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课内与课外的密切关系及重要意义
2009-08-21王丽
王 丽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此,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也有著名的论断:“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如何理解这一教学思想和总体目标呢?在语文教学中,不能把“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看作最终目的,而应充分发挥教材的“范例”作用。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即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读书的浓厚情趣,训练学生的观察、思维、分析、归纳、表达等综合语文能力。在此,根据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浅淡对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宗旨而必须处理的好几种关系的认识。
一、将课内“学”与课外“行”统一
将课内“学”与课外“行”相统一,即在学生课内明理的基础上,指导课外的行动,陶冶情操,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将“学”与“行”、“学”与“用”,“智育”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落到实处。比如,第一册语文课本中《看企鹅》一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应让学生懂得“在公共场所要讲文明、守秩序”的道理,并且联系班集和学校已经或将要组织的集体活动,比如学校体操比赛、“六一”文娱节目演出等,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以约束指导他们的行动。还推广到校外,如乘公共汽车、参观游览、游园等活动,要求学生争做“文明”小公民,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和习惯。犹如叶圣陶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二、将课内“已知”与课外“未知”结合
将课内“已知”与课外“未知”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有时会提出与课堂内容无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奇思突问,教师既不能置之不理,以免挫伤了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又不能偏离教学内容而去解释学生提出的“异问”,更不能训斥学生,伤害其自尊心,最好采取“鼓励、褒奖、疏导”等办法,及时地将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向课外书籍,并指导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例如,教学《少年闰土》、《草船借箭》、《卖火柴的小女孩》、《狱中联欢》等篇目或节选改编后的课文时,可结合学生对故事情节好奇或提问,引导他们阅读《故乡》、《三周演义》、《安徒生童话选》、《红岩》等名著或其中的相关章节。再如学习《奇妙的眼睛》、《电脑管家》等课时,及时推荐有关的儿童科普读物;教学《爱迪生》、《詹天佑》等文时,可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人物传记,学写读书笔记等等。总之,结合语文教材,因势利导,利用学校图书室或其它途径,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广泛而适宜的课外读物。这样,不仅能促进语文教学的深化,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拓宽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尤其是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具有深远意义。
三、将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结合
将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结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激发学生学好各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既有相对独立性又与其它学科相联系,这也符合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和相对认识论。学好语文也有助于学好其它学科;学好其它学科,对学习语文不无裨益,各学科之间的知识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发现语文与数学、历史、地理、自然、音乐等学科之间的“知识网络”,使各学科的学习相互渗透和促进。
比如在教学《南湖》一课之前,先让学生参看历史课本中《开天辟地的大事》。学生在了解了党的一大有关知识后,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学习课文时,学生便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南湖”为什么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理,学习《鲸》、《爬山虎的脚》、《鸟的天堂》等课文时,可让学生查阅自然课本中与之有关的章节;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诗歌时,可配上悦耳的轻音乐朗诵,甚至让学生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而翩翩起舞。这样,注意语文和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科的知识点相互渗透、补充,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乐,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其积极性,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围绕小学语文大纲要求,认真钻研教材,备课备人,联系学生实际,处理好教与学、学与用、课内与课外等各种关系,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能使语文教材成为真正的“范例”,并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至高境界,从而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优良素质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