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事前防范

2009-08-31

金融经济 2009年7期
关键词:融资难信息不对称

赵 甦

摘要:融资难问题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解决融资难对中小企业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以及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突出的贡献。困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本文通过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给中小企业融资行为和融资特征造成的影响分析,从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融资基础、融资平台等视角,提出了破解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并分析了如何从企业、银行和政府三方面进行破解。

关键词:融资难;信息不对称;事前防范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的“底座”,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的零部件以及相关服务,也是大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关乎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一个国家的经济要强大,不仅要有能走向世界的大企业,而且也要有成功的中小企业。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

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我国中小企业也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机遇。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匮乏,融资渠道不畅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呈现多元化特征但融资渠道狭窄。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财政资金、自身经营积累、发行股票债券、民间借贷、商业信用、企业之间资金融通、向金融机构贷款等。在这些资金中,财政资金,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职能的转换,国家已基本上取消了对企业的注资,非国有企业更是无法涉足;自有资金,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比例很低,甚至是负数;获得商业信用也很少;股票、债券,由于市场准入条件方面的严格控制,除了部分优质企业外,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于取得上市融资和债券融资;民间借贷由于利率过高、条件苛刻,只能临时救急,不能长期运用。因此,银行信贷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二是抵押品控制严格,折旧率过低。理论上,企业多种资产可供抵押,包括土地、厂房、住宅、机器设备、存货、运输工具、应收款、销售合同等,但在实践中商业银行对抵押品控制严格,尤其是对中小企业,抵押品的选择除了房产等不动产外,一般不接受其他形式的抵押品,而且抵押品折旧率很低。三是融资成本高。首先中小企业在办理贷款过程中要向有关中介机构交纳评估费、登记费等费用。其次实行优惠利率的政策面不广。

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很多种,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造成的:

一是金融资源分布与中小企业布局不匹配,政策力度不强。为防范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一律实施“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战略,大规模撤并基层网点,上收贷款权限,使那些与中小企业资金供应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有责无权、有心无力。同时,政府对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有待创新,银行自身的某些方面也难以适应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特殊要求。二是担保规模小、风险分散与补偿制度缺乏,与企业信用能力提升的需求不适应。另外,与信用担保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发展。三是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弱、信息不对称,影响银行的积极性。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增加就业的基本场所,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促迸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财源;对活跃市场具有主导作用;已成为产品出口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着这么重要的作用,然而融资问题难却一直制约着它们的发展,融资难问题的根源很多,本文主要针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难问题进行分析。信息不对称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阻碍,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目共睹,因此,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非常有必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现象。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中信息不对称的分析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从事交易活动的双方对交易对象及环境状态的认识存在差别,其中只有一方拥有交易信息,或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相关信息,从而影响处于信息劣势一方决策的正确性。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原因之一。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一般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信息披露不完整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很难筹集到足够的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但毫无保留地提供内部经营和财务信息则有可能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就有可能利用其信息优势,有选择性地向资金提供者披露信息,使信息质量大打折扣。追究中小企业信息披露不完整的原因又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我国中小企业主要由非国有经济组成

我国中小企业主要由乡镇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非国有经济组成。由于长期被排斥在国有经济体制之外,所以很难利用正式的制度安排获取企业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对中小企业非国有性质的社会歧视造成了市场投资者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于是中小企业往往会通过一些变通的手段来获得支持,这么做的后果是造成私营企业产权模糊,资产归属不明确。

(2)中小企业内部管理的不规范

一方面,很多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没有正式的会计核算制度,瞒报收入,偷漏税款等。由于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低下,决策能力低下,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差,所以并没有相应的企业内部条件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充分披露其信息。另一方面,银行一般要求报送会计信息(财务报表)、投资决策信息(项目计划书)、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信息(新产品计划书:新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可行性、新颖性证明),这对中小企业而言,每一项都是很重要的商业秘密,例如要求企业报送会计报表,最容易给中小企业的资产带来难以估量的风险。

2.信息生产能力受到限制

制约中小企业信息生产能力的因素来自内外两方面。从内部来说,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制度建设方面相对落后,财务管理较为混乱,信用等级较低,可供抵押的资产较少。也就是说,中小企业的自身条件使其信息生产能力受到限制,极易在融资活动中形成信息不对称问题。从外部来说,我国中小企业信息披露平台建设还很落后,资本市场现有的信息披露体系内容大多是专门针对大型企业制定的,针对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体系尚未建立,从客观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信息生产。

3.信息披露成本提高

信息披露成本分为隐性成本和显性成本,前者主要指企业的信息披露行为可能吸引更多的竞争者进入该产品或服务市场,从而使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后者主要指信息编制成本和传播成本。信息披露成本对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行为具有重大影响,中小企业会在信息披露成本与外源融资所获得的收益之间进行权衡。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在外源融资过程中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

4.融资过程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后果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致使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直接后果主要就是“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不对称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的称为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是指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信息优势方的行为人可能会故意隐瞒信息,以求在交易中获得最大收益,而信息劣势方则可能受损。在融资市场上,企业和银行是交易的双方。企业融资可以看成是由企业和作为投资者的银行之间博弈的结果。因而企业融资的性质可以从企业和银行两方面认识。在一般情况下,企业比银行具有更多的信息优势。企业对投资项目未来的收益和风险,对投资回报与盈利以及借入资金的、偿还概率都有较清楚的了解;而银行对于资金运用的有关信息并不能直接了解到,只能通过企业提供的信息来间接了解到资金的运用情况。银行虽然不能确切了解到企业投资项目的风险,但它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形成一个对融资市场的期望风险值。在决定放款时,银行就会根据自己的风险期望值调整放款利率。按照风险——收益对称的原则,银行对风险较高的资金使用者收取较高利率以弥补风险损失,而对风险较低的资金使用者则收取较低的利率。虽然银行在投资项目之前可以进行认真的审查,但总有一些甚至是关键的信息可能被资金使用者隐瞒。为了保证盈利,银行不得不将利率提高到能弥补平均违约风险的程度,但这样反而会使那些风险较低的资金使用者退出资金信贷市场,这一过程不断重复,随着低风险资金使用者的不断退出,融资市场上就只剩下高风险的资金使用者,这就是所谓的“逆向选择”。而逆向选择使得银行可能招致信贷风险,即使市场上有风险较低的投资机会,银行可能决定不提供任何资金。因此,在交易之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融资过程中的逆向选择。

不对称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的称为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就是交易双方在订立合同之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任一交易方所做出的不道德行为的可能性。道德风险的产生可用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来解释。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银行是具有信息劣势的一方,则是委托人;而中小企业是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则是代理人。银行和企业的目标是不完全一致的。比如说,在信贷市场上,银行的目标是要中小企业不仅按时还本而且按时支付利息,而中小企业的目标是利用所借的款进行投资以获得最大的收益。为了达到这目的,中小企业在得到资金后,在不对称信息的掩护下,可能改变原来的承诺,从事偏离银行利益而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活动,比如改变资金的用途,从事高风险投资活动或者故意拖欠借款,甚至逃避债务。许多项目的资金到位之后并没有按原先设计的用途使用、资金挪用就是道德风险的表现之一。正是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增加了银行的风险,则银行的投资行为表现得更加谨慎,甚至可能放弃提供资金。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信息不对称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

三、信息不对称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事前防范

一般来讲,非对称信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我们叫它事前非对称信息,第二类是事后非对称

信息,目前一般的研究都是侧重于事后防范,事实上应该转换已有的思路,转而立足于事前防范和“事前控制”,即在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这一事件发生之前,最大程度地在源头减少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信息部对称导致的融资难问题的事情防范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中小企业本身内部管理、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机构的改善以及政府的适度干预和领导。通过这三方面的措施,努力做好信息不对称的事前防范,尽可能减少融资难问题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阻碍。

1.中小型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

中小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控制信息不对称:第一,提高信息质量。首先加强企业内部治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的信息结构,特别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保证信息的真实。我国目前已经制定并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有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认真完善和执行这些制度,是中小企业提高信息质量,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重要保证。因此,信息质量的评价可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完善可行,信息披露及时,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等方面进行。第二,制定和实施融资战略。把融资作为战略性管理的内容,而不是临时性的管理活动。分析企业面临的融资环境,明确贷款主体及其管理规范,固定的与相关银行打交道,主动邀请有关人员到企业来参观,保证信息通畅,减少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制定和实施融资战略的评价可从融资战略的清晰度,企业与银行的良好信息沟通和合作关系等方面进行。

2.银行创新理念,以客户为中心

创新理念,树立全面的经营策略。一般说来,中小企业每笔贷款的额度都不大,有些小额贷款,几万元,甚至几千元,当天就能审贷、发放。因此,为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同样能带来可观的利润。提高客户经理队伍素质,改变企业旧有的观念,在营销中加强银企双赢观点的灌输。改变过去被动办理业务的习惯,一切从客户的需求出发,针对客户的具体情况,营销银行的金融产品。利用多种媒体宣传工具,如电视、网络等媒体,丰富宣传的手段,提升宣传效果。与客户建立稳定关系,能减少信息搜寻成本,降低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这样既满足客户的要求,也减少了各种资源的不必要消耗。

第一,利用同业信息共享收集相关企业的信息。目前,我国有关中小企业的信息收集和系统研究工作严重不足,可以设立专门的调研机构来从事有关中小企业的信息收集和政策研究,各个银行也可以建立专门的部门,主管有融资意向的中小企业信息收集的任务,从而减少国家中小企业政策的盲目性。银行间也可以联网,共享企业的各种相关信息。

第二,完善企业资信评级制度。企业资信评级是资信评级机构对企业的资金实力、偿债能力等各方面状况做出评定和预测,从而确定企业资信等级的过程。客观、公正的资信评级结果可以为商业银行贷款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减少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另外,企业的资信评级制度应该定期更新并公布。

第三,建立数据库完善信用记录。金融机构需要建立自己的数据库,采用信息识别技术,完善信用记录以供同行查询,这样可以使同行在选择贷款客户时更加果断,更加充满信心。与企业客户保持长期联系,银行可以通过同企业客户建立长期联系来获取借款企业的信息。通过对借款企业账户的调查,了解借款企业资金流动状况,从而识别信用风险。可见,与客户的长期联系,减少了收集信息的成本,并使识别信用风险更容易。

第四,利用互联网减少信息不对称。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提高,中小企业大部分财务人员都能够掌握网络的各项基本功能,随着银行业传统经营向网络经营延伸,中小企业可以以网络为前提,享受网络银行带来的好处,并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监控。这样企业不但精简了财务结构,利用银行的规模优势降低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而且通过与银行合作可以使银企关系趋于稳定,从而最大限度地克服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3.政府的适度干预和合理领导

政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发展的重要部门,在建立诚信体制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可利用其强大的政府职能组织建立基础数据库的检索平台,建成一个有效的企业和个人的独立、公正、客观的第三方征信结构。在不泄露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秘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必须定期尽可能地向征信机构提供经济、技术、法律等方面的信息。这样通过第三方独立、公正、客观的评价向社会证明其提供的信息是充分的,尽可能地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政府方面能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高效的担保体系。应该建立专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担保机构,既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方便也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借款还款的管理。此外,可以推动企业间信用合作,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合作,同时也形成相互之间的约束。也就是将关联的中小企业纳入到大企业的信用中去,中小企业的贷款由关联的大企业担保,中小企业违约由大企业负责偿还,这样大企业就必然会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监督,从而既可以让中小企业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也可以让银行放心发放贷款。同时,应完善中小企业社会信用担保体系。担保机构应从财政出资为主转向鼓励民间资本的投入,形成由政府出资设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政策性担保机构、民办商业性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组成的担保体系;减免对担保机构征收的税费;建立各级政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预算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建立行业自律制度等等。从而推动信用体系形成。

第二,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拥有信息上的优势。一种说法认为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金融机构,专门为地方中小企业服务,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小金融机构对地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这就有助于解决存在于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不对称信息问题。另一种说法认为中小企业尤其适合于合作性中小金融机构,即使中小金融机构不能真正了解地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因而不能对中小企业实施有效的监督,但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合作组织中的中小企业之间会实施自我监督。一般来说,这种监督要比金融机构的监督更加有效。

所以,按照上述理论体系,大力发展民营的、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不对称信息问题的有效办法。因为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机构最能充分利用地方的信息存量,最容易低成本了解到地方上的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具有信息优势和交易成本低的优势。

第三,应该加快建立和培育信用中介机构。可以让金融机构和企业都能得到他们所要的信息,有利于他们的双向选择,中小企业将享受更好更广泛的金融中介服务。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进入,必然会促进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竞争的压力以及先进的运作方式将推动我国金融中介服务业的改革和发展。各种金融服务机构更加有效地辅助中小企业进行资信评估、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企业制度、进行项目规划、提供金融信息。

应建立中介机构金融信用档案。因为良好的信用环境是保证金融机构和企业取得双赢的有力保证,也是消除“融资难”和“难融资”的根本保障。要大力加强征信法律制度建设,着力推动以信用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征信中心的法律地位,尤其对于中介机构,建议金融机构应建立中介机构金融信用档案,及时在金融系统内部通报中介机构不诚信行为,促进中介机构规范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跃显、李惠军.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与模式研究[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8),P21。

[2] 彭十一.经济转型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4),P32。

[3] 吴瑕.中小企业融资操作大全[M].广州音像出版社,2008(12),P256。

[4] 张建营.中小企业融资实战[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7(1),P56。

[5] 王铁军.中国中小企业融资28种模式[M].国家行政学院音像出版社,2006(5),P52。

[6] 马永.不对称信息/控制权与企业融资[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10),P23。

[7] 孔曙东.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及启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5),P86。

[8] 凌智勇.中小企业融资与中小民营银行[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P102。

[9] 赵国忻.中小企业融资[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P102。

[10] 杨娟.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理论与中国经验[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P77。

[11] 牛建高、曹敏.民营企业融资结构与资本结构特征分析:以河北为例[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4),P12。

[12] 何菊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与民间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2),P18。

[13] 黄玉英、余克艰.中小企业筹资为何选择民间金融[J].浙江经济,2007(2),P35。

[14] 蒋志芬、高桂珍.信息不对称是当前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J].中国金融,2008(13),P57。

[15] 钟兵.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济分析——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J] .经济师,2008(1),P52。

[16] 彭兴庭.中小企业融资难难在信息不对称[J].中国保险报,2008(8),P132。

(作者单位: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

猜你喜欢

融资难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科技与金融结合的两种主要模式初探
基于P2P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管控研究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融资约束:文献综述与启示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