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学中的“隐形学生”及其转化策略

2009-08-13蔡小平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7期
关键词:转化英语教学策略

蔡小平

【摘 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隐形学生”的高度重视并引导其转化,是提高一个班级整体英语水平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学生自身的生理特征及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对“隐形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以学生为中心,从树立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大赏识教育力度及增进与学生的交流等方面,多角度阐述了英语教学中教师对“隐形学生”的转化策略,旨在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教学 隐形学生 转化 策略

一、引言

所谓“隐形学生”,专家的解释是:指那些学习成绩中游,上课纪律一般,课堂发言积极性不高,参与集体活动随大流,在能力和主动性方面都表现平平,引不起同学和老师关注的学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等生”,但是范畴更广些。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要想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就必须关注“隐形学生”,重视“隐形学生”的转化。因为尖子生基本上成绩稳定,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的幅度不大;后进生由于基础比较薄弱,在短时间内难见效应。而“隐形学生”有一定基础,提高的幅度较大,只要我们细心关心,加强沟通,就一定能够提高他们的成绩。因此,作为老师,必须要帮助“隐形学生”摆脱徘徊不前的状态,给他们更多关注和激励。

二、英语学习中“隐形学生”的形成原因

“隐形学生”的形成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初中英语学习阶段,笔者认为主要有两大因素导致部分学生甘于“隐形”。

1.“隐形学生”的心理特征。英语学习中“隐形学生”的心理微妙而且脆弱。他们没有优生稳定的成功心理,他们有积极进取的上进心,同时也有不如他人的自卑心理;有获得成功的自我肯定,也有失败后的彻底自我否定。他们总是在矛盾的自我挣扎斗争中前进,在不断的肯定与否定中成长。

(1)他们的积极心理特征。总体上讲,英语学习中的隐形生一般心细,善于察颜观色;他们有追求和向往,有较强的自尊心,做事很认真,很自觉,很懂事,甚至循规蹈矩;他们不调皮,不捣蛋,不惹麻烦,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2)他们的消极心理特征。在情绪方面:他们的心态一般比较平和。大部分起初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与肯定。但当教师忽视对他们的关注时,学习和工作的热情会逐渐减弱,不良的、消极心态随之产生。在意志方面:由于不愉快的心境,将使其做事缺乏自信,无法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难,不能朝气蓬勃地奋勇前进,从而会降低活动效率。

(3)在能力方面:由于消极的情绪和做事的优柔寡断,使所做之事往往成少败多。这必将更加动摇其做事的信心,导致工作学习能力提高缓慢,总觉自己做事不如别人做得完美。

(4)在性格方面:由于以上种种情况,长久下去,使其性格更加内向、孤僻、沉默寡言、不善交际。遇到问题时,主要靠冥思苦想,自问自答。如果教师长期缺乏对其关注,他们的这种消极心理就会长久循环下去,会使他们在了解情况、判断问题、形成见解时,出现偏颇,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把事情越弄越复杂,使自己陷入一种更加不愉快的心境之中,性格更加内向、敏感,甚至抑郁、紧张、拘束、不自然、胆怯。

2.教师的教学理念。毫无疑问,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生自己性格的内向、心理的封闭、身体的不适或者以往经历的挫折和失败等,造成他们甘于隐形。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失误所造成的。在平时的听课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希望甚至害怕听到“异样的声音”,而对于那些正好符合自己心意的标准答案,总是喜出望外。他们在听到“异样的声音”之后,比较好的做法是不加评论,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对“异样声音”的发出者回报以“异样的态度、异样的语言、异样的表情”,甚至将自己犀利的语言风格来一番展示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这就使得那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在参与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内心总是惴惴不安,甚至感到有可能是拿自己的尊严在冒险,久而久之,就不再甘于“冒老师之大不韪”而参与发言了。

再者,有很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很满足于全班同学轰鸣般的集体回答问题,他们甚至没有想到过,这种回答问题的方式极有可能使部分学生甚至是很多学生的问题掩盖在另一部分没有问题者的共鸣当中,并且这些老师对于这种“共鸣式”的回答总有一种成就感,似乎自己教学成绩的斐然从此一览无遗。这样就使那些有问题的同学也不敢暴露自己的问题:人家那么多人都会了,就我自己不会,如果提出问题,那不是自找没趣吗?于是,不了了之。此外,还有一种更不合时宜的教学形式依然生命力顽强地存在着,那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满堂灌”。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参与学习的权利被严重的剥夺,只能是被动地盲从地以教师教学道具的身份存在于课堂上,这种教学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不只是个别同学的“隐形”,而是学生整体的“隐形”。

三、英语教学中“隐形学生”的转化策略

1.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隐形学生”大多缺乏自信,不仅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反而扩大自己的缺点。平时总低着头走路,看到老师躲躲闪闪,目光不坚定。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往往会因为一时的失败或得不到老师的鼓励和肯定而不能持之以恒。在课堂上害怕教师提问,不敢大声回答问题,不愿意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因担心出丑而把机会让给别人,这些都阻碍了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英语教师要设法激发“隐形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成功,从而激发其自信心。另外,教师要做个有心人,用一些小技巧,呵护和培育“隐形学生”的自信心。比如,课前偷偷和一位同学商量好,上课时让他到黑板听写或做题,让他先做好准备;在别人尤其在家长面前表扬某一位同学,改变家长对孩子的看法等都能激发起学生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当学生遭受挫折、失去信心妄自菲薄时,需要教师及时指出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找回曾拥有的成功的喜悦感,鼓励他们重新树立信心,发现自己的潜能和闪光点,寻找自信的支点,正确认识自我。

2.教师应看到,英语学习隐形生无论是在思想表现、学习成绩还是在其它各方面,虽居中间状态,但他们很有塑造的潜能,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力量。因此,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切实更新教学方法和教育观念:首先,教师要认识到——错误,对于学生来说,是成长的一个重要渠道;对教师来说,是教育的一种重要资源。因此,既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错,也要鼓励学生在大胆的探索中不怕出错。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那种满足于对热闹局面的追求,要创设更多的情景,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第三,不要总是让全班同学举手回答问题,也要指定同学回答问题。但是要注意的是,对于那些不愿或者不能回答问题的同学,要让他们在回答问题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第四,教学过程中,既需要紧锣密鼓式的快节奏,也要在课堂上留出空白,给学生以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第五,要善于安排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以使所有的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第六,在课堂的反馈训练和检测中,要特别注意关注那些“隐形学生”,使他们在享受老师关注的荣耀的同时,走出隐形的状态,走向学习的前台。

3.“赏识教育”让学生体验成功感。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基于英语学习隐形生既自尊又自卑,既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也害怕受到老师的批评的矛盾心理,赏识教育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者要善于“竖起你的大拇指”,充分肯定他们的亮点,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形成前进的内驱力。针对隐形学生大多有自卑心理或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特点,每次单元考试或期中、期末考试建议不给学生排名次,可以在考卷上写上温馨鼓励性的评语,如“加油”、“继续努力”、“你真棒”、“不要灰心,期待你下一次的成功”等,使每一次考试都成为一次激励而不是打击,从而使他们学习信心倍增,不断进步。此外,其实大多数的隐形生也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他们渴望被老师、同学乃至父母关注赏识,在学习压力之下,他们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慰鼓舞。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就不应该再继续扮演老师的角色,强迫他们背单词、语法,相反要多发觉他们的长处,让他们感受到被赏识的滋味。

4.“零距离”心灵沟通。大多数英语学习隐形生表现出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也能象成绩好的学生一样侃侃而谈,但他们又胆小自卑不愿透露自己的“秘密”。作为老师,要学会靠近他们,与他们零距离的进行情感接触。“周记对话”不失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好渠道。教师鼓励学生卸下心理负担,畅谈自己在学习、生活、家庭、情感、心理等方面的问题,然后针对不同性质的问题采取不同方式解决。如涉及个人隐私的一般采用笔谈,教师以朋友身份和学生进行笔头交流,但老师必须严守学生秘密。这样学生能体会到老师的关怀、温情,从而以一种释怀的心情生活学习。有些同学谈到好的学习策略或积极的生活感悟时,教师可以开展主题班会讨论,让所有的同学分享快乐。这样既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创意,也肯定了其思维价值,又能带动其他同学开拓视野。此外,如同学校已有的“培优计划”和“后进生辅导记录”,我们也可以建立“隐形学生”的辅导记录本,对这类学生进行整体研究或个案研究,留下过程性资料,如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效果,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为更好的转化隐形生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尹刚,陈静波.给英语老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吕京.英语学习中等生培养现状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8,(5).

[3]徐小玲.关注课堂上的“隐形学生”[EB/OL],http://www.gjxxx.com/xbyj/

猜你喜欢

转化英语教学策略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