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跨越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2009-08-21李培锋
李培锋
摘要:包含着马克思跨越理论的唯物史观为后来者提供了具体观察自己国家、民族所处发展阶段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纪念这60年的历程,就是要把包含着马克思跨越理论的唯物史观和它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实践继续推向前进。
关键词:跨越理论;社会主义建设;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7-0008-05
跨越理论是相对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谈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运用典型分析方法,也就是通过解剖西欧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英国的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一般规律,并指出共产主义革命是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他认为共产主义革命不是单独一个国家的行为,也不可能是一种地域性的现象,而是世界性的革命,共产主义将在一切国家,至少将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同时胜利。但是,马克思并没有把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和共产主义革命的道路看成各国、各民族必须走的惟一道路,而是明确指出,不同国家、民族历史的社会演进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和道路进行跨越发展。这里说的跨越发展不是狭义地指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这种具有历史特殊性的问题,而是马克思在谈了历史发展的规律之后说的另一种发展理论。因此,跨越理论就是在坚持唯物史观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前提下,认为不同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演进可以借鉴别的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成分实现跨越发展。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自发地进行”;二是“这种发展是非常缓慢的”。而跨越发展形式的特点恰恰相反,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自觉而不是靠自发地进行,而且是迅速的。
一、马克思不同历史时期对跨越理论的论述
我们在唯物史观中对马克思跨越理论进行探讨的结果表明,马克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跨越理论都有过论述,总括起来有3次,而晚年对跨越理论的论述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1马克思早期对跨越理论的论述
马克思在摘录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中论述了原始社会如何向奴隶社会跨越。摩尔根的《古代社会》运用史实科学地论述了从血统的氏族制度向奴隶制度的跨越发展过程。摩尔根认为,雅典在新的政治体制下勃然兴起,声威并著……雅典人已上升到人类历史上诸民族中卓越的地位。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这一观点并摘录了这一论述,而且还探讨了其他原始氏族的奴隶制跨越发展问题。这一探讨主要以舍曼的古代历史学著作《雅典国家》为例进行的。“根据舍曼的说法,霍普利特部落希腊的外来人;他们一度在克苏图斯统帅下站在阿提卡方面和优卑亚的加尔西顿殖民者进行战斗,并因此获得优卑亚对面的杰特拉波里和大部分地带作为移驻地。”马克思继摩尔根对雅典政治制度“声威并著”的分析之后,对新政治制度的影响和历史作用作了进一步的分析,认为希腊的外来人不是靠自己氏族的缓慢进化,而是靠参加希腊人的征战,靠战功获得了自然条件比较好的移驻地,被雅典人划为一个行政区,使其氏族制度跨越发展到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中来。古代社会的发展并不具有偶然性,跨越发展并不仅仅只有上述一个事例,马克思曾经认真地研究过古代迦太基的跨越发展。迦太基是西亚沿海古代奴隶制城邦国家推罗的殖民地,推罗通过海上殖民贸易在北非沿海建立迦太基城,并在迦太基推行奴隶制。迦太基通过经营海上贸易,实行了跨越发展,很快使其成为地中海西部北非的奴隶制强国,在航海及军事方面超过其母国推罗。马克思也论述了希腊的殖民地以及11世纪和12世纪冰岛的跨越发展。
继古代氏族制度向奴隶制度的跨越发展这种形式之后,另一种跨越发展形式是由奴隶制向封建社会的跨越发展,这一发展形式在跨越理论中表现为英格兰和意大利那不勒斯的跨越发展。马克思在论述唯物史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英格兰和那不勒斯在被诺曼人征服之后,获得了最完善的封建组织形式。”
马克思不仅研究了上述两种跨越发展形式,还研究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跨越发展。在研究过程中,他很重视美国的历史。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地,是在北美13个殖民地的基础上经过殖民地人民坚苦卓绝地斗争才获得独立的。马克思认为,北美的发展是在已经发达的历史时代起步的,在那里,这种发展异常迅速。他说:“这些国家在开始发展的时候就拥有老的国家最先进的个人,因而也就拥有与这些个人相适应的在老的国家里还没有能够实行的最发达的交往形式。”经过若干年的发展,美国的资本主义超过了英国。对于美国的跨越发展,我们可以明确地认为,这是马克思早期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唯物史观时进行的研究,并非在晚年研究东方发展道路时才提出的。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马克思早期对跨越理论的研究跨度很大,涵盖除社会主义跨越问题外的各种社会形态;马克思在论述唯物史观时就运用这一科学历史观实证具体地研究了社会形态的跨越道路及其具体形式;跨越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第二次对跨越理论的论述
本文认为,在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指导下,一定民族或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有可能进行跨越发展,这需要实证地说明。马克思在阐述唯物史观时是运用一般原理去论述的,而在阐述跨越理论时则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探讨殖民地跨越发展的形式是通过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来进行的。
马克思通过探讨殖民地形式研究跨越发展的理论成果主要反映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的未来结果》两篇文献中。马克思这次对跨越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对印度的认识,他的视野体现在他的一个重要结论之中:对于印度这样一个和欧洲一样幅员15000万英亩的国家,英国工业的破坏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是令人吃惊的。马克思同时还指出,资产阶级的工业和商业为新世界创造了物质条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新世界”指的是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新的社会制度,这个新制度的物质基础就是由资产阶级的工业和商业创造出来的。马克思显然是在运用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实证地研究英国资产阶级对印度这个古老社会的统治。
研究印度社会的跨越发展是跨越发展理论的一个难点,马克思对这一问题在上述两篇文献中有过很好的论证。马克思认为,印度以及与印度相类似的国家在历史上曾屡遭外来入侵,但英国人的入侵及其后果不同于他国的入侵,“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方面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马克思关于英国的入侵在印度完成双重使命的论述蕴涵着这个重建使命靠什么或由什么原因来实现的问题。
我们认为,马克思对印度的跨越研究不同于研
究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因为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的跨越发展是进入世界历史以后才发生的,它具有与以往社会形态中跨越发展的不同之处。这样,我们就把马克思的结论理解为扩大了的政治经济学。也可以这样说,不要把唯物史观局限在一国之内,尤其到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时期,运用唯物史观的视角就要扩大。马克思曾说:“资本的集中是资本作为独立力量而存在所十分必需的。这种集中对于世界市场的破坏性影响,不过是在广大范围内显示目前在每个文明城市起着作用的政治经济学本身的内在规律罢了。资产阶级历史时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马克思的上述阐述充分说明,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的集中超越了一国的范围而成为世界性的,它在世界范围内起作用。运用政治经济学去分析资本的历史作用,就必须有不同于以往社会各形态跨越发展的新角度。马克思这次的研究是就资产阶级世界历史使命而言的,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不仅在印度发挥作用,而且也在其他能发挥作用的国度和民族起作用。因此,就英国在印度所起的历史作用而言,认为印度的跨越发展属于“东方道路”是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的。
3马克思晚年对跨越理论的论述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理论主要集中于对俄国农村公社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研究。根据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点,马克思提出东方国家可以在借鉴资本主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避免资本主义的苦难,跨越“卡夫丁峡谷”,在农村公社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直接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晚年跨越理论的设想实际上是他运用世界历史思想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具体探索。马克思晚年对跨越理论的研究集中体现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给维·伊·查苏利奇的信》、《关于俄国一八六一年改革和改革后的发展的札记》、《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等文献中。这些文献的核心内容包括俄国公社的性质、俄国公社发展的前途及其实现跨越的历史条件、俄国公社实现跨越的革命条件等方面。本文对马克思晚年跨越理论的研究旨在阐述马克思的研究有其特殊的用意。
一方面,通过《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对俄国农村公社跨越发展的研究是为了捍卫《资本论》的理论科学性而进行的理论辩护和有力反驳。马克思的这一用意也体现在1880年4月发表的《关于“哲学的贫困”》这篇文章中。文中有一段是这样表述的:“我们之所以要发表‘哲学的贫困……是因为:在该书中还处于萌芽状态的东西,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之后,变成了理论,在《资本论》中得到了发挥。”《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以自己的名义第一次独立阐发唯物史观的著作,这一著作于1882年重新发表,旨在捍卫《资本论》的理论科学性,同时,也说明了马克思运用和坚持的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质。他不是为理论而进行理论研究,相反,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为了解决实践问题。另一方面,这一研究的重要意义在《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有明确阐述。马克思在该序言中这样认为:《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的灭亡。但是,在俄国,我们看到,除了迅速盛行起来的资本主义狂热和刚开始发展的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外,大量土地仍归农民公共占有。那么,试问:俄国公社这一固然已经大遭破坏的原始土地公共占有形式,是能够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共占有形式吗?或者相反,他还必须先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个瓦解过程吗?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惟一可能的答复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且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以上分析表明,马克思晚年探索的深刻意义在于科学地回答了俄国公社如何实现跨越发展,同时,也说明对跨越理论的研究是以唯物史观一般规律作指导的,是对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又一次丰富和发展。
二、马克思跨越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本文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继续探讨马克思跨越理论与社会发展规律,即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关系及其在唯物史观这一整体中的重要地位问题,从而界定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使我们能科学地理解唯物史观这一有机整体。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演进这一社会发展规律是从总体上观察人类历史发展的。马克思在早期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通过考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就所有制形式的发展揭示出社会形态演进,即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他说:“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马克思所说的五种所有制形式划分的依据是人类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上的分工以及分工与内部和外部交往的发展程度。马克思在以唯物史观天才地考察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同时,也考察了社会形态的跨越发展,即社会形态的具体实现道路,这一具体实现道路包括相邻社会形态的依次演进和不相邻社会形态的跨越发展。马克思曾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这样说过:“他(指米海洛夫斯基)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路……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米海洛夫斯基对社会形态发展的认识错误在于对社会发展规律与具体实现的道路的理解问题。出现此种状况的原因在于混淆了社会形态的一般发展规律与社会形态演进的具体道路,混淆了二者,就会造成对马克思的侮辱,对唯物史观的诋毁。
社会形态的一般发展规律与这一规律的具体发展道路是唯物史观理应包含的内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制定唯物史观理论时,马克思就已经对此作了理论上的阐述。该书中,马克思在阐述后进民族或国家进行社会形态的依次演进和跨越发展时举出了人类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例子,同时,也阐述了引起跨越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表明,唯物史观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既包含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包含社会形态跨越发展和依次演进的具体道路。这一具体道路在实现上又有两种形式:相邻社会形态的依次演进和不相邻社会形态的跨越发展。在唯物史观中,对社会形态一般发展规律与这一规律的具体发展道路进行界定,有助于我们科学地理解唯物史观。
三、马克思的跨越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包含着跨越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而且也为落后国家和民族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总的原则和方向性的说明。而像俄国和中国这样的东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包含着跨越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可能提供现成的答案。因此,具体实施则应该由东方落后国家的共产党人总结自己的具体实践经验加以解决,也就是说,使马克思主
义具体化,在中国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实现并推进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了马克思留给后人的第一个历史性课题,即东方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后,围绕着革命胜利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了艰难探索,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跨越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列宁和毛泽东正确解决了马克思所遗留的第一个历史性课题。这一问题解决之后,紧接着面临的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社会主义革命成果?如何建设和继续发展社会主义?为探索和回答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毛泽东率领全党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成功地指导了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又有了新的重大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以党的八大为标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也从革命逐步转向建设,开始回答和解决马克思留给后人的第二个历史性课题。在此前后,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著作,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力图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但1957年以后的20年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艰难曲折,一度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断,从而未能真正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2马克思跨越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究竟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才能符合本国国情的问题未能给以科学的回答。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回答并解决了马克思留给后人的第二个历史性课题,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国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变化了的国内外形势既给我们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成为我党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面向新世纪,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国内国际形势的严峻挑战和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发展并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21世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党和如何建设党的重大历史课题,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政治宣言和执政兴国的指导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新的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又创造性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从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至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先后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新的治党治国方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主动应对挑战,在发展观上作出的重大调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个新发展观,以全面协调发展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归根到底就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新问题的积极回应,回答了什么是发展、发展什么以及怎样发展这一新世纪新阶段所提出的崭新的历史课题。
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围绕着解决马克思留给后人的历史性课题,从中国改革和建设的实际出发,进行艰难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0。
责任编辑:戴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