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建国与“靖江模式”

2009-08-21吴明华

决策 2009年7期
关键词:刘建国靖江苏南

吴明华

“靖江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路径,就是‘一个集中、一个同步,集中办工业园区,同时在科学发展观下,同步推进城乡建设、生态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

刘建国压根就没想到,自己在知天命之年,会与一江之隔的靖江结下不解之缘。

在来到靖江之前,时任江阴市委副书记兼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的刘建国,曾一个人开车到对面的沿江岸线转了一圈。当时,江北沿岸的荒草丛生与江南的如火如荼,形成强烈的反差,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年之后,他跨江而过,成为这片土地的主政者。

在上任后的第一次全委会上,当刘建国提出“主要经济指标5年翻3番,2008年人均苏中第一”的目标时,台下的干部们不禁笑了,“原来又来了个吹牛皮的”。

面對这位雄心勃勃的新书记,发展信心陷入低谷的靖江人投以怀疑的目光。靖江人曾经一度把靖江的落后,归咎于长江天堑。然而,在刘建国看来,跨越长江天堑,将这片潜力无限的土地发展起来并不成问题。如何在发展中避免苏南发达地区走过的弯路,探索出一条新的“靖江模式”,才是他的使命所在。

改变从“人”开始

2008年,靖江经济从原先的苏中第7一跃成为苏中第1,赶上了苏南第二梯队的发展水平。这样的跨越,靖江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对于5年前的靖江人来说,这是不可想象的。

5年前,靖江经济跌入谷底,主要经济指标甚至不及江对岸江阴的五分之一。经济上的巨大差距,让靖江人一度感到气馁和茫然。

“2003年刚来时,我发现靖江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济上的差距,2003年靖江跟江阴相比,经济上相差10年;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党员干部想发展、干事业的激情和实干精神,跟苏南干部有很大的。差距。”刘建国告诉《决策》。

此时的靖江,不仅政府供养的人口多、效率低,而且干部群众的士气非常低落。只有首先解决了人的问题,才能为发展创造—个比较好的环境。

“一年打基础,两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五年大跨越”,“学赶苏南,后来居上”……刘建国到靖江后,首先为靖江人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目标。“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没有目标都是不行的,必须通过目标导向来鼓励和引导人。确定了目标,才能带领团队努力奋斗,激励他们去奋发超越。”

这些目标在靖江人看来却是一个不敢做的“梦”。

“为什么我敢做这个梦?靖江处在工业化早期积累阶段,这个阶段的增长率一定是非常好的。我在苏南经历过这个阶段,所以自己心里比较踏实。靖江肯定能快速发展,根本不用怕。只要各方面组织好,5年再造3个靖江不会有什么问题。”刘建国的这种自信与魄力,让靖江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振奋。

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会的文化氛围如何,对一个地方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改变靖江人的精神面貌,刘建国用一年时间,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参与讨论,并提炼出了新的靖江精神,“聚沙成洲、奋发超越”。

靖江是长江泥沙沉积起来的移民城市,有人曾这样总结靖江人的气质,“包容但不宽容,能吃苦但不能吃亏,开放但不够大气,精明但不够高明”。“跟苏南相比,人的精神面貌是突出影响靖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刘建国希望通过倡导新的靖江精神,来营造团结、务实、宽容的文化氛围,推动靖江人的观念和精神面貌逐步发生变化。

“我们对干部的考核指标非常明确,不用宏观的统计数字,只用税务部门提供的工业开票收入和税收,再根据银行存款、YAk用电量等K41指标来综合考核。”在刘建国看来,只有提高了干部的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形成一种务实干事的环境,才能在经济上跨越长江天堑。

“新发展不能走老路”

“苏南在发展过程中有两个问题:一是所有制形式过分单一,以集体经济为主;二是布局分散,市镇村组户‘五个轮子一起转,‘村村点火、处处冒烟。”长期在苏南工作的刘建国,对“苏南模式”的弊端有着切身的体会,“靖江这一轮发展不能再走这种低水平分散布局的老路,而要在科学发展观下,发展模式更优,发展姿态更好,发展速度更快。”

2004年,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调研和思考,刘建国决定走集中发展的新路子:撤销所有乡镇工业园区,集中力量建没两个省级开发区和四个市级工业园区。并规定,所有工业用地指标和新上工业项目全部集中到市里,镇村一律不再兴办工业。

通过集中办工业、发展集群产业和集约利用资源,使得工业化和城市化、生态建设,能同步推进,刘建国希望探索出一条批判继承“苏南模式”的“靖江模式”。“靖江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路径,就是‘一个集中、一个同步,集中办工业园区,同时在科学发展观下,同步推进城乡建设、生态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这一轮发展模式调整最大的就是走集中模式,好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能够同步推进,一个园区能推动一个城镇,污染治理也可以采取集中治理的办法,产业集群也更容易形成。”

这个对传统乡镇工业模式具有颠覆性的决策,一出台就遭遇到不少争议和阻力。特别是很多乡镇干部不理解,认为工业全部集中到市里,乡镇怎么办。

面对这些阻力,刘建国采取了两手策略:一方面,把他的理念灌输给人大、政协的领导,让他们去乡镇调研,有了结果后再通过他们去统一乡镇的思想,这样就能争取到更广泛的支持;另一方面,提出“市镇联动”的概念,乡镇可以在开发区内设立“区中园”或“区中村”,乡镇引进项目的税收可以按比例分成。这样不仅消除了乡镇的顾虑,也很好地调动了乡镇发展的积极性。

靖江要同时推进2个开发区和4个园区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此时,靖江的财政入不敷出,连基本的财政吃饭问题都还没有完全解决。刘建国刚到靖江时,想给公务员加工资,需要9000多万元,但财政只能拿出4000多万,最后费很大的劲才解决了5000多万的缺口。

在这种情况下,靠财政投入根本不可能。钱从哪里来,这是刘建国要解决的最大难题。

长期主管开发区建设的刘建国,把资本运作的先进理念运用得得心应手。“刚开始时,开发区向银行贷款很困难。我们招企业来担保,跟企业合作来搞基础设施建设,边开发边建设。”

一方面用企业的理念进行资本运作,另一方面大力盘活政府资源。“政府其实有很多资源可以经营的,要善于把它们经营好,把资源转化成资金。”刘建国先后组建了一批投融资公司,把国有企业、土地、政府办公大楼等政府资源,都统统登记到国有资源经营公司里。用这些资源来进行市场化运作,这样就很好解决了钱的问题。

寻找靖江优势

对于靖江而言,长江是经济发展的天堑。苏南苏北就一江之隔,但位差非常大,形成非常明显的经济断裂带。落后往往可以转化为后发优势。“原来靖江发展完全受制于长江,现在将会受益于长江。”刘建国认为靖江的最大优势就是长江。

作为长江下游岸线资源最丰富的地

区,靖江境内的52.3公里长江岸线被誉为“黄金水道中的白金岸线”。其中条件优良的深水岸线达35公里,非常适合发展大用水量、大运输量的重型工业。

“产业布局雷同是区域竞争中,非常突出的问题。靖江不能什么产业都去发展,而是要考虑到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培植自己的优势产业。”针对靖江的沿江优势,刘建国提出“以港兴市、港城相依”,并且将它上升为靖江发展的主战略。

经过比较筛选,靖江确定了船舶、特色冶金、能源、糧食、木材等五大临江产业。“在沿江开发中,化工、水泥等污染性强的产业我们都不做,集中围绕五个产业来构建我们的临江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发展,以集群发展来形成地方的优势产业。”刘建国希望利用长江,打造国际性制造业基地和先进的物流基地。

船舶产业历来是靖江的支柱产业,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过去局限于单个造船企业,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

2003年之后,船舶行业步入鼎盛时期,靖江造船业发展迅速。“沿江很多地方都在发展船舶产业,我们的优势是见识早、动手快、起点高。”对于船舶工业,刘建国在江阴时就做过认真的研究,曾经到发达国家考察过很多先进的造船厂,对船舶行业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了解颇深。

除了做大做强现有的造船厂,刘建国把重点集中在配套产业上。2005年,靖江市在开发区内规划建设船舶配套产业园,引进了一批船舶配套产品生产企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2009年第一季度,靖江的造船完工量占到全国的19%,江苏的40%。船舶产业占靖江经济总量的40%以上。刘建国的目标是,到2012年,集群造船能力达到1000万载重吨,经济总量力争达1000亿,元。

船舶产业的崛起,不仅使靖江成为继上海、大连之后的全国第三大造船基地,也成为带动靖江跨越式发展的最大引擎。

心路的磨练

2004年底,靖江和江阴阳光集团合作,联手进行一个庞大的滨江新城建设计划。这个原本被刘建国看作是靖江发展中的得意之笔,却意外地遭遇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波折。

新城区规划面积13.8平方公里,差不多等于新建一个靖江城。如果单凭靖江一己之力,要想在几年内全部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刘建国引进了全球最大的毛纺企业——阳光集团,联合组建投资开发公司,利用企业雄厚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不但没花一分钱,对土地开发上市后的收益,还可以按比例分成。

“这种政府主导下市场化、企业化的城市开发建设模式,不仅有效化解了城市建设的资金瓶颈,而且可以将效果与效益统一起来。”刘建国对城市建设曾作过专门的研究,在他看来,中国的城市建设从理念到操作,都存在不少问题。理念上是过度现代化,追求高大全,非常奢侈和浪费;操作上,政府只讲效果不讲效益,只求好看,花多少钱则不在乎。

“企业讲效益,所有的投资都要进行成本核算。企业从经济角度衡量,而政府从效果角度来考量,这样就能把效果和效益有机结合起来。”这种在刘建国看来一举双得的新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却出人意料地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有些人对这种模式不理解,对企业投资进行城市建设存在很多质疑。在城市建设中,江阴方面与靖江本地人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利益上的冲突。而那些被拆迁群众的反对则更为激烈,他们甚至把刘建国看作是“拆迁狂”。

所有矛盾的焦点,都集中在了新模式倡导者刘建国的身上。一时间,网络和手机短信上,流传着很多对他的诬蔑和人身攻击。也有人不断写信到中央和省纪委告状,更有甚者上街散发传单。刘建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不过反过来看也是好事,使我的心路经历了磨练。我一参加工作就当了干部,整个经历非常单纯,没有经受过很大的舆论和其他方面的冲击。所以,这几年对我的心路是一个很好的完善,使我能够承受各种复杂的局面。”刘建国告诉《决策》。

尽管心里很委屈,但刘建国觉得也能理解。因为他是外来干部,做的一些事情和以前完全不一样,很多人是以过去的眼光来看待发展,在没有理解以前存在种种疑惑,这很正常。“对于反对的声音,不要抱怨,也不要去追查深究,更不要让它影响你的情绪。关键是自己要想清楚,坚持地去做,要经得起时间、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在刘建国看来,一个地方的主政者就要有这种心态。

猜你喜欢

刘建国靖江苏南
Jinjiang Pork Jerky靖江猪肉脯
苏南年俗亦动人
靖江马桥镇把牢“安全第一关”
阅尽王城知桂林——独秀峰·靖江王城
马洲警侨联动——情暖海外靖江人
Interaction Solutions for Kadomtsev-Petviashvili Equation with Variable Coefficients∗
New Double-Periodic Soliton Solutions for the(2+1)-Dimensional Breaking Soliton Equation∗
苏南发展
苏南傩面具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