系统中去,促进这些系统不断完善。独立学院要积极发挥这一系统对自身的超越和引领功能。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构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把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分解为质量定位系统、质量目标系统、教学资源整合系统、教学过程系统、质量保障辅助系统以及质量评价与监督系统等六个子系统,将有利于该体系的制度化、结构化和持续化。这几个子系统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中,质量定位系统是整个体系的核心,质量目标系统是体系的统帅,教学资源整合系统是体系的基础,教学过程系统是体系的关键,质量保障辅助系统是体系的支撑,质量评价与监督系统是体系良性运作的保障。它们互相影响,互为作用,共同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闭合回路,构成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使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永远处于良性互动之中,保证真正独立后的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永.我国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6,(5):46.

[2]?周济.加强规范管理是独立学院健康发展必然要求[EB/OL].http://www.huaue.com,2008-07-08.

[3]?陈玉琨,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3.

(责任编辑黄建新)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构建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