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2009-08-17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命题作文评语写作文

高 衡

【摘 要】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语文教学环境,需要语文教师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用赏识的语言去喝彩,用赏识的目光去欣赏,以赏识促进学生创新,以赏识帮助学生体验成功。赏识是语文课堂活力的源泉。

【关键词】 赏识 成功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健康成长,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使他们保持积极、愉快、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基于此,我们尝试将“赏识教育”的教学思想融入语文教学实践中。“赏识教育”,是以学生学习和活动为载体,抓住教育的契机,优化课堂氛围,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全方位地受到赏识,并在不断获得赏识的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创新,逐步完善,超越自我。下面就针对作文教学这一版块谈谈赏识教育的具体运用。

学生对作文有恐惧心理是较普遍的现象。真正觉得写作文是快乐的学生并不多见。笔者对所教初一(3)班(53人)调查统计,恐惧原因及比例有4种:(1)感到没材料可写的有38人,占71.7%;(2)觉得观察不清而感到写作困难的有47人,占90%;(3)觉得老师要求过高的有45人,占85%;(4)因老师评语挫伤写作积极性的有15人,占28.3%。由此可以看出,作文恐惧症是较为严重的。而教者的要求不当、评语不当、指导不当,是造成学生作文恐惧症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经常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那么在作文教学这一领域中,如何才能改变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呢?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赏识是一套科学而有效的方法。

一、赏识性的评语能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

赏识教育理论认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渴望被关注,被尊重,被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根据这一特点,我用赏识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作文,如:班上有一名同学数学学得好,但作文差,错别字多,辞不达意,我就在作文中用这样的评语激励他:“你的数学成绩很好,难道写作文就写不好吗?我相信,只要你肯用功,作文水平一定会提高甚至会有更大的提高。”又如当我发现学生一字、一词或一段写得精彩时,我画上记号,当作学生的一点成功之处,进行评点。凡是有一点一滴进步,就大大赞赏:“××,你的作文在大踏步前进!”“××,你很有写作才能!”一番鼓励,增强了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试想每一位学生,如果他的作文每一次都得到老师的欣赏,或者是好词,好句;或者是好的修辞,好的过渡,好的开头,学生的心理需求被满足了,学生怎能不深深地喜爱作文呢?生命得到了阳光雨露的滋润,怎能不生机勃勃?学生的创作激情被点燃,“要我写”就变成了“我要写”,学生喜爱写作,作文越写越多,作文教学能实现量的突破。

二、用赏识性原则指导学生写作

赏识教育基本理念认为,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庄稼长不好,农民从来不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怎样做的呢?学生的作文不行时,我们教师却更多是对学生抱怨和指责,却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如果我们教师冷静下来,扪心自问:我们自己怎么了?这样可能就会发现:学生作文不行的根源在于我们老师,是我们造成学生的作文恐惧症,是我们造成作文教学水平不高!

所以我教学生写作文时,就要求自己保持父母教孩子学走路学说话的心态——尊重差异,允许失败,充分信任,我不会要求优生每次作文都写得像优秀作文选一样;也不会把后进生的作文和优生对比;更不会用高一级标准去要求学生。如留作文题目时,对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要求,有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自命题作文,还可写片断的内容以及给一两段材料扩写的内容。这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所长选取自己比较有兴趣的或自己所擅长的,或自己认为比较容易写的,这样让不同写作层次的学生都有发挥自己长处的机会,文章可长、可短,哪怕只设计好一个片断都可以。

同时我提倡“与我自己的过去比”,看发展,比提高,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识,既不自负,也不自卑。对好同学的作文给以充分的肯定,给全体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对一些中等生,尤其应当鼓励,他们可能在别的学科中成绩不佳,但就一次作文、一个片段写得好也要给予肯定;对于差生作文的处理也十分关键,他们虽然写得篇幅不长,但只要有几句写得好也要看到、抓住,让他们在同学中展示,肯定他们的优点,鼓起他们更好写作的勇气。

三、作文教学中提倡自我赏识意识

什么是自我赏识呢?就是赏识自己,善待自己,热爱自己——爱生命的全部,爱生活的全部。

为了让学生能自我赏识,我经常在课堂上进行活动型作文教学课,活动过程主要由“准备性活动──说三句话;过渡性活动──说一段话;训练性活动──写一篇短文”三阶段构成。每一个阶段的训练,都针对全体学生而设计,并且引入了抢答、互荐、自荐、展开竞赛的激励方式,在积极兴奋的、宽松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大胆地说、直爽地评、热烈地议、自豪地写、专注地听、快乐地读。正是由于有意识地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面向全体,才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放松和自我解放,释放出连自己也从未发现的巨大潜力,表现出喜人的创造力,让学生自己真正地认识了自己,认识了生活,让他们都觉得原来生活是这样,原来生命是这样。通过这样的交流,他们充分地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感悟到了生活。

语文教师要利用好语文课的教育优势——赏识,用赏识的心态去对待,用赏识的语言去夸奖,用赏识的目光去欣赏,用赏识的动作去鼓励,让赏识成为沐浴学生心田的阳光和雨露!

参考文献:

1.蔡伟.课堂教学创新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

2.钟为永.语文教学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6

3.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责编 李 晔)

猜你喜欢

命题作文评语写作文
写作文的烦恼
初三
正中要害的评语
教师评语
小丁写作文
初三
《我爱写作文》的魅力值
十二星座老师写评语
写作文等
命题作文“过程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