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写作同伴反馈漏改错误分析及其教学启示
2009-08-18张福慧
张福慧
[摘要]同伴反馈作为过程法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虽然得到了英语写作教学界的广泛应用,但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同伴反馈可以使错误遗漏。本文通过对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实证研究,发现同伴反馈遗漏错误的类型主要体现在动词形态的相应变化、句子结构、词汇与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其教学启示在于多样化反馈必不可少、教师任务进一步明晰化、而分组方式有待跟踪实证研究,从而使同伴反馈这一教学环节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同伴反馈,漏改错误,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4-0046-04
0引言
同伴反馈作为合作式学习的方式之一,逐渐成为过程法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伴在某一教学任务中进行合作是一些著名教育理论家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该教学理念运用到二语写作教学中的同伴反馈,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了中外写作研究者和教师的广泛关注和青睐[1~6]。
同伴反馈的英译可为:peer feedback、peer review、peer evaluation、peer response、peer editing,但其内容略有不同,前三种意义比较宏观,而peer response侧重对内容的反馈,peer editing侧重对语言形式的反馈[1]。本文同伴反馈取peer editing之意, 主要指学生对语言形式表达和修改,这里任意随机的同学组对即为同伴。归结起来,同伴反馈主要优点有三:为学生习作提供更多真实读者,创造交流与提高的机会;在评改环节上成为教师修改和自我修改的有益补充;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从而逐渐提高写作能力。
同伴反馈在二语教学中的正面的作用似已不容置疑。然而,同伴反馈有其局限性。Jacobs[7]对18位学生作者的同伴反馈进行了4类编码,即:原稿错误-改稿正确、原稿错误-改稿错误、原稿正确-改稿正确、原稿正确-改稿错误,得出76%的错误得以更正,4%的反馈有误,其余修改对文章质量未起到实质性的影响,从反面的角度验证了同伴反馈的可取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同伴反馈所造成的暂时性的混乱。郑春先[8]亦试图分析同伴反馈的效度,对学生一篇习作中所有错误单句列出以供学生修改,并把修改结果进行归类和数字统计,结果显示学生通过合作改正了绝大多数错误,漏改错误倾向为Corder定义的系统前错误。这种统计方法固然一目了然,但有悖于实践同伴反馈的一项核心功能,即发挥学生作为文本阅读者、反馈者及评论者这一角色所应发挥的主动积极作用。同伴反馈似乎成了句子改错题。此外,其改错比率的可靠性值得商榷。一方面针对语言形式的错误会由于学生对句子的格外关注而使改错率明显上升,一方面学生由于脱离上下文造成对句子语义不甚理解,自然对词汇选择错误不敢轻举妄动。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同伴反馈不易识别和改正的错误,不对错误进行突显式的集中抽调,而是让学生针对文本本身在上下文的提示下进行阅读和修改,并结合调查问卷分析漏改错误成因及应对策略。
1研究设计及数据分析
本研究的对象是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一个自然班共27人,尚未受过英语写作课的专门培训,在英语专业四级模拟测试中4/5英语水平达到及格程度。
Keh提供的同伴反馈方案,在搜集数据前进行了专业四级类型作文两轮习作的同伴反馈课上演示、培训及操练。但在具体操作流程中吸收了其他中外写作教学研究者的一些方法,主要包括:①要求学生在篇章写作前都要列出句子式写作提纲,由教师审定后,再进行全文写作;②采用了龚晓彬[9]推荐的“一稿一聚焦”的原则,首先针对具体内容和结构进行同伴书面反馈,供给学生可以参照的评价标准,即keh所指的宏观层面(higher order concerns)的错误检查参照单。经过协商讨论后,随机选择的同伴再对二稿进行语言形式的修改和点评。这个步骤参考了Yang[4]附录A的语言形式错误归类。在具体反馈中要求学生针对错误项划线并修改,倘若认为有误但无力修改,便只划线不修改。
经过两轮四级习作训练后,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命题作文The benefits (or disadvantages)of running my own business。随即搜集了两组数据,第一组包括二稿、同伴反馈稿、作者修改稿、教师反馈稿。数据分析的内容集中在微观层面的语言错误上(其内容大纲已由教师前期审定)。错误类型共分15种,并就每一种错误在同伴反馈稿、作者修改稿、教师反馈稿中进行了总量统计。针对教师反馈稿中仍然出现的主要错误类型进行了具体例证分析。第二组数据是关于学生个人对自己不易发现的错误及错误成因的问卷调查。问卷的形式是列出以下15种错误类型,由学生选择个人易漏改的错误类型,并文字说明漏改原因。
本研究采用的错误类型分别为:①V 动词误用;②S 拼写错误;③Art.冠词使用错误;④Prep. 介词使用错误;⑤Pron.代词使用错误;⑥Conj. 连词使用错误;⑦NE 名词结尾使用错误;⑧WW/P 措辞误用;⑨WO 语序错误;⑩SV 主谓一致错误;Missing word 缺词;Unnecessary word 赘词;SS 句子结构错误;P 标点错误;CL 首字母错误。学生出现的错误及修改编入这些类型后分别在二稿同伴反馈稿、作者自我修改稿、教师反馈稿中涉及几项相关信息进行数量统计,即:同伴反馈发现的错误总量、有效错误发现的数量、为同伴成功修改的数量、不成功的修改数量、只有标示未作修改的数量、学生自我修改稿中针对标示进行正确修改的数量、作者修改稿中仍然存在的错误数量等。具体如表1所示。
对比数字数据结果显示,学生发现错误率达到68.8%[275/(275+125)],成功修改率为50% [200/(275+125)]。在作者修改稿中错误依然存在比率较高的为:动词形态使用错误、措辞误用、句子结构混乱,分别占其单项错误率的35%[19/(19+35)]、49%[37/(37+39)]、33%[16/(16+33)]左右。其他类型的错误在错误总量中所占比例不大。
2漏改错误分析及教学启示
这个数字统计结果和调查问卷所显示的基本吻合。学生调查问卷显示,上述错误类型中最集中的为措辞误用,选此项的同学有90%以上。其次为句子结构混乱,选此项的同学约59%。
动词误用位居第三,但认为是出于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这类错误的有5人。这说明部分动词时态语态错误属James[10]指出的“slips” 即通过自我修改就能避免的错误,或“mistakes”即通过标示性反馈能改正的错误。这类错误在学生可监控范围内,一旦属备受重视的错误后,其修改效果应该会更好。正如Bruton & Samuda[11]对口头语言表达错误提出过的选择特定类型的错误进行同伴纠正的训练一样,可尝试在有针对性的语法输入后,用同伴反馈的方式来专门审视作文中的这类语言失误,从而强化并内化学生正确使用类似语法项的机制。其余大部分动词时态语态错误仍属对不同时态语态下动词规则与不规则用法掌握不精,或在篇章中不知如何使用所致。这仍然是大学英语学习者在语言表达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措辞误用一项主要体现在汉语在英语中的词对词翻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在作者修改稿中的几个具体实例在表2呈现。表2左栏中的汉语部分为作者意在表达的内容,英语部分为作者主观创造的词汇组合。如例1 所示,作者意在表达的潜意识subconciousness并不在其积极词汇库里,于是先将其加工成汉语的“潜在的+意识”。潜在用potential, 意识则选择其头脑中最接近这一概念的词sense,故而potential sense 就出来了。再如例8,作者想用迈出阴影表达摆脱一种灰暗郁闷的境遇,并且联想到了一个关键词“gloom”,但在不知其固定搭配的客观情况下,对应汉语中的阴影,译成了“gloomy shadow”来实现其表达义项,结果画蛇添足,不伦不类。
左面一栏属学生在没有内化语言表达的一些常识时,通过补偿性策略创造的。可惜的是这些补偿性策略的产品仍然属中介语范畴,并没有达到旨在表达的效果。当教师研究者重新把含有这些错误的句子在黑板上呈现后,绝大多数同学能猜出原作者用词想要表达的意义,固然不知道如何修改。这类错误修改需要教师及时协助。
在句子层面,除有20%左右属学生滥用连词或句子片段所造成的句子结构混乱错误外,有80%左右均属把汉语的句型结构挪用到英语中。
如例9所示,其句子的逻辑主语应为人,而“owning a company”属方式状语,这样不符合语意表达的英文句子再还原成汉语,“开公司就能自己作决定不用服从老板”,其产生问题的原因便一目了然。倘若分析汉语句子结构,应将其归类为“主题+评述”类。在汉语中倘若没有在意义上指代不明,表达不清的嫌疑,就可以省略主语,英语则恰恰相反。例10、11也是同理。例12突出的特点是出现了3个if引导的从句,其后尾随了一个主句,这在地道英语中实际上是见不到的。英语句子间的主从关系是一对一的,否则,就成了“run-through”。而在汉语中,重复的“如果”反而起到了增强修辞效果的功效。例13则需把汉语语句中隐性的逻辑关系用连接词表达出来。
例 9:中式:Owning a company can carry out one's own decisions rather than obey the boss'.[开公司就能自己作决定而不是服从老板。]地道:Owning a company,one can make one's own decisions rather than follow the boss'.
例10:中式:If the business manages well,it can make considerable profits.[生意经营的好,就能够带来巨大利润。]地道:If one manages a business well,he/she can make considerable profits.
例11:中式:Starting a business and managing it,this is a very tiring,time-consuming and risky thing to do.[又开买卖又得经营,这是费时、费力又冒险的事。]地道:It is a very tiring,time-consuming and risky thing to start and manage a business.
例12:中式:If you are worried for being unable to find a job,if you are not afraid of the competition in business world,if you aim to maximize your personal values,it is your best choice to open your own business.[如果你为找不到工作而忧虑,如果你不害怕商业竞争,如果你致力于最大化你的个人价值,自己开公司是你的最佳选择。]地道:If you are worried for being unable to find a job,or afraid of the competition in business world,or determined to maximize your personal values,it is your best choice to start your own business.
例13:中式:Money is not important,more important is life experience.[钱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经历。]地道:Money is not important,but life experience is.
当中式句子明示在黑板上,这类误用却被学生改正。这就给教学以一定启示,当进行同伴反馈时,小组的组合应该秉承一定的原则,即同伴反馈应该在至少三人以上的小组进行,而任大玲[6]建议的“异质组”即把作文水平参差不齐的同学分成一组,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有利于确保小组反馈的效度。
3结束语
本次研究支持了以往国内外研究的结果[7,8]即同伴反馈在语言使用上有误改和漏改错误的现象。由于实验的样本及研究对象的局限性,本次漏改错误分析并不能代表所有英语学习者同伴反馈活动的薄弱环节,但在教学上有多重启示:
1)从本次实验同伴反馈遗漏的错误可以看出,无论是语言形式的表层错误(如动词变位),还是涉及到语言内容的词义表达,仅靠同伴反馈不可能使学生作者在语言表达某个方面的局限被全部发现并及时提醒或改正。同伴反馈需结合教师反馈、自我反馈等多样化的反馈方式,来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2)同伴反馈后的习作比较集中的暴露出学生习作中的一些共性问题,这使教师教学目标清晰明确,针对某一阶段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集中指导,而不必拘泥于一些不具有普遍性的表层错误上。
3)同伴反馈信度与效度的最佳整合还有待于同伴反馈培训及分组形式的合理化及程式化。目前使用同伴反馈的组合形式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高中低组”、“随机组合”。上文显示异质组有利于发挥同伴反馈的效度。这一环节更大作用的发挥还有待于教师研究者对同伴反馈具体设计理念和实施方法不断摸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Keh C L.Feedback in the writing process:a model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ation[J].ELT Journal,1990,44(4):294-304.
2Mangelsdorf K.Peer review in the ESL composition classrooms:What do the students think?[J].ELT Journal,1992,46(3):274-284.
3Villamil O S,Guerrero M D.Peer Revision in the L2 Classroom:Social-Cognitive Activities,Mediating Strategies,and Aspects of Social Behavior[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996,5(1):51-75.
4 Yang M.A comparative study of peer and teacher feedback in a Chinese EFL writing class[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06,15(3):179-200.
5 蔡静.高校网络英语教育同级反馈研究[J].考试周刊,2007,(5):12-15.
6 任大玲.英语专业学生合作型写作互动研究[J].英语研究,2007,(4):63-66.
7Jacobs G.Miscorrection in peer feedback in writing class[J]. RELC Journal,1989,20(1):68-76.
8郑春先.A Study of Peer Error Feedback[J].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7,5(4):25-29.
9 龚晓斌.英语写作教学:优化的同伴反馈[J].国外外语教学,2007,(3):47-57.
10James C.Error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Exploring Error Analysi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11Bruton A,Samuda V.Learner and teacher roles in the treatment of oral error in group work[J].RELC Journal,1980,11(2):49-63.
Analysis of missed errors in peer-edited
writing and its teaching implication
ZHANG Fu-hu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024,China)
AbstractPeer editing,as an important procedure in process writing,has its limitations.Through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cond-year college English majors,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main types of missed errors in peer-edited drafts are misuse of verbs,sentence structures and wrong words or phrases.Complementary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in order for peer editing to optimize its value in the teaching of writing.
Key wordspeer editing,missed errors,teaching im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