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众声喧哗等

2009-08-21敏等

决策 2009年7期
关键词:网民舆论

杨 敏等

“网事”并不如烟

杨敏

社会的痛感一强,燃点就低,网络上的情绪宣泄,将一个接一个的公共事件搅动得风生水起。

中国网民。痛感很强、燃点很低。2008年,他们关心国事、天下事;2009年,他们关注家事、身边事。

这一年的痛感更多来自于庸常生活,一些人为没保住饭碗叹息,还有一些人为没找到饭碗发愁。

全球金融危机中,珠三角、长三角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大量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因此失去了工作;610万大学毕业生,会同100万往届毕业生一起,抱着并不太高的择业条件,为一份工作争得“头破血流”;那些濒临破产的国企职工,再也享受不到国家执行十年多的政策性破产的庇护,从2009年起,他们的企业在清产核资以后,钱首先会用来还给银行,而不是用于安置职工。

就业一直都是个问题,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成为大问题。这一最客观的社会现实,已经以不同的方式投射到2009年的网络之上。

社会的痛感一强,燃点就低,网络上的情绪宣泄,将一个接一个的公共事件搅动得风生水起。今天,网络进入了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网民关注每一条逝去的生命,“躲猫猫”事件中的李荞明,杭州“70码”事件中的谭卓,石首事件中的潦远高;同情事件中的弱势人群,深圳女清洁工梁丽,巴东小镇姑娘邓玉娇;质疑公权力行事者的言行举止,房产局长周久耕,规划局副局长逯军,宜城市长周森锋;捍卫自己的直接利益甚至非直接利益,售票员倒票事件惊动铁道部,山东东明污染事件惊动国务院。

2009,网络进入“多事之年”,舆论焦点也正从城市向县域转移。此前很长一段时间,群体性事件和网络公共事件多发生在大中城市,以拆迁征地冲突为代表的重庆“钉子户”事件,以城管和游商矛盾为代表的洛阳倒枣事件,以厦门Px项目、上海磁悬浮项目为代表的城市污染事件,都不再是矛盾冲突的主题。承担更重发展压力,拥有强烈发展愿望的县一级,走向了矛盾冲突的最前沿。

传统行政文化的沉淀与吏治之痛,给县一级官员留下更大的腾挪空间,财权与事权强烈的不对称,更使县一级主政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而不是社会发展上。招商引资带来了环境污染,于是山东东明千人联名上书;城市发展需要盘活土地,造城过程中出现了一栋栋豪华办公楼,于是有了灌南县所谓的“惠民工程”——市民文化中心;吏治不严导致官员道德沦丧、公务活动失范,于是有了贵州习水官员嫖宿幼女案,有了湖北巴东招商干部丧命娱乐场所案。

县域维稳已经成为国家大事。去年11月以来,县委书记、县公安局长、县纪委书。记先后进京集中轮训,从另一个侧面昭示了中国的维稳新思路。县域,也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网事”多发之地。

除了舆论焦点的转移,2009年的网络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大趋势?

一年前的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民在线交流,从此,更多的官员摒弃了对网络民意的偏见,投身到网络问政的活动中去,官员博客、在线访谈,“潜水、拍砖”,越来越多的触网演练,必然推动着官员媒介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一年前的6月28日,瓮安事件爆发,这一标志性事件,既提供了一个审视转型社会基层治理的机会,也提供了一个解剖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应对的样本。瓮安事件一年之后,我们发现中国官员对于网络舆论,仍然停留在重视而不善于引导的阶段。

面对突发性的网络公共事件,官员还需要掌握很多的方法和学问,学会沟通,学会说服,学会主动设置议程,学会在网络空间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

毫无疑问,在众声喧哗的年代,对于网络公共危机的应对之术,在基层官员群体中既有潜在的需求,更有巨大的市场。

网络舆论冲击波

杨敏

在网络舆论压力下,没有比说出真相更好的應对方法,从这个角度说,“前事”并未成为“后事”之师,瓮安事件之后的多次网络大事件说明,网民距离真相越来越远,而不是越来越近。

“拒绝采访或者‘无可奉告就真的可以平息事态吗?”,6月27日21:20分,一位湖北恩施的网友在新浪上跟帖,质问保持沉默的29岁市长周森锋。

7个小时,4015条评论。这篇题为《湖北宜城29岁市长拒采访想平息事态》的报道一经网上发布,周森锋又被新一轮舆沦洪流淹没。背景门、抄袭门、打伞门、香烟门,继21日当选湖北宜城市长后,这位饱受争议的“80后”,被嘈杂的网络舆论推进了一扇前途未明的“旋转门”。

6月,网络大事件层出不穷。距离宜城不远的湖北石首,也因为一个年轻厨师的非正常死亡,在网络上发酵出一种莫名的社会情绪。整整8天时间,处在舆论焦点的石首市政府压力千钧。

当然,周森锋不是第一个被网络舆论“击中”的官员,石首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被网络民意质疑的政府。在一个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官员仕途和政府治理都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从质疑出发

如果时间拨回到一年前,2008年6、7月问,正是瓮安事件发端之时。

此后一年,网络舆论一直处于井喷状态,周久耕事件、售票员“倒票”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杭州飚车案、邓玉娇案、湖北石首事件以及新近发生的东明化工污染事件。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看似嘈杂的网络舆论洪流,归根到底汇聚成了一句话——“我不相信”。网民不相信深圳警方关于清洁女工梁丽涉嫌盗窃证据确凿的调查结论;不相信杭州警方关于飚车时速“70码”的鉴定;不相信巴东烈女邓玉娇案能够得到公正的司法裁决;不相信石首年轻帅气的厨师会自杀身亡;更不相信一个29岁就当上市长的年轻人会没有后台。

质疑,成为所有网络公共事件发生演化的逻辑起点。那么,从这个起点出发,一个事件究竟需要具备哪些要素才能推演成震动全国的公共事件?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在接受《决策》采访时分析说,“近期发生的所有网络大事件,反映出官民关系、警民之间、贫富差异、城乡差异,以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社会基本面的矛盾”。他认为,事件中强烈的社会身份冲突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共性特点,“事件冲突的一方强势,比如富人、有权力的人;另一方是弱势,比如儿童、女人、农民等”。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陈昌凤教授的观点与之不谋而合,“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观察,所有网络大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身份悬殊,社会地位的高和低,社会财富的多和少”。她认为,地方政府只有深入网民关注的话题里去,才能找到一个事件成为公共事件的原因。

众声喧哗,到底谁在“说话”?网民到底关注哪些话题?

陈昌凤认为,从社会分层来说,网民处于社会金字塔的底座,“社会地位不高,经济收入不高,受过一定教育,有强烈的参与愿望。这些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涉公、涉富、涉腐的话题非常敏感。“谁有钱我反对谁,谁有权我反对

谁”,这样的心理在早前发生的哈尔滨警察打人致死案件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起初,网络舆论一边倒地谴责6名警察,但当网上传言冲突中的青年有高官亲属背景时,舆论发生了惊人逆转,警察成了舆论同情的对象,死亡青年则变成了网民眼中的“恶少”。“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最大的社会冲突就是阶层之间的冲突,网络公共事件就是这种社会结构特征在网络上的投影。”陈昌凤说。

除了具有强烈社会身份差异,与网民利益相关的话题也容易演化成公共事件。陈昌凤认为周久耕事件之所以掀起那么大的舆论热潮,其本质还不是一种官民冲突,而是利益冲突,房管局长周久耕要惩处低价销售楼盘的开发商的言论,与期盼房价下跌的主流民意背道而驰,网民通过“人肉搜索”找出他抽天价烟、戴名表的照片,撼动了他的权力基础。

社会身份冲突、利益冲突,构成了网络大事件的基本要素,那么,这些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的吗?

在喻国明看来,无论是瓮安事件:躲猫猫事件还是石首事件,虽然都是个案,但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有多个类似事件的积累,造成了内在心理上的一种压力,碰到一个事由正好爆发出来。这种爆发看似偶然,但此前一定有社会矛盾激化的前奏和铺垫。的确,瓮安事件背后有矿业开采引发的社会矛盾;石首事件背后,有当地毒品走私活动对社会心理的冲击;周久耕事件,则是公众对城市畸高房价的一种怨气的发泄。

既然网络公共事件发生都有规律可寻,那么,政府究竟有没有对此做好准备?

网络舆论场

6月27日,各大门户网站推出了一则温家宝总理批示调查山东东明污染事件的新闻。—个县的污染问题为何惊动了总理?

6月17日晚9点半,网友“春苗”在凯迪社区发表了《东明县几万人突发性患甲状腺肿瘤》的帖子。“春苗”称发表此帖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派人来彻查东明县患甲状腺肿瘤的原因,以及责令相关化工企业停止排放污水。

这是东明百姓在过去3年中,与相关部门沟通3次未果后采取的网络救济行动。一份1441人联合签名的“请求书”一经网络发布,很快让东明污染事件进入了总理视野。

领导批示——彻底清查——事态平息,学者孙立平将这种现象概括为“不危害稳定不反应”的治理逻辑。他指出,一些地方政府有“三个不查”:老百姓不去堵路不查、领导不批示不查、媒体不揭露不查。这种现象背后,是多少年来形成的一种政府行为逻辑,无论是民众反映的问题,还是媒体披露的问题,只要没有对“安定团结”构成威胁,就不当做一个问题。“抓大放小”的施政习惯,难免将小事拖大,把大事拖炸。

与此相对应的,是政治生活中越级解决基层问题的现实窘境。喻国明说,“买火车票的问题也要总书记来讲话批示,一个警察的违纪问题也会引起公安部领导亲自关心,一旦这种事情成为一种工作惯例的时候,也就给民众一个反向激励,一定要把事情闹大,寻求高层关注才能获得解决。”

显然,传统的信访渠道远远不能满足百姓“上书”中央的愿望,于是,“信访不如上访,上访不如上网”。网络所引起的舆论关注,突破了地区、行业限制,一呼百万应。网络把微人群、微力量聚合起来,爆发出巨大能量,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场。正是网络的这种“通天之术”,让山东东明污染事件,山西运城交警撞伤民工事件找到了对接高层的传播接口,最终促成当地政府调查解决。

一边是网络公共事件风生水起,另一边却是一些地方官员对网络传播时代的规律浑然不觉,应对网络舆论压力束手无策。

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尹韵公指出,在信息化时代,实际上形成了两个舆论场,一个是由报纸、广播、电视、期刊等媒体形成的传统舆论场,另一个是由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形成的新兴舆论场。

诚然,在官方舆论场中,政府仍然能够控制“由谁说”和“说什么”;而在網络传播中,政府的“把关人”作用已经非常有限,应对网络公共危机的手段也很缺乏。对于网络,一些基层干部非常无奈地概括为“三个进不去”:基层党组织“进不去”,思想政治工作“进不去”,公安、武警等国家强制力“进不去”。

国家行政学院刘峰教授在接受《决策》采访时指出,政府面对网络舆论的冲击和压力之所以很被动,之所以很无奈,其根本原因既在“网上”,更在“网下”,既在“方法”,更在“观念”。“某些政府官员面对一些可能诱发公共事件的问题看不出苗头,看不出倾向,看不出问题背后的民意和诉求,以至于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小事件变成了大事件。再之,事件发生后,有些官员不善于积极应对,结果情况越来越糟糕。”

面对网络舆论冲击,地方政府陷入了“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尴尬,这些尴尬在现实危机应对和处理中又有哪些具体表现?

失败的危机干预

2009年6月28日,距离瓮安事件整整一年。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经历过多次网络舆论冲击,拥有如此多深刻教训的基层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中有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一个非常小的观察视角,或许可以给出答案。

从瓮安事件中的“俯卧撑”开始,整整一年中,又出现了云南“躲猫猫”,杭州“70码”等网络词汇。在这类无厘头式的调侃背后,是网民对一些政府官员应对舆情危机拙劣表现的嘲讽。

中国科技大学科技传播系副教授方刚认为,“现在最关键的问题还不是官员不了解网络传播的特点,而是他们对公众追寻真相的能力估计不足”,网络是技术化的民主手段,在网络公共事件中,网民能够根据各方面的信息得出一个比较理智、符合逻辑的推导。如果政府部门的解释不符合事实真相,只会导致公众想象力更加丰富,因此,企图通过一些技巧来掩盖公众对事实的了解,在网络时代已经不管用了。

的确,网民不需要太多智慧,仅仅根据常识就能够判断,一个身体强健的年轻男子不可能在“躲猫猫”游戏中丧生;时速70码的汽车在马路上也不可能将人撞飞20多米远。如果说对“华南虎照”真伪的鉴定还需要一些专业技术,那么,对上述事件真相的揭示仅需常识。面对“躲猫猫”、“70码”这一类政府部门的“权威”发布,更强化了网民的质疑习惯,而当每一次质疑都对了,政府的公信力必然受到挑战。

在网络舆论压力下,没有比说出真相更好的应对方法,从这个角度说,“前事”并未成为“后事”之师,瓮安事件之后的多次网络大事件说明,网民距离真相越来越远。而不是越来越近。

滞后、被动,一直是基层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两大顽症。相较于2008年发生的瓮安事件、周正龙事件,2009年表现如何呢?

中国人民大学舆情研究所研究发现,“周正龙事件”是在发生后9天政府开始介入,“躲猫猫事件”是7天,“售票员倒票事件”是4天。客观地说,地方政府危机干预较之以往明显提速,但是干预的时机仍然滞后。

喻国明分析认为,危机公关和议题

管理的最优时间一般是事件发生后的12个小时内,必须做出回应和启动危机公关的预案。但是,政府多是在该事件成为网上舆情热点,在网民的情绪淤积到一定程度,舆论对政府极为不利的时候才开始介入干预,错过了引导舆论的良好时机。

而从干预的主体来看,多是越级干预,事件的直接相关主体往往沉默或者缺位。人们发现,“天价烟事件”的干预主体是南京市委书记,“躲猫猫事件”是云南省委宣传部,而“售票员倒票事件”是铁道部。“从目前很多舆隋热点的干预主体来看,由于基层本身的素质和公关意识不够,舆情事件到来时显得慌乱和不知所措,网民的呼声要求更高级别的回应,事实也是只有高级别的回应才能推动事件解决”,喻国明说。

信息发布的虚与委蛇,危机干预的滞后被动,这些问题究竟需要经历过多少次的“演练”才能够得到彻底改观?

今天,对地方政府来说,网络公共危机应对技巧与策略已经成为热门学问,一方面,官员们在慢慢习惯在媒体注视和舆论监督下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处于新媒介时代的官员,也需要懂得民意监督实际上是对干部的一种爱护。

说到底,没有监督和制约的岗位是高危的,没有监督和制约的发展也是高危的,惟有怀着一份对网络民意的尊重和感激,危机应对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周森锋的10天

王运宝

为什么会陷入“刚填平一个坑,又出现一个坑”的怪圈之中,周森锋本人和当地宣传部门,都没有找到确切答案。

一次市长选举竟然引发一场舆论风暴。

对于风暴的冲击力,没有任何人预料到。风暴的中心,是一位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的29岁县级市市长——周森锋。

1个周森锋,3亿中国网民。从6月21日开始,网络、报纸、电视、杂志、广播、手机等所有媒介,围绕不同的议题设置,掀起众声喧哗的一波又一波高潮。相对于官方公布的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周森锋简历,网民开始了一场“舆论追击战”。

更让当地宣传部门感到疑惑的是,周森锋当选市长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我们只是个小地方,很久没出现过这么多媒体来采访的情况了。”

那么,围绕周森锋,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次网络舆情又将会改变哪些层面?

骤起

时间拨回到6月21日下午,湖北省宜城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周森锋经过无记名投票,全票当选市长。

对于这样一次最平常不过的地方人大选举,不会引起任何媒体的关注。宜城新闻等当地媒体,以消息形式进行了发布。与宜城官方网站同步,楚天都市报网站的文章称“周森锋可能是目前全国最年轻的县市长”。值得注意的是,原本只是篇幅很小的一个报道,在被转载时,“可能”两字在标题中被删除。

6月21日晚上21:16,荆楚网第一个发出“全国最年轻市长”的报道。10分钟后,21:27新浪网转载荆楚网,“29岁清华毕业生当选最年轻市长”的标题,符合新闻传播的所有关键要素。“最年轻市长”自然成为首个议题设置。

因为时间关系,21日夜里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网友评论也不多。直到6月22日子夜0:41:25,新浪博客才出现第一篇关于周森锋的文章。10天后的7月1日,关于周森锋的新浪博客突破1000篇。

22日凌晨2:45,新浪网转载了《新京报》的报道。《新京报》是最早刊登的平面媒体,而且是连续性报道,此后的每一次议题设置,都能看到《新京报》跟进的报道。4:20新浪网再转载《成都商报》;6:59新浪网又转载《楚天都市报》。也就是说,在22日的太阳照耀大地之前,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新浪网已经发出了5篇文章。

宜城一武汉——北京,改变的不仅仅是地点,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22日早上8、9点上班后,更多网民开始看到“最年輕市长”的报道。不过,在最初的时间里,大多数网民对周森锋当选持理解态度。新浪网在22日早晨专门配发一个网络调查,“你如何看待29岁清华毕业生当选湖北宜城新市长?”有超过6成的人选择“理解,只要是按规定公开公正提拔的,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值得提倡。”人民网社会调查推出“你如何看待29岁周森锋当选湖北宜城市市长”的网络调查,有5000多人参与投票,选择“支持青年干部,他有能力当好市长”占到43.4%。

转折发生在22日上午10点之后。争议甚至是质疑汹涌而来:他有什么背景?他的父亲是谁?为什么那么年轻……这些传播于国内多家活跃论坛,各种版本的“背景说”也被一些网友演绎得活灵活现。

骤然问,周森锋被千万网友“推进”了第一道“门”——背景门。这是继“最年轻市长”之后的第二个议题设置。

从此,周森锋坐上了舆论“过山车”。

22日上午,在天涯、凯迪、百度贴吧等论坛,陆续出现网友的“人肉搜索”结果,周森锋的很多个人资料被公布。

其中,第一个主题是“周森锋的父亲是谁?”网络搜索与媒体探访同步进行。经过实地探访,发现周森锋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同时,周森锋妻子霍焰的家庭背景也进入了媒体和网友的调查视野。

从周森锋父母和岳父岳母那里没有找到任何值得关心的“背景”后,一些网友援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质疑周森锋工作未满5年,而且没有基层工作经历,“什么是基层,副市长算基层吗?”更进一步,周森锋的妻子霍焰“担任襄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消息出现。

按照地方公务员一般的仕途逻辑,一个人要从科员升到处级,至少要在40岁以上。从宜城政府网上可以看到,在宜城市现任的副市长中,年龄最大的49岁,年龄最小的也37岁。周森锋的经历可谓奇迹,由此,网友发出质疑“政绩何在?”

尴尬

22日上午,周森锋自己上网看了消息,当然,也看到了这些质疑。“我当时就决定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了。”周森锋在22日与媒体交流时说。同日,最初发布这一信息的宜城市官方网站和楚天都市报网站,都应宜城市委宣传部的要求,删除了这一消息。

22日下午,在襄樊市委宣传部的协调下,周森锋赶赴武汉公关,并于深夜接受新华社湖北分社的独家采访。周森锋说:“真的不想成为新闻人物。”“我现在的压力非常大,从保护一个青年正常成长出发,我希望媒体少些对我的关注,给我更多的工作和思考时间。”这是剧森锋对外界做出的唯一回应。

同样在22日上午,当年负责引进周森锋的襄樊市委组织部人才科李主任接受媒体采访说,襄樊市和清华大学签订有人才与科技全面合作协议书,从清华大学等知名学府引进高素质人才,是襄樊市人才兴市的一个战略。他再三解释,引进周森锋和引进其他人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按照规定进行的。周森锋更没有什么背景,老家是在农村。

对于一些网友援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质疑,宜城市委宣传部一位科长表示,满5年时问

的规定,只差了几天时间而已。周森锋起点高,一开始就是副处级,现在仅仅变成正处,5年时间,只是正常的工作变动。再说,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提拔。

对于网友关注的政绩,是他在襄樊市建委工作的3年时间里,把建委网站建了起来。2004年襄樊全市除了政府网站,几乎没有像样的部门官方网站。2005年年中,建委网站开始正式运行。由政府官员和市民组成的行风评议小组,将建委网站评为第三名。周森锋对建委的员工说:要维护公众的知情权。“我们的信息公开内容比2008年5月1日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早好几年。”襄樊市建委一位工作人员对媒体自豪地说。

但是,当4年后周森锋当选市长后拒绝接受采访时,网民和记者高呼的也是:要维护公众知情权。

面对各种关于家庭背景的猜测,周森锋对新华社记者说:“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孩子,我能通过学习,顺利就业并走到今天的工作岗位上,如果说有什么‘背景,那就是父母的养育、母校的培养、国家日益开放和民主的育人用人机制。”显然,这种由新华社发布的正规语言式的回应,没有满足网民和媒体。

宜城市市委宣传部的一位官员坦言,他们之所以选择新华社回应质疑,是为了主导舆论走向。但是,在应对网友质疑时,当地宣传部门陷入了“刚填平一个坑,又出现一个坑”的尴尬之中。

6月23日,一篇网文掀起了更大的风波。

狂潮

23日上午10点,有网友匿名在百度“周森锋贴吧”发表了题为《最年轻市长论文抄袭》的帖子。发帖者称:“2004年周森锋就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于《商业研究》的《基于价值链的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一文,与2002年王宇、柯玲发表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论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章内容相似度超过50%。”

这是6月21日以来被讨论次数最多的一个议题设置——抄袭门。

23日晚,署名“木有下文”的网友,继续发表了题为《猛料:周森锋夫妇论文一个抄袭,一个欺诈》的帖子。该帖子引发了更多网友对两篇论文的对比和分析。在凯迪社区,“最年轻市长周森锋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涉嫌抄袭”的转帖,截止7月1日零时,点击数超过9万,回复帖子有80页之多。在清华大学学生和校友云集的水木社区BBS上,更多的问题被找了出来,其中包括多处英文拼写错误。

24日,周森锋的母校清华大学方面获知周森锋论文涉嫌抄袭的情况。媒体一致的报道是,校方非常重视,但核查需要一个过程,肯定会给出一个说法。25日,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对外宣称,学校方面正在了解相应的情况。而周森锋在校期间的导师证实,对此事正在认真核查。

除周森锋本人外,有网友指出,他的妻子霍焰在列述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时“存在欺诈行为”。

从23日开始,网民的“孜孜不倦”更加充分显现出来。

几乎与“抄袭门”同时,23日上午,一张有人帮周森锋打伞的照片,开始在网络上流传,一些媒体也刊出了这张照片。这是第4个议题设置——打伞门。

对此,有网友评论问:“最年轻市长,为何要别人给你打伞?”更有网友将温总理视察时自己打伞的照片发到论坛上,并着重强调:“总理都自己打伞!”

24日,在网友搜索出的一张照片中,正在开会的周森锋的左侧有一包香烟,网友表示,这实际是黄鹤楼,120元,盒。这是又一个议题设置——香烟门。

短短3天时间,从背景门、抄袭门、打伞门到香烟门,在天涯论坛、凯迪社区这两个最知名的网络社区中,周森锋变成了“透明人”。

同时,网络与平面媒体开始进一步互动。6月24日,一再联系宜城市宣传部门无果后,一群记者直接将周森锋“堵截”在了宜城市政府大楼前,《新京报》详细描述了当时的见面细节:周森锋显然有些楞住,等缓过神来后,微笑着婉拒记者们的采访。

缺失了周森锋本人的正面回应,“山寨版”在网络上现身。

先是新浪网突然出现了以“周森锋”为名的博客,博客于25日注册,在博主头像的位置,贴着周森锋的照片,博文署名也为“周森锋”。共发表了两篇文章,一是6月25日上午9时56分上传的《给我更多的工作和思考时间》,二是6月25日10时s1分上传的《我没有抄袭,只是借鉴和参考》。帖子发表后,不到半天点击率就过万。

但新浪方面证实,“周森锋的博客”并不是29岁年轻市长周森锋的实名博客,确定是“山寨版”。新浪表示,博客频道曾邀请周森锋市长网上开博,但被周森锋拒绝。

同样是在25日,晚上21:36,天涯社区出现网名“我是周森峰”,“我来回答大家的质疑”帖子,帖子就周森锋论文涉嫌抄袭、家庭背景、下属为其打伞等问题进行了简短回应。发帖网民的资料姓名登记为“周森锋”,而且在线与网友交流。

对此,《南方都市报》记者就帖子的真实性向周森锋进行求证,他仅回应一句“您的判断呢?”

“挤牙膏”

和舆论的“穷追猛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挤牙膏”式的回应。

通過对22目的报道汇集就会发现,在舆论质疑周森锋家庭背景的时候,襄樊官方简单回应:周森锋的父母均为普通农民,靠打工和务农为生。舆论不依不饶:他的妻子和岳父母呢?牙膏又被挤出了一点:岳父母也是普通人,非官非富。至于妻子霍焰,也是在网络民意持续逼问之下,官方才出面辟谣称,她只是襄樊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而非网上盛传的“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还有那张雷人的“打伞照片”,襄樊市委组织部一位科长解释是:这张照片有可能是他在田间地头时刚好被拍下来的,并不代表他架子大。

至于争论最大的涉嫌论文抄袭,搜狐网推出一项网络调查,有超过10万人参与投票,有35%的人认为要认真审查,作假抄袭不能姑息。

但是,襄樊市有关部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周森锋论文涉嫌抄袭,其指导老师或刊发论文的杂志社应该负相应责任,组织部门当时没有条件也没有能力对周森锋研究生期间所做论文进行考察。除此之外,官方态度则是拒绝回应。

挤牙膏式的回应显然不能令舆论满意。而更加触动媒体神经的是,当地宣传部门又陷入了另一个极端,即面对来访媒体,一概婉言拒绝。周森锋本人则关掉手机,不再接听任何陌生来电,还给父母和母校的老师交代,外人打探他的情况,一概不要说。周森锋自己称:“任何回应都会让事情进一步激化。”

毫无疑问,公开信息的极度匮乏,让舆论的焦虑进一步发酵,人们急于知道背后到底掩盖了什么。6月30日《南方都市报》发表文章“最年轻市长沉默应对‘全民考核”,该报记者曾被周森锋四次“谢谢”婉拒采访。天涯社区转载后开始跟进,标题是“周森锋没有权力沉默应对”。

此前一天的10:20,人民网强国论坛社区发表评论认为,周森锋当选宜城市长后引发舆论持续关注与争议,并不完全是因其29岁年轻和所谓的“背景”猜测,与其应对媒体能力不足,举措、言论欠妥,“怕”媒体、“躲”媒体、“堵”媒体也有一定

的关系。“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一个新的公开、透明、即时、海量的信息环境已经形成。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在突发和重大事件发生时,领导干部只有积极主动、坦然面对媒体发布真实信息,做到言论恰如其分,举止大方适度,观念与时俱进,才能赢得媒体的尊重和支持,才能用透明度赢得可信度,才能及时消除各种误解和谣言;相反,躲避媒体或封堵信息,只会使自己陷入被动。”作者在文章最后建议把“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媒体”列为重点,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

其实,在过去的10天里,这种理性、平和、富有建设性的声音,一直出现在网络及其他媒体上。

“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或许不会很快有答案,但以网络为主体的舆论关注现象表明,在当代中国社会,公权已经处于公众监督的阳光之下,不管掌权的人愿意不愿意。”新华社6月25日评论中的这句话,很具有代表性。进入网络时代,权力的死角正在被一点一点拽到阳光下曝晒,这将是一种常态。

网络喧哗时代最年轻市长的10日风波,最终变成了持续升级的舆论风暴。这场风暴终有结束的一天。风暴过后,从官方到民众,分别收获了什么?权力封闭运行的难题是否可以就此慢慢解开,变得和周森锋29岁的年龄一样干净阳光?

从本文截取的10天来看,在“80后”网民创造的议题设置“旋转门”中,即便同是“80后”的周森锋本人以及当地宣传部门,如何应对这种变化,都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

读一读

《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大众讨论》

胡泳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共有媒体中表达和讨论的特点,一方面促进了个人的自我表现,从而让个人得以尽可能充分地发展自己独特的内在生活,另一方面又把对私人生活的侵入变成日常现象,使自我实现成为一种品;一方面鼓励7公共生活的多元化,另一方面各种异议又很难导致共识,网络讨论存在责任缺失,“丛林法则”盛行等沟通障碍。

《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张磊主编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是中国传播论坛丛书系列之一。本书主要讲述在不同的政治经济脉络中,对理想社会模式的追求各有不同。无论是我国所致力建构的和谐社会,还是西方孜孜以求的公民社会,健康的大众媒介都是重要的基石。

《公开时刻:四川地震的传播学遗产》

杜骏飞周海燕袁光锋等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本书是从汶川地震这个事例,讲解政府官员媒介素养的书籍。本书认为传播学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学科交叉性使它与新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也包括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传播学研究,注定要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相连。

《网络危机管理:Web2.0时代企业危机解决之道》

林景新著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在一个网络发达的时代,如何与公众沟通、如何快速有效处理危机事件,是企业领导人必须重视的工作。作者认为在网络时代,公关做的是如何将企业的强项及价值经由各种渠道很有效地与消费者及时互动沟通,并做反馈。公共关系服务的对象不再是媒体,而是最终用户。

伍皓,与网络的交集

徐浩程

在伍皓背后,是众多具有新闻媒体经历的官员进入政界。这些官员在面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比一般官员表现得更有经验。在这个公共事件正在被“网络化”的时代,他们将带来什么样的经验与影响?

历史往往如此吊诡。

2008年7月,伍皓还在新华社云南分社常务副总编辑的任上,以媒体记者的身份,追问、反思政府在孟连群体性事件中的得失成败。

半年之后,一纸调令,让伍皓在随后的“躲猫猫”事件、小学生卖淫案中角色逆转,以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身份,从追问者变为被追问者。而后两次事件的网络追问、质疑之声更是超越了传统媒体,成为网络公共事件。

梳理伍皓在这两个网络公共事件中的角色与作用,意在观察,一个更为熟悉传播规律的官员,在对网络事件主动出击与回应时,存在着哪些可能性。

高调的“躲猫猫”

从2月21日开始,伍皓一直在反思自己3天前的决定。

3天前,在云南省宣传部长会议期间,伍皓偶然上网发现,数天前发生在昆明晋宁县看守所的在押人员李荞明非正常死亡事件,已然被简化为网络流行语“躲猫猫”,“成为网络上的一个热词,一个聚集点”,而“我们还没来得及去应对”。

按照事后伍皓接受媒体采访的说法,从这一偶然发现到成立“躲猫猫”事件调查委员会,过程并不复杂。

“躲猫猫”这个2009年开春以来最热网络词汇,其实并非公安部门原话,但伍皓认为,若不能取得网友信任,換成“捉迷藏”同样会被热炒。“如果网友对警方产生了怀疑,就算按照传统的办法,警方调查,然后召开新闻发布会,也很难取得网友的信任。”

“网络舆论,要用网络的办法来解决,要真正信任网民,用非常坦诚、开放、开明的心态来对待网络舆论。”“让网民代表去现场,去复原当时的情景,通过网民自己参与来得出结论。”伍皓坦言。

在征询过网友等相关人员的意见后,2月19日,伍皓开始将此想法付诸实施。

当日上午,他以协调人的身份,将公检法等相关部门的代表召集到一起。在协调会上,伍皓最终说服了相关部门,同意让民间网友调查团进入事发的看守所调查取证。

下午,云南省委宣传部开始邀请网民参加“躲猫猫事件调查委员会”。当晚,由4名政法界人士、3名媒体记者与8名网友组成的委员会成立。伍皓对网络公共事件的第一次回应仓促成行。

2月21日凌晨,经过一天的调查,调查委员会出具的,云南省委宣传部不审阅、不干预的“流水账式”报告被挂在了网上。

与伍皓觉得报告“不怎么样”不同,此前尚抱有一丝希望的网络舆论急转直下,从对调查报告的不满,到质疑云南省委宣传部操盘调查,各种言论充斥网络。伍皓突然跌入网络舆论的中心。此时,在反思“程序上还做得不够好需要检讨”时,伍皓同样高调回应舆论。

就在调查报告出台当天下午,伍皓旋即做客云南网,就“躲猫猫”调查团与网民进行交流。“今天来之前好多朋友劝我不要来,说这是把你放在火上烧烤”,伍皓笑谈道。

伍皓就网络的质疑解释说,“躲猫猫”原本是一个刑事案件,但是这么一个刑事案件因为警方对死者死亡原因的结论不能让人信服,所以引发成公共事件。在司法部门已经介入对案件进行侦办的情况下,宣传部门应该让社会公众参与到案件的侦办过程中,进入到案发的现场,去了解真相。网民和社会公众是以“第三方”的身份对司法部门的办案进行舆论监督,而不是取代司法调查。

随后,面对“托儿”的质疑,2月23日,伍皓更是将自己的电脑搬到记者面前,向媒体公布了其在QQ工作群上商量及确定调查团人员的全部聊天记录。在此前后,伍皓更是密集接受媒体采访,将调查团组建以及运作过程公之于众。

网络对于伍皓的质疑渐消。2月27日,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躲猫猫”事件司法调查结果,“躲猫猫”事件的疑云开始在网络上消散。

低调的“卖淫案”

出人意料的是,“躲猫猫”事件后不到4个月,云南再次成为网络舆论的焦点。

这次事情缘起于3月16日。当天,昆明两个准备出门的女孩被巡防队员以“卖淫”当场制服,同时被带走的还有其父母刘仕华、张安芬和叔叔普恩富。后又因“卖淫证据不足”,17日他们被集体释放。

经媒体报道,六一儿童节后第二天,小学生卖淫案轰动全国,巨大的网络舆论压力再次向云南上空聚积,而如何回应的难题,也再次摆到了伍皓面前。

但与此前高调介入“躲猫猫”事件不同,在小学生卖淫案中,云南省委宣传部与伍皓显得更为低调。

梳理相关媒体的报道,可以发现,在这起小学生卖淫案中,伍皓的身影在媒体上只出现过两次。

一次是,6月7日晚,伍皓告诉相关媒体,刘氏家属与相关媒体存在造假行为,正进一步调查,且调查已经处于收尾阶段,“估计最快明日会对外公布”。

此前6月2日、4日,昆明警方已经连续发出两次通报,称因无足够证据证明刘氏姐妹有卖淫行为,派出所未立案;派出所在处置事件中,存在着执法简单、粗暴等问题。同时,4名当事民警被暂停执行职务。

小学生卖淫案本身带有的强烈冲突,以及警方的两次通报,已经让舆论的天平向一边倾斜。伍皓选择此时向媒体透露的消息显然意在反转舆论。在如此强大的压力下,这不能不说需要一定的勇气与胆魄。

6月9日,伍皓要求云南省公安厅向各相关媒体转发昆明警方的第三次通报。通报称,小学生卖淫事件是由其父亲刘仕华等人“有意策划、弄虚作假、暴力抗法、欺骗媒体、误导群众,造成的一起影响恶劣”的事件。随着事件的逆转,网络舆论也发生了成功反转。

纵观小学生卖淫案整个过程,在“躲猫猫”事件中,伍皓多次强调制度化的网民调查形式并没有出现。

“现在做事还是讲究四平八稳。我有些想法要实现,还是会有些困难的。”在媒体的报道中,伍皓最近一次谈到“躲猫猫”事件时如此说道,“由于网络民意的不可控,曾经一度失控的指责和批评声确实让我们感到压力,也有同僚批评我政治上太不成熟。我至今也想不明白的是,在一门户网站的一次网络调查中,竟然有80%的网民反对我的这一探索方式。”

经历过“躲猫猫”事件强烈的舆论反弹之后,显然,在处理小学生卖淫案中,伍皓试图修正“躲猫猫”事件的不足。

两个注脚

同为网络公共事件,伍皓回应与应对的手法如此不同,其共通点究竟何在?

事实上,对舆论的主动回应是伍皓个人工作风格的一贯表现。

这种风格的第一次公开展现,是在孟连群体性事件中。这起警民冲突,后来被定性为“当地政府处置不当”。那时伍皓还是新华社云南分社常务副总编辑,而他以媒体记者的身份,进入事件調查组。

围绕孟连事件,云南分社的稿件角度新颖、理念前卫、采写丰满,相对过去的“新华体”,呈现出重大突破。如7月28日发表的一篇文章引用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的话说,“说话没人听,干事没人跟,群众拿刀砍,干部当到这份上,不如跳河算了!”这些文章在网络中引发网民热烈反响,客观上起到为政府形象加分的作用。

百度搜索显示,伍皓最后一次以记者身份撰写文章,是在去年10月31日。文章题目为:“云南省委把‘坏事‘丑事摆上桌面亮给百姓”。6天后,云南省委组织部发布省管干部任前公示公告,拟将伍皓从新华社常务副总编辑调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伍皓的个人背景是分析他在这些网络公共事件中所作所为的一个重要参考。而他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接受媒体采访的谈话,则是与此背景相关的另一个重要注脚。

在全国“两会”上,伍皓谈到,宣传部门不能只充当突发事件中的消防队员,去给那些本应承担事故责任的部门“擦屁股”、“打掩护”,这是违背宣传部门理念和职责的。相反,宣传部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帮助公众了解真相,应该让民众参与到新闻事件的解决过程中来。

“躲猫猫”事件发生后,伍皓甚至指示云南媒体“放开手脚,大胆报道,大胆监督”。随着事件调查的深入,各种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大,当地一些媒体也开始质疑伍皓这一做法的合法性,甚至直接点名批评伍皓。伍皓并没有下令当地媒体“收声”。

最近,在充分研究网络传播规律的基础上,伍皓决定发起在云南各级政府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我总结了四句话概括‘网络精神,即‘不能不让我说话、‘我说话我负责、‘说难听了莫动气和‘我说错了我改正。”伍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一壶烧开的水,如果你还使劲地捂盖子,最后只能是将壶底烧坏,当你一揭开盖子,水汽就出来,正如沸腾的民意,再热也都会慢慢随风消散。”伍皓总结说。

网络大考,政府准备好了吗?

徐浩程

“面对成千上万人排山倒海式的议论,上百万人的口诛笔伐,真得很恐怖。应对不好,将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改变一个地方的发展方向。”

6月16日,随着邓玉娇走出法院重获自由,巴东县终于得以从网络舆论的漩涡中脱身。

“这是我们第一次处理这种类型的突发事件”,“工作经验不足,是一种挑战”,对于与网络“混战”的37天,巴东县政府新闻办主任王海波总结道。

然而现实却是,网上讨论的公共事件更多了,网络的影响也更有力量了。2009年6月20日,是胡锦涛总书记与网友在线交流一周年的日子,人民网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一年来网络与政府之间的互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在采访中,一位县委书记告诉《决策》:“没有网络之前,—个事件最多几百人知道。有了网络之后,却要面对成千上万人排山倒海式的议论,上百万人的口诛笔伐,真得很恐怖。应对不好,将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改变一个地方的发展方向。”

网络舆论大考,政府该如何应对?需尽快找到正确的路径。

潜伏期:关键的12小时

尽管在2月12日,“躲猫猫”事件就已经发生,但一直等到18日晚,云南省委宣传部才发现整个事件已经成为网络上的一个焦点,继而组织回应。7天、百余个小时的滞后,让云南在网络舆论回应之初就处于被动位置。

面对网络舆论,云南的滞后反映并非特例。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在梳理近期发生的网络公共事件后发现,“天价烟事件”是在发生后第11天政府开始回应,“售票员倒票事件”是在第4天。

而最近发生的“石首事件”,也是在事

发的第3天,政府才发布公告对有关问题做出解释。“超过20个小时政府才出来发言,且数百字内容也没有解释清楚真相,已经错过了澄清谣言的最佳时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教授方刚告诉《决策》。

那么,何时才是回应网络舆论的最佳时机?

喻国明通过专业软件,对央视新大楼大火事件的网络舆论进行分析发现,网民对央视大火的评论主要集中在事件发生后的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之间,尤其集中在事件发生后的45分钟至60分钟。事件发生一个小时后,网民的评论数量趋于一个横定量,即每分钟8-10条之间。“由此可见,从传播扩散到形成网络舆情指向的大方向,需要的时间大概就是事发半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之间,这一时间是危机处理和对舆情风向进行引导的最佳时机。”喻國明分析。

“此外,另一个更重要的时间节点是事发后的12小时。超过12小时,有关新闻即由地区性局部话题转向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热点话题。”喻国明告诉《决策》。也就是说,在事发的12小时内,网络舆情的压力多数还处于潜伏期,一旦超过时限,压力将向事发地集聚。

而在潜伏期,“越早回应越主动,第一时间处理原则最为重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告诉《决策》,“如果没有正面回应,当某种舆情风向成为网络主流后,在‘沉默螺旋的效应下,再想改变,难度就会有所增加。”。

安徽广德县委书记邹河对此深有感触。2008年底,浙江长兴县政府大楼被网民冠以“最牛县衙”,在网上引起巨大舆论后,每天均上网了解舆情的邹河,发现在关于长兴的讨论贴中,广德政府大楼的照片也被网民帖出来,正准备拷问一番。“我看到后,立即组织跟帖,把办公楼面积、造价、立项时间等情况告知网民,还对网民的质疑进行了一一回复。如此,负面声音很快就没有了。”邹河感慨地告诉《决策》,“否则的话,舆论的压力肯定让我们疲于应对。”

不过,政府并非每次都如此幸运,能及时抓住关键的12小时,不然就不会出现如此多的网络公共事件了。之所以如此,究其体制原因在于“目前几乎所有对网络舆论的回应,均是由相关领导看到之后,批示下来,政府才进行回应。这种应对模式与网络快速的特点相去甚远。”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谢庆奎教授告诉《决策》,其解决之道就在于必须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这在技术上已经不成问题了”。

爆发期:政府的危与机

对于近期网络公共事件,杭州“70码”事件的回应可谓最及时。

5月7日晚8时许,一富家子开着改装过的三菱跑车,在杭州闹市区撞死了一青年。双方强烈的身份差距,让这件很普通的交通肇事案迅速在网上传播,各种质疑蜂拥而至。5月8日下午2时,事发后18小时,杭州西湖区交警大队即召开事故通报会,进行回应。

不过,谁也不曾预料到,杭州的此次回应,不仅没有消减网络舆论的压力,反而成为舆论的引爆点。

在通报会上,警方公布初步调查结果称,“肇事车辆是否存在改装”、“死者是否走在斑马线上”不详,车速为“70码”。警方的上述说法经媒体报道后,立即引发了轩然大波。“70码”的说法,成为网民质疑有关部门公正度的“导火索”,引来网民对事件背后权钱交易的无尽遐想。

新闻发布会成为网络舆论引爆点的例子,并非只有杭州“70码”事件。

在邓玉娇案中,5月12日、18日、19日,巴东警方先。后三次发布案情通报。当19日第三份案情通报一出,从“特殊服务”到“异性服务”、从“推倒”到“推坐”的表述改变迅速引起网络舆论反弹。各类QQ群与“邓玉娇”维权网迅速建立,“邓玉娇无罪”、“烈女斗贪官”是其中最主要的声音。在央视投票调查中,“邓玉娇属正当防卫,应无罪释放”的票数高达92%以上。

在方刚看来,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结果,是因为政府在发布信息时,片面强调“一面提示”,而忽略了“两面提示”,“政府片面认为只要有不同声音就会导致公众思维的混乱。实际上,针对受过一定教育的群体,给予‘两面提示可以引导他们去思考判断,而不是导致混乱。”

超过12小时,政府处于网络舆论的爆发期,每一个举动都至关重要,所以“在发布信息时应采取一些保留,坦承对某些信息还没有掌握,在后续的调查中会及时发布相关信息。这样一种提示,不一定会带来舆论反弹,反而表明你态度诚恳。”方刚告诉《决策》,“例如在‘70码事件中就可以说,‘根据驾车者提供的信息,速度是70码,但根据目击者现场观测,应该超过70码,具体情况我们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这样提供的就不是一个封闭信息,而为补充调查和发布新信息预留了机会。”

在初次回应遭到网络舆论强烈反弹之后,巴东县开始三缄其口。一位官员发给媒体的短信颇为无奈:“谁接受采访,不管说什么,第二天都会被网民骂死。”其结果是,舆论的议程设置权被网络掌握在手中:邓玉娇律师的控告书引发了舆论“炸弹”,众多网民开始组建旅游团准备奔赴巴东;媒体的报道亦陷入网民“操控舆论、发布不实信息”的指责。

“其实此时,政府更应该通过议程设置牵引舆情关注焦点和方向。”喻国明以央视大火为例分析道,此次事件的网络舆论,除了对央视的质疑与不满外,尚有对烟花由禁改限、燃放烟花陋习、火灾死伤损失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如果在危机发生后,由主流传媒主导,开放网络论坛讨论,主动设计讨论议程,放大对烟花由禁改限以及燃放烟花陋习的讨论”,不仅可以把网络情绪从对央视的批评中牵引到更具建设性的方向上,也可一定程度上消解网民由本次事件所触发的舆论能量。

恢复期:未雨如何绸缪

6月16日,在巴东三缄其口近一个月后,邓玉娇重获自由。当消息在网上公布时,方刚意外发现各大门户网站评论均已关闭。“这不是一个聪明的办法。”方刚摇摇头告诉《决策》。

也许,这是巴东急于摆脱邓玉娇案阴影的反映,不过“邓玉娇”三个字与巴东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还将被联系在一起。喻国明研究发现,—个网络公共事件即便水落石出,也不会立即被遗忘,从议题消散与消亡的时间来看,“天价烟事件”用了3个月,“躲猫猫”事件在一个半月后议题开始消散,“周正龙事件”是一年零一个月,“售票员倒票事件”是20天。

这期间,“政府更应该通过充分的沟通,增强与网民的互信,而不是掩耳盗铃,封掉相关的评论。”喻国明告诉《决策》,“网络力量的崛起正说明公众的监督意识在增强,这种舆论压力是没有办法硬顶的。”

这方面的成功范例是“躲猫猫”事件。在“躲猫猫”事件调查结果公布之后,政府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着手整治牢头狱霸的专项治理工作,切实让网民感受到自己的言论与呼声受到重视,增加了政府与网民的互信以及政府的公信力。“所以即使后来媒体报道了多个嫌犯死在看守所的事件,绝大多数网民仍能够对此保持克制。”喻国明说。

此外,要做到未雨绸缪,提高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也尤为重要。

《决策》杂志就领导者媒介素养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在面对“您在工作中总是主动与大众媒体保持沟通”这一问题时,大多拿捏不定,做出了“中立”的判断,占47%,而持“赞同”和“不赞同”态度者则平分秋色,分别占27.8%和25.2%。对“您总是能够轻松应付与媒体的关系”的调查中,有45.2%的领导者选择中立,26.9%持赞同态度,27.9%持不赞同态度。这进一步表明了领导者对参与媒介的信心不足。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王石泉博士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过去许多基层领导干部对媒体存在着“不敢说,不会说,不能说”的问题。现在互联网传播时代,除了这三大问题之外,还有许多领导干部对当前网络传播的规律理解程度不深,还习惯于“宣传部把关”,结果导致“小问题引爆大热点”,最终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

就此,王石泉等干部教育培训专家提出,“勿以惡小而为之”,我国传统文化就非常强调个人细节,加上网络高倍的“放大器”、快速的“传播器”等特点,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在“聚光灯”下。他建议,今后对领导干部的培训,要特别增加“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应当如何提高执政能力”的内容。

不过,在喻国明看来,自去年“瓮安事件”后,我国各地对基层干部的培训一直都未中断,但仍有群体性事件爆发。原因还在于“一些地方政府学会了怎么应对突发事件,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善与民众的关系,所以即便能应急处理,仍保证不了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网络舆论引导“策”

王运宝

应对网络舆论,要学会“适应”,再学会“识别”,最后才是“引导”和“管理”。要在“网下”多下功夫,掌握应对危机的方法技巧。

政府不要被网络牵着走

《决策》:从最近一段时间出现的网络公共事件来看,政府应对得并不好,有时甚至是手足无措,被网络牵着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喻国明:很多政府部门还是去捂、盖、删。因为很长一段时期以来,领导干部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是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进行的,往往是先封闭,内部处理,再把结果公之于众。相对来说,现在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任何—个面对社会、面对媒体的不慎重言行,就会激起百千万亿网民的共同关注,甚至是搜索这个人的所有相关信息。所以,今天的网络技术和群体表达,对所有的政府部门和官员都造成了巨大压力。在这种压力面前,如果还是一味沿用过去的工作模式、工作手段来应对,就显得捉襟见肘,把自己处在一种非常尴尬的处境上,有时候就手足无措了。

陈昌凤:在网络时代不能用封和堵的办法去做,这不是一个聪明的办法。现在一个简单的处理方法就是关掉,打开电脑看到的是“此话题评论已关”,可以说,这是“掩耳盗铃”的做法。这就说明现在政府还是停留在管制的思维上,政府如果能够利用网络实时地了解到人们在想什么,不是更好吗?实际上,评论虽然关了,但是网民可以发到另外的网络社区评论上。网络时代,要占领舆论的主导位置,一定要比过去更快速地抢占先机。

《决策》:在危机公关中,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应该如何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

喻国明:对网络要辩证地看。压力是一方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观念上首要是对网络民意的监督要有一种尊重,一种感激,有一种敬畏的心态。这样一来,技巧、方法、工作路径才能起作用。网络民意并不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上面有很多可资援引的智慧,可资援引的警示和知识。所以,应该善待网络民意,重视它、利用它。地方政府应该利用网络技术,通过网络这种新渠道、新方式了解民意,相比传统的渠道,网络是极大的进步。政府可以通过制度设计的方法,形成“落地”机制,使网络上的建言献策得到有效汇聚。

领导干部要学会“脱敏”

《决策》:政府在应对网络舆论事件的时候,如何有效地设置议题?

陈昌凤:现在若干地方都用网络推手的办法做,手段不是本质,设置议题的动机很重要,不能包装给老百姓看。在整个环节里,政府的渠道是不是畅通非常重要。现在政府部门有一个不利于政府和网络沟通的体制性障碍,就是层层分割,都有一堵墙。一旦传播涉及了几层传播的时候,层次越多变样越大,传播效果就会越差,所以领导和网民之间,双向的点对点的传播的可能性很小。这就会导致决策者误判,失去最佳解决问题的时机。

《决策》:要突破目前政府遭遇的这些困境,需要地方政府在理念与方法上有哪些改进?政府危机公关应该把握网络媒体传播的哪些关键点?

刘峰:应对网络舆论冲击既要“敏感”,又不能“太敏感”,在一线的领导干部要学会“脱敏”。对网络舆论,要学会“适应”,再学会“识别”,最后才是“引导”和“管理”。地方各级领导干部面对网上舆论冲击,一要有法治意识。无论如何都不能突破法律底线,依法行政是最起码的要求。二要有民主意识。网上舆论更多的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表现。要创造条件让公民参与制度化、经常化。三要讲究领导艺术,善于疏导和引导,切忌“硬来”,避免“火上浇油”。最后是要在“网下”多下功夫,要掌握应对危机的方法技巧,必要时参加应急管理的培训。

邱霈恩:面对网络媒体的公共管理,政府特别需要抓的关键点有4个方面:一是要根据信息化条件和信息社会的特点来重新构思、设计和启动具有现代信息特质的管理模式。二是尽快建立科学、有效的网络媒体规范机制和法律秩序。要精心设计有利于及早引导、及时发现、有效管理的虚拟世界公共行为准则,并进行全民性的网络秩序教育。三是建立我国社会自有的巨能网络枢纽,建立一套能由我国直接掌控的网络服务系统。四是尽快建立网络公共信息快速反应机制。对现有的每个可控信息端口和网站实施瞬时责任约束。在公共管理系统内部要做到完全同步地实施应急信息反应,要确保能够直接反应到信息源点,并由公共管理主体、特别是相关信息源点的当事政府机构迅速公开真相,并做出正确引导,由此及时控制乃至消除在网络世界随意涌现、扩展和震动的信息盲流以及网络公共事件。

《决策》:从基层工作经验来看,应该掌握哪些原则?

邹河:第一是坦诚,只要我的出发点是为了老百姓,是为了地方发展,只要不为个人谋利,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工作中有差错我坦诚接收媒体监督;第二是第一时间处理,我看到之后第一时间要了解是不是有这回事,如果真有这件事就要立刻反应,很多地方没有处理好突发事件,跟没有做到第一时间处理有直接关系;第三是依法行政;第四是能疏不能堵。一切工作还是依靠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依靠政府的公信力。

打造官员媒介素养

《决策》:无论是作为政府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是形成一整套有效的体制机制,都涉及到官员的媒介素养。现阶段,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是什么样的状况?

陈昌凤:中国官员的媒介素养还是非常缺乏的。媒介素养有很丰富的内容,官员往往存在身份错觉,不懂得尊重包括网民在内的新的传播者,不太知道重视所有的传播者和潜在的传播者,这是媒介素养方面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西方的政治领导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懂得跟媒体打交道。在全球化时代,谁也无法挡住信息流通的潮流,因此,一定要注意正确面对全球化时代的各种信息发布者。对媒体的开放和全球化要有—个充分的准备。在全新的传播环境里,不能以官员的身份自居,对媒体必须是平视的。外交部发言人就很懂得这些东西。他们知道媒体诉求,知道分场合说话,知道媒体的表达手段。总之,一是身份问题,二是全球化准备要充分,三是要充分了解媒体。

《决策》:从基层政府实际工作来看,如何提升党委政府工作人员的媒介素养?

邹河:我一直在强调,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乡镇一把手,每天都要上网,关注本地或本部门工作有没有在网上被批评。一旦出现网友弹论,如果不是事实立即要澄清,如果是事实要立刻改正。现在的网民参与热情、监督热情都非常高,参政议政的能力、上网的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如果不了解网络的规律,对网络传播麻木不仁,很可能会酿成大错。如果还停留在老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上,对新的问题不敏感,肯定不行。最近,广德成立了“网管办”。

另一方面,很多干部见到媒体采访就是躲。为什么要躲呢?这是一个干部的心理素质问题,也是干部的媒介素养问题。现在很多干部面对媒体害怕,只了解媒体的威力,不了解媒体的正面作用,不会利用媒体。拒绝接受采访,没有正面的声音,媒体只好随意猜测,反而影响更坏。因此,广德坚持办班培训干部如何应对媒体,包括网络媒体。5月27日,还邀请南京大学的一个教授来广德讲课。

猜你喜欢

网民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新闻报道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微博舆论中网民信息互动的扩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