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阅读教学零策略初探

2009-07-31

关键词:文字课外阅读阅读教学

许 燕

语言孕育文字,作为记录一切文明发展过程的工具,文字促成了人继往开来的使命。人只要愿意接受文明的改造,无论是通过本族语还是外来语,在任何领域、任何阶段,以任何可以解读的形式,就会实现他“全面发展”的可能。而在此过程中,文化可以耳传口授,亦可文字传承。前者考验人的记忆,后者检验人的阅读和理解,意义远至人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前人积累的文化知识还是现代的信息与资讯;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人文科技;无论是某一领域学有专攻还是拥有广博知识、开阔视野;无论是在青春苦读还是终身学习,阅读都贯穿始终,不离不弃。学生时期的阅读教学是最关键的启蒙,不光来自本族语的熏陶,英语学科的阅读教学也肩负着解构语体、增长见识、中外兼习、广开视野的重任。很多英语教师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这个意识更多的是被考试中阅读所占的大比例给逼出来的,于是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各样的秘招、策略,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寄希望于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但这样的秘招、策略不是从阅读的本质出发,不是从学生的真正需求出发,因此,尽管在短时间内能够凑效,但很难长期见效。笔者提出的零策略就是根据阅读的本质,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接受实实在在的阅读教学,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得质的提升。

一、阅读是文字自然的默化过程

1.阅读是自然行为,并非社会利益驱使

人生来就是学习者,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和猎取信息的欲望。阅读是通联人发展本能与真知的方式,通过它来了解世界本身是一个自然的默化过程。阅读是学习者努力协调与未知领域关系的手段:求知者徜徉在知识的殿堂,从中提取灵感,激发大脑无穷认知力和想象力;初中英语阅读谈不上极至的文学享受,也没有影视大片的刺激,却可在宁静中提炼语味,品味文字的纯粹;反思者会结合自己原有经验去主动构建知识,拓宽视野,让自己有“哇”的惊奇和由衷理解的感叹。

2.阅读给人以智慧

英国哲学家怀海特在他的代表作中写道:“知识是智育的一个主要目标,但知识的价值中还有另一更伟大、更居支配地位的成分,就是智慧。”如果要用具体的素质来诠释“智慧”,应该是走进事物本质的能力,批判自我,积极、理性地追求理想的精神,灵敏、个性化地诠释现象和现实的才智。

小文章蕴涵着大智慧,新一代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文不难,最多四五百词左右,不是美文,但对时代脉搏拿捏得准确,处处显示其思想性、时尚性、文化性、开放性的优势,无论是科普小品、时文政策,还是文理杂谈,都反射出一个时代所倡导的个性、品质、精神、价值观、意识形态,帮助学生从中积累底蕴,从道德礼仪、文史哲理、风土人情中汲取精华,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教师过多地提倡策略性阅读,无疑是只吃肉不喝汤,浪费了最有味道的东西。

3.阅读是对毅力的挑战

中学教师会在平常教学中让学生阅读一些英汉对照的简易读本,但翻开学生的书,前三页有读过的痕迹,后面是崭新崭新的。学习者的眼中,英语不及中文看上去舒服,即便是一个只接受五六年教育的学生,也可以轻松阅读中文书报,瞬间达意,但面对密密麻麻英文词句就出不来此效果,有时时间花去不少,仍不知道看了些什么,这就是常说的“看不进去”,还不如看中文翻译快捷,更别说是看不懂再回去重新看,最先打退堂鼓的学生肯定是最没耐心的。所以教师就会秘制出许多应急策略,不系统但操作性强,让学生产生了阅读就是瞬间完成的“三步走”“五步法”。Andelfinger认为,“教师传授文化与学生学习文化不太兼容……它产生的是形式操作的、毫无意义的、无法控制的技巧;它使人获得标准化的感觉,而不是对各种意义的思考”。过分取巧的方法不利于今后深层次的鉴赏阅读。

二、零策略阅读教学更需要心思和投入

阅读过程是个语言文字与大脑纠缠的过程,同时也考验着读者的耐性与意志力。加德纳等心理学家发现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多会“复看”,即看不懂还会再看,阅读能力弱的学生多缺乏对稍难的文章一读到底的勇气,往往寄希望于运气,也就特别依赖教师的“秘招”。学生不缺教师的讲解,他们缺少的是耐心、定力和不投机取巧、不依赖别人的勇气。

策略技巧所带来的除了效率也有无形产生的竞争压力,阅读的速度快、信息量大,让优秀学生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学习积极性高,但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词汇量匮乏加上对文字缺乏领悟和消化能力,在这场课堂竞赛中处处落于下风。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用理性的策略促进,也可以稍微感性一些,从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人手,鼓励不带功利目的、不求分数高低的阅读,能对文字进行生物性处理,零策略阅读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教师倡导的是参与理解、参与思考而无需竞争,徜徉在字里行间,在吟唱中感受韵律和节奏,在领会中唤起想象。由刻意控制到水到渠成自需要一番悉心指导,对于致力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师来说,需要付出的是潜移默化的熏陶。

1.朗读先行,产生语感

吕叔湘先生说:“语言之美,妙不可言。”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要培养语言的感情色彩的敏感性。”朗读尤其是有感情的朗读,可以激活学生对优美文字的本能感受。与理科学习有区别的是,文科的思维与对语言的感觉有关,在教学中尤其要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语言的能力。通俗而言,“语感的本质就是一读就懂,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写就通,而且读得好,听得真,说得深,写得美”。培养阅读的直觉,就是培养对语体的自觉感受性,通过朗读不断强化语感。朗读的好处就是反复地在大脑中留下记忆的痕迹,而且朗读的语篇和句子为学生分析类似的句子提供范例。如教师让学生背诵课文,文中有句:It belongs to Lucy.(它属于露西)由于学生反复朗读,在头脑中留下这个范句,当他们在其他文章中看到“It must belong to me”时,belong不加s,就觉得很别扭。当教师听写“属于”的英语时,很多学生都写belongs to,既不管句子是否发生了变化,也没意识到词组是要求原形的。可见,对句子多接触,可加深对语言机械的印象。

2.材料新鲜,转移视线

教师可能习惯于在阅读前先点明目的“今天我们来阅读一篇文章”,学生就知道现在要阅读了。要做到不动声色地让学生进行阅读,材料不出众,不够精彩可不行。如“10 Ways to Do Your Heart Some Good”(十种对你心脏有益的方法),该材料本身就足以引开学生对阅读这个枯燥过程的注意力,学生边读边感慨“真的呀!”“原来这样也行啊!”他们真的会注意那“十种方法”,专心、深入且挺乐意地阅读。通常学生对笑话、故事性的文章比对时事性的话题更有兴趣,陈述性的表达比应用文、议论文之类的文章更具吸引力,新奇趣味性强的文章比陈旧老套的文章更能维持读下去的欲望。教师推荐阅读

的书籍,既要考虑知识性、趣味性,也要权衡难易程度。后续工作更要做到位,不能只布置任务,不关注过程,弄得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3.问题创新,引人入胜

如果说阅读需要问题作为动力的话,提问的方式和内容大可作改进。提问的肤浅和平淡表现在频繁地使用显性问题,即答案可以从课文中直接找到,无需作信息的提取、转换,但隐性问题利于学生借助抽象思维进行推理,需要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与评价。有价值的问题里充满了猜测、悬念、延伸、幻想、因果、推理等。学生在回答中既增长了知识,积累了阅读经验,又可以获得一次思维运动的机会。发散性、开放性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鼓励各抒己见,更看重个性的发挥,给学生完全不同的学习体验。

4.课外阅读,专栏展示

功夫锻炼在课外,课外阅读既无应试压力,又可以随机进行。平时可以针对学生学习水平推荐趣味性强、内容丰富又切合实际的读物让学生课外阅读,一段时间后根据阅读的内容进行小型的读书会、演讲会、朗诵会,甚至极其放松的漫谈会“Say you,say me”。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读到了自己喜欢的句子,在与同学交流中会有“以前我也看到过类似的话,可现在我不仅能理解了,还能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样的优越感。

有每天课外阅读的意识和习惯,在无压力状态下读一点,再读一点,就会养成终身受益的习惯——让阅读(包括各种文字的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潜移默化中增强对文字的亲近感和直觉感受。

5.寻找自己的最爱

许多教师会在阅读完成时让学生找出中心句、关键句,以此更好地理解全文。目的性十足的要求并不讨好学生,他们容易把阅读当做语篇分析却忽略了文章本身。让学生穿行于字里行间,寻找他们最喜欢的、感触最深的、最顺口的、最心动的句子,不断朗读,不断品味,直到可以脱口而出。从学习英语到做阅读练习,很大部分学生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并不是出于对语言的欣赏。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大多有个共同点:喜欢读喜欢说,在朗读中感受文字的律感,越是对文字欢喜,就越乐于读一读,甚至会运用在生活中。当学生对自己说“这样的句子我可写不出来啊”时,他已经找到了感觉——拥有了欣赏的心态。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只重视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忽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学生长期在教师阅读“策略”“方法”的机械操作下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就会失去对阅读的亲近感,失去推测、想象、拓展的思维。

久而久之,零策略倒成了最好的策略,阅读演变成了自然行为,成为智慧形成的过程,成为意志力的磨炼方式,是吸收文化、融入文化的体现。通过阅读,达到内心的共鸣,价值的认定,信息的提取,人文的积淀,思域的拓展,道德的提升。在唯升学以求的观念、决定性考试趋向的指引下,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停留在外部表现或表面意义上,反映出来的学习成就也是暂时的,是以学生一旦摆脱该学科的学习之后就再也不愿意去阅读作为代价的。可见在教育大生产固化的升格训练之下的阅读能力与深层次的人文体验和精神境界的终身发展的要求相距甚远。教师当然不能放弃帮助学生顺利升学、完成输送高分人才的己任,但同时也不能以“正确”“得分”作为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而应尽力去恢复阅读对人文旨归的守护和弘扬作用,以实现教书育人、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理想。

猜你喜欢

文字课外阅读阅读教学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种出来的“逍遥居”