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古旅游:互动视野下的考古与旅游

2009-09-05王京传

旅游学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互动机制发展模式

王京传

摘要近年来,考古旅游在全世界范围取得快速发展,但其研究却十分薄弱。本文在融合考古学与旅游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考古旅游的概念与范畴,并分析了考古与旅游的互动机制:同时对我国考古旅游发展的基本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架构了以资源保护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我国考古旅游利益机制。基于考古旅游伦理主体利益的实现,文章提出了以文化资源观、文化保护观、文化认同现为内容的我国考古旅游伦理基本框架。

关键词考古旅游;互动机制;发展模式;利益机制;旅游伦理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8—0058—08

考古旅游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200年西方贵族社会中就已经流行埃及金字塔游。18世纪到19世纪的欧洲考古热催生了世界近代考古旅游,发掘后的意大利庞贝城遗址、希腊迈锡尼王宫遗址和克里特宫殿遗址等都很快成为当时的旅游胜地。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期,西方国家对中亚(西域)地区的考古探险推动了东方国家考古旅游的发展。但这些旅游活动属于个体性的偶然活动,其目的是文化猎奇、寻找宝藏,不属于现代意义的旅游。现代考古旅游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旅游者主要来自欧美国家,旅游目的地是埃及、墨西哥、秘鲁等文明古国。进入21世纪以来,考古旅游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张,成为当今世界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兴专项旅游。2006年,欧洲参与考古旅游的人数已经比1999年增加了3倍…。我国考古旅游的快速发展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近几年,我国考古旅游需求扩张迅速,政府、旅游界、考古界共同协作的考古旅游供给水平也显著提高。

国外考古旅游(archaeological tourism或archaeotoufism)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西班牙学者迪亚斯·蒙特萨洛(Diaz Montexano)是世界考古旅游研究的创始人。1995年他发表了引起社会对考古旅游关注的《考古与历史之谜》(ArqueologEnigmas de la Historia)和《历史考古学》(ArqueoHistoria)等著作,并于2000年创立了世界第一个考古旅游学会。美国学者对考古旅游也进行了一些研究,代表性的有摩特森(Lena Moensen)对洪都拉斯库班地区(Copan)考古旅游的研究和缪萨法(Maima Musafa)以约旦为个案对考古旅游者行为的研究。从2006年开始,秘鲁已经连续举办了4届考古旅游国际研讨会。国内考古旅游研究还十分薄弱,笔者通过CNKI和万方数据以“考古旅游”、“考古与旅游”、“考古旅游”为主题和篇名进行检索,仅找到相关研究文献5篇(检索时间为2009年5月31日)。其研究内容是地区性考古旅游资源及其旅游开发,如谢崇安对广西考古旅游资源的综论,杨杰和李小波等对考古资源向旅游开发转化的研究。基于此,笔者试图融合考古学与旅游学相关理论对考古旅游的概念与范畴、驱动机制、发展模式、利益机制、旅游伦理构建等进行分析,以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对考古旅游研究的关注。

1考古旅游的概念与范畴

考古是通过田野调查或发掘来寻找、发现、取得古代物质文化遗存,并对其进行整理、保存、研究和利用的专业性活动。旅游是人们对惯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或熟悉的人地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异化体验;旅游的动机主要与游憩(或康乐)有关,还包括商务、教育、健康或宗教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将考古旅游定义为:以考古活动、考古发现的古代物质文化遗存为旅游吸引物,具有游览观光、学习求知、参与体验、休闲娱乐等功能的专项旅游。作为个体活动,考古旅游是考古活动与旅游活动的互动融合;作为业态形式,它是考古领域与旅游业的互相渗透;作为学科领域,它是考古学与旅游学的交叉领域。

考古旅游资源是考古活动和考古发现的古代物质文化遗存。考古活动包括田野调查、考古发掘和考古研究;考古发现的古代物质文化遗存通常分为遗迹和遗物,属于文物的范畴。遗迹是指不可移动的古代城址、宫殿、村落、墓葬、窑址、祭坛、石窟、洞穴等,其中,有一定规模者连同其所存在的空间又统称为古遗址;遗物是指可以移动的古器物,如工具、武器、装饰品等,多以博物馆为媒介来保存和展示。因此,考古旅游的基本类型有考古活动旅游、考古遗迹游和考古遗物游。在这里应该指出的是,考古活动、遗迹和遗物并不是完全分离的,它们常是在同一时空内存在;考古旅游还可以衍生出修学旅游、科普旅游、探险旅游等。

2考古旅游的驱动机制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融合是考古旅游社会化的重要保障,旅游需求升级转型和个性化则是考古旅游发展的直接动力。目前,我国旅游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向各个领域延伸,考古的功能也正在不断拓展,考古正在积极地走向公众。我国考古与旅游的互动机制已经形成(图1),考古旅游的发展空间正在持续扩张。

2.1考古的功能拓展

证史是考古的传统功能。但在欧美国家20世纪6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考古研究应更科学化和人类学化,考古学当属人类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考古(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认知考古(cognitive archaeology)、行为考古(behavioral archaeology)、社会考古(social archaeology)等考古新领域快速发展。环境考古强调以人为中心,研究主题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即人地关系。它将考古功能延伸到了揭示古代人类与其生活的生态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之领域。认知考古研究的是人类的精神世界,重视认知和符号信息、社会意识和社会内部冲突。社会考古强调社会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重视古代社会组织重构、社会规模、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研究,进而对社会文化变迁进行合理的解释。

近年来,西方考古学的这些新理论陆续传人中国。在其推动下,我国考古的功能快速拓展到了环境与生态、文化与意义、社会与人群、行为与思想等领域。我国考古研究与公众关注间的契合点越来越多,考古与公众间的距离被不断拉近。

2.2考古走向公众

走向公众是当前世界考古发展的共同趋势,因为“历史不是考古学家的私有藏品,考古学资料是全人类的财富”。

公众考古(public archaeology)、新博物馆学(newmuseology)、景观考古(1andscape archaeology)在我国的兴起与实践,直接推动了考古走向公众。公众考古兴起于英美,其目标是推动考古的公众化,其核心是考古学家与社会公众的交流(communciation)、考古发现的大众化解释(interpretalon)。新博物馆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它强调要重视博物馆的

目的(purpose),提出博物馆要由物的关注转变到人的关怀。景观考古开始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末,它重视景观的动态性、人与环境的互动以及景观的符号意义。当前,全球环境保护主义流行、可持续发展主题不断深化,景观考古的价值为社会所普遍接受。在它们的推动下,公众进入考古的门槛降低、通道打开,考古与旅游的融合也就自然而然了。

2.3旅游者走向考古

旅游者走向考古,可以从两个层面找到答案:一是旅游的因素,主要是寻找见识、寻找真实、凝视差异;二是休闲的因素,指文化资本积累和深度体验。

寻找见识包括个体对客体的认知和个体自身情感的收获两个层面,它是旅游动机的重要部分。考古资源是文化的载体,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深厚、层次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是个体在其他文化载体中所难以获得的。旅游者随着个体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为寻求新的见识,流向考古资源就成为一种时尚的选择。真实性是旅游者渴望得到并积极寻求的旅游体验,客观真实(object-related authenticity)是真实性的最基本层次。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是文化的物质形态载体,其所存在的环境也因长埋地下而保持了当时的原态。与历史记载、传说故事等相比,它们提供的是人类所能够取得的那个已经过去时代的最为真实的要素。更重要的是,这些真实的要素被发现后是按照“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和原态环境的原则(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进行保存和使用的。因此,考古领域是旅游者寻找真实的归宿。厄里的旅游凝视理论认为,旅游是一种反向性生活,旅游的目的是凝视与日常生活或工作不同的事物或景观。考古属于专业性极高的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与公众隔离的状态,它对考古学家以外的所有人来讲都是一个典型的“异质领域”。

文化资本是个体在社会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决定性资本。其中以精神或肉体的持久的“性情”形式存在的具体文化资本能够给个人带来超常的价值(效用),它是当前个体社会竞争力的主要源泉。考古资源是实在的、原生的,其所揭示的文化具有真实性、准确性、直观性。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对它们的认知会有差异,但他们都能从中获得自己的文化资本积累。由此,个体的文化资本需求通过“迫使”个体进入“象牙塔”而成为旅游走向考古的动力源。深度休闲的动机在于个体能够通过系统性参与某种活动获得知识和经验,而考古正是其实现的领域。

2.4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互动

保护是考古研究的永恒主题,模式选择是其核心。从我国的情况来看,长期以来我们采用的是封闭式的保守保护模式,让考古工作者做资源保护的承担者。但是,在我国庞大的考古资源规模和公众保护意识普遍缺失面前,考古工作者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封闭式的保护一方面使资源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限制,从而导致资源的价值不被认可,甚至被所在地居民认为是发展的包袱;另一方面由于公众没有机会参与资源的使用,作为资源所有者的利益得不到实现,直接导致公众资源保护意识一直难以形成。考古资源的所有者是社会大众,缺少了公众的支持,保护是难以实现的。我们过去物与环境隔离、人与物分离式的保护模式,直接导致了考古资源的人脉缺失、传承缺失、环境缺失、文化破碎。我国《“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提出大遗址不仅具有深厚的科学与文化底蕴,同时也是极具特色的环境景观和旅游资源,并明确要求设立专门的对公众开放的遗址展示区。2008年10月21日在西安召开的全国“大遗址保护高峰论坛”提出:应将大遗址保护同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让大遗址保护的成果惠及社会,实现保护与开发的互动发展。

2.5文化发展与传播的互动

文化是当今世界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国家发展的支撑力量。丰富和发展国家的文化离不开考古的新探索与新发现,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尚有众多的文化因素需要由考古来揭示。考古能够通过新的发现来验证和扩充文化,推动我国的文化发展。但是考古自身却解决不了文化传播和文化走向大众的问题。长期以来,考古被封闭在“象牙塔”内,其研究的成果主要是以少数人能够感兴趣和读懂的研究报告形式对外发布的。而旅游本质上就是公众的一种文化采借行为(cultural borrowing),文化传播正是旅游的功能优势所在。在旅游过程中,文化的习得性和传承性得到直观的体现,从而文化能够在交流中被广泛的传播。

2.6媒体的外在驱动

21世纪以来,媒体对考古的热情急剧升温。电视、网络、报纸、电影、图书等媒体对考古的关注已经成为考古旅游发展的外在动力。1999年3月3日,美国福克斯电视台进行的埃及金字塔发掘直播,带来了考古与媒体结合的新模式。国内媒体对考古关注的高潮开始于2000年的北京老山汉墓考古发掘。在整个发掘过程中,新华社记者进行了密集的图片和文字跟踪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每天都有5—7分钟的专题报道,2000年8月20日中央电视台对前墓室清理的直播更是激发了观众对考古的热情。到2008年,全国先后进行的考古直播已经有近10次。在媒体的推动下,考古正在越来越广泛地走进旅游者的视野。

3考古旅游的发展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考古旅游发展的基本模式是以博物馆为载体的参观模式。近年来,新的开放型游览模式、多功能型休闲模式、创意型体验模式、考古活动参与体验模式等已经逐步成为市场的主导。

3.1封闭型参观模式

指依托城市博物馆发展考古旅游的模式。出于保护条件、利用率的考虑,加之某些历史、政治和体制因素的影响,考古发现的遗物或部分遗迹经常被移动到城市内的综合类、历史类博物馆来保存、研究与展示。由此,这些城市博物馆得以依托这些资源来开展考古旅游。从旅游供给的角度,城市博物馆实际上是最早的专业化考古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其展览就是最初形式的考古旅游产品。该模式的优点是景点交通条件好、可进入性强,产品的内涵与城市及其地区的历史、文化结合密切,旅游设施完善。但这种模式中遗物因脱离了原有的存在空间,其价值表达容易被加工且不完整,社会、环境等附加信息严重缺失;橱窗展览式的单一形式、充满专业术语的讲解、处处受到限制的行为、封闭的活动空间等经常会使参观者的旅游体验不足。

该模式的主要客源是文化学习者。他们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能够独立地认知和解析考古资源的文化内涵。最近几年,受公众考古、免费开放等因素的推动,该模式旅游产品的创新已经开始。电子导游、多媒体展示、虚拟场景再现、模拟考古等新元素已经陆续进入到参观者的视野。

3.2开放型参观模式

指依托遗址博物馆发展考古旅游的模式。该模式旅游产品的核心景观包括两部分:一是覆盖遗址的全部或局部,展示考古发掘后遗址原貌的遗址博物馆;二是专门的遗址展示区。该模式最初是以单纯的遗址博物馆旅游形式开始发展的,其较早的实

践者是定陵博物馆、秦兵马俑博物馆等。目前,遗址展示区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为该模式旅游产品中最有吸引力的新元素。

该模式使旅游者的参观由封闭式变为开放式,活动内容也增加了参观遗址、参观考古现场、模拟考古等新形式,旅游者和旅游对象之间关系也由橱窗式隔离变为多种形式的直接接触。而且遗址博物馆保持了遗迹和遗物的原貌,保留了它们的原态(即最初发现时的状态)环境,旅游者获取的知识实现了由物到环境、社会、人等因素的延伸。但是,该类型旅游产品所依托的资源大都远离地区的交通中心,提供的旅游产品要素构成不完整(主要表现在旅游通达性相对较差和旅游设施不完善两个方面),历史文化的时间延伸有限。其客源主要是学生和高学历人员,大众旅游者进入的难度较大。

3.3开放型游览模式

指依托遗址旅游区发展考古旅游的模式。遗址旅游区是指由遗迹、遗物、博物馆及其所依托的设施、空间、环境等构成的旅游区。该模式体现了大遗址(指规模和文化价值突出的文化遗址)的概念,是目前我国大遗址旅游发展的基本模式。

该模式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与开放型参观模式相比,该模式的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进一步延伸,游览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得到保障;二是产品的专业性减弱,公众接受程度高,从而极大地扩大了考古旅游客源市场。而且该模式特别注重旅游产品要素的健全和旅游服务的完善,是考古资源真正的旅游化开发模式。以四川三星堆遗址旅游区为例来看,其建设有博物馆、展示区、旅游通道、游客中心、休闲娱乐设施、餐饮住宿设施等,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样性需求。但是,近年来遗址旅游区外部空间延伸过大、设施过度旅游化、产品功能泛化特别是娱乐化和庸俗化等现象十分突出。

3.4多功能型休闲模式

指依托考古遗址公园发展考古旅游的模式。该模式是在保持历史性和文化性的基础上将考古遗址开辟成公共性、大众性的城市公园。这是我国大遗址保护与开发协同实现的新模式,是具有文化学习、文化休闲、文化体验等功能的新型考古旅游产品。国内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以北京为最早。1985年北京就建成了团河行宫遗址公园,后又陆续建成元大都城垣、明城墙、皇城根等遗址公园。我国《“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提出建设殷墟、大明宫遗址、阳陵、圆明园遗址4处考古遗址公园示范区,从而探索遗址公园建设的新模式。该模式使考古旅游拓展了休闲功能,实现了保护、展示、文化、环境、游览、休闲等功能的开放式融合。2006年9月开建的殷墟遗址公园规划有文物区、文化区、休闲互动区、创意区、旅游配套区,其中,包括殷墟博物苑、王陵遗址等的文物区是其核心区,发展定位是成为全国最大的集文物博览与服务、遗址展示、文化休闲、园林绿化和环境保护于一身的古遗址公园。

该模式下旅游产品的细分类型丰富、形式多样,能够满足多层次的旅游需求。其客源既包括文化学习者、文化研究者等高层次群体,也包括游览者、文化娱乐者等普通旅游者。

3.5创意产业型体验模式

该模式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催生物,是考古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其核心就是运用文化创意来深度开发考古资源,形成深度体验型旅游产品,从而满足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实现深度休闲和体验的要求。2008年4月18日建成的云南“世界恐龙谷”是国内该模式的最早实践者。世界恐龙谷是依托禄丰县恐龙化石遗址创意开发的集遗址保护、科学研究、学习体验、旅游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恐龙文化主题园。恐龙谷的核心区是恐龙化石遗址馆(原貌展示),外围有入口景观广场、重返侏罗纪、侏罗纪历险、侏罗纪嘉年华、恐龙大本营、阿纳休闲观光带等延伸区。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常州淹城春秋文化体验园是国内首家春秋文化创意主题园。该园计划建设生态停车场、入口服务区、诸子百家园、4D动感影院以及烽火连天和空中看淹城等4个大型文化创意项目,定位是使游客与春秋文化“零距离”交流、快乐“玩”春秋。

3.6考古活动参与体验模式

该模式依托的是各种类型的考古活动。目前,其形式主要有参观考古现场、模拟考古、实地考古调查或发掘、考古探险。

国外考古发掘现场大都对公众开放。最近几年,国内考古发掘也开始对公众开放,见诸报道的有北京老山汉墓(2000年9月15日)、安徽尉迟寺遗址(2001年10月1-7日)、山东汶上分水龙王庙遗址(2008年5月7日)和陕西周公庙凤凰山遗址(2008年10月25日)等的考古发掘。国内模拟考古开始于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目前在城市博物馆、遗址博物馆和遗址旅游区中普遍开展。目前,旅游者独立的实地考古调查和发掘活动一般会因受到法律的限制而被禁止。国内旅游者一般是通过参与公众考古活动而进行此类活动,如在陕西周公庙凤凰山遗址公众活动日中,旅游者就可以在专家指导下进行遗址和墓葬的实地发掘;国外一般由非官方机构和专门旅行社组织,如2006年6月英国布拉温西岛维多利亚时代遗址发现后,旅行社就曾多次组织旅游者前往参与发掘。考古探险是国外早期考古旅游的主要形式,目前国内考古探险还处在萌芽阶段。

4考古旅游的利益机制

目前,考古旅游还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加之我国旅游的经济属性被过度强化,全民旅游热情非理性高涨。我国考古旅游发展中,旅游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娱乐的追求与考古对文化原真的守卫、专业精神的捍卫产生了直接的冲突。我国考古旅游的利益实现正面临着诸多困境,利益机制尚待健全。

4.1考古旅游的利益实现困境

考古资源的所有者是社会大众,考古旅游发展应保证每一位公众都有机会参与,并获得自己所追求的旅游体验。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考古是以高度专业性而游离于公众视野之外的,考古旅游也是为满足具有丰富历史知识和较高文化水平的精英群体需求而作为替代性旅游(alternative tourism)出现的。目前,我国考古旅游开发主要是以简单加工后的遗迹和遗物为基础的,其产品也通常是只有精英能看得懂的专业性展览和展示。

文化性是考古旅游的本质。但是不同层次旅游者对文化的认知能力是有明显差异的。考古活动、遗迹、遗物等所构成的客观真实性文化往往只能够被具备自我解释和独立认知能力的精英所接受,更多的大众则要求对其进行全方位解释和舞台化展示。目前我国考古旅游开发中虚拟系统(虚拟场景再现、虚拟体验漫游等)开始被应用,传统的社会生活(婚礼、宴饮)和文化活动(祭祀、舞蹈等)的场景再现已经被引入到景区。通过这些手段,大众旅游者既满足了感官刺激,又取得了参与的乐趣。但是,文化性和真实性却经常成为旅游者求乐的牺牲品。正如有的学者所说,考古进入旅游是“呈现为一件美丽的知识外衣”,给求乐加上了求知的外衣。

考古资源是国家的公共文化遗产。公共性要求

对它们的利用要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准则,所追求的应是福利大众化。因此,考古旅游应以公益性为属性,以文化传播、社会教育、精神凝聚为主要功能。2008年1月开始的我国公共博物馆免费开放,让我们看到了考古旅游公益性的回归。但是,目前我国旅游的经济功能被过分推崇,旅游更直接地表现为一种商业活动。经济利益的追求也正是当前我国很多考古资源走旅游开发道路的主要动力。因此,考古旅游发展颇有“知识与商业的共谋”之态势。

4.2考古旅游的利益机制

考古旅游涉及的利益主体有所在地居民、考古工作者、旅游者、经营者、管理者、其他公众。考古旅游利益主体的地位是多层次的,其利益诉求也是多元化的。在考古旅游发展中不同地位主体的利益诉求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即使是相同地位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也有层次之差异。

具体来说,所在地居民不仅要求资源的直接使用权,更要求参与资源旅游开发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等的分配,期望资源开发能够对其个人及所在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发展起到良性推动作用。考古工作者则首先要维护文化的原真性,捍卫自己的专业精神;其次要通过开发促进资源的保护,希望让自己所掌控的资源在旅游领域实现经济的增值或解决保护经费等现实难题。旅游者追求的则是旅游需求的实现和旅游消费效果的最大化,但是不同旅游者所追求的旅游利益会因其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差异而明显不同。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精英追求的是文化和精神体验,而大众所要实现的则是物质、娱乐和感官刺激。经营者作为市场主体要实现的是效益最大化,关注的是投资和经营的效益问题。管理者(即政府)是资源所有者——大众行使管理权的代表,它要对公众负责,对资源负责。因此,管理者一方面要保证大众使用考古资源的权利和机会,另一方面又要保证考古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其他公众往往是被看作考古旅游发展的局外人,其利益要求通常被忽视,甚至他们自身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考古资源的属性决定了其所带来的利益是属于所有社会大众的,不直接与资源发生联系的其他公众同样应该分享相关利益。其他公众的利益应该属于考古旅游延伸利益的范畴,其一般体现在经济的关联带动、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精神激励、民族自豪等要素之中。

考古旅游主体的利益诉求是复杂的,要保证各主体利益的有效实现就必须建立健全考古旅游利益机制。从我国的实际来看,我国考古旅游利益机制构建的原则是以保护资源和以人为本为核心,充分关注资源所在地居民的利益分配,强化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实现,加强管理者的监督管理,保证经营开发的文化性、层次性和阶段性,最终实现福利大众化。具体来看,我国考古旅游利益实现困境出现的最直接原因是旅游景区没有实现合理的功能分区。旅游开发仅仅是依托脆弱的考古资源核心区,从而导致旅游设施大量建设在核心区,大量游客集中进入核心区,其最终结果是资源破坏和旅游者差异性需求难以满足。因此,考古旅游景区合理的功能分区是考古旅游利益机制构建的直接途径。我国考古旅游景区应建立如图2所示的功能分区与利益机制模型,从而保证不同利益主体都能够实现各自的利益诉求。

5考古旅游伦理的构建

目前,我国旅游开发的积极性被过度调动,加之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伦理脱离倾向,我国考古旅游发展中迫切需要加快旅游伦理建设。旅游利益和旅游道德的关系是旅游伦理的基本问题,旅游者和旅游利益相关者是旅游伦理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讲,考古旅游伦理构建的核心就是在保障旅游伦理主体旅游利益合理有效实现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其在考古旅游发展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考古旅游伦理主体利益实现依托的是考古资源,而考古资源的核心要素就是文化。因此,考古旅游伦理就集中地表现为伦理主体的文化资源观、文化保护观、文化认同观。

5.1文化资源观

文化资源观所规定的是文化经济伦理。其要求是考古旅游伦理主体承认考古资源的经济属性,提高对考古资源经济价值的认可,从而通过旅游开发来满足他们对经济利益的要求。

考古资源是文化的载体,考古活动也是典型的文化活动。在文化生产力、文化竞争力、文化软实力、文化资本等命题的驱使下,文化的资源属性已经形成。资源决定论认为,不完全流动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资源是经济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遗迹一般情况下是不可移动的,遗物的移动也会受到政治、法律和文化认同等的限制,而考古活动更是在原态环境下开展的。因此,它们的流动性弱、差异化明显,具备典型的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旅游伦理主体必须要认识到这些原本脱离公众视野的考古资源正是本地区的竞争优势所在。在资源决定论的引导下,近年来各地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都特别重视名胜古迹和遗址等考古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点和区域核心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考古部门在我国考古旅游发展中不应该仅仅做被动者。他们应该主动将自己所掌控的考古资源推向旅游,以获得必要的经济利益来解决保护经费等难题,从而提高资源的自我保护能力。

5.2文化保护观

文化保护观规定的是文化可持续发展伦理。其要求是考古旅游伦理主体在使用考古资源的过程中要坚持“保护优先,以利用促保护”的原则,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实现考古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考古资源具有典型的稀缺性、原生性、脆弱性,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考古旅游发展中,资源开发处于粗放状态,急功近利式开发对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旅游者对资源的故意破坏、乱扔垃圾、空气污染等都已经比较严重。从可持续发展伦理要求出发,考古旅游伦理主体应该意识到自己不仅是资源的利用者,更是资源保护的直接承担者。他们必须要做到保护环境、珍视资源。而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求考古旅游伦理主体在对考古资源的开发、游览、管理以及其他形式的使用中要严格按照景区功能分区的划分,在不同分区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和行为方式(图3),以确保资源保护与他们合理利益诉求的协同实现。

5.3文化认同观

文化认同观规定的是文化认知伦理。其要求是考古旅游伦理主体要正确地对考古资源价值及其所揭示的文化进行解释和认知,做到尊重、理解、接受并融人文化。旅游伦理主体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特别是旅游者和外来的开发者,要做到全面认识历史,客观解读考古资源所代表的文化;以平等的态度来看待不同民族或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不能存在文化歧视和文化帝国主义倾向;按照历史发展观来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历史与现实的差异,避免盲目崇拜思想和文化悲观主义。

对于文化认知伦理,我们还必须要重视对考古旅游符号意义的认知。目前,我国考古旅游的符号意义被严重扭曲,寻宝、掘墓、猎奇等成为目前考古旅游的认知主题。2002年埃及金字塔考古直播前“法老的诅咒真的灵验”、“挖掘神秘的陪葬品”等屡见于各大媒体,当结果是“石门后只是又一道石门”时,直播主持人掩饰不住失望,报纸评论说“没看的遗憾,看了的失望”,网友感叹“被电视直播忽悠了”。笔者收集到2000年8月20日到9月28日间关于北京老山汉墓葬的33条媒体报道中,关于出土文物的有19条,关于女尸(墓主)的8条,揭谜的2条,文化的仅1条。作为一种高层次文化旅游,考古旅游的符号意义应该体现在历史怀旧、求知学习、休闲体验、精神家园等要素之中。正如考古学家齐东方所说“考古发掘绝对不是挖宝……考古的过程中所给我们提供的学术信息,也绝不仅仅是那些精美的东西”。

6结语

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居民旅游需求将逐步实现理性回归,并呈现出高层次性和多元化,旅游的文化性将越来越显著。作为高层次文化旅游的考古旅游,将会有不断扩张的市场需求。从宏观层面来讲,考古旅游也将会在我国文化发展与传播、文化形象塑造、文化软实力提升领域起到关键作用。

责任编辑:吴巧红;责任校对:张宪玉

猜你喜欢

互动机制发展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师与学生互动机制探究
土地财政与城镇化互动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
江西省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沪港通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互动机制研究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会计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互动中的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