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脚踏实地 创造辉煌

2009-08-21朱志敏

学周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双向交流信任师生

朱志敏

踏进九月的校园,我迎来了又一届初一新生。面对54张幼稚、好奇的面孔,我深感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我给自己三年的班主任工作制定了不同的目标:初一年级抓好养成教育,使学生尽快从小学生向初中生过渡;初二年级培养学习兴趣,避免两极分化;初三年级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中考意识及浓厚的学习氛围。

一、熟悉和掌握学生的特点,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交朋友

心灵彩桥的建立,要求教师不仅应是知识的传授者,智慧的启迪者,更应如慈爱的父母、知心的朋友……在班级工作中,作为班主任,自己对待学生时,要注重严爱分明。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在学习和纪律上,一定要严,在生活和其它方面要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比如:放学路上要小心,天冷了要多穿点衣服,学习上有什么困难等等。多跟学生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困难,并尽量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学校组织的一些学生的集体活动班主任要多参与,如运动会,元旦联欢,艺术节,素质基地学习等,从而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求知欲望高,对什么都感到新奇,都要问个为什么,特别是有吸引力的活动,他们很感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激励兴趣、提高能力,并且能使教师走到学生中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二、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陶行知先生曾经告诫我们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如果教师随意怀疑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引起学生内心的愤怒和反抗,造成师生之间的情感对立,那么教育就无法奏效,尊重学生,才能满足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例如:我班有个男孩学习不努力,上课不守纪律,随便说话,做小动作,下课打闹,同学们总告他的状。但他聪明伶俐,特别爱劳动,每天不管是不是他值日,他都主动拿起笤帚扫地,拿起拖布拖地。有一天课间我和他闲聊,我说:“你是个爱劳动的孩子,而且又那么聪明,如果能自觉遵守纪律、爱学习那多好啊!那样同学们会更喜欢你的,你一定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没想到从此以后他劳动更积极了,课堂纪律、学习都有明显的进步,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经常和他一起玩耍的调皮学生都有了进步。其实,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的地方。我们应抱着“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宝矿”的心态去细心地发现学生潜在的优势,并想法设法创设条件,提供机会,鼓励孩子战胜自我,大胆实践,使这种潜能转化为孩子现实的能力,并逐渐增强、扩大……教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帮助者,鼓励者,在一路的共享欢乐,共渡难关中,老师的心和孩子的心就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三、信任学生,给学生坚强的后盾

信任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用真心之犁去耕耘学生心田,必须遵循由点到面,由浅及深的规律。若忽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则两者间缺少平等相待、倾心交流的氛围。双向交流是师生双方心与心的相知、相融和相通的途径。在实践中,我们教师哪怕是给学生一个饱含爱和信任的眼光,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会“感光显影”。信任学生,特别是那些犯过错误的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他们消除隔膜,化解对立情绪,给他们多一些理解与宽容,就可以化消极为积极。教师只有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加强双向交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以心交心,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建立彼此的默契。

教育是一个曲径通幽的过程,教师犹如在一条长满荆棘而又开满鲜花的小路上默默穿行。它用曲折磨练你的耐心,用荆棘磨练你的意志;它又会在你不经意间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用鲜花奖励你的成功。为了成功,让我们立足三尺讲台,永不后悔!

猜你喜欢

双向交流信任师生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麻辣师生
信任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