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措施

2009-09-02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废弃物化学意识

杨 汉

环境保护是目前全世界人民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化学与社会、环境的联系十分密切,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治理环境,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逐步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作为化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担当起提高全民族环保素质的教育任务,从学生抓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在联系环境保护的知识,不失时机地把环保教育渗透于化学教学之中。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知识点,将环保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目前高中化学教材的内容已经大量编排了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延伸,向学生系统介绍危害人类生存环境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对人类所处的环境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既要认识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又要认识环境改造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只要能充分挖掘并实施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就会像绵绵春雨滋润万物一样渗入学生的心房。

二、关注环保热点,在课堂上渗透环境热点的动态信息

要关注环保热点,每天给学生讲电视上、报纸上与环境相关的报道,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1介绍我国的环境现状

2005年1月27日,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在瑞士达沃斯正式对外发布,在全国世界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全球为倒数第14位,而中国台湾更是位居倒数第二。

2介绍国内外一些重大污染事件

如向学生介绍或让学生观看以下重大污染事件的电教片: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马斯河谷事件、多诺拉事件、水俣病事件、疼痛病事件、米糠油事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剧毒化学污染莱茵河事件、我国北方沙尘暴。

3介绍一些与绿色奥运有关的知识

如向学生介绍奥运建设“水立方”设计的环保节能秘密,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绿色节能的理念,深入了解“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

4介绍中日高中生关注环保的情况

目前,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在京沪两地选拔出的20名高中生结束了8天的赴日环保交流活动返回北京,在此次“索尼海外学生交流计划”中,中日学生一起动手建造30年后的环保城市模型,包括可以收集雨水、完全使用太阳能的环保住宅;靠手摇发电的电脑;自动处理垃圾的运动场座椅等。

通过以上很多环保热点和动态信息的介绍,使学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环保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环境保护必须从自我做起,

三、开展各项环保活动,以切实的行为渗透环保意识

1课堂上教育学生用最少药品,获取最佳实验效果,减少废弃物,提高环保意识

实验必定会涉及有害、有毒的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例如,在铜和浓硝酸的反应中,利用注射器代替试管进行试验,取一支10 mL的注射器,抽出活塞,在针筒内装入0.04g铜屑,推上活塞并吸入0.1 mL的浓硝酸,观察现象,等反应完毕后将注射器中的液体小心排入废液瓶中,装有无色气体的针筒内再吸入空气,可看到无色气体变成红棕色,改进后的装置是封闭体系,易于对比观察,效果明显,药品用量比改进前少得多,同时能防止有毒气体二氧化氮的泄漏并污染空气,结合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排放废气污染空气而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实例,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实验完毕,启发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对废弃物进行处理,以防止重金属铜和有毒气体二氧化氮的污染,使学生养成从我做起,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高尚品德。

2正确处理废弃物,使学生养成自我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量日益增多,严重危害人类生存的环境,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空气受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严重污染,这些酸性污染物与雨滴形成酸雨,对人的危害比二氧化硫高10倍,引起肺水肿,使水体酸化,可使鱼类绝迹,尤其是重金属和一些致癌物质的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经专家研究已确认,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是癌症发病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化学实验中,不仅要少用药品减少废弃物,同时对其废弃物也要妥善处理,决不能随意倾倒,造成环境污染,有的还可以变废为福,①某些不能直接利用的有毒物质可用化学方法进行妥善处理,例如,萃取后的苯和实验中残余的一氧化碳可以燃烧除去;溴苯可以碱解;酸液中的金属离子可用铅、铁等轻金属还原,②某些废弃物经简单处理后变废为宝,例如,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残留固体可用做氯酸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最终残余物还可以用于钾的焰色反应,或施用于花、木、草、树作良好的化肥等等,从而使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

3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取得当地“环保”、“水保”、“森保”等部门的支持,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我国在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

4结合第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各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查,使他们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作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现场对比,丰富学生环境方面的知识,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问答,例如,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什么?如何防治?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环保基础。

5让学生每天做一些随手可做的环保小事,

比如,使用布袋、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少吃罐装食品、饮品;回收废纸、回收废电池、废金属、废玻璃;尽量避免产生有毒垃圾,避免旅游污染;垃圾分类回收;少用尿布、少用农药,少用化肥,尽量使用农家肥;支持环保募捐、参与环保宣传、做环保志愿者,利用每一个绿色纪念日宣传环保意识等等。

总之,可以说环保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只要认真细致地去体会,环保意识随时都可以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这也要求我们中学教师以身作则,担当起环保教育的重任,我们应该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环保的主人。

责任编辑廖银燕

猜你喜欢

废弃物化学意识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废弃物”中有孩子的快乐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