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儿舞蹈教育”纳入小学课程的必要性

2009-08-17李志萍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9年6期
关键词:舞蹈素质教育素养

李志萍

“艺术教育”以其独特的思想性、艺术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少年儿童对艺术教育的需求愈来愈迫切,艺术教育成为广大少年儿童“内化品质,外化行为”的重要学习平台。“舞蹈”是一门很具创造力、审美力和表现力的艺术,把舞蹈纳入艺术教育课程,对于提升少年儿童思想素养、艺术素养其有重要意义。

一、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舞蹈教育的主旨是通过创作、训练和表演,对少年儿童进行德、智、体、美等“综合性美育教育”,以开发少儿的潜在特长。这与推进素质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让少年儿童作为一个兴趣主体参与到舞蹈教学中来,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修炼艺术素养。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本身就蕴含着审美认识、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方面的功能,舞蹈还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承载着人类文化映射、情景和情结。是引起情感共鸣最好的表达方式。因此。舞蹈教育对少年儿童的身心艺术修养有着重要作用。一是塑造形体。少年儿童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舞蹈的修习可矫正骨骼、肌肉的非良性发育。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身姿。二是审美鉴赏。舞蹈教育可以帮助少年儿童提高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激发其感知美和表现美的兴趣,并通过整体调动动作、表情、姿态、情感和内心体验等多种心理、生理机能,为他们构筑富于童心的创造空间。

2、提高文化素养。少年儿童在舞蹈课程的学习中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受去领悟其文化内涵。培养少年儿童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很多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口号响亮而形式单一,舞蹈教育能以体验的形式补充进来,以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传递思想内涵,淡化对少年儿童的空泛说教,通过健康、向上的文化艺术形式,让少年儿童在舞蹈学习中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3、磨炼性格。舞蹈教育还能更好地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自治能力、坚韧的意志品格、互帮互助的团结协作意识和拥抱变化的创新意识。舞蹈载歌载舞,生动活泼,教师可利用舞蹈的外向特征,激发学生的全情表演。通过排练、演出和集体活动,让少年儿童克服性格内向、胆小害羞、自私自利等不健康心理,帮助他们树立坚持不懈、积极进取的信念。同时,孩子们还能够在步调一致的训练中养成一种“自觉自律、关心他人、主动负责、互帮互学”的行为习惯。

二、实施校园舞蹈教育的建议

校园舞蹈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近年来,小学对舞蹈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舞蹈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应该纳入小学课程系列。从教育对象的需求来看,爱好群体表演、群体游戏和玩耍的小学生,需要舞蹈课程来满足其综合发展的要求。从传播文化的需求来看,学校的课外活动、各类节庆日,需要通过舞蹈这一艺术形式传播校园文化,展现地方文化特色。从舞蹈教育的设施来看,近年来,很多小学校已具备了舞蹈训练的教室,有的甚至建有了很漂亮的排练室,学校的操场也是一块很好的舞蹈教学场地。从“减负增效”的要求来看,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增设舞蹈课,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调剂学生的学习节奏,回应“减负增效”的社会需求。

当然,舞蹈教育在小学校园的实施仍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当前应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健全舞蹈教育机制。健全舞蹈教育机制需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师资配备,各级学校需配备一批具有专业资格认证的教师,从事舞蹈教育的组织、安排和教学工作。二是课程设置,需根据学校各类课程及学生学习周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课程,可整合美术、音乐等课程资源,开设“艺术综合课”,动静结合,室内室外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三是教学管理,有序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和表现,用更鲜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基本的舞蹈知识和技能。

2、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课程教学离不开专业的研讨和交流,舞蹈学科的教育也应开展相关教研活动。首先,成立一个教研小组,从事舞蹈教学的研究、交流、整合、传播工作;其次,制订一套教学标准,统一校园舞蹈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原则,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明确既定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规范教学行为;最后,联动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在日常教课的基础上,与各级校外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宫)和艺术团体联动交流,共享信息资源和教学资源。

责任编辑:陈顺

猜你喜欢

舞蹈素质教育素养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舞蹈课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