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阅读教学的四个支撑

2009-08-24李苏红

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五壮士文本课文

李苏红

时下,打造富有实效的课堂已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共同的心愿与追求。我认为阅读教学至少要体现以下四个思想,才能达成教学的实效性。

一、工具为纬,人文作经,学生得“意”而不忘“言”

一般性阅读的主要功能是获取“文本的意义”,不是获取“文本的语言”。获取“文本意义”的阅读过程和获取“文本语言”的语言学习过程有着本质区别。阅读活动其实是读者对文本内容的“意化”,是“得意而忘言”的过程。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过程就是语言学习的过程”,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思想内容的同时,还需要理解语言,学习语言,包括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句子段落以及文本内含的语言知识。近两年,阅读教学一直存在一种浮躁现象,“得意而忘言”,这是语文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

阅读数学中,文本本身蕴涵的人文因素就很丰富,不需要教师过度开掘,过度煽情,就能对学生进行人文的熏陶;再者,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为感悟文本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多考虑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扎实有效地吸收内化语言,感悟文本表达的精妙,要在培养语感、整体把握、领悟读法写法上下工夫,特别是在运用语言上下工夫。比如在《猴王出世》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抓住“阅读提示”,自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么写的,发现语言的规律,学习表达的方法,品味经典的魅力。又如在《颐和园》的教学中,教师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让学生随着文字移步换景,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体会颐和园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经线纬交织,学生“得意而不忘言”,教学目标也得到定位、落实。

二、多元解读,准确把握,学生得“异”而不忘“本”

文本解读的过程也是教学设计的酝酿过程,许多优秀教师的经典课堂来自于他们高超的文本解读本领。注重文本解读确实让阅读教学走向了高效,走向了个性。由此看来,文本解读确实为当前的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语文课程标准》在阐释语文教育的特点时,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表明了语文新课程在解读作品的策略上,发生了由过去按照教参的“定论”强制灌输的“一元解读”,到现在倡导在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基础上的“多元解读”的变化。作者并不是文本唯一的解释者,学生也可以质疑,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异见”。然而,是开放还是回归?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开放,二是回归。开放是说,文本对每位读者都是开放的,每位读者可以凭直觉或语感解读文本,文本所固有的可能性始终对每位读者开放。但由于信念、特质、能力、眼光等的不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即便是对同一文本也可以作出不同的解读。这也从另外一个层面说到了解读的个性化问题。开放还应有一个“度”,当超过“度”的时候,我们就要回归。回归到哪里?文本本身!我们对文本的解读不能脱离文本而进行!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

如《落花生》一课,文本的价值取向是教育人们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有的孩子受文中父亲一段话的影响,认为不可以做桃子、石榴和苹果那样的人;还有的孩子觉得桃子、石榴、苹果不仅对人们有用,而且乐于展示自己的才华,敢于大胆地推销自己,做这样的人有什么不好,甚至贬低像花生那样的人。在以文本为话题的聚会里,面对这样的文本解读,教师不要忘记对学生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归到“做苹果、桃子、石榴、花生那样的人都可以,但一定要有用”这个本位上来。

许多教师都反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不好上。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诸如这样的问题:五壮士为什么跳崖?为什么不投降?教师觉得不好回答,因此纷纷建议删除这篇课文。其实这篇课文并不至于不能上,而是教师没有找准文本价值取向的支点,这个支点就是五壮士在子弹打尽,石头砸完,陷入绝境时选择跳崖不仅是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壮举,更是以这悲壮的方式向敌人作最后的宣战。他们跳崖时高呼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不是对敌人最有力的还击吗?那惊天动地、坚强不屈的声音不是对敌人最强大的震慑吗? 某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对文本的解读和处理自然到位,也很独特。很好地把握“最后宣战”这个支点,并联系下文的两个口号,采用追问的方式:子弹打完了,石头砸完了,还能和敌人作战吗?五壮士以什么方式向敌人作最后宣战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敌人听到会怎么想?“中国共产党万岁!”人民听见会怎么想,怎么做?层层推进,成功地帮助学生解读了五壮士跳崖的历史意义。可以说,当他们再遇到像“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类文本时,该会怀着怎样的一种深情去聆听作者那泣血的声音啊!学生的品味感悟的能力,正是在解读文本中积累、磨砺、提升、内化而来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有效地帮扶学生解读教材文本,在不失文本真味的前提下让他们获得别样感受,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课堂才是深刻的有效的。

三、总结学法,点滴渗透,学生既得“鱼”又能“渔”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就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孔子言:“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的“一”不正是学法吗?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离开教师这根拐杖而“反三”,对所学知识才能触类旁通。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教学实践也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学生有“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意识和能力是可喜的,如果只知道羡鱼,而没有结网的意识或捕鱼的能力就值得深思了。

当前教师们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往往注重对文本的开掘,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或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下工夫,大量引进课外学习资源,以求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他们很少考虑,甚至忽略学法的渗透、指导、总结,即使在观摩课中,也很少看到把学法贯穿于过程中的设计思路。笔者在南昌听的18节阅读教学观摩课中,只有两节注重学法的指导,一节是北京孙老师上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节是浙江王老师上的《猴王出世》。在《猴王出世》这课里,王老师不仅教给学生精读、略读、跳读、浏览等多种学习方法,还指导学生根据句子语言规律读出节奏和韵律。由于掌握了方法,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读出了古典白话文的味道,品出了经典的芬芳。

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方法的扶持,为了使学生学会读书,笔者将阅读的方法编成顺口溜,指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阅读:初读课文扣课题,不识字词查字典,关键词句划划线,主要内容讲一遍;二读课文理思路,段落层次分清楚,质疑问难勤思考,理解段意定中心;三读课文抓写作,课文特点找一找,这样写法为啥好,作为范文要记牢。当然,阅读的方法还要根据不同体裁的课文而定。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经常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方法,在全班交流,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超越文本,适度拓展,学生得“近”也求“远”

新课标非常重视搜集、处理、利用信息能力的培养,要求“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在教学中,适当引进相关课程资源,如对原著的拓展阅读,对作者的拓展阅读,对课文背景的拓展阅读等,做得好,会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促进语文学习,有锦上添花之效。特级教师庄永洲在教学《怀念母亲》一课时,课始播放介绍作者季羡林的录像,为学生亲近文本作了情感上的铺垫,也为他们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打下基础。在《怀念母亲》的文中,季羡林对母亲的早逝是痛彻心扉的,基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就是成人也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这种彻骨的丧母之痛。何况是一个小学生呢?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会“真想随母亲于地下!”以及他老人家为什么几十年如一日地怀念母亲。庄老师在此处提供了两份补充材料给孩子们阅读,这两份资料的引入不仅成功地解决了课始学生对课题的质疑,而且进一步满足了学生对作者了解的需要,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促进学生和作者的情感共鸣。学习最后一段后,庄老师用课件展示季羡林在2006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时的动人情景,当画面中的主持人饱含深情地宣读庄重、典雅、凝练、华美的颁奖词时,在座的师生灵魂都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大家对这位一生爱亲人、爱朋友、 爱祖国的国学大师和学界泰斗产生了崇高的敬意。课后,老师还推荐学生阅读季羡林写的两本书,让学生跳出书本,走向更为广阔的阅读时空,延伸了课堂教学的生命。

猜你喜欢

五壮士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对话“你我他”:深度解读《狼牙山五壮士》之魂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语文(S)版第九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暨《狼牙山五壮士》公映6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