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
2009-08-18刘智运
刘智运
[摘要]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建设和谐大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和谐大学的理念包括以人为本的理念、崇尚学术的理念、服务社会的理念、持续发展的理念、面向世界的理念和引领社会的理念。正确处理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的五个关系:服务社会又引领社会发展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文化创新与文化和谐的关系;规模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关系等。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大学,知识创新,服务社会,引导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4-0001-0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建设和谐大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和谐大学建设,内涵十分丰富,需要用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观点,全面把握和深入研究。
1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目标
和谐概念、内涵十分丰富。构建和谐社会是千百年来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目标。中国早在西周末年,思想学家和历史学家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哲学命题和思想理念。比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提出的“美在和谐”要早200年。继史伯之后,春秋战国时期晏婴论“和同之异”。接着,儒家提出“和为贵”。并把“人和”上升到高于天时、地利的位置。中国的孔子、老子和庄子都曾提出过构建和谐社会的设想。诸子百家是习惯用和的概念来表达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求和睦相处;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崇尚“合群济众”;在各种文明的关系上,主张“善解能容。”如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西汉哲学家董仲舒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西方学者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前399年)提出建立一个正义、公道的社会。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也曾提出过建立“理想国”的主张。16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家莫尔撰写了名著《乌托邦》,以对话的形式第一次提出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19世纪法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1772~1837年)提出铲除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资本主义制度,以和平方式建立和谐制度,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主张。但由于当时并不具备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这些设想最终只停留在书本上,是一种空想。
我们党在新世纪初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传统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和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是建立在富裕群体的利益增进同弱势群体生活处境同步改善的基础上的。因此能够协调好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关系,能够使社会不同群体和各个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从而激发社会活力,使社会呈现出公正状态,也就是科学的发展观成为社会和谐的客观标准。
我国现在具备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条件:中国的经济社会资源正朝着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配置;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期;人口增长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扩大内需对经济的拉动力加大;社会保障和生活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城乡低收入者和贫困人群的生活得到保障。但是,应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深层次的矛盾更加凸现,利益冲突、价值错位、道德失落、行为失范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不能忽视。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中国实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和平崛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1],并写进党的正式文件,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与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理想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
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早就指出:“教育是巩固和完善和谐制度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重要基础。”[2]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的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等学校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处于龙头地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并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深刻的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应构建和谐大学。
2建设和谐大学的重要意义
2.1和谐大学不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
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校内问题与校外问题会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大学这个“象牙塔”不和谐,现实社会就不会和谐,未来社会也不会和谐。建设和谐大学就是要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校园环境,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大学科学发展,用和谐的氛围激发师生的创造活力,把大学建设成为师生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生活的乐园,为和谐社会起到示范作用。
建设和谐大学是培养和谐人才的迫切需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和谐大学的根本任务。和谐的校园环境,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大学师生成长的重要条件,只有校园和谐,才有琅琅书声,只有消除校园中消极的、负面的东西,及时转化各种矛盾,才能优化育人环境,把师生的精力引到读书作学问上来。在和谐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只有在校园内营造一个“和而不同”的大环境,师生指定在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的基础上进行思想学术上的交流和争鸣,个性得到张扬,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只有这样高素质人才才能破茧而出,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2.2和谐大学要培养和谐的人
大学应培养有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与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人才,将求“真”的科学教育与求“善”的人文教育统一于对学生日常做人、做事的教育之中。在培养方式上重视综合化课程体系的设置;提倡生活化、社会化的实践教育;建立以素质教育为统揽的第二课堂。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赞同的口吻转述了黑格尔“人的和谐发展”的思想。和谐发展象一条红线贯穿在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之中,没有社会和谐发展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人的和谐发展的基础是和谐的人格。切实加强和谐人格教育,努力让每一个受教育者达到内心的和谐、身心和谐、人我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资源和谐。以和谐的理念教育人,以和谐的理念塑造人,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我、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对待自然,从真情和亲情,爱情、友情中获得快乐和幸福。从认真地学习、工作、奉献中,获得快乐和幸福,从而实现公民的社会价值,得到精神和心灵的和谐安宁。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中国自古以来就主张“尊德性”与“道学问”并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者所以学做人也”。西方现代大学理念也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爱因斯坦主张,“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这些思想都强调,和谐大学所培养的人,不单单是某一领域的技术匠人,更应该具有以专业知识为根基的人性化理念和价值取向及精神追求。要通过调动学生内在的精神层面的力量,引导他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和“生活的意义”等根本性的问题,进而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境界,最终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也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和谐”的人。
这种具备了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所应具有的基本特征是,坚定的政治信仰、崇高的理想道德、完备的知识智能和勤奋负责的生活态度。要实现这个目标,和谐大学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将教书与育人切实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改进和完善大学教育体系,形成新的大学文化。为此,大学要重点推进包括大学文化、校园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涵建设,面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公平正义意识、诚信友爱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意识等方面下功夫,培养出大批具有人文情怀,道德高尚,理想追求,专业精良,创新精神,德业双馨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和谐发展的人是和谐社会的根基。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大学的使命,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以满足和谐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格专门人才的需求,这是大学现实生活的坚守。正是这份坚守使大学保有了独具魅力的品格,维护人类精神文化价值。
和谐大学应该是教学和研究完美的结合,培养的人应该是和谐发展的人。但是,在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大学的急功近利现象十分凸显,当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而昂首前行时似乎遗忘了大学为何而存在?缺失了大学的精神和大学理念。因此,在大学教育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并不是一直偏向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目标。这是值得引起深思的。
根据和谐社会的要求,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在西方多元价值观和思潮的冲击下,更应加大思想教育的力度,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习,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教育大学生诚信友爱,遵守法纪,勇于创新,提高综合素质,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成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2.3和谐的大学需要和谐的大学文化
大学和谐文化的特质是理论与实践、人文与科学、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体。构建和谐大学要唤醒大学的文化自觉。大学是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策源地和战略高地。这里集聚了思想最活跃、最敏锐的知识分子群体,这里所产生的思想和文化对整个社会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影响力。文化功能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大学加强自身建设,消除不和谐因素,关键应加强大学文化的建设;大学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成果和物质体现,是大学文化外在的表现和物质基础;大学制度文化是维系大学内部运行,协调大学与外部关系的必要条件;大学环境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学校和谐,有助于调动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热情,有助于学校上质量,出人才。通过大学和谐文化建设,营造一种和谐共处、求实创新、积极进取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十分有利。通过大学这个“孵化器“培养出具有和谐文化“基因”的莘莘学子,造就一代代和谐文化的自觉传播者和忠实践行者;同时,创造出承载和谐精神的各种文化产品,向社会广泛传播和弘扬。
2.4和谐的大学需要和谐的大学理念
建立以和谐文化为核心的大学理念,应当把握好两个基本环节: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凝练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系,主要体现在大学人认同的大学精神和共同奋斗目标;二是摒弃二元对立的哲学观,孕育一种“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哲学观,倡扬“兼和”的态度。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大学和谐发展的基础。大学和谐发展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创造和谐的学术环境,是大学和谐发展的关键,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大学应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自觉充实和谐文化底蕴,努力构建和谐文化模式,建设以办学功能和谐推进、师生员工和谐相处、不同类型文化和谐相融、人才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为特征的和谐校园。
2.5和谐的大学需要和谐的大学组织管理制度
化解矛盾,追求和谐,是大学组织建设不可忽视的急迫任务。有学者指出,大学和谐是大学的最高境界。实现大学和谐的对策,只能从大学的理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构建中去寻找。大学理念和大学制度的同步构建对大学和谐来说不可或缺。大学和谐在于对自身本质认识的确定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办学者对大学本质的选择。和谐思想蕴涵着传统文化的精华,倡导和谐,可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优化校园文化,提升人们的素质。但如果形而上学地理解和谐,也可能片面地追求一团和气,回避矛盾,而这恰恰亵渎了和谐的精髓。
3树立和谐大学理念
大学理念是对大学的本质、功能、发展规律的哲学思考和理性认识,由此形成的对大学具有全局性影响的观念体系。和谐大学理念包括以下内容。
1)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努力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和谐统一。善于将教育的社会要求转变为个体的自我要求,因为任何教育只有成为自我要求时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人的发展是最根本的。现代教育逻辑支点的核心是不断提升人自身价值。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价值理想和思维原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最广泛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是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真正的教育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让人能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
2)崇尚学术的理念。坚持求真务实,严谨创新,学术自由,追求卓越。大学追求的目标是学术。现代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学术方向与时俱进,学术人才有大师名师,学术成果有重大影响,学术平台有交叉整合。学术需要积淀,学者需要执着。注重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知识产权存量。营造学术自由的宽松环境,自主创新,自行选择学科发展方向,自由确定科研项目。崇尚学术与学术进步,需要整合传统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科学与人文、理论与实践、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实现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和谐统一。
3)服务社会的理念。21世纪的大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坚持大学为社会、经济、文化服务,不仅要在文化传播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而且要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在这个问题上,应当深入研究美国“硅谷现象”和英国“剑桥奇迹”。现代大学应成为国家发展的思想库、科技发展的发动机、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努力实现大学的崇高使命与学术研究的和谐统一。
4)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既要重视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在学校发展格局中的基础性、全局性、标志性地位,又要重视发展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做强“三强品牌”(适应能力强、苦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协调,学校导向政策的协调,学校与社会公共关系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教育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实施科学决策,减少和规避风险,加强成本核算和效益理念,提高投入产出比,努力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大学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
5)面向世界的理念。坚持大学对外开放,勇敢走向国际教育舞台,大胆吸收世界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借鉴国际教育成功经验,加强全方位、高层次国际教育合作。加大合作力度,丰富合作内涵,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努力实现教育的国际性与民族性、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和谐统一。
6)引领社会的理念。坚持着眼未来,引领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建立“前瞻性大学”的新理念。古希腊大学是哲学思维的场所;中世纪大学是传播人文知识和道德真理的圣殿;20世纪,大学才走出“象牙塔”,成为推动工业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的本质是面向未来的,大学的功能在于生气勃勃创造未来。和谐校园不仅要走出还要超越“象牙塔”,创造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引领社会前进,努力实现服务社会与引领社会的和谐统一。
4正确处理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之间关系
4.1处理好服务社会,又引导社会发展的关系
1)大学主动为社会服务。大学不仅仅为实现自我完善或追求所谓学术至上的象牙塔,而应努力融入整个社会大系统之中,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已经不满足于大学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开展基础科研所提供的间接服务,而转向鼓励大学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为企业开展咨询服务、转让科技成果等形式的直接服务。大学具有学科门类齐全、专家学者云集、科研手段先进等优势,大学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为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大学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可以不断获取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的反馈信息,从而可以有的放矢地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此外,还转让科研成果,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开发新产品以及技术咨询等有偿服务,也可以为大学自身拓展资金来源,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更新实验设备,以及改善教师待遇等,获得多方面的支持。
2)大学还应发扬批判精神,引导社会前进。大学不仅仅是适应社会,为社会发展服务,还要发扬批判精神,引导社会发展,做到服务性与批判性的辩证统一。这就是说,在当代由于大学正处在经济社会的中心,与社会的联系非常紧密,它不仅应当在为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时坚持自己应有的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而且应当自觉地发挥追求真理的学术批判精神,以其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在引导社会前进中发挥积极作用。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内涵应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为社会的当前需要服务,促进社会的发展;二是为社会长远需要服务,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引领社会不断前进。当前,特别是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出现许多道德衰微、诚信危机、腐败、分配不公、社会治安、环境等问题,需要发挥大学文雅、诚信、正义、公平等先进文化的辐射作用,一方面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以及大学的文化研究成果,成为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成果交流的纽带,另一方面将国内外的科学、高尚的文化信息传播给大学生及人民群众,对建设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大学也要注意一种倾向,即社会的功利性过强,诱惑力过大,致使大学精神衰微,丧失了自己的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迎合社会上的市侩俗风,把神圣的殿堂沦为追求金钱的学店,这不仅对社会发展无利,反而有害。所以,笔者特别强调大学既服务社会,又要引领社会前进。因为大学与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联系非常密切,而且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大学承担传递先进文化和批判性的创新知识,充当社会良知的发动机,以及历史、文化精神的守护人,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谋求学术精神的张扬,引导大众在文明与野蛮,高尚与媚俗,进步与倒退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大学的这些使命往往是超越于当代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它往往是运用自己拥有的新思想、新文化的精神力量,对现实社会中的不良倾向进行独立的批判,代表“社会的良心”,引领社会前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4.2处理好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并以高度综合为整体特征的社会,它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同时,全面发展的人的实现也离不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其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持。
1)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并把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首先,人的发展是以人的解放为前提的,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又离不开“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和谐的状况,譬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尚不能得到充分满足,还不能完全实现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城乡之间以及城市不同职业者之间的贫富差距还较悬殊,一些腐败现象还在滋生,等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高素质、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个人。因此,我们党把“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当作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
其次,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一方面,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他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既是人自身的发展过程,同时又是社会对人来说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社会是人的社会,它既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又是制约人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把人类历史看成是不断地“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包括个体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两方面,但不管是个体人的发展或是人类的发展,都只能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才能实现。换言之,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载体,没有一个和谐的社会,人的发展便会受到制约。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基础的。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自始至终离不开自然,自然的进化不仅孕育了人类,而且还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但在历史上,人们在从自然界获取生存资源的同时,由于对自然界的过度攫取,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不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就无法构建,人的全面发展将无法落实。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为前提的。人不仅是自然存在,而且还是社会存在。因此,建构一个公正、公平、合理、文明的政治与经济制度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是实现和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为促进和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为核心的。改革开改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有了巨大的进步,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在人际关系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即构建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人际关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4.3处理好文化创新与文化和谐的关系
和谐大学是文化创新的基地和幅射源。文化创新是和谐大学精神之所在,也是学校的灵魂。文化创新是以文化积累为基础的。文化是积累的过程。文化积累有快慢之分,多少之别。在文化创新中,不同的文化有消有长。一般说来,新文化传播迅速会为人们广泛吸收,也就是大规模传播。比如中国“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就是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所以大学要特别关注文化创新,对社会影响大。现在比较多的是提倡科技创新。提倡科技创新是必要的,但那是远远不够的。科学精神是文化的一部分。重要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提倡少了,就会出现各种文化之间的差距过大,会导致社会不和谐。不必讳言,是文化差距过大在呼唤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建立在现代化基础之上的和谐文化,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相配套的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先导,就应当走在文化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最前列。创新思维的方式很多,延长是一种,逆向否定也是一种,要不拘一格。既有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的一面;也有破字当中,立在其头的另一面。各执一端,并把“一端”绝对化,都是以偏盖全。“破”“否定”都会给人带来痛苦,可这痛苦是创新的代价。创新有时也会带来不和谐,被“破”的东西会起来反抗。可是,和谐文化喜欢这种动态不平衡,倡导这种动态的和谐。这种由创新造成的表面不和谐,在文化整合过程中,往往是新的更高层次和谐的序幕。
创新是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如果将教育的过程视为人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的过程,教育必需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勿庸置疑,人们自我实现的创新活动包括科学创造和人文创造活动两个方面的内涵,这就是和谐文化。
在中国,和谐文化应当是马克思主义和谐文化。马克思说:正像人生产社会一样,社会也在生产着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正因为如此,社会要以人为本。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在社会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人应当坚持以社会为本。社会越是以人为本,人越是应当以社会为本。和谐社会是双向的,不应当是单向的。“社会以人为本”与“人以社会为本”相结合是和谐文化的核心。和谐文化与创新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其核心是共同的。只要抓住这个核心,和谐文化的百花园必将枝繁叶茂,争奇斗艳!
4.4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结构、效益之间的和谐关系
而今在社会上甚至在大学中,流行着一种不切合实际的观念和不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味强求大学必须是“学科专业的大齐全,学历层次的大完整,科学研究的大成果,招生数量的大规模,校园建设的大圈地,院士博导的大汇聚”。受此理念的误导,有的大学不顾条件上专业,不惜代价上层次,不顾容量上规模,强而为之,结果是伤了元气和根基,失去了优势和特色,有的甚至债台高筑。说穿了,这是一种大学中的贪大求全,急功近利。从世界上发达国家情况看,世界一流大学也并非都是“大”学,名大学并不一定非“大”不可。如哈佛大学招生规模多年来一直稳定在4000人左右,每年在两万名申请者中只选拔1600多名。蜚声全球的法国巴黎高师每年只招收200来名学生,却开设了40多个学科,培养出了10个诺贝尔奖得主、6个菲尔兹奖(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3位法国首脑。盲目攀“高”,硬性求“全”,势必会影响大学教育的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和效益发挥,是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和谐社会运行规则的。
5处理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之间的和谐关系
首先,大学不是企业,不是银行,也不是市场,不是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场所,而是位于时代文化科学发展前沿的求知、求真的“学问之府”。大学教育主要是一种社会教育活动,而不是社会经济活动。市场经济的经济规律不能代替教育规律,不能取消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中所指出的:“应当澄清这一方面的模糊与混淆:市场规律和竞争法则不适用于教育,包括高等教育。”
其次,大学应当“服务”于经济,但不是“服从”于经济,更不能变为经济运作的“工具”。如果大学过分注重经济目标和经济价值,就会使其面临退化为培训基地或超级市场的危险。
再次,大学要为市场经济服务,但不能仅仅定位于为经济市场服务;大学要为社会服务,也不能仅仅定位于为现实服务。大学教育适应并服务于市场经济,不等于大学教育商品化和市场化。大学既要正视市场、适应市场,又要解剖市场、超越市场。忽视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狭隘和片面理解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的“服务”和“适应”,把“教育为市场经济服务”片面地理解为用经济规律、市场规律来取代教育规律,盲目以社会的短时需求为导向或追求,必将严重危害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本文仅就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研究。从分析的结论来看,和谐大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将承担重大的责任,高教界的同仁必将在这项伟大的社会工程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2吴英颖,任钟印.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七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200.
On harmonious society and harmonious university
LIU Zhi-yun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Hubei,430070,China)
AbstractThe harmonious society is ideal target that the mankind pursue,is also the essen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Science development and society harmonious inside unify.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zes university,is importance constitute part of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and has the guiding and demonstration effect on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The ideas about harmonizes university include the man-oriented,advocating academic research,serving society,sustained development,facing the world and eagerly looking forward to society.Dealing with processing five relations between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harmonious university properly:the relation between serving society and guiding the social development,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erson's overall development and setting up harmonize society,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the cultural diapason,the relation between scale and structure,the relation between quality and benefit,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regulation and market economies development regulation.
Key wordsharmonious social,harmonious university,knowledge innovation,serving society,guiding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