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当与美育齐飞

2009-08-17李爱红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美育美的

李爱红

蔡元培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科目,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尤为突出。如果我们能充分认识语文教学的审美因素,并加以挖掘利用,让它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催化剂,便会产生良好的美感效应,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消除学生接受心理上的疲劳感、痛苦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教师形象

教师形象包括语言、表情、服饰、举止等,好的教态能充分将课文的美学价值、教师个人的审美感受表现出来。语言准确简洁,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朗读讲授声情并茂,恰如其分。喜则眉飞色舞,怒则切齿圆睛,哀则蹙额锁眉,乐则笑逐颜开。手势自然明了,与表情和谐一致,举止得体,有分寸。发型、服饰符合民族习惯、年龄特征、时代潮流和职业特点。语文教师的形象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美的教态将无形化为有形,使学生于美的熏陶中接受知识。

二、教学内容

语文课本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和内容足以成为审美意象,唤起美感。语文教材大都是中外名家之作,它集古今中外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于一体,具有极高的欣赏、教育的价值,是学生训练鉴赏能力、陶冶情操的生动形象的合适教材。

自然美,顾名思义,是大自然存在的美。从泰山的壮美到黄山的秀美,从荷塘月色的朦胧到辋川山居的清新,从天姥梦游的惊心动魄到肖邦故园的安静祥和,山水无情人有情,自然美中寄寓了人的情意,这类课文的学习能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接受美的熏陶。

社会美是社会生活的美。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生活不同于其他科学,就主要在于文学作品以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学生在语文课的学习中不仅可以了解到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还可以在人物形象分析后,产生一系列的思考、探索。“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把栏杆拍遍”的辛弃疾,“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都表现出伟大的人格美,净化了学生的心灵,激发了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而《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的机智令学生拍案叫绝,夏洛克的凶残令他们义愤填膺;《孔乙己》中喝酒人的残忍麻木令学生惊心。这些人物的行为、命运不仅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强烈反应,而且还在精神上使他们得到愉悦和陶冶,增强他们对生活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判断能力。

而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语文教学当然要引导学生去领略文学的艺术形式美,如结构美、语言美、节奏美等。

结构的技巧,与主题、情节的和谐,表现为一种美。议论文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记叙文的以时间、空间为序等和谐统一的结构,无不闪烁出美的智慧,更不用说诗词歌赋的外形结构美,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局部协调而整体浑然一体的美。

汉字可连绵,可叠韵押韵,组合可匀称,可参差变化。组合的词合成文段形成意象,或绘形,或造境,与音调、气势、修辞相辅相成的多种变化,形成流动美、静态美、音乐美、绘画美、雕塑美等形式,营造语言美的极致。

语言文字有疏密浓淡,错落有致;情节可快慢详略,波澜起伏;议论层层深入,前后相因,说明主次分明,有重有轻,都表现为一种节奏美。

总之,优秀的作品如百花争春、繁星夜照,这灿烂的文学光辉为学生们辉照出一片美的天地。

三、教学方式

“条条大路通罗马”,语文教学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让教学过程成为自然的审美教育过程。

“听”: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器官,使其在听的过程中领略文章所创设的优美意境,从而受到感染、熏陶。这种美育方式在散文、诗歌、小说等文体的教学中尤为突出。

“诵”:普希金说“不会朗诵的诗人就不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事实上,学生不断诵读的过程就是对作品内容逐渐加深理解的过程,也是一步步受感染、受教育的过程。

“想”:每一篇课文的篇幅是有限的,但它所包容的人生哲理是深刻而无限的。因此,语文课应把课文作为美育的联想材料,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把握原作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扩大、丰富原作。

“画”:我们常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说明文学艺术和绘画艺术是相融互补的,因此,我们在语文课上完全可以用绘画或摄影艺术来表现文章的优美意境。这既是引导学生感知、理解欣赏课文的过程,也是自然的美育的过程。

“演”:有的语文教材如《雷雨》如果用表演法来处理,其美育的意义更大。学生想演得好,就必须入境,要把握人物的性格,仔细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这无疑也是一个审美和表现美的过程。

“辩”:辩论不仅可以生智,也能加深对辩体的认识和理解,更有利于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的培养。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语文课美育美的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语文课文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打破平衡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美育教师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