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高效课堂之师生知“多”“少”
2009-09-01常万里
常万里
【摘 要】 新课改呼唤高效课堂的产生以及师生关系的重建。本论文聚焦英语教学中“师(教)”与“生(学)”这对矛盾,重新解读新课程理论下,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多”与“少”的辩证关系,从而促进新课改下的中学英语高效课堂的实施。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师生关系 教与学 新课改
教育必有“教”与“学”之矛盾。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教”为“授” 为“传”,“学”为“受”为“接”。教师本应成为课堂的“主角”,所谓无“传”“授”无“接”“受”,无“教”无“学”矣。然而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教”与“学”的内涵有待重新阐释。
一、“师”与“生”——“教”与“学”
笔者认为,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理应“学”字当先。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本身,学生是习得者与体验者,他们本应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倘若核心没有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整个教学活动的高效性便值得深思。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大于先生,学重于教。此为一。
第二,师与生,教与学的矛盾应理顺,融合,使其发展。不可否认,没有教师的“输出”很难有学生的“输入”。但是仅把教师当作“输出端”,学生当作“输入端”并不利于矛盾的解决,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输出”,学生也不应满足于“输入”。 “输入”只是必要条件,学生还需理解,接受,体验,最后为自身所用。另一个方面,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从中得到反馈,启发,获知新的认识,此时,“输入”“输出”均未终止。学生的 “输入端”角色开始转换成“输出端”,相应的教师角色也在转变:教师开始接受反馈,开始“输入”学生的反应,并为其再次“输出”吸取有效成分。这样,“教”与“学”作为一个统一体,师和生的角色不断转变,“输出端”和“输入端”持续循环,教学活动随之健康良性地发展。
第三,师与生要建立新的师徒关系;教与学应致力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应局限于师徒间纯粹的技艺传承关系。一名合格的新型教师应该树立新型的业务与学科观念、学科教师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教授本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应本着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负责的原则,致力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引导。而一切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手段不予采取。
二、“教”与“学”——“多”与“少”
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要求教学活动中两者的职能和角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传统意义上的英语课堂多是教师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学生被放在了从属位置。教师的任务很“多”:多讲,多说,多下命令,多作指点。学生一般做的就很“少”:少动,少说,少些发问,少量思考。一言以蔽之,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疲惫,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更甚者:教师可能认为学生接受能力不行,学生则认为教师传授水平有限。两者的信心和兴趣均受打击和破坏,双方本有的矛盾日益激化。“教”和“学”环节严重脱轨,教学活动无法正常进展。
笔者认为,新课改下“教”与“学”之“多”与“少”的关系应该相应变化:充分发挥习得者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积极性,教师适当指点,还给学生足够的“发言权”。课堂应该成为师生互动的课堂。在互动中,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的反馈应作为第一手宝贵资料被教师接受,从而为以后的教学积累宝贵经验。课堂是互相学习的课堂,只有量的多少,没有地位的特殊。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做到能“少”则“少”,学生相应的能“多”则“多”,进一步阐释和建议如下:
三、“多”与“少”——英语高效课堂
1.多点舞台,少点主播
课堂应该是一个场。在这个场里,教师和学生相互发生作用,彼此影响,彼此受益。场离不开任何一方,它们都是系统的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课堂更应该像个舞台,大家一起展示,有师傅的精彩,也有徒弟的灿烂。舞台是种民主,每个人都应该展示自我,因为每个人都与众不同。然而,以往的英语课堂不是场,也不是舞台。英语课堂成为播音室:教师是主播,教材和讲义是播音稿,学生是受众——他们只需要听,但不需要发言,主播也听不到发言。这种课堂其实是种残疾的课堂,不仅仅是缺乏民主,而且忽视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真正的习得者和体验者。它忽视了主体的声音,视而不见是无为,而无为无利于课堂。
笔者认为,既然英语课堂应成为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戏份”,“抢戏”的课堂效果肯定不佳。一堂课飞速讲解二十个知识点远不如让学生自主发现并解决其中两点。英语课堂要避免“教师不知疲倦,学生狼狈不堪”的局面的产生。在课堂上,每个人都应明智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明智”往往与“精”和“适”有关。学生不该像苦工一样皱着眉头生活在阴暗的角落,教师给他们舞台,学生就会发亮。
2.多点思考,少点追问
“学而不思则罔”,古训甚是。没有思考的课堂是乏力的课堂,所谓乏力,犹如原地踏步,难见实质性进展。有人说,英语是种语言,不像理科那么重视思维,笔者不敢苟同。外教的英语课一直深受中国学生的喜欢,并不仅仅因为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幽默,外教多是善思的,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动”起来的不仅仅是口,还有大脑,更有思维。难怪几乎所有的外教在课堂上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why”。思考帮助人类成长,这种成长是默默的润物无声,它表面上看似无惊涛骇浪,一种智慧的结晶却在平静无奇下悄然诞生。语言固然是感性的,而在理性的思考的滋润下,感性的语言定会开出更美的花。
学生在成长,教师能给予的是帮助,提供他们思考的空间,和他们一起探讨“why”。然而美好的一个“why”,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竟然成为一种累赘,教师提问不断,学生叫苦不迭。为什么?
现在回想一下我们的英语课堂,笔者以Reading课型的教学为例。“阅读”是英语教学最重要的课型之一。在我们国家的大部分中学里,教师基本分两个课时教授Reading:Reading(I)和Reading(II)。其中Reading(I)对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大意、具体细节、篇章结构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阅读的第一课时,很多教师习惯采用一系列的问题去追问学生,比如先是一般疑问句,然后接着when,who,where, what, how,诸如此类。举例如下:
……
第三次阅读,回答教师给出的问题:Here are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story. Please read the questions and then read through the story to find out the answers.
(1) Did Zhang Hua go out on 10th May?
(2) Was there a lot of smoke?
(3) Was there a fire in the kitchen?
……
这是译林出版社《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下)的教师用书(P110)上的一个例子。作为教师参考用书,它的参考性、规范性和导向性都不容置疑。这些问题的设计较市场上的其他教辅更具有参考价值。然而,当一篇文章被如此繁多的问题肢解得支离破碎的时候,我们无法想象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性认识还有多少。
教师该怎么做?问题该不该问?
思考肯定是重要的,问题自然是必须的。笔者认为,精选的、层次分明的、具有适度挑战性的、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为最佳。而其他也很重要的细节性问题,我们可以留给小组讨论,组员互问。一个“学困生”若能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已经成功了。因为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他唱对了自己的戏,也唱好了,他思考了,而不是被追问。
3.多点生机,少点沉寂
中学时代是人一生精力最旺盛的阶段,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为何不让学生们放声朗读?请别吝啬课堂上的“几分钟”——死背语法条文省下几分钟,做大量笔头练习省下几分钟,把这宝贵的“几分钟”用在朗读上。只有让读书声、交流声、掌声重返课堂,中学英语教学才会多出几分生机和鲜活。
朗读要先于背诵。众所周知,现在中学生的诵读能力逐日下降。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哑巴英语”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素质教育的呼声和实施如火如荼,但应试教育的战争也愈演愈烈。英语课堂的沉寂和教师平时的教育方式多少是有关系的,教师习惯了让学生们生吞活剥,死记硬背,却忽略了在诵读过程中去体现文本的美。
目前我们的考试体制是不健全的。它更多地强调的是(默)读写能力,却忽略了学生真正开口说话的能力。不可否认,有些城市的中学已经开始把口语纳入了升学考试范围。但据笔者了解,很多学校只是临考前恶补口语(学生每人一册《口语指南》之类的类似于考试范围的参考书),这从根本上并不能解决学生课堂上被动与无语的境况。学生一旦升入高一级的学校继续学习,一切照旧,他们的英语课堂仍然是死气沉沉。
总之,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平时的勤动口是不无关联的,很多学生有说一口流利英语的美好心愿,却一直受困于教师的强行背诵下。因此,笔者强烈建议我们的英语课堂在朗读上能够下大工夫,而不需强迫学生去死记硬背。我们真心希望学生能走出“死背书、背死书”的阴影,由被动走向主动,同时我们期盼那种朗朗的读书声重返校园。
综上所述,中学英语课堂的高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与生的关系;取决于教学活动的“发言权”掌握在谁的手中;取决于在英语课堂上如何“多”“少”?其实,那么些“多点”“少点”融合在一起,一节高效的英语课堂或许就产生了。
结束语:新课改,我们能做些什么?
新课改是场革命,“革”去了无法与时俱进的事物;新课改也是把双刃剑,在我们品尝它的胜利果实的同时,也经历了磨合的苦痛。新课改来了,它呼唤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的诞生,它要求高效的英语课堂与之相适应。教师和学生在同一个大舞台上互相交流,共同进步。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思考,一起放声朗读,一起创造生机。新课改来了,中学英语课堂的新一番天地也要来了。所以: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为我们的新课改,为我们的中学英语课堂做些什么吧!
新课改是春风;英语课堂是田;教师不是耕牛,不是农夫,教师是智慧的行者;学生是劳动力,是新生。作为教师我们无需“越权”。让孩子们耕田,因为田是他们的,他们是希望。让我们帮忙,因为困难我们分担,收获我们共享!
(责编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