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09-09-02孙凤英
孙凤英
“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于“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和角色,适度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现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精细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技术基础
要让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技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要做到精细化教学,让学生熟悉掌握教师是如何教,自己是如何学的,逐步积累学习的经验,以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力,
在精细化教学中,强调在研透大纲、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备课,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做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的不教,教学生不会的知识,强调两个信息反馈,即学习过程信息反馈(教学互动)、实践过程信息反馈(板演堂测),通过学生的学习、板演、回答问题,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纠错、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并通过题型归类、演绎习题等方式触类旁通,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重点难点知识,教会学生如何突破,通过课前预习,回忆运用已学知识、原理的演绎、逻辑推理、实践经验总结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学会知识,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二、教师亲情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和谐氛围
在教学中渗透亲情,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兴趣,为学生乐学、好学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渗透亲情,强调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权不被剥夺、限制,学生学习过程(教学互动)的课堂表现权不被冷落、孤立,让学生的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特别是学习过程中的点评(肯定、鼓励、表扬等)让学生获得自尊,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作业上通过面批、个别辅导、学生帮扶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多站式的服务,让学生学会不留疑难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出卷中的闪光点(好题)摘选,在AB卷中大量采用学生试题、(学生的题目标注姓名,学生试题量一般为70%,教师试题量为30%),进行检测、评讲、查漏补缺,这种方式渗透大量的亲情教育,当学生发现考试的试卷中有来自自己出的试题时,会产生一种无限的荣誉和自豪感,激励自己在学习、出题上的进一步研究,进一步产生了对老师和学科的认同感,产生了对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空前高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生自主出卷,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课外实践平台
学生自主出卷,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课外实践的平台,在学生自主出卷前,教师首先要疏理单元的知识点及联系,同时介绍出卷的题型、题量、难易程度,为学生自主出卷做好充分准备,学生其次要熟悉知识,为试卷考查的重点及题型的安排做准备,然后,学生翻阅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习题中的难题、错题加以筛选,并查阅相关的资料,加以整合,形成一份试卷,同时,学生为所出的试卷做出参考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单元的知识进行二次学习,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通过试题研究,对试题进行搜集、筛选、整合,提高了驾驭知识,驾驭试题的能力,通过做试卷答案,对自己的解题进行一次从解题思路、解题基本功的一次锻炼,提高了自己的解题能力,最后,教师从学生所出试卷中寻找学生出题的闪光点(好题)加以摘录,再结合本人的出卷意图及内容,师生共同出一份试卷成AB卷,A卷检测,B卷补充,进一步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
四、学生自主授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课内升华平台
学生自主授课,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学习意识,学会做学习的主人,通过自主授课,实现所学知识的融合拓展,学习印象更为深刻,培养学生驾驭知识、驾驭课堂、驾驭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学习升华的平台。
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一道题人手进行尝试,利用学生板演、纠错、补充的机会,针对特定题目,让学生讲授解题过程,特别对学生解题中的奇思妙想让学生阐述,对于解题中的不完善、错误由学生补充、改正,并回答原因,慢慢在全班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积极参与的学生授课氛围,然后尝试针对特定知识(重点、难点)让学生事先准备,特别是学习过程中的难题、易错题,以及对题型的归类指导,举一反三等做好准备,让学生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最后,将授课内容扩展到章节知识,学生根据课堂授课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教师则对学生备课教学进行进一步指导,特别对学生授课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做详细地讲解,通过多次的努力,学生能够针对一般课型进行授课,老师也能够留出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学习的效果也更好。
当然,学生自主学习是个复杂的工作,它的每一步跨越都倾注着老师的努力和心血,也最终促进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提高。
责任编辑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