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开枷锁,让创新之花绽放

2009-08-17邓磊迪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小贩作文题老奶奶

邓磊迪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作文教学在新课程的改革中亦彰显其活力。

《语文课程新标准》对7-9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上的要求是“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求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在收获着喜悦的同时,也看到了忧患。

一、文体四不像

《语文课程新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其中,“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也包括了减少文体的束缚。所以,近几年的考场作文题已经实现了文体的自由,学生在写作时再也不用为某种文体而发愁,可以大胆地选择自己熟悉的文体写作。

然而,不限文体并不等于没有文体。初中阶段以记叙文为主,出题者在作文题的设计上往往趋向于记叙文。而我们的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看到“文体不限”几个字,便“天马行空”,写成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的文章。

“文体不限”本来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自主写作的广阔的空间,但是由于不正确的理解,使得“文体不限”又成为一把无形的枷锁,把学生困在了所谓的“天马行空”里。

二、素材老套,构思公式化

学生生活中的大量素材无法进入写作题材中,所选的材料并非来源于真实生活,经不起推敲,有凑数字的嫌疑。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作文:

开头一段点题,中间一段老掉牙的故事:“我”与形影不离的好友因为一个误会,或误会他拿了“我”新买的钢笔,或误会他拿了“我”新买的铅笔盒……而发生争执,互不理睬,等到好友要离开了才发现自己错怪了好友,于是两人冰释前嫌。最后来一段无病呻吟的议论。

这样老掉牙的故事,这样公式化的构思,年年阅卷年年遇到,怎不令人乏味?而这种公式化的文章构思,又恰恰是在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初学写作时老师灌输给学生的。这种公式化的文章构思,也如一把枷锁,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三、出现了有争议的作文

《语文课程新标准》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自由的空间,“我手写我心”,但是,很多学生却忽略了文章思想的正确性,出现一些颇有争议的学生习作。

我曾阅读过这样一篇学生习作——《小贩,快跑》:学校门口,一群小贩在摆卖商品。突然城管来了,年富力强的小贩很快逃离现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由于行动不便,被城管当场逮住。城管野蛮执法,而摆摊的老奶奶又没有充分的理由让人们同情她的知法犯法。该学生选材大胆,真情实感自然流露,毫不造作,结构亦完整,结尾意味深长,语言生动流畅,细节的描写也充分。但是,从小贩们的慌乱,老奶奶与城管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老奶奶是明知故犯。所以,作者的情感趋向出现了偏差,而结尾老奶奶的摊上又围上了许多学生,就更让读者感觉到学生情感的扭曲。

类似这种文笔流畅,结构完整,视角独特但主题的立意和材料的选择上出现问题的作文还有许多。例如对早恋、网吧甚至暴力事件的不正确理解等。

那么,针对这些在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不和谐之音,我们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

一、练好记叙文

尽管《语文课程新标准》明确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而近几年的考场作文题也已经实现了文体的自由,但是,初中阶段作文教学以写好记叙文为主。因此,考场作文题设题也总是趋向于学生容易写的记叙文,而各地涌现的优秀作文也大多是记叙文。因此,如何写出优秀的记叙文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而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应该把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作为自己首要考虑的。

二、提倡构思个性化

要想医治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毛病,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构思文章时有自己的特点,哪怕是老题材,由于构思新颖独特也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采取排比的方式,如《充满活力的岁月》一文,小作者将美丽的十六岁,用春夏秋冬四季来形容,贴切又新颖。当上班干时,心中充满怀想;与同学神侃时,热情奔放;独坐床前时,忧郁深沉;面对考试时,遁入“山居”。作者用四个小标题串起了青春岁月里有苦有乐,满怀激情的生活。四个标题,四个视角,字里行间极富文采,让人读来内容充实而又厚重。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活用课文素材。我们都知道“金素材,好作文”的道理。没有鲜活的素材,即便你拥有深刻的立意、巧妙的构思、靓丽的语言,也写不出好的作文来。而素材的积累,是一个缓慢、艰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可是在多年的阅卷经历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颇有意义的现象:为数不少的满分作文,居然是利用课本中的素材写成的。如在《为自己鼓劲》一文中,小作者运用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深入到苏轼、文天祥、贝多芬的心灵深处,深情地歌颂苏轼为自己鼓劲,挥毫书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情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深情地歌颂文天祥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自己鼓劲,创造传奇的精神;深情地歌颂贝多芬用“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为自己鼓劲,奏出华美乐章,弹出生命的最强音。

作文的形式多种多样,总之,我们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形式,或题记,或日记,或书信,或招聘式,或审判式,或戏剧式等。

三、主题鲜明,思想健康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要求作文要“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主题鲜明,思想健康,是作文具有评估价值的核心所在。好的文章总是健康和积极的,能教育人、鼓舞人、启迪人,于人于己都有所裨益的。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一定的道德思想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具有辨别是非、识别美丑的能力。

“思想健康”不是不可以写阴暗面,不是排斥“另类”,分析和认识积极向上就是符合要求的。就上文谈到的《小贩,快跑》而言,如果作者调整一下记录生活的角度,将镜头始终对准野蛮的执法人员,写他们怎样对逃跑者无奈,对被俘获者施威,怎样把“有用”的东西装上自己的车,把“无用”的东西推翻扔掉,怎样“关照”没有去乞讨而想自食其力的老奶奶等等,这样文章就会更有分量,更适合文章“批判”的主题。

因而,当有学生要写这一类的文章时,教师要引导好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处理生活素材,在揭露社会的疮疤的同时,更要人看到希望。这样的表达才是不消极、不颓废的,才是积极健康的。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发展,学生的作文还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只要我们教师留心观察,积极应对,及时帮助学生摆脱桎梏,打开枷锁,相信我们的学生也能写出有创意、有见地的优秀作文,创新之花必能在作文教学中绽放!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小贩作文题老奶奶
北平的零食小贩
还有多远
老奶奶的汤匙
不是这么算的
不一般的熊
不熟不要钱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喊狗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