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方式创新研究
2009-08-19曾艳丽刘鸿运
曾艳丽 刘鸿运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科技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范围、特征和主要的激励因素,提出了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探讨了如何更新传统的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和感情留人方式,发挥其在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中的作用。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激励;创新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09.14.037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9)14-0108-02
进入21世纪,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知识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动力,人类社会正在由“资本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发展将更多地依靠知识和创新。因此,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价值创造最主要的驱动力。然而,知识型员工毕竟是一个不同于普通员工的特殊群体,他们以智力劳动为主,工作过程难以监督,结果难以量化,工作效果往往取决于他们的工作动机与积极性。因此,加强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研究,探索有效的激励方式,对于激发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效率,对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具有重
要意义。
1 知识型员工的定义及知识型员工的范围
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知识型员工是指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效率的员工。一般包括企业中的中高层管理者、研发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高级营销人员。这些人都是企业管理、营销、科研和生产中的关键人物,约占企业人员的20%。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如果把我们最优秀的20名员工拿走,我可以说微软将变成一个无足轻重的公司。”可见,在盖茨的心目中,知识型员工数量可能更少,更是精华。
事实上,企业中哪些人属于知识型员工的范围,需要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以及企业本身的实际状况来定。正如国内管理学者屠海群所解释的:知识型员工就是那些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活动,为企业带来知识资本增值的人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除了那些掌握丰富知识,能够在科研生产中创新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外,那些掌握了关键技术,在科研和生产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人员都应该属于知识型员工。
从事电力检修和技术服务的某公司,在知识型员工的分布和管理方面有着一定的典型性。按照广义的定义,公司的知识型员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人员:
(1)高级管理人员和中层管理干部。
(2)高级技术人员(技术总师、学术带头人、关键技术骨干)。
(3)主要营销人员(计划市场部经理)。
(4)重要的技术人员(主要技术骨干)。
(5)高级技能人员(具有高技能的关键操作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知识型员工有着层次划分。不同层次间,其特征不同,需求不同,激励措施也是差异化的。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其中第一个层次包括第1~第3类,是知识型员工的主体,在公司科研生产和发展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第4类为第二层次,他们虽然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但仍然以脑力劳动为主,是第一层次的后备力量。公司所从事的检查与维修服务中,高级技能型员工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也应该放在一起来考虑。
2 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及其激励因素
知识型员工是科研生产的核心团队。他们在科研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在组织内部环境中,有着受人尊敬的优势地位;在收入分配上,基本处于较高层级。他们作为一个比较特别的群体,有着较为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自主性较高。才高之人往往也是桀骜不驯之人。知识型员工一般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特殊的技能。其工作能力越强,独立处理工作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越强。主观上不愿受制于人,客观上不愿受制于物,因而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2)成就感很强。知识型员工一般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他们进行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个人的价值。对他们而言,成就感也许比金钱更为重要,因而,他们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的任务,而是喜欢不断挑战自我,把攻克难关看作是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3)流动意愿很强。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追逐知识与人才的时代, 企业之间为了争夺人才进行着激烈的竞争, 这在客观上为知识型员工的流动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 知识员工本身也有强烈的流动意愿, 在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中, 事业才是他们真正的价值追求。所以, 为了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地方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他们很可能不断流动。
(4)个人素质较高。知识型核心员工大多受过系统的教育, 不仅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且职业道德水平也相对较高。另外这类员工从事的不是简单重复性工作, 而是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运用智慧发挥创造性, 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 充分表现自己突出的创新能力,不断体现自身的价值。
(5)工作过程、成果不易测评。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过程及其成果常常以某种思想、创意或技术发明、管理创新等形式出现, 很多是无形的东西, 它们价值的实现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且许多成果的取得是需要团队成员的共同合作, 涉及其他众多的部门, 很难将每个人的价值准确划分成容易测量的经济形态。
1998 年安盛咨询公司与澳大利亚管理研究院分析了澳大利亚、美国和日本多个行业的858 名员工后, 认为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前5位因素是报酬、工作的性质、提升、与同事的关系和影响决策。
西南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四川的4家中央直属和省属研究单位的调查结果似乎更有参考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业务成就”、“工作环境”、“薪酬福利”和“个人成长”是知识型员工的主要激励因素。其各自所占比例为:业务成就51.3%;工作环境48.8%;薪酬福利47.7%;个人成长44.7%。另外,“工作自主性”占27.5%,“领导认可”占25.5%,“就业保障”占13.2%,“人际关系”占7.3%。
从上述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到,与普通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重视能够促使他们不断发展的激励因素, 重视能力的增长和职业的进步。这是国内外知识型员工的普遍性要求。而在对待薪酬福利方面,国内外知识型员工存在差异。我国知识型员工心目中薪酬福利的影响力更大, 而对工作自主性的要求较国外员工相对较低, 位居次席。这是因为我国目前企业从业人员的总体收入不高,知识型员工的收入水平相比国外较低,或者在局部环境中并无优势,因此,员工仍然对于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有着较为强烈的需求。另外,长期以来,中国文化、社会意识和我国企业文化都比较强调和鼓励员工听从指挥,而对于自主性和个体发展的鼓励不足,员工大都习惯于按照领导的要求工作,而对于工作自主性的意识和诉求都比较淡薄。
在电力检修行业的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状况和需求基本与国有企业的情况一致。以前面提到的某公司为例,2003年进行过一次调查,其中涉及人员流失原因调查的数据,清楚地体现了公司知识型员工对于激励因素的态度。其中,“收入不理想”比例最高(70.08%),“个人事业前景不明(50.85%)和“追求更好的发展”(47.00%)紧随其后,然后是工作环境氛围不理想(47.00%)和工作不理想(41.88%),“单位前景不乐观”(29.91%)的比例最低。2003年,公司员工的收入还较低。此后收入虽有增加,但和行业内相比,差距还相当大。因此,调查反映出员工(尤其是知识型员工)对于薪酬的强烈要求。但对于个人发展和事业发展的要求仍然占据着突出位置。近年来,公司员工收入逐步增加,相比2003年已经有了明显变化,各激励因素在知识型员工心目中所占分量也与2003年相比有了不同。员工们更多关心的是公司发展前景、部门管理、科研工作安排、晋升等方面内容。
3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
基于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激励因素的分析,以及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状况,对于知识型员工应实施全面激励型策略。
(1)完善薪酬激励制度。薪酬作为一种外在激励手段,在当前仍然是最核心的有效激励手段,即“待遇留人”。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总体薪酬水平,在行业内具有竞争力;
2)提高奖励性薪酬的比例,强化基于工作绩效的薪酬制度;
3)严格考核、知识型员工退出机制及薪酬降减;
4)实行新型的激励方式,如年金、期权等。
(2)提供充分的个人成长和发展空间。这是对知识型员工最重要的内部激励因素。以良好的个人事业发展前景来吸引,即“事业留人”。
1)增强工作的挑战性,以激发起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
2)尊重知识型员工的自主性和专业权威性,在一定范围内下放技术决策权,增强其话语权。
3)鼓励和帮助知识型员工建立在同行中的影响力,树立技术权威。
4)开辟多元化的职业生涯路径,使得知识型员工除了选择成为企业的管理者之外,也可选择成为具有核心技术的专家。关键是要给予技术专家和管理者相当的待遇、权限、地位和尊重。
5)良好的职业培训。技术进步和知识更新使得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名单是始终变化的。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充实,否则就会掉队。为知识型员工提供持续和恰当的培训是保持其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
6)工作的多样化。尤其是对于从事管理工作的知识型员工,可以通过合理轮岗的方式和可期待的晋升制度,满足其全面培养工作能力和个人发展的需求。
(3)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通过建立条件优越的工作条件、和谐舒心的人际环境、公平公正的透明的内部竞争环境、脚踏实地蓬勃向上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和员工的关系成为员工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员工不忍离开,即“感情留人”。
4 结束语
知识型员工作为高新技术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是高科技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企业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最大的资本。重视和研究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加强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将有助于完善企业中科研技术队伍的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主要参考文献
[1] 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 斯蒂芬•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精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 现代管理领域教材编写委员会.创新时代的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