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变革与发展
2009-08-25曹开华詹欢
曹开华 詹 欢
[摘 要]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和任务,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变革与发展:建国初期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目标的确立,表现为以“五爱”为核心的教育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在曲折中发展;“文革”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遭全盘否定;改革开放以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有了新发展,以培养“四有”新人为总体目标,既规定了基础性目标,又提出了先进性目标,使教育目标具有了层次性。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目标 教学任务 变革与发展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建国以来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是随着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和政治需要而时常发生变化。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的演变轨迹,并从中吸取教训,既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也可为今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一个历史的视角。
一、确立时期:建国之初的确立和健康发展(1950——1956年)
从建国开始,党和政府就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任务之一,确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和任务。1950年5月1日,在第一次全国高校教育会议上,通过了《高等学校暂行规程》,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列为高等学校具体任务的第一条。正是因为在客观上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给予了思想政治教育合理的定位,使得建国初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步入了健康发展之路。在这个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与党的教育方针保持高度的统一。大致有以下内容:(1)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2)树立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站稳无产阶级立场,反对国内外一切阶级敌人。(3)树立为人民服务特别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4)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的人生观,培养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
这些要求,是在继承革命战争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优良传统基础上,根据建设新中国的需要提出来的,是从改造旧社会、旧道德,建设新社会、新道德的要求确定的。它有效地激发了大学生对党、对新中国、新事物的兴趣和热情,对50年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偏向时期:“左”的思想影响下的曲折发展(1957——1977年)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开始全面转入社会主义建设。在短短的几年内完成了如此巨大的社会变革而又未引起大的社会动荡,的确是一大奇迹。正因为这样,从50年代末起,在党内滋生了一种骄傲、急进的“左”的思想,并最终酿成了“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与此相适应的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几乎都是在政治运动中进行的,如社会主义教育、反右派斗争、大跃进运动、教育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等,在此期间,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目标未能得到落实,有时甚至走向反面。
1.“社会主义教育”时期的冲击(1957—1960年)
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在“教育革命”中片面地强调政治挂帅,要求学生“红透专深”,这显然是不实际、不全面的。1957年12月10日,高等教育部、教育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指示》,规定在全国高等学校各年级普遍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全体学生和研究生无例外地参加学习。在学习“社会主义教育”课程期间,原应开设的四门政治理论课一律停开。这期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被政治运动式的“社会主义教育”所替代,失去了其应有的地位,也使教育目标形同虚设。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61年。
2.“整顿”时期的回位与蜕变(1961—1966年)
1961年4月,中宣部和教育部制定了《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见》,再一次强调政治理论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提出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任务是:向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帮助他们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他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去观察问题、研究学问和处理工作,不断了同现代修正主义、资产阶级思想和其他反动思想的影响进行斗争。在此基础上,1961年9月,经中共中央批准试行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针对前几年出现的“左”的偏差,重新规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目标是:“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愿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和一定的生产劳动、实际工作的锻炼,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这是建国以来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最完整的表述,它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1958年以来在政治与专业、红与专方面出现的偏差,对60年代前期高校的人才培养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以后,毛泽东关于阶级斗争错误理论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阶级斗争理论也被纳入高校学生的主课。这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又偏重于政治和阶级斗争的要求,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从1964年起,曾一度用“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项条件”来要求大学生,这种“高、大、全”的要求,显然不符合实际,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愈来愈背离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3.“文化大革命”中的严重挫折(1967—1977年)
1966年5月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使党和国家遭受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在“文化大革命”中,教育战线是重灾区,高等学校所遭受的损失尤为严重。在“停课闹革命”的号召下,从1966年到1969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在校学生的所有课程都被停开。
1970年下半年高校恢复招生,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也开始恢复。但必须明确的是,此时的政治理论课完全是处于从属甚至是否定的地位。从1970年至1977年间,政治理论课主要是围绕“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讲授一些内容受到歪曲的马列主义原著和毛泽东的著作。“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的需要,主张把各类大学办成“政治大学”,提出“知识越多越反动”,“宁要没有文化的劳动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反潮流英雄”、“半走资派的战士”、“反修防修的卫士”,等等。教学活动虽然开展了,但在“突出政治”、“政治可以冲击一切”的口号下,政治理论课完全是政治运动的工具,往往是以“革命大批判”取代上课。这一时期,是对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全盘否定。
三、重新定位时期:拨乱反正时期的新探索(1978——1990年)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使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也迎来了春天,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也更趋于具体化、科学化。
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行动指南。强调马列主义理论课是社会主义种类高等学校的必修课;教师必须教好,学生必须学好,各级领导必须管好。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拨乱反正的开始。但此时仍带有浓厚的“左”倾色彩。
198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并开始实施,这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指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教育,帮助学生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提高社会主义觉悟,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初步具有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2]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进行了拨乱反正,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1985年3月,邓小平郑重指出:“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3]培养“四有”新人培养目标的提出,就成为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的重大发展。
198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高校学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研究生,应当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渲染热心于改革和开放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渲染自觉地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应当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还要从他们中国培养出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4]这是党和国家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的新概括,不仅继承了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优良传统,而且根据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既规定了基础性的目标,又有层次性目标,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有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四、提升时期:深化改革中开拓新局面(1991年至今)
80年代末,由于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侵袭,由于“多年来,我们的一些同志埋头于具体事务,对政治动态不关心,对思想工作不重视”[5],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还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以至于发生了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危害。早在1989年3月,邓小平同志就敏锐地觉察到:“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6]“政治风波”之后,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说:“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7]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指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高校要“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现实问题,走与工农结合、与实践结合的成长道路,促进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增强学生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和一切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能力,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这是结合新情况、新形势,推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的新发展。
1995年11月,国家教委发布《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大纲》指出:“高等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这是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的一次极大提升。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从时代、战略和全局高度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四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最全面、最系统、最科学的表述,它标志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第1060页。
[2]段忠桥:《建国以来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历史沿革资料汇编》(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9页。
[3][5][6][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110页、第325页、第290页、第306页。
[4]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第122页。
责任编辑 梅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