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的情感开发论职业学校德育新

2009-09-01梅纪萍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友情亲情

梅纪萍

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改革是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付诸教学实践,创造出有职业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新模式,从而改善职业学校德育旧课程的教学现状。新课程对教学过程的要求不是局限于完成教学内容的单一目标。而是指向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多个领域。与旧课程相比。新课程突出了情感开发。职业学校的同仁们已围绕德育新课程教材、标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研究。但还未能及时对新课程的情感开发问题深入探讨。笔者认为,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应以情感为底蕴。要像追寻太阳那样追寻蕴藏于德育新课程之中火热的情感因素。

一、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情感开发的原因

所谓情感,亦称感情,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兴趣、情绪、师生关系等都属于情感范畴。情感因素对师生的教与学活动有增力或减力作用,情感教育是推进德育教学过程优化的最强盛的驱动力。为何要进行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情感开发,笔者认识如下:

1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马克思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孔子曰:“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曾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外国有学者认为,学习上成功者,智商因素只占二成,情商因素占八成。

2职业学校的德育旧课程缺乏情感因素。应当说,职业学校的德育旧课程对于宣传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制约。德育课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情感因素的培养。学生为了考试,为了成绩或为守纪律不得不听课,情感需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枯燥的概念、范畴,抽象的原理、原则等要素构成了学生情感沙漠化的灰色世界,学生对德育一点兴趣、一点感情也没有。不仅如此,原有的教育模式、教材也使职业学校德育课的部分教师情感衰竭。表现为疲劳、烦躁易乱、容忍度低等,教学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总之,职业学校德育旧课程缺少教师情感语言生长的土壤,缺失教师解读知识的情调,缺乏学生持久学习的情趣。

3家庭、社会等环境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消极影响。人心浮躁、功利至上的社会环境和缺乏民主、压抑的家庭环境等对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有较大影响。加之高考、中考的失败给许多学生的情感世界投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就业难的压力又使许多学生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所有这一切,都会重创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情感教育效果,致使部分学生对德育课不仅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排斥、对立情绪。

二、关于职业学校的德育新课程情感开发问题的几点建议

职业学校的德育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一方面,赋予了师生情感资源的身份,使师生成为构建德育新课程的合作者,让师生共同感悟教与学的乐趣,领悟教与学的真谛,培养教与学的意志,而且着眼于师生情感的补充、延伸、拓宽、重组,鼓励师生在情感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升华。另一方面,突出了教材内容的情感点、情理性等,使教材充满丰富多彩的情感资源。关于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的情感开发问题,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徜徉于亲情与友情之间。学校教育中情感体验主要存在于师生间的交往。《学记》指出:“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情内涵深厚、种类丰富,可扩展、延伸为亲情与友情。职业学校的大多数学生离家较远,他们没有亲人在身边呵护,希望出现“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哥哥”“姐姐”般的老师。

在德育新课程背景下。亲情与友情的开发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德育课的教师不仅要扮演教师的角色,而且要扮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的角色,既要有“婆婆嘴”“妈妈心”,又要有“哥哥”“姐姐”的样子,对学生我们要像父母对待孩子一样,要树立富含亲情、亲和力的教师形象。德育新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友情要素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填平师生之间的情感鸿沟。排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使师生成为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同伴,形成平等的朋友关系。

2用亲情和友情点化德育新课程教材和教学活动。职业学校的教师编写德育新课程教材要采集大量典型的亲情和友情材料充实教材内容,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在教材内容的配料选择上,特别要注意“三结合”,即教材内容的选择要与情理、情操相结合;教材语言的选择要与情调、情绪相结合;阅读性材料的取舍要与情趣、情节相结合,且要扩大教材的情感信息量,形成充满亲情和友情的德育教材体系。

3,用刺激性手段组织教学。刺激产生体验。体验导致心理反应,心理反应生成情绪,情绪增强学生听课注意力。德育旧课程的“说教式”“填鸭式”教学方法,缺乏刺激性,不能给学生以体验,不能生成积极情绪。在德育新课程背景下,有人提出情感教学法,还有探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自主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都要渗透情感要素,把情感渗透到教学手段中,兼容师生的情感互动,突出师生的情感交流,易于师生间生成亲情和友情。我们认为,这种价值取向的种种教学方式,最起码有三种教学方法是共同的,一是“温馨教学法”,通过教师肯定、赞扬和鼓励学生的语言,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真诚的信赖和尊敬,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二是直观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物、图片、教学光碟、模型等,让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更值得一提的是,运用多变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网络、多媒体等参与教学,可取得更好的效果。三是个别交流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交流。有针对性,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情感特点,如针对脾气倔强的学生,教师用温情感化比较合适。

4以教学活动为抓手创新情感教学形式。情感不是独立因素而是一种渗透性因素,情感生成于动态,灭亡于静态。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既能调节学生的情绪,又能调节学生对教育的态度和积极性。从情感的原初性、动态性和渗透性来看,德育新课程的情感开发,一是要着眼于创新亲情与友情载体;二是要着眼于创新亲情与友情教学形式:三是要着眼于创新亲情与友情教学活动。无数成功的德育证明,没有活动便没有教育。德育教学活动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有德育特点的活动,如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红色旅游”、学雷锋等活动;另一类是展现才艺的活动,如各种竞赛、辩论会、技能比武等活动。这些活动都需要师生间的合作,能增进师生情谊,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

当然,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改革刚刚揭开序幕,积累的经验还不够丰富,我们仅仅围绕教师、学生等主要领域的经验教训分析德育新课程的情感开发问题,还需探索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的更多情感区域,如职业学校的外围区域等等。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友情亲情
亲情的滋味
友情也需要及时“修补”
友情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友情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爱的内涵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