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年级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2009-07-31陈慧倩

关键词:交流英语课堂

陈慧倩

新课程认为,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动态过程。教材所承载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体验来获得。学生必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否则就无法理解课程内容。学生参与教学是其在教学中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因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尤其在七年级新生中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来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真正参与,是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七年级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

笔者在七年级新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主要通过四个阶段来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真正参与。

第一阶段:了解。这个阶段花了近四周时间。七年级新生之间、师生之间都很生疏,教师可通过上课表现、课后作业、阶段独立作业了解学生;利用座位前后左右关系组织对话,鼓励学生参与,增进生生之间的沟通,教师做好观察和记录工作,关注每个学生的态度。

第二阶段:组合。这个阶段采用自由组合方式。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配。学习小组一般以四五人为宜,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组建。小组学习的成功取决于每个组员个人的学习,让每个成员承担一定的任务,可以避免组员不参与群体讨论等活动,因此有必要对组员进行分工。不同成员可以承担以下角色:组长(负责小组的组织管理、协调关系、控制进程等工作)、督察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督促每位成员完成学习任务)、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学习情况,并总结学习结果)、汇报员(向全班汇报本小组学习结果)、联络员(负责小组与教师及其他小组进行联络和协调)。小组内的成员分工可以由他们自己“组阁”,并由课代表上报,这样教师就获得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找部分学生谈心,并将自己想好的方案告知学生,说明理由,学生从内心里认可,这为小组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合作。结合教材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如《英语(新目标)》(Go for it!)七年级上册Unit 9中的有些单词比较难记,就考虑让学生设计一张英文电影海报,限时在课堂上完成。小组合作中,有的创意,有的准备材料,有的绘画,有的写文案,分工明确,多数小组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展示评比,学生们兴趣盎然。又如七年级上册Unit 6,该单元的主题是饮食文化,考虑到学生对KFC等洋快餐很感兴趣,就设计现场制作沙拉,这一活动得到学生积极响应。许多工作是学生课前准备的,课前他们自己分工,将所需材料带到教室,当教师宣布开始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摆开了“战场”。经过努力,一盆盆色香味俱佳的沙拉摆放在同学面前,每组还有一篇推荐广告,最后每个学生品尝了沙拉,从他们眼中看到了“久违”的欣喜之情。

第四阶段:互助。在进入初中几个月后,学生学习英语能力的差异已经比较明显。笔者通过设计各种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融为一体,合作活动不仅体现在课堂内,还把小组合作互助延伸到了课堂外。以合作小组组长为首,帮助自己组内的成员做到“每节课有所学,每天有所得”。教师的教学重点则放在“抓两头,促中间”上。将每次大小测试,如听写、默写、单元测试等进行量化,以前一次为基数,进行对比,然后公布,形成小组内互帮互学、小组外比赶超这一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效果初见成效。

二、对七年级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指导者、助学者和引路人,扮演的是导游的角色。教师热心地将学生引入景区,不过美丽的景色却还需学生自己带着兴趣慢慢欣赏。当然途中可以设计一些讲解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看景赏景”,使其有所思,有所得。在实践中,笔者尝试过几种实现学生真正参与的方法与策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让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这种情绪状态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重视情感注入,建立与学生的平等合作关系,用教师真挚的爱,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热爱。在英语教学中,情感是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教学的策略之一。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声问候都可能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影响。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课前可以播放英语歌曲或进行简短的交流与寒暄,使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准备接受新知识;上课过程中始终保持微笑,并且适时的鼓励和奖励能够使学生感受自由安全信任的课堂氛围;教师精神饱满的讲解、活灵活现的演示能引导学生兴致盎然地行走在知识的长廊;课后的关心与问候、交谈或是建议,都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上种种,都能增强教师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吸引和稳定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能投入并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是要注重联系生活,通过学以致用来激发、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来源于生活,最终要应用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关照他们的生活世界,联系学生熟悉和喜欢的话题,立足实际生活,使学生人人有兴趣说、有话可说。在激发并保持兴趣的同时,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情趣和活力。

2.提供更多的交往互动,给每个学生以平等的表现机会

课堂上需要创建多维的交往互动,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表现机会。在课文的处理上,教师可设计环环相扣的听读写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交往互动:听录音,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师生交流);面对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回答(师生、生生交流);同桌互相纠错(个人与个人交流);分角色大声朗读课文(群体交流);等等。这种多维互动既能填补交际双方的信息沟,使信息得以传递与共享,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为重要的是,在信息交流的同时会产生新的信息差,这是一种创造,学生在体验创造的过程中会提高智力活动水平。

3.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开动脑筋,活跃思维

这是学生有效参与教学的关键所在。有效参与要求思维的参与,否则学生的课堂学习就不会有真正的收获。教师设计的活动难度不一定要大,但对学生应有一定的挑战性;提出的问题要能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引起他们的主动思考、讨论、质疑和交流,促使学生调动思维能力,积极探求,深入钻研,让学生在自我构建、自我生成中,完成获取知识的过程。

4.合作学习中的任务最好是团体性任务

一方面,任务要求的资源(信息、知识、技能、材料等)最好是单个学习者所不可能全部具有的,离开了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个人无法实现任务目标。另一方面,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开放式的、答案不唯一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更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沟通。在第一个条件具备时,合作学习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频度和形式。实践表明,小组成员提供详细解释的次数与学习效果显著相关,成功的学习小组一般会提出更多的与任务相关的问题,在策略及策略解释上花更多的时间。合作的结构化程度,如有没有规定各小组成员的分工、角色以及讨论的步骤等也会影响学习效果。

5.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人自主学习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在合作学习中,应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时间。一方面,在分组讨论时,应先留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简单记下来,避免个别学生不积极主动思考,讨论时人云亦云。另一方面,在小组讨论时也要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真枪实弹地进行交流、探索、研究,而不是追求一种形式,迎合时尚。

6.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进行角色转换

新课程的启动、学习方式的变化,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是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时刻变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

猜你喜欢

交流英语课堂
如此交流,太暖!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