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劳技教育之中

2009-08-13石淑玲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7期
关键词:劳技研究性活动课

石淑玲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课堂形态,又是一种学习方式。那么,应如何将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劳技教学之中呢?下面,笔者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研究性学习同劳技课的关系

1.当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课程形态时,它和劳技课教学呈现出一种高度融合的关系。研究性学习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研究性学习是指国家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学生从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分析和解决问题。

劳技课教学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的、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初中综合活动课程,特别指定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技课教育这四大领域为初中综合活动课的主要内容。四大指定领域在逻辑上不是并列的关系,也不是相互割裂的。研究性学习是初中综合活动课的基础,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劳技课教育则是研究性学习探究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四大指定领域是以相互配合的形态呈现的。劳动课教学强调学生通过人和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前者为个人独立探究方式,后者为合作探究方式。由此可见,由于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劳技课教学之中,故需要以劳技教育内容为载体展开,劳技课教学需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持续性深化;进行劳技教育课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实施劳技课教学的同时也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二者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这样,当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形态时,就和劳技课教学形成了一种高度融合的关系。

2.当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时,和劳技课教育是渗透的关系。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的前提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知识的能力。它所倡导的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必须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全部内容中,也必然渗透于劳技课教学的全过程中。

二、如何让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劳技课教学之中

1.把学生的兴趣作为研究性学习渗透的切入点。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建立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的突出特征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如果学生本身对问题没有浓厚的兴趣,对问题的发现和研究是在教师的强求下进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教师所传授的,这就是典型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因此,要让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劳技课教学之中,就必须把学生的自身兴趣作为最佳切入点。

作为教师,平时要用心观察,以发现学生的兴趣,并抓住契机,予以诱导,从而将学生引入研究性学习。例如,有一次,一个六年级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笔者做好的丝网花,当她问到具体做法时,笔者就马上告诉她是网上学来的。接着,再夸奖她是个聪明的学生,并借了花型成形样品给她,让她也研究研究做法,她点头同意了。一周后,这位同学通过实践,做出了好多很好看的丝网花,并受到了同学、老师的夸奖。

在劳技课教学中,除了要发现学生的兴趣,加以诱导外,还应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入研究性学习。有一次,笔者上聋四年级的劳技课,内容是折纸玩具,刚开始时,同学们都表现出漫不经心的样子。但当笔者将事先折好的大小不一、神态各异的纸玩具一古脑儿地摆放到讲桌上时,他们兴趣陡然高涨。然后,笔者就要求学生们各自选择一个喜欢的纸玩具,再发给他们每人一张纸,接下来要求他们把自己所选的玩具拆开,并按照折痕将其还原,最后再用新发的纸重新折一遍。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都达到了要求。这样就把研究性学习的理念融入了教学中,使学生们都真正学到了东西。

2.留给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时间和空间。要在劳技课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其实质是一个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就要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在之前的劳技课教学中,笔者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总会千叮咛,万嘱咐,以防患于未然,杜绝问题的发生,而从未产生过在内容上留点空白给学生的想法,也从来没有留下过待学生自己去发现的问题,更谈不上留给他们自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了。现在,笔者深刻地理解了新课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关注人的核心理念之后,便按照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要求,结合劳技课的具体内容,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备课备在学生的“学”字上,课前有意留给他们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课中耐心地等待学生自己去发现,观察他们怎么探究,只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点拨。实践证明,只要有学生开了探究的好头,其他人就会跟着探究,从而在合作探究中取得成功。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既掌握了劳技课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又养成了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3.要因材施教。传统的劳技课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条件下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这样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使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结果大家都觉得不满意。研究性学习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其终级目标是发展学生的个性,这因此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内容的学习速度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也就决定了教师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做到设目标因人定起点,基本功训练因人设进度,分任务因人定量限时,验收检测因人定标准。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究的精神,也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

猜你喜欢

劳技研究性活动课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劳动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应用
活动课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论小学劳技剪纸课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挖掘乡土资源,推进“一校一品”校本开发
好一个 “殊途同归”
劳技实践室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